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月是故乡明——地方素材在历史教学中的嵌入

2019-12-23杨静

学校教育研究 2019年23期
关键词:归属感历史情感

杨静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这句诗写尽了中国人对故乡的情感,对于故乡,中国人从来都是怀着珍惜和热爱之情。我们的文化、我们的经济让故乡与我们紧紧相依,从而导致我们的教育也与故乡紧密相连,传统的中国教育很大一部分内容都是教人知家、知国,从而爱家、爱国,课程的内容和形式具有很大的地方性。但是随着教育的西方化,学科的内容、形式逐渐统一由中央教育部门编订或审定,教学的地方性特色逐渐减轻和消失,这样会让中国文化的多元性减弱,以及新一代中国人对于故乡和传统的淡漠。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意识到这一问题,开始重视课程教学的地方特色,甚至允许个别科目有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鼓励教师在课程标准的范围内将地方素材应用于教学当中。

一、心理学依据

所谓地方素材在历史教学中嵌入的心理依据,是从心理学领域就教学效率而言对地方素材应用的原因进行阐述。教学首先要引起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注意(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兴趣是注意的主要源泉,“凡是那些与人的生活活动、与当前的任务、与从事的工作密切联系着的东西,都是有兴趣的事物,因而便对它们集中注意”,所以地方素材能够引起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注意,更快更容易将学生引入教师的教学设计中,让学生进入最适合教学的注意状态当中,提高教学效率。

二、地方素材嵌入的准备

1.地方素材的概念

就历史学科而言,地方素材指关于教师任教学校所在县区最大不超过地市的空间范围内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历史材料。超过地市的空间范围,扩及到省及更大范围的素材,学生对其的熟悉度就会下降,归属感减弱,距离感增强,其应用的心理依据与优势不复存在。

2.地方素材的准备

历史地方素材来源大概有三种,第一来自教科书、教学参考书;第二,来自档案馆、博物馆、图书馆;第三,就是实地参观。

中小学历史教师要有为学生搜集、积累地方素材的意识和习惯,有空可以多去这三个地方,带上笔、纸、相机做好记录。在搜集史料的时候要有策略性,首先教师要根据课程确定大概需要哪一类的史料,以确定到访的机构和搜寻的史料类型。比如说课程涉及到史前社会,那最好去博物馆,去获得实物资料-各种出土文物和复原模型(图片或视频形式),文献资料极少。再如涉及古代史的部分,可以去博物馆和图书馆,博物馆提供实物资料-各种出土文物和仿制品(以图片或视频形式),图书馆提供各种正史、地方志、文人笔记、书信、地图、族谱等文献资料。又如课程涉及到抗日战争等近代史的部分,那博物馆、图书馆、档案馆都可以去,它们提供各种文献资料--亲历者的回忆录、文章、日记以及各种档案文件,各种音像资料-当时拍摄的图片、音频、视频的资料。

三、素材嵌入的教学案例

已整理好的素材作为史料就可以应用到实际教学中,在此以《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日军的侵华暴行》的讲解的为例。本课中关于这一目的课标要求是了解日本军国主义的侵华罪行,使学生形成深刻的印象,让学生认识到战争的残酷性以及战争给中国人带来的伤害,培养学生警惕军国主义和战争的意识。在通常的教学过程当中我会介绍南京大屠杀、细菌部队、“慰安妇”制度、日军轰炸等情况,在文字说明的同时配上插图和视频,直观地呈现日军的罪恶行径,由此让学生形成对战争伤害的深刻印象。

关于这一目的常规教学到此就基本可以结束,但是这样的常规教学没有让学生对历史有切身之感,学生学习历史,永远都像在隔岸观火,它发生在非常遥远的彼岸,与自身无多大关系,家国情怀难以形成,于此目而言,就是让学生对战争没有切身之痛。以上四个素材的介绍,对大部分地区的中学生来说都非常遥远,不管是从空间还是时间上,还是从特定的人物关系上,与自身无多大关系的伤害及其原因会很容易被忽视和遗忘,警惕伤害再次发生的意识会淡漠。

如何弥补上述不足呢?就是用地方素材将历史与学生粘合在一起,于此目而言,最后我会呈现出两张照片,这两照片摄于1938年,它呈现的是1938年被日军轰炸后河源市龙川县老隆镇街道一片废墟的情景。利用视觉的冲击感和家乡归属感,可以不费一言一语瞬间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日军对中国的伤害印象,让学生明白,覆巢之下,无完卵,战争与每一个人都相关,反对战争、打退侵略者、警惕战争,热爱这个国家,是每一个中国人的责任。这两张图片的运用可以强化学生达到课标要求的程度。

地方素材的实际运用就是在历史与学生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学生出于自我探究的好奇心对历史更会感兴趣,情感会更浓烈,教师就可利用此现象强化常规教学传授知识、情感、技能给学生的效果,强化培养学生各种素养的作用。

四、历史教学中地方素材嵌入的意义

历史教学中地方素材的嵌入有力地贯彻了新课改的基本理念。新课改的基本理念之一就要将教师从课程的执行者转变为课程的设计者、开发者,而对地方素材的搜集、整理、教学应用过程就是一種教师课程设计和开发能力的培养。

历史教学中地方素材的嵌入有利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具体目标的实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具体目标之一就是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地方素材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赋予了课程的地方特殊性,使课程更符合地方、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避免了课程的单一和不切实际。

历史教学中地方素材的嵌入是培育学生家国情怀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最新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中规定了历史学科的五个核心素养,其中之一就是家国情怀,它“体现了对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情感,以及对国家的高度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对于人民、国家的上述情感,首先要建基于学生对家庭、家乡的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而要培养学生对于家乡的上述情感,首先就是要让学生了解家乡的过去,而地方素材的嵌入就是在历史教学中加强学生对家乡的了解(进而丰富学生对国家的了解),学生在了解的同时形成对家乡的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这种对家乡的情感,经教师的引导(阐明家与国的紧密关系)以及学生自我的情感迁移,就会升华为对整个国家和人民的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以形成家国情怀。

猜你喜欢

归属感历史情感
学校教育中归属感培养的思考
情感
归属感:班级建设的纽带
澳大利亚教育研究理事会发布学生归属感报告
台上
新历史
围坐在圆桌旁开会,气氛更和谐?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