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学教学中强化学生的能力培养
2019-12-23闫福平
闫福平
摘 要: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都已明确,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培养学生的能力已经是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学生的能力包括创新能力、分析能力、社会实践能力等等,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主要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实践创新能力等。本文就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各种能力培养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和概括。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育教学;能力培养;策略探究
现代学校教育改革明确规定,学校要推行以全体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的素质教育,而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学的核心。因此,我们在数学教学中,利用丰富的数学美、严谨的逻辑以及形象、抽象的概念等,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创新能力、运用能力,提高数学素养,更好的服务于社会和人民。
“推进素质教育,强化能力培养”是当前学校教育的主题。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怎样强化学生的能力培养呢?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深深体会到:努力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实践创新能力。开发儿童勇于创新的品质和精神,是面临知识经济挑战,使我国建成世界强国的奠基工程。
一、培养学生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思维的发展经历着一个由具体到抽象、由低级到高级的复杂而漫长的过程。学生形象性思维和小学抽象化的教材决定了学生学习数
学必须借鉴于人类认识事物的过程。例如我教小学数学第三册第1页“乘法的初步认识”一节时,我是这样教学的。投影仪出示“一支圆珠笔3元,买5支这样的圆珠笔需要多少钱?”说一说你是怎样做的?通过感知形成表象,让学生动手、动脑的过程中,亲自动手摆画。同时强调让学生在观察与动手的时候,注意观察有哪些相同点,在这个看:动、想的过程中,学生的意识中形成了对现实情况进行反映的一种特殊形式。即感知,这也是形成概念的第一阶段,这个阶段的结果形成表象,对学生进一步的抽象打下扎实牢固的基础。
第二阶段:观念的形成。要求学生把留在头脑中的表象进行回忆比较,而强调学生找一找能不能用一个共同特征来表达一个意思,这共同特征,即数量(每支3元),数量相同是学生发现的,每支3元有5支。就完成了具体向抽象的过渡。为下一步的抽象又奠定了一层基础。
第三阶段:概念形成階段。在这个阶段中可以说学生通过自我观察,比较、综合、抽象,在其意识中真正形成了运用以前学过的知识列出加法算式。3+3+3+3+
3=15(元)说一说算式中的加数都是几?(强调都字的重要性)(3元)数一数有几个3?(有5个3相加)。像这样5个3可以用乘法算式解答,接着介绍乘法算式的写
法:3×5=15(元)
3×5读作3乘5,表示5个3相加。
5个3相加也可以写成5×3读作5乘3。
然后让学生比较两个算式,总结出:“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单。”
总之,在小学教学中,学生的抽象感念的形成是在具体活动的基础,经过感性到理性的过程,在形成了一定的抽象概念后,又要经常用具体的实践活动验证、巩固抽象的概念,也就是说理论来自实践,发过来指导实践,并在实践中得到验证和巩固。在这样循环的数学教学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初步的实践创新能力
我们在教育教学中鼓励学生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提出问题,这是发展学生思维的最好方法,学生经过独立思考或者相互讨论提出带有自己的独特观点的问题,比经过老师启发解决问题更有意义,而学生提出问题的基础是对学科感兴趣,没有兴趣就提不出好的高质量的问题。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当重视创造兴趣、创造想象和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
为开拓学生思路,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广阔性。我在数学教学中开展适当的竞赛活动,使他们产生一种紧张、兴奋,愉快的良好情绪。儿童求胜心切,有时为争个小红星或发明奖章学习积极性空前高涨。教学分数加减法时,教师说:“有两道题今天我要和同学比赛一下,看谁算得快。”说完投影仪上显示: 1/2+3/4、1/4+3/4,竞赛刚开始学生还没完成第一道题,我就算出了第二道题的结果,顿时全班都惊呆了,都想只带其中的奥秘,这样一下子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被激发了,这时教师接着板书诱发学生进行观察和分析:它们的分母间有什么关系?它们的分子间有什么关系?接着启发学生自己总结规律,得出“如果两个分数的分母、互质、分子均为1,其加减法非常简单,规则是两个分母之积作为公分母,两分母之和(或差)作分子。”这样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速算能力。接着教师出示同类的型的分数加减法算式,学生们异口同声说出了答案。
又如在数学游戏竞赛中学生们又发现
以乘代除法30÷1.25
=30×8÷(1.25×8)
=240÷10
=24
以除代乘法47×5
=470÷2
=235
像这机通过老师与学生竞赛,学生与学生竞赛,小组与小组竞赛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学生获得发明奖章,心里有说不出的喜悦。为此在教育局展开的数学竞赛中我校参赛师生荣获“数学速算标兵”的称号。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着眼于学生理解性学习。应用多种手段,让学生通过多种感官使静态概念动态化,抽象教材形象化,符合儿童认识规律,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是发展学生智能的行之有效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