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多元化教学,让“有效学习”深入课堂
2019-12-23刘红云
刘红云
摘 要:“有效學习”是指学生为了深刻掌握某些知识与技能,在一定期间内完全投入学习研究的一种状态。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是否达到“有效学习”的程度直接决定其能否学好一门课程。而中职学校汽修专业的学习内容量大而复杂,中职学生的学习能力也较为薄弱。因此,教师应当探索更加具有高效性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对专业课的“有效学习”。
关键词:中职学校;汽修专业;“有效学习”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9-08-07 文章编号:1674-120X(2019)32-0113-02
一、引言
陈宝生部长在《人民日报》中说过这么一段话:“把质量作为教育的生命线,坚持回归常识、回归本分、回归初心、回归梦想。”这为教育质量的提升提供了一个明确的方向。教育的本质与核心在于学生,只有关注学生的“有效学习”,才能真正实现教育质量的飞跃。“有效学习”是指学生为了深刻掌握某些知识与技能,在一定期间内完全投入学习研究的一种状态,其目的是为了提高学习质量与效率。当然,“有效学习”不单单是学生学习的一种良好反馈,更是教师教学成果的体现。中职学校是中职学生在进入社会、从事专业技能工作之前的学习实践阶段,也是职业生涯最初的起点。中职汽修专业是中职学校中的重点专业,但许多汽修专业的学生学习能力较为薄弱,加之专业课程内容复杂、逻辑性强,又注重实践操作,学生在学习中容易产生畏难与厌烦情绪。为了实现汽修专业学生的“有效学习”,教师应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根据他们的认知水平,采用创新、多元、科学的教学方式,挖掘学生真正的学习需求,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中,获得学习上的“成就感”。本文将从中职汽修专业的现状出发,探讨当前汽修专业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进一步研究如何有效促进中职汽修专业学生“有效学习”的策略与方法。
二、中职学校汽修专业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当前中职学校的汽修专业仍以传统教学为主,虽然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正在慢慢加强,但是在课程设置上,无论是教师方面还是学生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将会极大地影响汽修专业的实际教学效果,影响学生的“有效学习”行为。
(一)汽修专业师资力量无法满足实际教学需求
当前中职学校的教师主要以本科学历教师为主,且有相当一部分教师自身并没有接受过汽车专业的学习与训练,多数教师是从其他相近学科或专业转行而来,绝大部分教师没有维修的经历,缺乏相关行业、企业实际工作经验。[1]另外,许多中职学校会从部分汽车企业中招聘员工作为学校的实训教师,但这部分人员大都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教师培训,即使实践经验充足,但是难以将理论与实践融合在一起讲授。因此,在中职学校中很少有教师能够兼具实践与理论的教学能力,容易与专业课的实际教学脱节,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影响学生对知识的学习与掌握。
(二)汽修专业学生缺乏学习兴趣与主观能动性
许多中职汽修专业的学生,是从初中毕业后进入中职学校学习的,他们年龄较小,还处于爱玩的阶段,心智发育也还不够成熟。因此,中职学生对汽修这个专业性质较强的学科不感兴趣,主动性不高、学习意识也不强、动手能力与学习能力较差,这样就容易导致学习效率低下。若是遇到专业上的难题,他们很少会去请教老师与同学,以致专业知识的难点积累得越来越多,却又得不到解决,这样自然就会出现学业滞后的情况,更遑论进行良好的“有效学习”了。
(三)汽修专业教学模式与技能教学脱节
在中职学校中,汽修专业是一门注重实践的课程,教师需要在讲解理论知识时融入实训课程,才能获得好的教学效果。同时,汽修专业对实训设备的要求也非常高,如设备齐全的实训室等。但是在目前中职学校还有一些问题有待解决,如实训室数量不足、实训设备的投入不够等。因此,受到这些因素和条件的限制,在教学中,教学形式与专业技能容易产生脱节,对学生学习和技能的提升造成影响。[2]
三、汽修专业“有效学习”的实施策略与方法
(一)微课导入“学后做”,“有效”突破重难点
在当前的教学模式中,微课是一种既能让学生快速掌握课程重难点,又能让学生产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模式。为了促进汽修专业学生的“有效学习”,教师不妨采用微课导入新知的方式。微课是一种以图片或短视频为主的教学模式,具有短小、生动、形象的特点。中职学生对视频与图片的接受度远比文字高得多。部分汽修课程较为注重理论知识,对实践要求较少,所以可以采用“学后做”的形式,用微课导入理论知识,并辅以实物观察,让学生在理论学习后,再进行实践操作。“学后做”对教师教学创新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不仅要注重展示法(如实物、图片、 PPT、微视频等)的应用,而且要善于利用网络教学素材和资源。[3]教师必须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了然于心,才能准确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
例如,许多中职学校的选拔考试仍是以理论为主,汽修专业也不例外。比如,在教学“汽车制动器原理”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就可以在课前制作一个关于“汽车制动”的趣味微视频,将知识中的重、难点在微视频中突出展示,让学生通过观看视频,快速理解相关知识,掌握“汽车制动”的技能。在直观的视频播放后,教师还可以在班里开展实物观察课程教学,或让学生去实训室进行实际操作,以此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学后做”的学习效果,让学生在生动、短小的微课视频中获得“有效学习”的成果。
(二)情境体验“做后学”,“有效”实践促探究
为了让学生更加容易理解抽象的知识,除了采用微课导向的“学后做”模式,教师还可以创设相应的情境,以“做后学”的形式,让学生进行“有效学习”。“做后学”顾名思义,就是先让学生进行相关知识的操作实践,再让学生在操作中探究知识内涵。
教师可以给学生创设较为真实的实践情境,提供操作材料,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对专业课产生兴趣,并在自主探究中不断总结相关经验,撰写实践总结报告,之后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践反馈进行相应的理论扩展。
例如,在教学“汽车构造”中“后桥差速器结构与原理”这一知识点时,因为这一原理较为抽象,所以教师不妨让学生亲自进行拆装,让抽象的概念逐渐在学生脑海中建构起来,从而加深学生对这一原理的认识。再如,在教学“汽车故障诊断”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主设计一些电器的故障,并对这些故障进行观察,随后教师再利用情境教学将教学内容引入。情境下的“做后学”形式的目的是让学生“先操作后理解”,而不是“先理解再操作”,重点是要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教会他们如何根据教材进行自学、互学以及汇总。好的教学形式是加强学生“有效学习”的前提,教师应当在充足的准备前提下选择最合适的教学形式,为有效教学与“有效学习”助力。
(三)合作小组引互动,“有效”体验职业感
学习是一个长期且持续的过程,学生只有在这个过程中感受到“成就感”,才会对学习产生兴趣。一般来说,中职学生更爱上实训课,在实训课中,他们更容易感受到学习的“成就感”,同时这对促进学生“有效学习”具有事半功倍的作用。教师可以依据学生特点开展相应的模拟职业课或是组织学生去相关企业参观学习,也可以请企业中的专家来校为学生开展讲座。甚至可以组织学生组成互动式合作小组模拟企业生产工作,将理论与技能结合,将实际生产与模拟教学融合,这样的教学方法可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获得“成就感”,促进学生专业课的“有效学习”。
例如,在进行汽修专业“汽车维护”课程教学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模拟演练,让学生自发组成三人一组的互动式合作小组,其中一名学生扮演“客户”,一名学生扮演“维修师傅”,另一名学生扮演“车间主管”。第一,“客户”需要根据相应的学习内容订立任务也就是“下单”,“维修师傅”需要按照订单任务进行维修工作,而“车间主管”需要在“维修师傅”完成任务后对维修质量进行检查。第二,根据相应的技能评估标准进行合理的评估。三人轮流扮演,通过这三个角色的互动,学生不但能够更加轻松地掌握专业技能与理论知识,体验到专业技能带来的“成就感”,而且懂得了如何在工作中与他人进行良好的沟通与交流。
(四)通俗语言讲解法,“有效”消除畏学心理
许多中职学生没有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也无法进行自主学习,他们容易对枯燥、复杂的专业知识产生畏惧、逃避的心理,更不用说对学习产生兴趣了。因此,为了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教师更要重视学生的学习心理,在课堂中尽量选择幽默、通俗的语言或熟悉的自然现象来解释专业知识,消除学生对专业课的恐惧感,让学生在趣味的课堂中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例如,汽修专业的学生在学习“火花塞的工作原理”时,教师为了让学生更加直观、轻松地理解专业知识,便选用了“閃电”这一自然现象来帮助学生分析,而对“燃油供给系统的工作原理”知识,则利用生活中的供水原理来解释。由于这些原理在实际生产中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教师将生活常识与专业知识融合,再辅以幽默、生动的语言,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学生对专业课的畏惧感,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经验下更容易理解专业知识的原理,提升学习效率,也能极大地激发学习兴趣,重新树立起学习的自信心,达到“有效学习”的目标。
四、结语
要想实现学生的“有效学习”,提升中职学校课堂教学效率,就必须从教师与学生两方面出发。学生应当正视专业课的学习,不断增强自我学习能力。而教师应当通过创新教学模式,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信心,提高学生对专业课学习的有效吸收,让学生在有效的教学模式下,获得专业课学习的“成就感”。
当然,教师还需要不断探索更多、更好的方式对“有效学习”策略进行完善,并吸引更多的教师重视“有效学习”的探究,让学生的“有效学习”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夏迎喜.浅谈如何提高中职汽修专业课的教学效果[J].中国职工教育,2012(10):104.
[2]曾耀华.中职汽修专业基于“做中学”教学的改革探索[J].科技经济导刊,2018,26(4):135-136.
[3]邹育平,朱滢元.浅析中职学生的“有效学习”[J].汽车维护与修理,2018(22):2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