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物质到精神:后小康社会老年贫困的理论建构

2019-12-23杨菊华

社会科学 2019年12期
关键词:贫困

摘 要:依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健康-积极-成功老龄化的发展战略以及新时代老有所养的民生定位,可以将老年贫困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置于经济、健康、社会和精神四个领域的理论框架之中去理解。经济、健康、社会和精神贫困虽有一定的层级关系和先后序次,但彼此嵌入,同向纠缠、互为因果、相互激化。四类贫困可分为两大类:一类与生理需求有关,物质贫困和健康贫困皆属于此;二者均为维系生存之所需,处于需求的较低层次,可通过外生物质环境的改善而得以缓解(除机体功能的退行外)。另一类与较高层次的社会需求有关,社会贫困和精神贫困皆归于此;这些需求的满足需要外部和内部要素的联手方能得到满足。物质需求总有限度,但精神需求却无止境。后小康社会的老年贫困研究,必须同时关照贫困的多维度性,在致力降低物质贫困的同时,全方位提升老年人的福祉,尤其是心理和精神福祉。

关键词:贫困;老年贫困;贫困维度;贫困类型

中图分类号:C91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7-5833(2019)12-0061-11

作者简介:杨菊华,中国人民大学老年学研究所、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 (北京 100872)

贫困是所有年龄人群都可能遭遇的窘境,但因生理功能的退行和社会角色的转换,以及由此而来的“手段”“能力”“机会”的缺失或相对较弱的适应与调适能力,老年人是社会上最为弱势的一个群体,也是贫困的高发人群;他们不仅最难脱离贫困,而且更易因病或因故致贫、返贫。因此,贫困往往长着一张“老年人的脸”,尤其是一张“老年女性的脸”。这是一个普遍规律,特别是在快速的人口老龄化的背景下,这一特征将更为凸现。早在2002年,马德里第二届世界老龄问题大会通过的《2002年老龄问题国际行动计划》,就明确提出了“反老年贫困”;老年人也一直是国际组织及世界各国反贫困的重要关注对象。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的治贫减贫工作取得了卓然成就,包括老年人群在内的90%以上的贫困人口实现了脱贫。然而,在经济、社会与文化和家庭结构等宏观和微观要素多重复合转型和家庭变迁,而且家庭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贫困老年人口越来越成为社会上最“不可见”的人群,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相关研究对老年贫困议题的忽视,二是对老年贫困的理论探求几乎缺失。就前者而言,无论是贫困研究,还是人口老龄化研究,对老年贫困这一议题,学界都未给予足够的关注,已有研究往往将群体的贫困问题作为背景变量,致使这一重要议题分别淹没在普通人群的贫困研究、老年人口某些方面的福祉研究之中,老年人口的独特性和贫困议题的特殊性均被一带而过。一方面,现存的贫困研究主要聚焦于普通人群,专门针对老年群体的细分研究很少。不同年龄群体在生理特征、资源禀赋、生存环境等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笼而统之的贫困研究很难辨识出不同年龄群之间的异质性,老年人的特殊性被普通人群的一般性所掩盖。另一方面,尽管现存的人口老龄化研究数量庞大、主题丰富,但并非从贫困视角切入,因此,其研究结论的意义亦有所不同,不能映照出老年贫困的全景图像与深描特征。就后者来看,目前关于老年贫困的研究主要是经验性的,多利用调查数据,分析具体研究问题,但往往是仅基于数据结果的表面分析,缺乏科学的研究设计和理论引领与阐释。理论关照的不足,不仅使得不同研究之间的结论难以比较,而且也使得相关研究多将贫困的本源性要素、致贫因素、贫困的后果混为一谈,因果不辨。

本文即是从一般意义上的贫困概念出发,关注老年人群,尝试回答“何为老年贫困”这一基础性问题,弥补学理研究的不足,为后续的实证研究提供理论引领,为描绘老年贫困的全景畫像提供理论支撑,并在此基础上,对未来的相关研究提出初步思考与建议。名正才能言顺。对老年贫困的研究,首先必须对该议题予以充分的理论关切,大致(尽管难以彻底)厘清“元要素”、“源要素”和“衍要素”之间的勾连关系,回应贫困要素纠缠却有别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现贫困治理的着力点,实现精准扶贫,才能真正保障在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经济支持依旧十分有限且照护资源更为稀缺的情景下,让更多的老年人过上质量更高的晚年生活,推动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扶。而且,老年贫困人口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人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进程中最值得关注的一个人群,老年贫困的治理也是脱贫攻坚中最难啃的一块骨头,帮助他们减贫脱贫也是实现2020年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战略目标的关键所在。

一、现有关于贫困、老年贫困的界定及其局限

贫困是个由来已久的社会议题。早在中国的春秋时期和西方的古希腊时期,就有明确的对于贫困的论述。历史上的贫困主要是指物质生活匮乏,食不果腹、衣不蔽体、住不遮风挡雨等基本生活得不到保障的境况,而在当今社会,贫困则被赋予了更宽泛的意涵,包括健康和精神的贫困杨菊华:《人口转变与老年贫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但是,时至今日,对于究竟何为贫困,不同主体给予了相互关联但重点有别的界定“城乡困难家庭社会政策支持系统建设”课题组:《贫困概念的界定及评估的思路》,《江苏社会科学》2018年第2期。,难免有“盲人摸象”之感。

(一)贫困的界定

概而言之,贫困泛指个体和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物质需求和其他方面的需求不能得到满足。因此,要认定贫困人口,首先必须明确哪些要素构成最“基本需求”。直到20世纪后半叶,所谓“基本需求”,仍然主要被限定于维持个体生理功能运行的基本物质资料;当拥有的生活资料难以维持自身生存之所需,即可被视为贫困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194页。。诚然,从古至今,贫困总有一个基本内核,即物质生活的匮乏、生活处于“赤贫”状态。无论是古典经济学家(如: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还是当代发展经济学者(如:阿玛蒂亚·森、彼德·汤森),都认识到了贫困的这一基本特性。然而,在当下社会,“基本需求”的清单却大大拉长,从物质层面拓展到精神层面。

这也就是说,人类的最基本需求或满足这种需求的最低消费水平总是因时空而变动,故用于度量贫困的基本需求清单亦非一成不变;相反,它也随着生产力发展、人类生活诉求的变动而动态变化。随着时间的推移,最低需求清单不断扩充:除以食物、水和住所等为代表的最低消费要素外(其实,此处的“最低”也非固定概念),教育、卫生和医疗保健、机会与权力等更具象和抽象的元素也被添加到了基本需求清单之上。由此,贫困的覆盖范围逐步从物质领域拓展到非物质领域,超越了基本的“衣食住”的传统意涵,非物质要素也成为厘定贫困人口、度量贫困状况的重要领域。换言之,尽管学界始终将收入低下视作老年贫困的核心要素,但老年贫困是多重风险的集合体Rowles, G. D. and Johansson, “H. K. Persistent Elderly Poverty in Rural Appalachia”,Journal of Applied Gerontology (3) ,1993,pp.349-367.的观念业已获得共识,老年人之所以会陷入贫困“与一系列劣势生活境况相关联”Fitchen, J. M.,“Poverty as a Context for Old Age in Rural America”,Journal of Rural Community Psychology, 12(3) ,1990,pp.302-319.。健康退行、社会孤立Nina,Glasgow,“Poverty Among Rural Elders: Trends, Context, and Directions for Policy”,Journal of applied Gerontology, (12), 1993, pp.302-319.等,也被视为老年贫困的主要度量指标。

对于贫困的基本意涵,西方社会已形成了几种主要的理论体系,即物质匮乏说、可性能力剥夺说、社会排斥说、广义福利剥夺说等。不同视角下的贫困概念具有不同内涵,经济视角下的贫困具备以下特点:收入低且不稳定、无经济来源或来源单一;财产少、无地或少地;消费结构单一且层次较低。而另外几种视角下的贫困则涵盖更多要素:除物质匮乏外,还有身体虚弱、糟糕的社会关系(排斥、拒绝、孤立、孤独)、缺乏安全感(脆弱、焦虑、恐惧)和缺乏权力(无助、挫折、愤怒)。联合国机构和世界银行等组织提出,贫困不只是因缺乏收入和资源导致难以维持生计,还表现为饥饿、营养不良、无法获得充分的教育和其他基本公共服务。这些“没有”或“不足”导致个人和家庭、甚至社区都缺乏安全感,多类主体的福祉遭受剥夺,缺乏话语权、被排斥在机会和资源享受的大门外,生活在边缘或脆弱的环境中。反过来,这又使得贫困的群体缺乏获得进一步的能力提升机会,从而难以摆脱贫困的处境,始终生活在社会的底层。

(二)国内的老年贫困研究

与对一般贫困概念的认识一样,国内学界和政府部门对老年贫困的认识也经历了一个渐进和逐步发展的过程,从仅仅关注经济贫困到关注多个领域的贫困。但是,当前的老年贫困研究仍主要沿袭西方和国际组织的界定;只有为数不多的学者关注了老年贫困的理论议题:或将老年贫困区分为经济贫困与社会贫困两大类别,或视老年贫困为突发性和延续性两种形态,或从贫困发生的勾连性和互嵌性出发,提出农村老年贫困应涵盖经济、健康、精神等多个维度参见刘二鹏、张奇林《农村老年贫困:一个分析框架及解释》,《当代经济管理》2018年第40期;徐静、徐永德《生命历程理论视域下的老年贫困》,《社会学研究》2009年第6期;王国珍《人口流动背景下农村老年贫困问题的成因及对策分析》,《劳动保障世界》 2017第17期。。概而言之,现存老年贫困的研究主要关注以下几个议题:

一是老年貧困的影响因素。比如,代际经济支持力度、家庭收入状况、老年人的家庭经济地位、社会福利因素中的是否享有养老金、社区提供的老年服务的完备程度等,均会影响老年贫困的发生此议题典型研究可参见章晓英、李俊君《西部地区农村老年贫困影响因素实证分析——基于西部地区106个村落的调查数据》,《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6年第11期;邹华《中国老年贫困的影响因素研究》,《老龄科学研究》2016年第11期;刘二鹏《中国老年贫困及其致贫因素差异分析——基于多维贫困视角的实证与比较》,《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3期。。

二是老年贫困的发生规律。宏观的社会背景作为逻辑起点,是形塑老年贫困场域的大环境,生产方式现代化、生活方式理性化的过程改变了农村老年人的经济来源和社会参与的场域。正因如此,农村老年人口的贫困发生率远远高于全体人口,且因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等的差异而有差别,女性老年人、高龄老年人、受教育程度低等特质的老年人,遭受贫困的风险分别明显超过男性、低龄和受教育程度较高的老年人。相关研究参见乔晓春、张恺悌、孙陆军、张玲《对中国老年贫困人口的估计》,《人口研究》2005年第2期;宋泽、詹佳佳《农村老年多维贫困的动态变化——来自CHARLS的经验证据》,《社会保障研究》2018年第5期;仇凤仙、杨文健《建构与消解:农村老年贫困场域形塑机制分析——以皖北D村为例》,《社会科学战线》2014年第4期;乔晓春、张恺悌、孙陆军《中国老年贫困人口特征分析》,《人口学刊》2006年第4期。

三是老年贫困的应对。研究发现,在现阶段,城乡养老金对减贫的贡献不大,但低保和高龄津贴对缓解老年贫困具有显著的积极作用。相关研究参见孙文中、刁鹏飞《生命历程与累积劣势:农村老年贫困人口的健康风险研究》,《学术探索》2018年第12期;王琳《中国未来老年贫困的风险研究》,《人口与经济》2006年第4期;潘思宇《中国养老制度改革:借鉴加拿大的制度经验》,《劳动保障世界》2017年第35期;肖先治:《防范城镇老年贫困的制度创新及对策》,《理论与当代》2007年第5期;朱火云《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减贫效应评估——基于多维贫困的视角》,《北京社会科学》2017年第9期;杨立雄、文莲萍《福利制度对老年贫困的缓解作用研究——基于CHARLS数据的实证分析》,《残疾人发展理论研究》2017年第1期。

(三)老年贫困研究的局限

从老年群体的角度,观察现有的贫困研究,可以发现两个比较突出的局限。

一是忽视老年贫困的特殊性,即老年贫困本身的研究内容与其他贫困研究存在差异。当今语境下的贫困,就是指个体生存基本需求或发展所需的扩展需求得不到满足的状态。但是,因所处的生命周期不同,老年人口与低龄群体之间既有共性,也有差异性,且差异性随年龄的增长而愈发突出。具体而言,老年人口也需要衣食住行等日常资源维持生存,故物质需求未获得满足的贫困会发生于处于生命各个周期的群体之中,即不同生命周期的共性贫困主要表现为物质资源的匮乏。当然,共性远不止于此,任何年龄之人都需要健康的体魄、良好的社会适应和精神的满足;但是,不同年龄段之人的侧重点却有所不同。因此,老年贫困议题的特殊性正是来自于他们所处的生命周期、以及因不同周期带来的差异性需求。比如,就业和职业发展、社会参与与政治参与的机会等,对低龄成年人口十分重要;但是,这些需求的满足对于大多数老年人而言,可能已不再重要(并非不再需要,而是在需求清单上的重要性随着年龄而降低),也就是说,教育和就业等发展的需求逐渐退出他们首要的需求清单中;相反,随着身体各方面机能和功能的退行,健康、日常生活照料、社会联系和精神陪伴等,对老年人越发重要。这些方面的诉求得不到满足,在本质上就是贫困的表现。故而,对老年贫困的研究要关注老年人这张面孔,重视其特殊性,同时也要兼顾其他一般性需求。

二是概念模糊不清,混淆老年贫困的“元要素”、“源要素”和“衍要素”,即老年贫困本身、致贫因素及其后果界限不清。也就是说,X1 *老年贫困(Y1)*Y2之间的关系没有搞清楚。贫困既是X1的Y,也是Y2的X(见图1)。

如前所述,老年贫困的理论探究极其不足,故老年贫困的具体内涵这一问题尚未获得共识,不同学者对其进行了不同的界定,因此,老年贫困的边界、内涵和外延认知十分模糊。老年贫困的研究面临与一般群体贫困研究相似的困境——关照的具体问题太多,对这一现象的认知便如盲人摸象,只知其一,无法掌握全貌,更难以掌握其所以然。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老年貧困的概念也在发生动态的变化;这种动态变化及意涵的拓展,逐渐使得老年贫困的边界愈发混淆和模糊。比如,将社会保障要素视为老年贫困的“元内核”参见仇凤仙、杨文健《建构与消解:农村老年贫困场域形塑机制分析——以皖北D村为例》,《社会科学战线》2014年第4期;孙金明、张国禄《精准扶贫背景下中国失能老人多维贫困研究——基于2014年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调研世界》2018年第12期。,也有人将未来信心视为贫困本身比如解垩《公共转移支付与老年人的多维贫困》,《中国工业经济》2015年第11期。,但对未来的预期实际上是当前贫困的一种后果(即上图中的Y2),而不是贫困本身。

因老年贫困研究存在上述种种局限,故老年贫困发生的现状、特征与机制等许多重要议题依旧不清,相关政策的制定缺乏必要的理论依据,制约了当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也不利于对后小康社会老年贫困形式的预判。下面基于笔者对老年贫困理论叙事的认知,从老年“贫困”的概念解析入手,同时关注贫困与老年两个要素,从理论上厘清该人群贫困的内涵和外延,建构老年贫困的经济、健康、社会和精神四个维度的理论框架,探讨老年贫困的模式与机制,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支撑,深化对老年贫困这一现象及老年贫困人口这一群体的认知。

二、老年贫困的四个领域

老年贫困四个领域的理论支撑有三个来源: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健康-积极-成功老龄化的发展战略、新时代老有所养的民生定位。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的需求从低到高约可分为五大类,即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而陷入贫困就是自我需求未能得到满足的一种显性呈现。就老龄社会的发展目标而言,健康-积极-成功老龄化的本土化操作为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乐,分别对应着个体的物质、健康、社会与精神需求。换言之,笔者认为,老年贫困包括物质、健康、参与和精神四个领域(或维度);它们都是老年贫困十分重要的领域和核心内涵,是赋权老年人或是剥夺老年权利和能力的重要衡量指标(见图2)。需要指出的是,鉴于贫困的绝对-相对、客观和主观等属性,在筛选贫困的度量指标时,会同时对这些特性加以考量。

(一)物质贫困(老有所养与生存需求)

物质贫困或经济贫困是指老年人最基本的日常生活需求得不到满足,在衣食住行等方面存在绝对意义或相对意义的匮乏,是老有所养的初元领域。老年人口也需要衣食住行等基本的物质资料以维持生存,故生存需求也是老年人口的最基本需求,处于老年人口需求金字塔的底部,物质资料的拥有情况是维护稳定生活的基本前提。与一般贫困类似,物质贫困也是老年贫困核心中的核心,是其他贫困的最初元基础。

从物质角度界定贫困,主要是考察个体所拥有的物质资料是否可维持达到社会公认的“最低”或“最起码”的生活标准。其主要的衡量标准是个体的收入水平;居民收入是个体在市场交换中获得生存资源的重要凭借,收入高低与老年人的“吃、穿、用、住”等基本生存需求相连接。而且,在近百年的贫困问题研究中,贫困识别的标准始终依赖于以最低生存需要而确定的贫困线的划定。这样的界定是有一定道理的。一方面是因为收入和支出水平易于衡量,且具有客观性和可比性。另一方面,在经济社会欠发达时期,生存是第一要务和最基本的需求,只有这一需求得到满足,方可言其他;即便是在发达社会,生存标准提高了,经济基础的这一决定性性质依然未变。因此,老年人的收入情况,是衡量物质水平的主要指标,也是识别老年物质贫困的重要途径。

维持生存的另一个基本要素即是住房。中国人对房屋有着特殊的情结,尤其是老年人。通常而言,求得一个遮风挡雨的住所属于老年人晚年的基本需求,但不同收入状况家庭的住房境况却是千差万别,他们在住房方面也处于被剥夺状态张志刚、刘亚娟:《城市贫困家庭住房困境的表现、成因及对策》,《辽宁经济》2007年第4期;袁媛、吴缚龙、许学强:《转型期中国城市贫困和剥夺的空间模式》,《地理学报》2009年第6期。。不过,在政府扶贫政策的大力推动下,今天,普通意义上的居住安全基本得到解决。尽管如此,对老年人而言,居所是否宜居,却是新时代的一个新问题;若居所不适老,老年人也很难获得安全感。换言之,一个没有舒适、整洁、尤其是适合老年人生理特征的住所,老年人何谈老有所养、幸福快乐呢?因此,住房(和周边环境)是否宜老也应是衡量老年人物质贫困不可或缺的指标。

社会贫困与精神贫困也会引致其他类型的贫困。比如,在智能产品使用方面,经济状况较差的老年人很难接触到此类新型工具。而在当下社会,不会用智能手机、不会上网就意味着在某种程度上割断了与旁人和与社会的联系,陷入更加孤独和孤立的状态,而无法了解社会、融入社会。同时,掌握信息技术对老年人的健康状况也有要求,至少需要老年人有足够清醒的头脑、记忆力和理解力。另外,当老年人处于参与贫困的境地后,精神状况、心理健康、幸福感等都会受到影响。处于一座“孤岛”中的老年人,又怎能奢望他们享有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呢?

显然,这四类贫困可粗略分为两大类:一类与生理需求有关,物质贫困和健康贫困皆属于此,二者均为维系生存之所需,处于需求的较低层次,通过改善外生的物质环境或物质条件多可得以缓解(除机体功能的退行外)。另一类与较高层次的社会需求有关,社会贫困和精神贫困皆归于此,这些需求的满足仅靠外部物质环境的改善远远不够,还需要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心与个体内心的调适,即需要外部和内部要素的联手方能得到满足。相较而言,物质需求总是有限度的,但精神需求总无止境。

无论是哪一类的老年貧困,都不仅是受制于家庭背景和个体生命历程阶段,也与他们所处的社区情境和更大的社会场景密切相关,与社区服务和公共政策、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尊老孝老和敬老的文化理念等直接相关。在一个欠发达的社会情境中,老年人同时遭遇这四类贫困的可能性都很大;而对于一个相对发达的国家,物质贫困发生的可能性大大降低,老年人面临社会贫困和精神贫困的几率更大。

三、后小康社会老年贫困研究展望

人口老龄化是近二十年中国最重要的社会人口现象,而脱贫减贫则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政府与社会最为关切的议题之一,也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取得的最突出成就之一。就个体而言,随着年龄的增长,多数老年人终将失去劳动能力、退出劳动力市场,收入来源必将更为单一且有限;收入的减低与生理机能的退行、多种慢性病的罹患等不利状况相互交织,会大大增加医疗支出,从而使得他们的经济状况更为糟糕。同时,当下社会普遍盛行的“厚小薄老”、“重抚养弱赡养”的现象,使得家庭赡养责任难以落实到位,也使得老年人的生存境遇受到更大挑战,进而在经济、健康、社会和精神上陷入贫困,乃至更深程度的贫困。

农村老年人因为家庭变迁程度更甚、基础设施条件更弱、社会支持程度更低等缘故,更可能成为边缘贫困群体;即使有的老年人能享受低保、大病医保报销、临时救助等,但由于整体生活依然在低水平徘徊,一旦出现疾病、意外等情况,就可能再次返贫。因此,在中国脱贫攻坚深入推进的进程中,老年贫困人口、尤其是农村老年贫困人口的占比可能还会上升,贫困程度还会加深,他们的脱贫工作也将面临更大的难题。而因社保体系尚不完善,子女或其他家庭成员的转移支付不及时、不到位,至少在当前中国农村老年贫困的问题上,人口老龄化可能加剧多个维度的老年贫困,即后小康社会的老年贫困将成为贫困问题应对中“最难啃的一块骨头”。

为更全面认识、掌握后小康社会的老年贫困状况,首先必须对这一概念进行明确的界定。本文即从贫困概念入手,建构了老年贫困的四个维度,为进一步完善老年贫困的理论框架提供一个可供批评和讨论的靶子。当然,该框架是否合适,既需要相关学者进一步的理论完善,也有待学界经验研究的检验。在后小康社会,老年贫困的研究,重点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其一,老年贫困的本源性要素为何?驱动因素为何?带来何种后果?老年贫困与普通人群的贫困相似,都是一个全球普遍存在的现象。但是,现阶段,因学界和相关国际组织、政府部门对“贫困”概念的理解见仁见智,随意性较强,科学性和理论性不足,老年贫困也缺乏统一的界定,相关研究在社会调查实践中缺乏合适的理论指导和可资借鉴的、合理的、具有可比性的贫困度量,由此带来经验研究结论的不可比性。老年群体处于生命的最后一个阶段,其面临的生活境况、个体需求不同于其他群体,必须要有适合于该人群的贫困体系。否则,老年贫困的内涵与外延含糊不清,则可能制约社会各界对老年贫困现状、特点、原因、后果的认识,从而阻碍针对老年贫困的精准反贫困政策的制定和施策,进而不利于老年福祉的改善。因此,在后小康社会,老年贫困的研究首先必须区分贫困本身、贫困的前因后果,尽可能避免“胡子眉毛一把抓”的问题。

其二,如何基于老年贫困的理论框架,构建既具有普适性,又具有中国特色的老年贫困测量指标体系?要回应这个问题,首先必须检验本文理论模型的适应性。理论检验可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对现有文献进行全面检索、分类梳理,探讨现有研究是否支持、在多大程度上支持该框架;二是分析相关数据,从而判断该理论框架在描述、解释老年贫困方面的适应性,这将有助于修正、完善、发展理论。在此基础上,形成更加科学合理、符合实际的老年贫困指标体系,使理论框架具体化、可操作化、可供经验研究的检验。进而,利用该理论分析框架和贫困指标体系,指导未来相关研究中的问卷设计、数据收集、数据分析等,增强学术研究的严谨性、科学性,突破见仁见智的分歧,使不同研究之间的结论具有更强的可比性,分析结果也更可信。

其三,如何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了解和全面把握老年贫困的现状、突出的特点和发生机制?理论建构的终极目的,既在于丰富人类的知识宝库,也在于更好地把握当下的实情,从而为政府决策部门在制定相关政策时提供科学的理论和实证依据,促进老年福祉的改善。当下,贫困治理的重点在于低龄人口——这从扶贫减贫的口号中可见一斑:扶贫先扶志、扶贫先扶智。无论是“志”、还是“智”,主要是针对低龄人口而言的。在中国进入小康社会后,低龄贫困人口必将大幅减少,甚至可能在现行标准下完全消失,扶贫政策的制定就要聚焦于老年人口,因为他们是最可能真正贫困之人。因此,未来的研究应以完善后的老年贫困理论框架为基础,研判老年贫困的规模,分析老年贫困的发生规律与发生机制,关照老年贫困的前因后果,从而为降低老年贫困的发生率提供科学、真实和有效的参考。

总之,老年人口的贫困议题,并非简单的私域问题;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折射出的是他们的日常生存环境是否友好,昭示着在脱贫攻坚过程中针对最弱势群体的“普惠+特惠”效应的叠加,体现出了“弱有所扶”、“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等治理理念的实效,也透视出一种利益关系和资源分配格局与秩序、宏观政策和治理理念,故而是“扶真贫、真扶贫”必须直面的问题。如果老年贫困发生率仍然高企甚至有增无减,必然会增加全部人口如期脱贫的难度,给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带来严峻挑战。因此,在中国人口老龄化正呈现横向拓展和纵向深化态势的背景下,老年人口的贫困问题不仅事关他们自身的福祉,而且也会影响中国整体扶贫工作战略目标的顺利推进。在后小康社会,老年贫困将会在一个新起点和多面向的视域中,呈现出既与当下有连续性、又具有新的时代特性的样貌。希望本文这个具有前瞻性的理论研究,既能引发社会和学界对全面小康社会后老年贫困的关切,也能对老年贫困理论的建立与完善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还能对此后的经验研究起到一定的理论引领。

(责任编辑:薛立勇)

猜你喜欢

贫困
我国城市贫困人口的现状、原因与对策
我国贫困高中生资助制度的建设
悬置的“贫困”:扶贫资金资本化运作的逻辑与问题
从权利观点分析中国贫困问题
“十三五”时期农村贫困地区医疗保障发展问题及对策探析
农村留守老人贫困问题研究
牧民生活贫困问题研究
教育角度避免进城务工人员贫困的代际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