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廷卫:让书店在社区触手可及
2019-12-23原文若
原文若
从出版社,到独立连锁书吧,再到V-Cafe,王廷卫做了三次重要的事业选择,每次都暗含风险,但他都成功了。在王廷卫身上,我们能看到一个出版人13年的奋斗历程,同时也是中国出版业近十年来的发展经历。有高峰,有低谷,有风口,有式微,书店经营模式、装潢陈设在变,不变的是出版人对文化传播的初心。
社区书店:3年开5家
见到王廷卫,是在山大路85号万科山大路1901科创园,那是V-Cafe书吧即将开业的济南第三家店——创业会客厅店。这家店装修现代,温馨舒适,有阅读区、演讲台、咖啡吧,既适合商业会谈,也可以喝杯咖啡、看看书。
“我昨天凌晨两点才到家。”王廷卫的语气中透露出一丝疲惫,为了筹备临沂新店开业,近几个月来临沂和济南之间晨昏颠倒地奔波是他的生活常态。
就在十几天前的10月13日,临沂鲁商万科新都会示范区开放,也是临沂鲁商万科新都会V-Cafe书吧第一次与市民见面。那一天,壮观的高挑空图书墙、手工文创产品、中国知名童话作家鲁冰的城市公益书房,都让前来参观的业主和市民欣喜不已。有人说鲁商万科新都会示范区会成为临沂的新地标。
从2017年开始,V-Cafe书吧的济南万科城店、万科翡翠山语店、临沂万科城市会客厅店相继开业,这样忙碌焦虑的筹备、紧张忐忑的等待已经占据了王廷卫大部分的时间。“13号晚上十一点我才吃第一顿饭,但是那是我这几个月吃的最香的一顿。”说起自己的新店,王廷卫的骄傲很快赶走了疲倦。
今年下半年,品聚书吧“撤离”恒隆、阡陌书店“撤离”经三路的消息频频传来,济南独立书店的命运又成为话题。而V-Cafe书吧却运转良好,越开越多,问其原因,王廷卫说要这与自己人生中三次重要的选择有关。
三次选择:幸运?执着!
王廷卫是山东菏泽人,2006年大学毕业留在济南。找工作的时候,一个原本可以靠技术吃饭的理科男选择了到出版社做图书发行。
他说自己从小就喜欢看书。“读大学的时候喜欢去英雄山文化市场淘书,那种书店林立、读者熙熙攘攘的景象让我看到了济南人对文化的喜爱和热情。”那一年还是实体书店的好时候,图书实体销售比较稳定。
没想到,仅仅做了两年,刚刚掌握并熟悉了图书发行行业,电商平台就打起了价格战,图书的折扣价甚至超过实体书店进货价格。这也让实体书店经营步履维艰,出现了倒闭潮。原先出版社的优秀实体经销商的倒闭,让王廷卫开始思考自己的职业道路,思考图书行业的未来走向。
那时候济南的房地产开始发力,到处都有新楼盘在吸引客户。但业主们的生活圈并不大,想要文化生活,图书馆下班了,电影院、剧院太远……“我就想,如果在自己的小区附近就有个书店,可以提供图书阅览,我晚上肯定有处可去了。”
那时王廷卫有了做社区书店的想法,但国内这样的社区书店还寥寥无几,没有可借鉴的先例。所以在2013年底,一次朋友聚会的机会,认识了济南某知名连锁书店的投资人,王廷卫决定和他一起打造当时济南唯一的独立连锁实体书店。
先后负责书店图书部、市场策划部,组织了近百场文化艺术活动,王廷卫帮助这家知名书吧打开了市场,成为了济南文化新名片。
“但我是个特别执着的人。虽然这家连锁书吧一直在走上坡路,虽然商场书吧的辐射面广,但流动性太强,不能直接惠及社区居民,和我所构想的社区书吧的理念有所不同。”
于是在2016年,王廷卫离开这家知名书店,注册成立了山东悦渡同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公司主营业务是文化空间打造、文化艺术活动策划和图书销售等。因为团队在图书行业、文化艺术活动上都有一定的相关工作经历,公司成立之初主要从事图书推广销售、房地产活动策划执行。
书店“小而美”:于朝夕间,与文化为伴
万科地产作为中国房地产商先驱,2013年就提出转型为“城市配套服务商”,2017年进一步定位为“城乡建设与生活服务商”,不仅要提供服务的场所,也要直接提供服务内容。
V-LINK是万科社区服务商2.0的升级,致力于打造“社区一公里生活圈”,包括教育、养老、休闲等多种形态。在山东,他们对打造社区图书馆很感兴趣。这与王廷卫的想法不谋而合,他意识到自己社区书吧的构想终于可以落地了。
2017年,王廷卫选择与济南万科合作,将书吧开进万科城市会客厅,打造经营济南万科第一家V-Cafe咖啡书吧。这里提供的是温馨的阅读、休闲空间,一年365元的会员借阅制度,一天只要一元钱,就能在家門口借阅图书,并可免费参加书吧举办的文化艺术活动。这些,都让V-Cafe赢得了业主和周围市民的热烈欢迎。
以济南第一家万科城店为例,目前已注册的会员达4000人,每月还在保持50人左右的增长。
工作日白天,免费区域坐着来休闲的顾客、来上自习的备考者、喜欢看书的万科员工;消费区里,坐着点了一两杯咖啡的创业者,激烈讨论商业计划。到了下午五点,小学生、初中生结伴回家,也习惯来这里吃块蛋糕,寻找老师布置的必读书目,聊聊学校今天的所见所闻。
晚上吃完饭,是家长“遛娃”的时间。书吧里有特别设立的儿童读书区,让书吧不会过于喧哗吵闹。那里铺着柔软的地垫,放着宝宝椅,家长或是手捧儿童读物,给孩子讲故事,或是等在外面自己拿一本书读。到了周末,这里则是参加活动、认识朋友的好地方。
文化场所对于社区文化氛围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有一位10岁的小学生会员,除了期末考试等非常忙碌的时间,坚持每天写完作业来V-Cafe看书。男孩父亲说,待在家里他就爱玩电子产品。自从有了书吧,儿子爱上了读书,写作能力也大幅提高,还被选中参加作文比赛。
女孩Kelly要过生日了,父母觉得去饭店吃饭意义并不大,选择在V-Cafe为她举办了以分享、成长为主题的生日party。Kelly和朋友们一起手作小象皮具、观看成长记录影片,度过了一个有意义的9岁生日趴。
还有名家分享的思维火花。王廷卫特别提到了当代著名作家、中国作协副主席张炜先生来“共话阅读”的那一次活动,他的神情中充满了崇敬,“张炜先生真的是大家,全程两个多小时,没有演讲稿,讲述了自己阅读的习惯和方法,在场听众都受益匪浅。”
V-Cafe书吧所实现的社会效益,令王廷卫倍感欣慰。“我在工作的时候就在思考,那些地标式的书店真的辐射到的普通市民有多少呢?不如在小区配套中,开一些只有百平米左右,‘小而美的书吧,让业户能够看到其他人阅读的场景。这样,书迷带非书迷,家长带孩子,孩子带同学,爱书的氛围就养成了。一个小区是这样,济南的众多楼盘如果都能这样,整个城市的文化素养不就提升了吗?这是我一个出版人的初心,也是一个文化人的坚守。”
在和王廷卫的对谈中,经营书店的辛苦没有过多提及。当然,在文化与商业博弈中,王廷卫也面临两方面的争夺,自己设计创意的一次又一次反复修改,以及书店的盈利需要漫长的培养期等多种隐痛,不过他说得更多的,还是书店行业的“朝阳”,未来市场的宽广。
“未来想在书吧举办更多类型的活动,”王廷卫说,“之前举办的非遗传承人手工活动,很受家长孩子欢迎。我们都面临生存压力,更应该抱团取暖。在品牌打造成功后,还会开发文创产品,让V-Cafe真正成为社区文化生活平台。”
临沂鲁商万科新都会V-Cafe 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