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激活了数学课堂
2019-12-23李淑萍
李淑萍
摘 要:随着以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向课堂要效率,全面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的要求,信息技术逐渐走进传统课堂教学,给传统课堂教学带来了一次深刻变革。
关键词:信息技术 高效课堂 学生
在过去,当提到数学课时,学生就会感到“枯燥”“乏味”“机械训练”这些字眼,自从信息技术进入教室,我开始体验到它给数学课带来的革命。
一、收集信息,培养自学能力
新课程标准指出:“我们必须把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有力工具。我们必须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法,使学生愿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和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网络上的教学资源极为丰富,而学生手中只有一本教科书。我指导学生利用互联网学习数学,并在北师大、西南师大、苏教版等不同版本中找到相同知识点的解释,使孩子们获得多角度、全方位的丰富的认识,培养其搜集资料、调查了解、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在教学《圆柱的体积》时,我让学生自己通过网络搜索小学数学电子课本,从不同版本的教材中找寻自己感兴趣的资料:有的孩子在北师大版第一单元第8页《圆柱的体积》中,从折叠硬币的实验中找到了圆柱体积计算公式;有些孩子在六年级课本第三单元《综合与实践》第18课第66页发现新课前有两个很有价值的问题:问题1:我们如何得出一个计算圆面积的公式?问题2:在上图中,用多少相同的圆形和近似矩形的硬纸板拼合在一起,會折叠出怎样的立体图形?每个问题下方均配有形象直观的插图;而苏教版第二单元第15页则先出示等底等高的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体和两个问题: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相等吗?为什么?2.圆柱体和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相等吗?用什么办法来验证呢?提示:既然圆可以通过剪拼,使之转化成近似长方形来计算面积,那么圆柱可以转化成近似长方体来计算体积吗?反观人教版教材,以提问的方式直接引入课题:我们会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圆柱的体积怎样计算呢?能不能将圆柱转化成我们学过的立体图形,计算出它的体积呢?这样学生就从多个角度理解了圆柱体积推导公式,既能够在叠硬币、叠圆形纸板的过程中体会面动成体的神奇,又能够在问题的引领下深入思考拼成的近似长方体与圆柱体各部分之间的联系;又如在教学《分数的意义》时,我让学生从网上搜寻分数的产生;在教学《圆的周长》时,我让学生从网上搜集有关圆周率的知识;在学习《等差数列求和》时,我让学生搜索数学王子高斯及其他数学家的故事,达到课未始、趣已生的效果。
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不是由教师传授获得的,而是由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况下,通过意义的建构,使用必要的学习材料获得的。因此,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是现代小学数学教师的重要任务,也是一堂好课的敲门砖。
多媒体设备集声、光、电于一身,集电视机、录音机、放映机、摄像机、话筒等多种功能于一体,恰当运用,可让孩子们有身临其境之感觉。
如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我充分结合多媒体进行教学。新课前,设计新颖有趣的画面:猴妈妈买回一个又香又甜的月饼。小猴子看见了高兴地跳起来,就要分来吃,猴妈妈用刀一切(屏幕演示),把这个月饼平均分成2份,一人一半(1/2),顽皮的小猴子说:“我要多一点。”猴妈妈灵机一动,就把小猴子这半个再一切(1/4)又平均分成了2份,小猴子可高兴啦!左手一块右手一块大口大口地吃起来。这时我又提出富有思考性和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独立思考,这样做既激活了学生思维,又巧妙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发现规律,从而归纳出分数的基本性质。
又如,在教学《圆的认识》一课时,我是这样设计的:
几个小朋友准备玩套圈游戏,请你为他们排列好最公平的队形,随着孩子们的回答,多媒体依次出示正方形、长方形、直线型和圆形,当孩子们说出“圆形最公平,因为小旗与每个人的距离都相等”时,多媒体课件同步出示每个人到小旗的距离,并逐一进行比较,圆形队伍的公平性让孩子们一目了然。
整个教学过程,犹如一场现场直播,生动、真实、真切,孩子们学得轻松,学得高效,师生关系融洽和谐,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双边活动始终处于“活化”状态。
三、突破难点,弥补实验不足
在《圆锥体积》教学中,推导圆锥体积时,我总是用细沙、面粉或水来实验,但每次不是沙子压得紧,就是面粉漏,水洒掉,实验结果大打折扣,学生总是在我的拼命引导下,半信半疑地接受V锥=1/3V柱的事实,每当这时,我都会强调等孩子们大学学了微积分,就会明白。而今我用计算机作成仿真模拟实验,再现实验过程:先出示等底等高的圆柱、圆锥各1个,拿起圆锥打开水龙头,随着哗哗的流水声,当装满一圆锥的水倒入圆柱时,水面到达的地方会闪现一条线,这时水面高度刚好是圆柱高度的1/3,当第三次倒入时,刚好装满一圆柱。这时,学生对V锥=1/3V柱深信不疑,同时也达到了突出教学重点,有效突破教学难点,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这样,我以动手做实验(实)为主,以多媒体辅助教学(虚)为辅,既强调“实”的基础性,又充分发挥“虚”的辅助性,“虚”“实”结合,相得益彰,达到强化实验效果的目的。
教学《角的度量》一课,在量角时,面对几十个孩子,老师的动手操作既会遮挡一部分孩子的视线,量角器上面的数字也会影响孩子们读数的准确性。这时我调用一体机中“学科”一栏,点击“数学”找到量角器,为孩子们动态演示量角的每一个细节,整个环节,清晰透明,一览无余。
四、利用资源
自主选择练习学以致用,学习知识的目的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老师也会从学生运用知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调整自己的教育教学,以期达到最佳效果。
当堂检测便是其中最常见的方式。传统的检测内容大多局限于课本,练习本,或是老师为学生准备的练习题,形式呆板单调,内容整齐划一,忽视个体差异。久而久之,小学生便觉无趣,疲于应付,也就无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不能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利用多媒体网络资源,可以通过各种先进的媒体技术设计各种形式和生动活泼的练习题,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自己喜欢的题来练习,从而巩固所学的知识,发展能力。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个性飞扬的空间,从而优化了练习设计,提高了教学效率。例如,在教学“圆柱与圆锥”的过程中,笔者是这样设计的:(图略)
1.给木桶打两道铁箍,需要多长的铁丝?
2.在无盖木桶的外面涂一层油漆,油漆面多大?
3.给木桶配一个盖子,需要多大的木板?
4.这个木桶能盛多少水?
学生每回答一题,画面就会依次在风铃声中闪动铁箍、逐步在木桶外面涂上油漆、“嘭”的一声盖上圆形桶盖、“哗啦啦”地装入水,这样学生对圆周长、圆柱表面积、圆柱底面积和容积理解得更清楚、更到位了。此外,在所有的练习中,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的互动,设置问题、电脑判断、答问库,让学生可以有选择的自主练习。让基础較差的学生能够逐渐掌握所学的知识,也能使优生获得更多的知识和信息,发展自己的能力,从而真正实现因材施教,发展自己的个性,并鼓励创新教学。
课堂小结如同学期、年度工作总结一般,有回顾过去展望未来之功效,它既能提纲挈领地对本节课主要教学内容进行必要的概括,又能对主要方法进一步提炼强调,对本节课重点内容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但由于是在即将下课之前,如何在较短时间内既能快速回顾本节课重点,又能比较全面呢?
信息技术特有的呈现信息快、能多方位多角度地对课堂教学做高度的小结。它能帮助学生在短时间内把零散孤立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从而达到巩固新知、优化构建知识的目的。
五、实物展示,此时无声胜有声。
人教版第四单元第58页练习十第12题:
自己找一幅中国地图。
1.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
2.量出地图上漠河县与三沙市之间的直线距离大约是cm,这两个城市之间的实际距离是km。
课前我把现代汉语词典上面的中国地图拍照并制作成了幻灯片,并对出现的两个比例尺进行了简要说明:从我国最北端的漠河县到中国地理纬度位置最南端的城市三沙市,一幅地图无法容纳,所以现行横版的中国地图就把260多万平方公里、相当于中国大陆面积1/4的南海及南海中的西沙、中沙、南沙群岛切割下来,再以全图地图1/2的比例尺,将其绘成另一个小方块,放在同一张图的右下角。
可学生并不买我的账,张宗令小朋友硬是要亲自一试,我请他带着自己的《现代汉语词典》到展台演示,他很快就在大地图上找到漠河县,可就是找不着三沙市。在他细心寻找的过程中台下同学也眼见为实。看来必须分段测量、求解,先量得漠河县到海口的直线距离,再量得海口到三沙市的直线距离,之后分别计算出实际距离,最后两者相加。这时的展台犹如一部摄像机,把孩子们质疑的眼神、积极地探索、细心地测量、耐心地计算、开心地得出结果的过程全程直播,孩子们全程参与,全员参与,印象深刻,效果极佳!
如在教学《图形的放大与缩小》一课时,要求学生按照一定的比例将图形进行缩小或放大,短短的四十分钟,无法照顾到几十名学生,也不可能发现所有问题。这时我把学生的作业现场拍照,上传到电脑后,请全班学生评价。看到自己的作品在大家面前展出,孩子们一个个激情高涨,两眼放光,小手高举,极大地调动了孩子们学习积极性,激发了孩子们探究知识的兴趣。
总之,恰当运用信息技术,能培养学生预习的好习惯,能使课堂教学更生动、形象、具体、直观,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概念,化难为易,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化复杂为简单。使具体的画面与抽象的数学内容联系,弥补传统方法的不足,挖掘教材的功能,激发学生的潜能,使学生正确形成完整的数学体系与空间观念,让学生充分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使学生全程参与,做学习的主人,开阔学生视野,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思维能力的培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