德育人树立正确价值观的意义
2019-12-23肖军
肖军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教育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发展教育的重要意义,为教育强国的建设指明了方向。
背景:基础教育在当代社会发展和个人发展中起着基础性作用。基础教育在本质上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自古以来,只要是被人们称之为“基础教育”的活动,无不是围绕这种特性来展开的。可是,就连这样的常识性问题,曾几何时一直困扰着我们的教育理论界,经过人们的认真思索和反省,我们认为,离开了培养人这一根本属性,基础教育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础。德育人从当代社会的教育发展观中汲取必需的营养,对于更新教育价值观念,全面认识教育的功能,是会有所启发的。例如,“启发式”教育作为一种基础教育方式,不能人为地去改变它的价值属性,而只能利用这种教育方法,达到所要追求的教育价值观目标。后者指在不同的价值观视野下对教育所进行的选择,它更多地指向教育目的、教育理念和教育信条。因此,它是主观的,是人们根据自己所赞同的价值观选择教育的结果。既然当代社会发展观日益成为人们所认同的基本价值观,并且这种价值观具有平衡人类生活、推进社会健全发展的功能,我们为什么不能在这一价值观念导向下将“价值观中的教育”与“教育中的价值观”统一起来,培养德育人正确的价值观呢?
一、德育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对社会发展的意义
习总书记在2018年9月10日,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要在加强品德修养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踏踏实实修好品德,成为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人”。
面对二十一世纪知识经济的挑战及新世纪对创造型人才的需要,培养学生的创造人格已成为学校乃至家庭、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目前考试成绩的高低依然是衡量一个学生学习水平、一所学校办学质量高低的重要的依据。因而造成教师缺乏外在动力,学生更没有精力和兴趣去探讨科学知识。其实,教学对培养学生的创造人格有着无限广阔的天地。如果人为地把教学变成纯认知性的,仅仅对历史事件做一些了解,或强制性地识记知识的标准答案,那么不仅违背了教学的本意,也扼杀了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的机会,损害广大学生的根本利益。因此,对于当前教育教学改革而言,首要的是要明确教师的具体价值观目标和最高价值观取向,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德育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对培养思想与行为先进性的意义
2018年5月2日,习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真正做到以文化人、以德育人,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
维护广大学生的根本利益是衡量德育人思想与行为先进性的根本标准,是德育人的最高价值观取向。确立最高价值观取向的目的就在于实践和实现它。用最高价值观取向要求每一个德育人,用最高价值观取向统一全体德育人的思想和行为,这既是实践和实现最高价值观取向的重要途径,也是最高价值观取向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实际工作中,要求德育人始终从学生的根本利益出发,一切工作都要围绕学生的根本利益而开展,不管做什么事情,首先要考虑的就是这样做是否维护了学生的根本利益。有利于学生利益的事就要坚定不移地去做,有损于学生利益的事就要坚决抵制。
三、德育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对实现观念创新的意义
一个人的观念是价值观的直接体现,教育观念,具体反映了人在实践活动中的教育价值观,并直接影响到人们在实践中的价值观取向和行为模式。在不同观念的支配下,实践活动的结果也是不尽相同的。目前,传统的教育观念、人才观念在人们的思想意识中根深蒂固,面临21世纪知识经济对创新人才的教育培养目标,人们的思想观念很难迅速改变与适应。因此,要真正地把创新性人才的培养纳入实质性的轨道,必须树立全新的教育观念。
(一)德育人的价值观要创新
创新的价值观,就是要充分认识创新在整个社会进步和个体发展中的意义与作用,要使创造力的伟大价值深人到每个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乃至全社会的每个公民的心灵深处。就国家的角度而言,国家要把民族的创新素质看作是民族腾飞和兴旺发达的基础,看作是民族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看作是民族生生不息的发展源泉和动力,看作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和核心,把整个民族的创新素质教育置于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从社会的每个成员来说,应该把创新素质看作是一个人最具有价值的一种能力体现,看作是不断突破自我、超越自我、获得更高层次发展的体现。我们要认识到创新能力不仅是一个人的智力特征,更是一种人格特征与精神状态以及综合素质的体现。
(二)德育人的战略思维要创新
习近平在中央党校开班式上发表讲话,强调要提高战略思维、重要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能力。
树立创新价值观,树立创新素质具有可塑性的思想观念,要打破对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神秘感。每个人都具有创新的潜能,作为德育工作者,我们必须充分相信和尊重每个学生的创新潜能。我们坚信,只要我们通过恰当的教育方式,就一定会使学生的创新潜能变成现实。
(三)德育人的教育功能观要创新
正确的教育功能观即要求我们要对教育的作用和本质作新的理解和认识。当代的教育应该超越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之功能,要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作为自身的使命和任务,通过教育的手段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才能,这才是当今教育的真谛。一旦我们深刻地认识到教育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中的重要作用,我们才会积极探索和挖掘教育中有利于创新能力培养的积极因素,而避开传统教育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消极因素。反之,我们的教育活动就可能在无形之中挫伤了学生创新素质的发展。心理学家皮亚杰曾指出,教育的首要目标就在于培养有能力创新的人,而不是重复前人所做的事情,使教育從传统的传授、继承已有知识为中心的功能模式转变为着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教育功能模式,新的教育功能观是21世纪知识经济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