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
2019-12-23李小忠
李小忠
摘 要:小学教学作为我国教学领域中最为基础的阶段,小学教学的好坏对于学生之后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和作用,但是,在当前的小学教学中却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对小学教学的开展起到了严重的阻碍,其中最为显著和突出的问题就是小学生难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因此,本文就小学教学为研究方向,对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关键词: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
新课程改革标准的落实和应用,对小学教学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教师不能够在仅仅针对学生的学习成绩高低进行教学,还要注重学生其余方面的发展,特别是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方面的教学,使得学生能够获得全面的发展。
一、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在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学中存在着较多的问题,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学校对养成教育存在着认知上的偏差。在当前的小学教学中,学校和教师往往只注重学生学习成绩的高低,对于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并没有给予较高的重视和关注,认为行为养成教育只是服务于学习的,对于两者之间的关系灭有形成一个正确的认知,而且学校方面在对教师进行考核式,也只关注教师所教授学生的成绩高低,这就造成教师将大部分的教学精力都放置在知识教学方面,忽视了行为养成教育[1]。第二个方面,教师对于行为养成教育的目标没有形成一个清晰认知,还处于一个较为模糊的阶段,而且在教育手段和途径上也较为单一和腐朽,根本无有效地激发学生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自然无法养成一个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对策
(一)借助多种活动,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
要想对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進行良好的开展,首先,教师就必须要借助多种活动,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在对小学生的行为习惯进行培养时,教师应该要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通过活动来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提供帮助,教师在设计活动时,应该要注重符合学生心理和生理发展特点,要设计一些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主动性的活动,使得学生能够自主的,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对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进行充分的发挥。例如,教师在设计活动时,可以设置一些小奖品,通过这些小奖品来对学生的积极性进行激发,或者是开展知识竞赛,教师向学生进行提问,那些是不良习惯,那些是好习惯,通过这种问答的方式,来帮助学生对良好行为习惯产生一个正确的认知,使得学生在生活中可以对一些不好的习惯进行避免,养成一个良好的行为习惯。教师还可以借助多媒体向学生播放一些有关不良行为产生严重后果的视频或者是短片,来让学生对不良行为的危害产生认知,通过反面教材的例子,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除了教师要不断开展活动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进行培养以外,学校也要开展相应的活动,来对学生的行为习惯培养提供一定的帮助。如学校方面可以定期的组织全校方面的评选,让每一个班级都内部推出一个具有良好行为习惯的学生,让其在全校方面进行演讲,对其余的学生进行宣传,调动学生积极地对良好习惯进行养成。
(二)利用示范引领,带动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
教师在教学中,应该要对自身的行为习惯进行严格的要求,通过以身作则的方式,来帮助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行为习惯。教师作为学生除了父母以外接触最为密切的人员,小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往往会对教师的行为进行模仿和学习,所以教师行为的好坏对于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有着决定性的作用,一旦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存在着不良的行为习惯,那么势必会对学生的成长起到影响,造成学生也出现相似的不良行为。教师在教学中要对自身的不良行为进行及时的纠正,不能够在教学中出现脏话、脏字的现象,要通过自身的行为和语言来让学生对正确的行为习惯产生一个清晰的认知,为学生起到一个模仿带头作用。
(三)通过班级管理,促使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
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从一点一滴积累所形成的,而教师不可能将所有的时间都用来管理学生,督促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行为习惯,这就要求教师要挑选一些具有较高责任心和能力的同学,帮助教师进行班级管理,对其余的学生进行督促,在教师不在的时间内,对班级内学生所出现的不良行为进行纠正[2]。教师在挑选班级管理人员时,应该要进行详细的考察,要挑选自身举报良好行为习惯的学生,使得其能够在管理过程中起到一个带头作用,当然教师也可以选择一些行为习惯较差的学生,通过让其担任管理者,来帮助学生改正自身不足,养成一个良好的行为习惯,并且教师在挑选的过程中还要注重参考学生的意见,避免一言堂现象的出现。
总结:小学生作为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其良好行为的养成,对于之后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在教学中应该要对行为养成教育给予较高的重视和关注,要通过一系列的手段和途径,对学生的行为习惯进行培养,为学生之后的发展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蒋爽.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谈[J].甘肃教育,2019(03):35.
[2]王永福.小学生行为良好习惯养成教育的策略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02):16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