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作业治疗技术》课程诊改探索

2019-12-23盛幼珍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9年36期

盛幼珍

摘 要:为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快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根据《教育部2015年工作要点》,我校开展了全面性、常态化的教学诊改工作,本文从课程建设规划、课程内容、课程资源和课程教学四个诊断要素探索《作业治疗技术》课程的诊改分析。

关键词:康复治疗技术专业 作业治疗技术 课程诊改

一、课程建设规划

1.课程建设规划主要成绩

作业治疗技术是高职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我校自2004年开设康复专业以来,作业治疗技术课程建设逐步完善、成熟起来。 课程组遵循《学院十三五课程建设规划》和《康复治疗技术专业课程建设规划》,制定课程建设规划和课堂教学目标,并严格遵循学校各项管理制度实施教学,使之更加符合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改革课程教学考核机制,从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综合素质目标对学生进行过程性考核,达到以考促学和真实客观综合评价学生的双重效果。本课程教学团队包括6名教师,其中:专任教师5名,硕士4人,副教授及副主任医师4人,30-45岁中青年教师5人, 所有教师均为双师结构教师。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能力强,满足本课程的教学要求。

2.课程规划建设自我诊断意见.

有符合课程要求的师资、教学水平高,有满足教学需要的实习实训条件、教学资源。麦克斯实习生、毕业生跟踪调查显示该课程定位准确,课程设置合理,有效提高了作业治疗师的活动分析能力和交流沟通能力。但是课程建设标准不高,校内实训设备环境有待改善,网络资源不足。

3.课程规划建设改进措施

关注康复治疗专业发展动态,完善课程建设规划依据课程建设规划调整,及时完善课程目标与标准。改善实训环境,加强网络资源建设。

4.课程规划建设改进效果

规划制定科学合理、课程目标与标准科学,智慧职教云课堂已经在建设使用中。

二、课程内容

1.课程内容建设主要成绩

本课程内容对接职业标准、行业标准和岗位规范,不断更新课程内容,把职业岗位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职业素养融入课程教学中。使教学内容既有针对性又有适用性,让学生在反复的疾病诊疗过程中达成岗位能力、知识及素质。 根据学生认知及职业成长规律转换成学习领域,形成课程目标,确定课程内容。教学情境的设计包含了作业治疗师在患者康复中的全部角色和职责,在重点对学生进行作业治疗师职业能力培养的同时,还把对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交流沟通等职业核心素质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的培养融入其中,课程所选内容的全面。

2.课程内容诊断意见

本课程是高职康复治疗技术专专业的专业核心课,是A类课程,重在作业治疗的理论学习和作业治疗师理念的形成,应用能力培养不够。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上需将作业治疗技术与临床实际病例相结合,将作业治疗技术与其他康复治疗技术相融合,兼顾理论的现代性、知识的综合性与内容的实用性。

3.课程内容改进措施

根据作业治疗师岗位需求将原有课程教学内容改为以知识模块为纲,整个课程为两部分,一是作业治疗基本技术,一是作业治疗技术在临床疾病康复中的应用。同时又根据作业治疗师在患者康复中的职业角色,将教学内容整合设计为作业治疗评定、作业治疗技术、康复教育训练、疾病作业康复、职业康复等5个大的学习情境,进行情境性教学。

4.课程内容改进效果

新的教学内容体系总学时为72学时,结合现代学徒制建设,在校课堂理论教学52学时,医院现场临床见习教学20学时,这种学校医院双教学的模式更好地实现了理论与临床实践的结合。

三、课程资源

1.课程建设主要成绩

近三年课程选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十二五” 规划教材《作业治疗技术》(人民卫生出版社),该教材基于岗位工作内容、作业治疗技术内容设计全面,适用性较强,是高职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专用教材。学校建有课程中心,康复专业参与了国家资源库康复资源库的建设,拥有一批优质的精品课程、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和专业教学资源,2016年开始使用智慧职教云平台以及雨课堂开展教学。

2.课程资源自我诊断意见.

使用教材是全国高职高专院校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指定教材,内容科学严谨,该教材繁简得当,但是关于临床疾病的作业治疗的内容过于简单,章节后面复习思考题题型单一,只有简答题一种题型,与康复治疗师考试大纲的内容衔接不紧密。自建的习题库,目前还未上线应用,智慧职教云课堂建设资源还在完善中。

3.课程资源改进措施

选用《临床作业疗法学》对教学内容进行补充,为适应智慧职教云课堂教学,本课程知识结构树、教案、课件、实验指导、试题库2016年完成,2017年进行了进一步完善,精品资源库的建设正在进行中,计划于2020年完成。

4.改进效果

教学内容更加符合临床工作要求,在2017级学生的教学中全面使用智慧职教云课堂、雨课堂,调动学生线上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利用信息资源拓展师生的学习时间和空间,提高信息化教学水平。

四、课程教学

1.课程建設主要成绩

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学环境模拟真实工作环境,学生经过循环教学,层层递进,让学生在反复的疾病诊疗过程中达成岗位能力、知识及素质。运用现代教学手段,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学中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采用综合考核的方式达到了以考促学和真实客观综合评价学生的双重效果。在本学期的教学中,绝大部分学生学习兴趣浓厚,自主学习积极性高,有效达成了教学目标和预期的教学效果。

2.自我诊断意见.

教学过程中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思想还不够突出,课堂教学缺乏与学生的互动,学生自主学习不够。信息化教学手段运用不够充分。部分学生期末操作考核不够重视,成绩分化严重。

3.改进措施

做到更多地关注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按学生生源不同分层教学,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引导学生发展自身特长;运用现代教学手段,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鼓励学生课外练习,积极参与职业技能证书考证,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加强积累,提高教师对信息化教学技术及手段的认知和运用能力。实践操作考核按课程顺序分阶段进行,学期末再进行补充性考核,以达到合理测试并提高成绩分布合理性。

4.课堂教学改进效果

在教学主管部门的督导检查中学生出勤率、课堂抬头率,以及学生的评教评学反馈中,教学效果达成度95%以上。信息化教学手段得到充分应用,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手中的手机、电脑终端成为信息化教学中学习的有效工具。实践操作考核分阶段进行,测试成绩分布合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