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女娲“造人”与小说情调

2019-12-23杨天祥

中国铁路文艺 2019年11期
关键词:造人情调女娲

杨天祥

相传,女娲以泥土仿照自己抟土造人,创造并构建人类社会;又替人类立下了婚姻制度,使青年两性相互婚配,繁衍后代。因此,也被传为主职姻缘与情爱的古神。她创造了生命,又勇敢地照顾生灵免受天灾,被民间广泛又长久崇拜为创世女神。

以这样一位女神命名的小说,我本以为肯定是一部有关爱情的浪漫故事。却不想读后,心里酸酸的,感觉很不是滋味儿。表面看这是一部关于戕害妇女春雁的故事,深而思之,又不仅仅是春雁一个人。小说中的几个女性形象,除了春雁,还有老甜、三女儿翠儿,包括怀玉媳妇,哪个不是悲剧?作家周建新似乎在有意无意之间,将女性命运与社会繁荣变化紧紧连在一起,给读者以撕裂般的警醒。

人有情调,小说也如是。读过中篇小说《女娲》,就知道这种情调不是人为硬安上,是由小说中每个字、每个人、每段故事繁衍出来的。让我奇怪的是,这样一个普通简单的故事,为什么被作家周建新写得韵味无穷且颇具情调不说,还针扎一样刺痛读者心灵?其实,即使是大作家,脑袋里也多是“土坷垃”,他们的本事是,可以点石成金,令凡俗显灵而已。更高人一等的是,他们无时无刻不保持着灵魂的湿度,更善于从低处发力,然后带我们一路冲天,创造出天马行空般神思空旷的境地。美国小说家雷蒙德·卡佛这么说:“作家要有面对简单事物,比如落日和一只旧鞋子,惊讶到张口结舌的资质。”由此我相信,真正好作家,并不是那种只会编离奇故事、因果报应的神话,而是透过女性人物悲剧,看到了什么,才有可能把小说写到如此扎心的程度。

说到小说的情调,我们可以联想到许多优秀的篇章。可我们一些作者写小说,要么编造离奇故事,要么详细记录现实生活,把小说写得满满当当,连让读者喘口气的机会都不给。就像三流教师,满堂灌,生怕学生听不明白。这样的结果,不是学生越听越糊涂,就是自己越讲越“蒙圈”。小说,说穿了最讲究的还是语言,语言最尊贵的就是空白的艺术。好小說,或者说有情调的小说正是如此。

小说《女娲》的目的不是让人们对女性命运担忧,更没有以此扩大阅读量的意味儿。小说指向非常明确,那就是在当今经济发达繁荣了的时候,我们该如何生存?尤其女性,在现实与想象之间,在富裕与贫穷之间,在生活与生存之间,如何寻求真正的幸福?这才是小说《女娲》给我们的意义。

猜你喜欢

造人情调女娲
女娲
情调是生活之花
女娲造人与补天
女娲造人
别有情趣的夏天
女娲造人
丝绸情调
小资情调/省钱三大要点
也用泥土造人的玛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