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无性别主义对服装设计的影响

2019-12-23杨子薇

设计 2019年19期
关键词:造型服装设计色彩

杨子薇

摘要:为了解为何近年来在时尚界中会出现性別界限模糊的服装,了解其现象背后的无性別主义,以及这一现象对服装设计产生的影响。分析了性別与服装中的性別符号,无性別主义的概念。从廓形、色彩、装饰细节等角度入手,分析三个主张无性別主义的品牌服装。得到这一主义对服装的风格、廓形、色彩及装饰上的影响。以上风格及设计手法可以为发展无性別主义的服装提供一定的思路。

关键词:无性別主义 服装设计 造型 色彩

中图分类号:J0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9)10-0091-03

引言

近年来,在各大秀场上都可见到性別难辨的模特身着性别界限模糊的服装,在时尚界中,首先开始刮起无性別主义的风潮。而无性別主义的服装并不是单纯地指女着男装或者男着女装,而是糅合男女装的设计元素,弱化服装中男女性別之间的界限。服装从一开始带有明显区分性別的功能,到发展至现在,成为了弱化性別之间的区分,彰显自我,传达自身价值观和构建社会性別的媒介,无性別主义的服装将成为一种新的流行趋势。本文将分析无性别主义以及无性别主义的服装设计,来探究无性别主义对于服装设计的影响。

一、无性别主义概述

(一)性别与服装性別符号

在我们第一眼看到一千人时,总会下意识地判断对方的性别,然而性別的定义并非仅从生理角度出发将人简单地划分为男性或女性,因为性别除了意味着常规的生理性别之外,还包括社会性别与心理性別。生理性别由染色体决定,而社会性別和心理性别却由每个个体对于自我的认知来决定,可想而知,由此来划分所呈现的结果也是复杂的。如社交网站Facebook就在用户注册界面的性别选项中增加了56种非传统性別。

从中可以看出,人们开始意识到性別并不具有清晰的二元分野,以及现代人对于自我性别意识的觉醒。而服装作为个人内在表现的首要介质,自然会与性別首先产生关联。并且,服装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区分性别,人们通过着装来体现性別上的差异。

而服装发展至现在,其中的性别符号已经有着明显的分野,男女装的设计元素也演变成了准则。主要体现在男女装的结构上,以及一些约定俗成的区别,例如男女装扣向的不同,胸腰处的裁剪方式,以及装饰手法等,这些变化都成为了服装中符号化的设计。

(二)什么是无性别主义

无性别主义是指不以生理作为区分性别的标准,而是以心理性别或是社会性别作为区分。性别不应该局限在生理之上,生理只是区分性別的一个标准而已,但不是唯一标准。在无性别主义中有许多流派上的区分,笔者认为,无性別主义可以脱离生理层面,无需生理上做出改变,而是从精神上构筑无性别主义,承认多种心理性别和社会性別的存在。

现在的人们普遍开始关注心理层面和意识层面上的内容,越来越多的心理现象被探索、被谈论、被关注,而关系到人们对性别的新定义的心理性别还没有引起普遍的关注和讨论。而无性別主义的普及将解决许多社会问题,如性别歧视等,这一思想还需要更长远的发展。总而言之,人的思想和观念不该被束缚在生理性别之中,而服装亦是如此。

二、无性别主义影响下的服装设计

(一)J.W.Anderson

J.W.Anderson是乔纳森·威廉·安德森2008年创立的时装品牌,设计师擅长将无性别主义的思考融入到服装设计之中,这一风格几乎在每一季中都有所体现,即带有强烈的性别模糊,无性别主义的风格。他独特的设计美学为人们提供了一种现代的男子气概和女性气質的诠释,将男装元素和女装元素相互杂糅运用在设计之中,引发人们对于性別的思考。

图1是J.W.Anderson2017春夏系列成衣,从整体廓形来看,多呈H形,线条有硬朗的部分,也有柔和细腻的部分。乔纳森.威廉.安德森将男性元素融入到女装设计中,而不是简单地挪用男装元素,或是简单地女着男装,可以看到男装元素,如斯拉修(Slash)装饰,带襻等,和女装元素——轻薄飘逸的裙子进行搭配,产生了独特的化学反应,并且运用不同颜色,不同材质的面料进行拼接。色彩上运用了大面积的纯色,如黑白灰,军绿色,浅卡其色等,搭配以小面积的艳丽色彩,让整个系列的服装看起来不至于太过沉闷,保留了女性元素,使得这一系列的服装柔中带刚,诠释了现代女性的特质。

结构上大量使用斯拉修这一流行于15到17世纪的装饰。斯拉修在文艺复兴时期引申为切口、裂缝。这种装饰风格源于战争时期,后来为了表达对英勇善战军人的崇拜,人们开始效仿军人的这些装束,于是斯拉修风格服装开始风靡。从斯拉修的起源中就可以看出,这一装饰效果具有强烈的军装元素,而乔纳森·威廉·安德森在女装的设计中再现这一元素,并且做了现代化,女性化的演绎,使得服装呈现出这样一种既有女性的柔美,又有男性的刚毅的特质,体现出了设计师对于无性别主义的思考与阐释。

(二)MotoGuo

Moto Guo是马来西亚男装设计师在2015年创立的同名品牌,幽默、诙谐、趣味并且带有一些稚气和复古的风格使得这一品牌开始崭露头角。这一品牌也同样带有强烈的无性别主义色彩,秀场上同时呈现男装和女装,设计并不带有明显的性别倾向,男女皆可穿着。

图2是2017年舂夏系列,主题为“野餐派对”,在这一系列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有趣并且童真的设计。首先,整体用色都很清新,饱和度较低,浅蓝、浅粉和浅卡其色使用较多。款式上出现了收腰的设计,以及较为夸张的落肩袖,使得整体肩部线条略微圆润,而不是传统男装中,挺直的肩线。包括在领型的处理上,将直角变为圆角,用圆润的线条取代了男装中的直线条,增添了女性柔美的气质。男装中还有领口敞开,露出锁骨的设计,加上收腰,使上半身呈现出X廓形。这一系列在装饰上使用了蕾丝花边、蝴蝶结、抽绳、花边、糖果色的纽扣等极少出现在男装中的设计元素。粉色格子面料的使用,即少女,又贴合野餐的主题。黑色皮鞋和白色中筒袜的搭配更加学院风。当所有这些清新明亮的色彩,女性化的结构和装饰碰撞在一起,就创造出了与众不同,属于Moto Guo的风格。

身着Moto Guo的服装,无论男女,都像回到了童年时,天真烂漫。Moto Guo用他的设计告诉我们,男装也可以充满少女感,可以是可爱,充满童趣的,这些设计都是对传统男装局限性的突破,跨越了性别的界限,丰富了男装的设计,给男装设计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

(三)Hood ByAir

Hood By Air2016春夏系列依旧延续了雌雄同体的前卫风格,贯穿以招牌式的拉链设计元素,以及极致的解构手法,将这一品牌的先锋实验精神继续发扬光大。

这一系列以黑白灰为主基调,搭配以高纯度的红色和蓝色,造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如图3。廓形以H形为主,在结构上借鉴了女装中的设计元素。这一季出现了大量裙装,并且使用拉链做出在腿部两侧开衩的效果,这一设计在男装中是较少见到的,可见这一品牌的风格理念和先锋、实验性的精神。

图3a的上衣和裙子用拉链进行连接,具有解构意味,拉链开至大腿根部,露出腿部,展现了男性的力量感与线条感,同时也透露出一丝性感的气息。图3b在腰部做了挖空的设计,使得胸部的造型类似女性的裏胸,展现出雌雄同体的设计理念。图3c和图3d都用褶皱以及缠绕的方式制作上衣,领口开至肩部,线条呈现出弧形,露出男性的锁骨和肩膀,这些细节上的处理都在很大程度上增添了柔美性感的气息。除此之外,模特女性化的妆容、发型、发卡和恋物癖般的饰品设计都将雌雄同体的概念玩到了极致。

(四)无性别主义服装特征

从廓形上来讲,无性别主义服装多以H形,或是O形等形式出现,但并不局限于特定的廓形,X形、Y形、T形、不对称的廓形也被廣泛使用,因为在真正模糊性别,不惧教条和束缚的设计中,也必定会脱离廓形中暗含的性别倾向,挑选可以传达主题和无性別理念的廓形,将廓形的元素进行糅合。

从色彩角度来看,无性别服装在使用色彩上,更加大胆,色彩的使用也与服装的风格有很大的关联。在塑造现代、都市、理性与简约的风格时,色彩多使用黑白灰或是高级灰等色彩,营造硬朗感。而在更加趣味、童真或是怪诞的风格中,色彩多使用糖果色。无论是少女感、清新的配色,还是妖冶鲜艳、具有极强视觉冲击力的色彩,都被广泛使用。而图案和印花更是冲破了传统的性別界限,唯美的花卉图案等更广泛地出现在了男女装中,印花的元素也更加多元。斑斓的色彩和印花不再只为女性而存在,也不再是用来区分男女装的标准。

无性別服装的款式也是多元化的,更加实用化的无性別服装品牌如图4的Too Good,男女同款同码,不分性別和年龄,根据使用者的使用场合、环境等因素进行设计,强调实用性,与男女平等的理念。无性别服装通过借鉴、挪用以及对于原有服装款式的解构,传达出不被教条所束缚的理念,不惧廓形对于性别的局限。

在装饰元素上,依然没有条条框框的原则出现在无性别主义的服装上,斯拉修装饰、束腰、荷叶边、抽褶、蝴蝶结等元素被糅合使用在无性別服装中,用来兼备女性的柔美和男性的力量感,模糊性别之间的界限。近来在男装的设计中,经常可以看到,珍珠等元素的使用。

总而言之,无性别主义的要旨就是模糊性别,因而这一服装类型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可以使得无论是廓形、色彩、面料、款式以及装饰元素都能够相互影响,融会贯通,在使用上毫无禁忌,彰显出无性别服装前卫先锋的特点,这同样也是无性別服装愈加多元化的原因。

三、无性别主义服装的发展历程与趋势

(一)无性别主义服装的发展历程

无性别服装发展至今已有100年历史,从CoCo Chanel设计的第一条裤装开始,无性别主义服装更多的是强调女权主义,通过女着男装来表达渴望男女平权的思想,但仅仅停留在女性对男装的直接使用上,因此,这一时期的中性化服装依旧是依附在男权社会下的女权产物。在1967年,Yves Saint Laurent开始将男装元素运用到女性服装中,设计出“吸烟装”,才开启了男装元素为女装所用的时期,不是一味地照搬男装元素,而是将男装元素进行改造,与女装元素糅合在一起,使女装在具备帅气潇洒气质的同时保留独特的女性魅力。

而男装并非一直是克制理性的,在巴洛克时期,男装亦追求繁复夸张、富丽堂皇的风格。这一时期的男装极其重视细节之处的装饰,用料极尽奢侈华丽。在后期的发展中,由于社会背景、政治、文化等因素,男装才发生了巨大转变,开始朝着朴素、实用发展。到了1967年孔雀革命的掀起,男装亦开始朝着性别模糊的方向发展,最为显著的特点是大量使用艳丽的色彩,与此前男装中灰白灰等常用色的设计大相径庭。除此之外,袖口和领口上还使用花边这一具有女性特征的装饰。明亮的色彩和新颖的款式记录了男装倾向于女性化的一个时期,冲击了传统男装的形制。

从男女装朝着无性別主义方向发展的进程中可以看出,一开始都是对另一性别服装元素的直接使用,而没有做出适当改变,使两种性別的服装可以真正融合。但无性别主义服装发展到现在,已经脱离出了这样的误区,无论是对哪种元素的借鉴,都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了更加适合的改造,为无性別服装所用。

(二)无性别主义服装未来的发展趋势

无性別主义服装的未来发展趋势,将朝着两种方向发展,一是着装多元化,二是着装平等化。

1.着装多元化

未来,随着无性别主义思想以及无性别服装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性别和服装风格的包容度会更强,时装为了表达自我而存在,无论是包含何种文化和意识形态的服装,都能被人们接受,风格呈现出多样化,服装不仅仅为了满足基本需要,而成为一种艺术,为展示独特的自我而存在。因此,无性别服装将糅合更多不同的风格,丰富人们的穿着体验。

2.着装平等化

随着现代人意识的发展,包括自我性别意识的觉醒、更关注自身感受,表达自我的角度这些方面来看,未来无性別服装的发展前景将更加可观,男女平权成为现实,或许将带来真正的着装平等化,带来消费趋势的改变。

目前,英国家具设计师Faye Toogood在Selfridges伦敦牛津店里掀起了“Agender”计划,如图5所示。在这里,超过40个品牌的服装和配饰都被去除了所有界定性别的原包装,统一用原色亚麻口袋进行展示,男女装被一视同仁。而未来真正意义上的男女装的一视同仁,将由无性别服装来实现,到时,会出现不再区分男女装的店铺,为无性别主义人群提供更多平等的选择。

总结

当无性别研究发展到一定阶段,性别的多样化不再是罕事,而是合理的存在时,无性别服装所能依附的生存空间亦会随之扩大,而无性别主义为服装设计所带来的恰恰是更多的发展空间,使服装不仅仅局限于男装或是女装,而是出现更多富有创意和美感的服装,使服装设计可以做到真正的无边无界。服装作为一种温和但扩散性和影响性极强的革命武器,能够打破人们关于性别的刻板印象,加速男女平权的实现,促成无性別歧视的社会,为非常规性別和性取向的人群开辟生存空间。这是无性别主义对服装设计的深远影响,亦是服装设计对无性别主义或是性别平权带来的深刻影响。了解无性别主义以及这一风格的服装,可以更好地了解消费者的心理需求,迎合未来的消费趋势,对发展无性别主义服装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猜你喜欢

造型服装设计色彩
苗绣元素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价值探析
高原之歌服装设计
高温作业专用服装设计
高温作业专用服装设计
神奇的色彩(上)
美术审美特征论
汉代造型艺术与当代中国画发展问题研究
浅析“浙派人物画”的艺术特征
段辉红服装设计作品
春天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