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阅节气》:小学语文节气主题课程内容的设计与开发
2019-12-23金亚男
金亚男
【摘要】建设拓展性课程对于优化学校课程结构,实施因材施教和个性化教育,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学校自主开发的语文拓展性课程教材《嘉阅节气》,笔者以小学语文第二学段教材中节气元素为载体,整合和创编教材內外及其他学科内容,开发具有模块化、实践性和生活性的语文节气拓展课程,为本校拓展性课程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实践依据,使其成为提升语文核心素养的一条途径。
【关键词】拓展性课程;节气;模块化;活动化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作为基础性课程的补充,建设拓展性课程对于优化学校课程结构,实施因材施教和个性化教育,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综合素质,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需要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挖掘适合学生的学习资源。
一、炼教材:点燃“创造”火花,寻求语文之美
语言、思维、审美、文化这四点是语文核心素养的要素。语文拓展性课程必须立足于“语文”一词,立足语文核心素养,通过搜集并整理语文教材中的节气元素,编排出适合于小学第二学段学生学习的节气教材。
(一)汉字学习知节气
汉字是建立在象形字基础上的表意方块文字,字形上凝聚着古人对事物的认识,而汉字的悠久历史和超强的稳定性,又使得汉字形体所反映的意义具有溯源的价值。二十四节气的指称与释义沉淀了汉语的诸多知识。因此,在这方面极具开发价值。
汉字的学习离不开“音形义”三者的结合。通过观察字体的演变过程,可以更好地帮助我们掌握汉字。节气教材编写中,我们将每一节气名称的字体演变都进行了搜集整理,便于学生在形象化的学习过程中感悟汉字之美,感悟节气之美。
(二)古诗诵读话节气
语文教材中涉及了许多有关节气的古诗,例如杜牧的《清明》、杜甫的《春夜喜雨》、孟浩然的《春晓》、苏轼的《赠刘景文》、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等。这些古诗通俗易懂,语言简练而生动。虽然描写的节令并不相同,但是都描写了相应的节日或者时令所特有的风俗与物候。
通过整理编排教材中的这些诗词和诗句,可以引导学生对节气景象进行想象与联想,并由此体验作者的情感,将自己对节气的体验移注其中,进而准确理解古诗词借景抒情的特点。
(三)歌谣吟唱学节气
最先启发我们开设《嘉阅节气》拓展课程的就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教材中的这首《节气歌》。节气体现在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是第一次接触节气,对节气有所了解就是在这首节气歌的学习中。学习节气歌,除了了解当中每个节气的名称之外,二十四节气的由来、配套的歌曲演唱音频,都是学生学习的资源。语文教材中还收录了许多的气象农时谚语。学习并拓展积累农时谚语,也是节气学习的资源补充。
二、通学科:点燃“兴趣”火花,寻求节气之美
拓展性课程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坐在教室里学知识,而是学科知识的补充和延伸性学习,讲求体验、探究、丰富性、选择性,既面向学生全体又注重个性化成长。《嘉阅节气》课程以语文为主轴,以知识的关联性为线索,对科学、美术、劳技等学科进行有效利用、巧妙转化、创编实践活动,综合解决问题。
(一)美术欣赏识节气
节气之美可以通过与美术学科的融合焕发出更大的魅力。通过汉字画猜节气、创作二十四节气主题绘画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活动过程】猜字:汉字画意藏大美
出示“霜降”汉字画,学生猜节气。
生1:最上面的云里有雪花、雨点,就像雨字头,左下角有棵树,形状像“木”,右下角形状就是个“目”,上面整个字就是“霜”了。《二十四节气歌》里有一句是“秋处露秋寒霜降”,我就猜出来是“霜降”啦!
师:还有哪位小朋友来说说下面这部分为什么是“降”字吗?
生2:下面的字左半部分是旗杆和旗子,像双耳旁,右半部分的房子的形状就是“降”字的右半部分,两部分合起来就是“降”字。
低段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喜欢在有趣的活动中学习。汉字画根据字理将汉字“霜降”与图画融为一体。这张汉字画一出示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涨。这一环节充分体现了趣味性与知识性。
(二)科学实验探节气
“二十四节气”既是文化,又是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要“使学生像科学家那样在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科学的乐趣,领悟科学的本质”。开展丰富多彩的科学种植和小实验活动,是节气知识探究活动的途径之一。
制霜实验:把事先准备好的冰和盐的混合物放入易拉罐里,用温度计测量保持零度,把冰盐水倒入烧杯中后,放在湿毛巾上,让它静止一段时间,过一会儿,易拉罐外面就会蒙上一层薄薄的霜。
制霜实验简单明了地让学生明白了“霜降”的气候特点。不同于以往的教师讲解,“实践出真知”,先让学生亲身动手实验,再通过微课讲解的方式,更易让学生掌握知识、加深记忆。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动手能力得到了提升,对于活动的参与热情也大大增强。
(三)劳技制作研节气
劳动技术等教育在实施素质教育和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育人功能,而新的形势赋予了它们新的内涵和外延:既是德育、技术教育、创新教育与文明教育的相互统一,又是现代社会人文精神与技术理性相互融合的现代教育形式。将节气习俗活动和劳技学科相结合,在培养学生劳动技能的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乐于参加各类节气传统活动,传承节气文化。
结合“清明”节气踏春习俗,劳技课设置制作风筝的学习内容。学生通过对相应步骤的学习,结合自己的审美情趣,制作了属于自己的风筝。在享受成功喜悦的同时,也对节气的习俗有了更深的了解。
三、挖学材:点燃“探究”火花,寻求过程之美
拓展性课程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为目标,应该教会学生运用21世纪技能,包括学习和创新技能,信息、媒介和技术技能,生活和职业技能等。
(一)着眼观察辨节气
物候是节气最主要的特征。开展节气学习,了解并观察记录每一节气的物候是必要内容。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开展校园植物物候观察并进行追踪记录,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绝佳方式。
学生自主选择植物进行观察,在长期观察后与同伴交流自己观察的植物在这段时间记录中的变化过程,启发学生思考引起这些事物变化的可能原因是什么。通过联系周期探究过程中的发现,通过用简易统计图表、分类等的方法,学生初步建立起了动植物变化与天气变化之间的联系,从而对节气的物候特征有更深刻的印象。
(二)立足感受习节气
拓展性课程是以学生个性化的发展为目标,《嘉阅节气》学材的选择也注重从学生独特的感受出发。抓住听、说、读、写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在教材编写中,选取最能调动学生感官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表达欲望和创造热情。
在学生探究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能畅谈自己的活动感受,是每一次节气活动学习的重点。只有真正让学生在生活中获得了学习的体验,触动了他们的感受,才能使学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聚焦实践明节气
传统存在于生活中,每个人都是传统的携带者,要焕发传统文化的精华,可以借用多样方式。“不要把所有文化都变成教材,全都拿到课堂上去”,要引导孩子们在生活实践中亲近传统,让传统成为一种记忆、一种认同、一种情怀。
实践是知识的来源,通过给学生提供实践机会,让学生感受到節气知识就在我们身边,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探究过程中经历感悟、经历探索、经历挫折、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体验惊奇、激动、成功与兴奋。
《嘉阅节气》以课堂知识为基点,根据学生的研究能力进行合理地编排、开发校本课程,充分挖掘节气资源中体现语文核心素养的知识点,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供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