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生心理的学习承受力的调查及对策

2019-12-23徐然

学校教育研究 2019年23期
关键词:承受力心理健康心理

徐然

提到学习承受力,必然涉及学生心理状态,学生的学习承受力肯定与心理健康等因素相关。心理学认为,心理承受能力是个体对逆境引起的心理压力和负性情绪的承受与调节的能力,主要是对逆境的适应力、容忍力、耐力、战胜力的强弱。一定的心理承受能力是个体良好的心理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广义的角度看,心理承受力可以理解为个体对挫折、对苦难等非自我性环境信息处理的理性程度。

作为学生都担负着学业负担,尤其是中学生。有一些学者认为学业负担可以分为生理负担和心理负担两个方面,对后者,教育工作者应予以足够的关注。谢维和提出,“减负”绝不能仅仅局限在学业任务方面,更重要的是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需要解决的是学习成绩和升学造成的心理压力如何缓解的问题。在学生的日常学习过程中,心理的学习承受能力实际上是决定学习成功与否的第一道关口。于是,培养学生的心理承受力就变得尤为重要。

一、中学生心理上的学习承受力现状

(一)我们做了相关学生承受力的调查,以求得原始数据的真实可靠。

(二)调查结果如下:

1.越是学习优秀生,学习承受力越强,因为她们坚强、自信、有目标,学习压力变成了动力。

2.我们也遇到了这样的问题:由于学生心理承受力所限,学业负担使一部分学生产生厌学情绪,甚至自暴自弃。

抛开教育体制、就业等宏观因素不谈,仅就学校内部而言,负担的形势并不严峻,倒是学习承受力的训练与培养迫在眉睫。

二、加强学生学习承受力的对策

“优秀的性格和钢铁般的意志比智慧和博学更为重要”。心理学的原理告诉我们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同时影响着学习的质量,教学中即要科学地开发学生的智力因素,更要充分地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以达到增强学生学习承受力的目标。

(一)依托课程内容,激发学习承受力潜能

无论是初中还是高中,虽然学生各个年级的学科不同,可是教材中都有可挖掘的点来逐步培养学生的学习承受力。例如,历史课,通过学习国家历史,培养学生爱国意识,了解本民族独有的文化特色,增强民族自豪感、对祖国的归属感,培养坚强的意志和信念。因此教师要利用好教学机会,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去,这样可以提高学习效率,激发学生学习承受力的潜能。

(二)依托班级管理,开展学习承受力活动

1.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搞好心理健康知识的渗透。学校应有专业的心理健康教师,在各班级的心理课上对典型问题集体突破,科学普及,及时解困,及时调整学生的学习承受力。

2.成立心理社团,通过心理游戏、心灵报刊、心理绘画征集、心理剧演出、团体沙盘系列辅导、心理运动会等媒介和活动,维护学生心理健康创设氛围,也促进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变化。

3.定期或不定期开展针对性的团体辅导活动或者讲座。例如,考试前后,我们可以举办“考前考后的心理辅导”等,及时疏通学生可能会出现的心理障碍,加强学习承受力。

4.建立心理咨询室。建立心理咨询室是为了和个别学生沟通,细心呵护。

(三)依托品质教育,增强学习承受力培育

其实下面我们要提到的无论是自信还是兴趣,都是非智力因素的范畴,而这些也是影响着学生学习承受力主要因素。

1.自信培养

自信便是成功的一半。在当今社会,无论是家长、社会、还是老师对孩子的期望值都是较高的,学习成绩成一旦不理想,便会产生挫折感,从而影响了学生的自信心,学习承受力也变得更弱。作为中学生,他们认识能力和认识水平还是很受局限的,教师要引导他们看到自身的长处,从而树立自信心,以获得成功。

2.兴趣培养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兴趣无疑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学生课上注意力的强弱、学习承受力的强弱也与学习兴趣息息相关。单从课堂教学的角度看,教师要改变单一的教学方式,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他们对学习的兴趣。随着网络技术进入课堂,它给教学增添了生机和活力,因为它能使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它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有着不可低估的意义,同时能给学生学习带来娱乐性和趣味性。另外,竞争激励的方法也是可用于教学的不错的选择。心理学说,竞争激励是指通过刺激引发的动机使人产生一种向目标而努力的行为。因此教师要勤动脑、勤研究、勤学习,根据教育對象的不同特点,利用独特的教学方式(目标激励、成功激励、情感激励、评价激励等)来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产生。

3.责任培养

结合我们平时对学生在校行为的观察,我们感觉学生的“责任感”淡薄,容易给“负担感”腾出空间,降低承受力。我们要一方面利用班会课、晨会课等进行责任专题教育,督促学生先从班级小事做起,重拾责任意识。另一方面,要在校园内、班级内开展一系列活动,如“弯腰行动”等,让学生在实践中逐步增强责任感。从而其作用与学习也是一样,让他们认识到学习就是他们的责任和义务,间接培养学习承受力。

4.综合评价

我们发现对学生施与单一的成绩评价也给学生增加了“负担感”,因此,我们教育者应该研究拓宽评价的尺度,凿刻下每一个学生的每一个闪光点,保护学生的自尊,促进学生对学习生活的积极体验。

魏书生老师曾有这样两句哲理诗:“处天外遥望地球很小,居体内细察心域极宽。”一个学生就是一个世界。学生的心灵世界是极广阔的天地,我们的老师,在他们广阔的心灵世界里耕耘,要确实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尽力去打开她们心里的每一扇窗。

学生心理的学习的承受力是不断变化的和不可测量的,每个学习者也是具体的、有差异的,每个学生不可能有相同的学习承受力。因此,教师一方面要面对并正视自己的教育对象,另一方面要用教育的力量使教育对象拥有更强的学习承受力去快乐的接受学习任务!

猜你喜欢

承受力心理健康心理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骆驼之死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大学生挫折承受力现状调查研究
霜叶红于二月花
心理小测试
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