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说写作教学表达方式——议论

2019-12-23潘思思

课外语文·下 2019年11期
关键词:表达方式写作教学

【摘要】写作教学一直是语文教育中的一项短板,提高学生写作能力是在以阅读教学为主的语文教育大背景下的一老大难题。极大多数中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对表达方式的运用趋于模式化、固定化,如何摆脱这种倾向,成为语文教师与学生需要共同面对的既定事实。笔者结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及《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表达方式中的议论为主要例子试阐述写作教学表达方式的现状、问题及解决措施等。

【关键词】写作教学;表达方式;议论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什么是议论?不同的研究学者有不一样的定义,总体而言可概括为在写作中,通常呈现为表达作者主观思想的句子,又或者仅把议论当作基本表达方式的一种。在不同文体类型的写作训练中,使用议论这一表达方式能够使文章更加鲜明、深刻,具有哲理性和理论深度。但是议论作为表达方式在写作中的运用通常只局限在议论文写作中,如何改变这个问题值得探讨。

议论是议论文中的主要表达方式,在一般记叙文、说明文或文学作品中也常常被当作辅助表达手段。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第四学段关于写作中使用表达方式的要求是:“写作时考虑不同的目的和对象。根据表达的需要,围绕表达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第四学段的学生开始逐步接触到各种文体类型的写作,在写作中被要求根据目的和对象运用恰当的表达方式。可是在第四学段的写作训练中,我们会发现一线的语文教师更侧重的是对学生文体类型,特别是记叙文这一文体的训练。极少语文教师会在写作课上专门教学生如何使用表达方式来丰富写作技巧、提高写作水平。第四学段的阅读要求指出:“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这就使得表达方式成为阅读教学重中之重的“专属品”,成为写作教学可有可无的“附属品”。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关于学生在写作中使用表达方式提出了更加具体的要求:“进一步提高记叙、说明、描写、议论、抒情等基本表达能力,并努力学习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力求有个性、有创意地表达。”高中阶段的写作教学要求中学生对表达方式的运用水平进一步提高,可是我们依然会发现大多数中学生写记叙文一般只会运用描写、抒情的表达方式,写议论文则只会运用议论这一种表达方式。这些学生认为如果在写议论中运用到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就是脱离了议论文的文体要求。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要教会学生在学写不同文体类型的训练中使用多种综合表达方式,不要在作文中出现“模式化”的倾向。

无论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还是《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对学生在写作中并没有规定初中生在写不同文体的文章时只能用什么样的表达方式。那为何在初中生的写作训练中对于不同文体类型的训练会让初中生认为我写这种文体的文章只能运用到这样的表达方式呢?高中阶段为何中学生延续了这种固定思维,在写议论文时只会使用议论这一表达方式?

这主要因为从初中阶段开始,学生在语文课程教学中大部分的时间是以阅读教学为主,写作训练只是每周一次,更甚者是每两周一次。而写作课上大多数的语文教师又只简单给出一个题目、关键字,或者是某种材料让学生进行写作。极少的语文教师会用专门的课程时间来对学生的写作情况进行纵向分析和横向分析。笔者这里所说的纵向分析是指语文教师在进行写作教学训练中对学生从小学至今掌握的写作知识进行分层级的梳理,让学生对已经学过的知识有大体的把握。横向分析是指语文教师对学生在写作训练中掌握的写作知识的具体内容如文体类型、表达方式、写作手法等进行横向比较。这是笔者在查阅相关文献之后总结出来的观点,若有不当之处,还请各位老师、读者给予批评、指正。

针对上述情况,在写作教学中,语文教师应该如何对学生在学习写不同文体类型的文章时可以使用不同的表达方式进行教学?特别是在写议论文时如何运用其他表达方式加以辅助?在使用议论句表达观点时如何才能够鲜明?下面谈谈我认为语文教师在写作教学中应该怎么解决这些问题的看法。

首先,语文教师应该从中学阶段初期开始加强针对学生表达方式的训练。将文章使用的表达方式以及中学生自己探寻文章运用的表达方式这二者结合起来之后进行“仿写”。语文教师可结合教学经验以及名家名师的理论、课堂实录等选择各种类型的文章中运用表达方式突出的句子,与学生共同探讨讲解之后,运用5分钟左右的时间进行课堂的仿写讨论。若能在阅读教学中完成这份“仿写”工作,则可以将其迁移到写作教学中去。中学生从初中开始进行这种训练之后,在阅读教学中所学习的表达方式的运用能够迁移到写作教学中,在学习写不同文体类型的文章时就会不自觉地运用各种表达方式。

其次,语文教师应该转变教学思维,引导中学生在写议论文时可以使用其他表达方式加以辅助。由于目前高中阶段学生的写作训练是以议论文为主,议论文是以议论的表达方式为主的文章。中学生在写议论文中通篇使用“议论”的表达方式是普遍的现象,这就导致议论文呈现出简单化的倾向。在写作课堂上,语文教师在布置了议论文的题目或者主题之后就要专门要求学生在写议论中能够自觉地使用其他表达方式,而不是单纯会议论+叙述的方式。若学生在议论中使用到说明、抒情、描写等表达方式能够增加文章的丰富性,但这不是一蹴而就的。语文教师可以学生的习作为例子,然后将该生所举的例子以其他的表达方式表达,从而进行对比。这就需要语文教师以端正、严肃的态度批改作文,寻找中学生写作的文章中合适的例子。

最后,中学生需要进行提炼议论观点句子的专门训练。高中生在写作教学的课堂上缺少专门化的提炼议论文文章观点句子的训练,只有在阅读课堂上才会对议论文体亦或者是夹叙夹议的文体进行观点的提炼,并且这个观点用议论的表达方式总结出来。议论句子的结构特点是:主语(人或物)+判断性词语(是/否、对/错、可以/不可以等)+其他内容。比如磨难可以历练人生。语文教师在写作课堂上必须有意识地指导学生进行这种训练。当然,这只是为语文教师提供一种中学生写议论句子观点鲜明的思路。

表达方式在写作中应当占一席之地,议论这一种表达方式由于在高中阶段成为大多数中学生每次写作必用的方式也需要广大的语文教师进行强调。在写作课堂教学中,希望各位语文教师能让学生明确各种表达方式在写作中的运用,并且能够教导学生在写作中综合运用各种表达方式。以一种表达方式为主,其他表达方式为辅。我相信通过不断的训练,学生对表达方式的运用就能够脱离固定的框架,写出更加丰富的文章。

参考文献

[1]赵克明.有“我”、鲜活:让议论彰显生命力——议论文写作教学案例[J].语文教学通讯,2016.

[2]潘苇杭,潘新和.写作“共能”“异能”论——“议论”体式写作应成为中小学生写作教学的重点[J].语文建设,2011.

[3]葛惠霞.分析语段,巧作议论——高考议论文写作教学难点突破的思考与探索[J].语文学习,2007.

[4]江凌.体会说明文中描写和议论的作用[J].南京師范大学文学院学报,1999.

作者简介:潘思思,1995年生,女,汉族,福建福鼎,在读硕士,福建师范大学,研究方向为学科教学(语文)。

猜你喜欢

表达方式写作教学
将感悟能力培养植根于有效的阅读活动中
图案的艺术表达
民族预科生写作教学的对策探究
浅谈如何提高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趣味性
小学高段语文写作教学
积累,为学生写作增光添彩
架设作文桥梁,探寻写作源泉
浅论高中语文写作中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