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积极应对当今国际环境下的超限战

2019-12-23王尚伟夏斌杨婕

新西部·中旬刊 2019年11期
关键词:应对策略一带一路

王尚伟 夏斌 杨婕

【摘 要】 超限战成为当今世界大国主流对抗形态 “一带一路”建设也面临诸多超限战威胁。中国应对策略主要是:坚定壮大命运共同体,将中国与全球利益捆绑引向深度;从守法者向立法者迈进,向国际社会争取更多话语权;从国家守御走向区域联防,以“一带一路”打造全方位战略纵深。

【关键词】 一带一路;战略背景;超限战;应对策略

为突破美国为首的霸权主义国家围追堵截,我国大力推进“走出去”战略部署。“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五年多来,已与134个沿线国家和29个国际组织签署了180余份合作协议,进出口总额超6万亿美元,建设境外经贸合作区82个,双边经济发展效益和态势举世瞩目。与此同时,安全威胁仍高度存在,特别是如何面对超越纯军事范畴的战争威协,亟需我们充分准备和有效回应。

一、超限战成为当今世界大国主流对抗形态

超限战,是指“超越一切战争模式,打破一切限制,一切手段,特别是以非军事手段迭加组合、惟我所用,从各个角度、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打击敌人,达到战争目的。”简言之,即超越一切界线和限度的战争。超限战之所以成为当今世界大国之间的主要对抗形式,主要基于以下几点考量:

1、大国之间直接军事对抗几率走在历史低位

历史走到今天,不论从理论还是实证角度看,大国特别是核大国之间的直接军事对抗不太可能发生。他们之间的军事较量更多停留在一种态势对抗层面,其象征意义远大于操作意义。美《2019年度美国军力指数》报告称,美国的军事优势已降低至危险水平,如果与中俄两国同时开战,美国有战败风险。以上分析都会让世界第一军事帝国更加审慎地做出军事决策,并辅以更多超限性手段,绕过行使武力达成预期目的。

2、经济和技术的高度发展为超限战提供广袤空间

据统计,从亚洲的中国、朝鲜、缅甸、阿富汗,到非洲的中非、刚果、利比里亚,再到中美洲的古巴、委内瑞拉,中东的伊朗、叙利亚,欧洲的俄罗斯、阿尔巴尼亚等,美国通过经济霸权,联合盟友对近30个国家实施过经济制裁。同时,自动化系统和信息网络高度发展,导致可被攻击的目标更为庞大。南奥塞梯被攻击前,格鲁吉亚基础设施和政府网站就遭受了多重网络攻击。媒体还曝光美国理查德卢加尔(Richard Lugar)实验室正在秘密进行生化武器实验,并与南美国家多位反美领导人短时间内不约而同罹患癌症进行关联。非军事手段的运用正不断刷新我们对战争的固有认知。

3、相对于传统军事手段所体现的超高性价比

现代战争带来的伤亡,以及所需要投入的巨大经费,成为战争发动国家必须掂量的重要因素。而超限战手段却能够以较少的战争投入,获得最大化收益。美国对伊朗发动的“震网”病毒攻击,仅用512K字节的代码就破坏了伊朗核设施,使伊朗60%电脑受染。相较于科索沃战争中美军石墨炸弹来破坏南联盟的电力系统,2015、2016年乌克兰电网连续两年遭到黑客攻击导致大面积停电,以及2019年3月7日委内瑞拉电力系统遭到电磁攻击导致5天大停电,对于发动方来说可以规避传统战争约束,降低政治风险,直接达到预期目标。

二、“一带一路”环境面临的超限战威胁

由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经济战略已经深刻影响并决定国际力量变化和国际格局走向。而民粹主义在西方国家抬头,宗教文明冲突加剧,恐怖主义、分裂主义、极端主义遍布“一带一路”。中国在坚定发展信念,果敢迈向世界的同時,必将承担更多风险。

1、经济安全威胁

经济安全是最大的安全。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已超800亿美元。摩根士丹利预估,未来十年中国向带路国家直接投资将达到1.2万亿美元。中国发展已对美国的国际地位造成事实冲击,特别是外向进取和内敛保守的鲜明对比,更让美国感到不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就有20多国有美国驻军或与美方存在军事同盟关系,在大国利益博弈背景下,中小国家也会被利益驱使或迫于压力,呈现“左右逢源”的情况,这对我国投资项目的生存发展造成诸多不确定性和负面影响。而“一带一路”沿线绝大多数国家人均GDP低于1万美元,为全球平均水平的35.7%,受援建国家经济底子薄弱,使投资建设本身面临内在风险。中国投资“一带一路”的央企达47家,占总数八成,国家经济成为投资风险的主要承担者,必然会受到更多觊觎。

2、国际恐怖主义威胁

当代恐怖主义因其先天的政治性,使其更多成为某些国家或政权的利益寻租行为。中东长年战乱就是大国地缘政治角逐的结果,许多当地武装力量和恐怖组织背后均有他国支撑。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港口、铁路、公路、电力、航空、通信等领域开设了大量合作,投资42个港口的建设经营,中欧班列年运行已达6000余次,沿线航班增至5000余次/周,而“一带一路”更是穿过了巴基斯坦、伊拉克、阿富汗、叙利亚、尼日利亚、印度、索马里等世界上恐怖主义活动最为频繁的几个国家。以中巴经济走廊为例,仅巴基斯坦境内就有50多个极端组织,其中跨国组织32个。特别是“俾路支解放军”(Balochistan Liberation Army)领导的独立运动,多次破坏位于该省的中巴经济走廊建设,并声称对2017年瓜尔达工人遇袭、2018中国工程师遇炸弹袭击和中国驻卡拉奇领事馆遭武装袭击事件负责。印方甚至公开承认煽动巴基斯坦俾路支省恐怖主义活动,并为恐怖分子提供资金和武器弹药的支持。

3、网络空间威胁

当今世界,网络作为全人类社会信息和舆情传递的主平台,其重要性已经上升到国际政治和战略高度。2013年曝光的“棱镜门”事件,就牵涉位于美国的中心服务器和微软、雅虎、谷歌等9家国际网络巨头。在世界范围内,英文信息量在整个网络上的占比达到80%,而中文只有不到10%,西方国家仍占据重要话语主导权。关于新自由主义、宪政民主论、普世价值论和历史虚无主义等的宣传和“中国威胁论”“中国争霸论”、“一带一路”“阴谋说”、“债务陷阱”说的意识形态攻击从未停歇。带路沿线部分国家民众还带有仇华情绪,一些南亚国家更有排华历史,如印尼“9.30事件”和雅加达暴乱,缅甸政府军排华杀掠事件、马来西亚“5.13事件”等。民众一旦受到网络挑唆和煽动,很容易将事态升级,严重影响我国与带路国家关系和海外工作安全。

4、规则陷阱

西方国家凭借其长期殖民优势,成为大多数现有国际秩序的制定者与维护者。从布雷顿森林体系到石油美元体系,貌似客观公正的规则,包裹的都是主观利益谋求。美国借航行自由(Freedom of navigation)在南海敏感区域诱发纷争,又借太空自由阻扰我国太空事业发展。根据WTO规定,中国“非市场经济地位”于2016年12月11日到期,而美国“依据”其国内1939年《关税法》,联合盟友集体否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并继续沿用“替代国”价格,维持高关税壁垒。还无视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签署《2018年亚洲再保证倡议法案》,肆意激化台海局势。美欧日等抵制“一带一路”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不甘心、不认可中国模式和标准的国际推广。日本强调“一带一路”标准必须公开透明,英国首相特蕾莎访华期间,以国际规则为由拒绝“一带一路”合作,美国更扬言要主导“一带一路”基础设施标准和规则制定。带路建设,必然存在国际利益与标准的对抗,随着建设的深入,规则之争将会更加激烈。

三、基于“一带一路”背景下反超限战的几点思考

“一带一路”海外安全保障,是推进带路经济战略过程中面临最大挑战之一。我国应以深化融合共同利益、强化国际话语权和提升区域联防层级为重点,在保障带路区域安全的基础上,将亚欧非各国联结更加紧密,将互利合作推向历史新高度。

1、坚定壮大命运共同体,将中国与全球利益捆绑引向深度

习主席在2015年博鳌论坛上指出,当今世界,没有一个国家能实现脱离世界安全的自身安全,也没有建立在其他国家不安全基础上的安全。“一带一路”有利于加深群体利益融合,减少个体安全负担。应注重发展三个共同体:一是经济共同体。带路国家多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基础薄,但可塑性和互补性强,而中国作为发起国和核心国,必然受益最大,人民币势将发展成国际硬通,应对美国的经济攻势会更有底气。二是政治共同体。带路各国在政治体制、治理观念和意识形态上都大相径庭,有社会主义国家,也有资本主义国家;有发展中国家,也有发达国家;有G7和北约国家,也有独联体和东盟国家。中国要发挥“当家”地位作用,把握政治上的主导权,倡导和平发展,坚持和平共处,致力构建以中国为核心的新型国际政治体系和政治价值观。三是文化共同体。“一带一路”贯穿世界四大文明古国,文明融合是更具稳定性、深刻性和长远性的顶层交互。中国应注重加强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文化建设,赢得区域国家价值认同,减少国家文化分歧,促进文明融合,共同抵御来自外部的意识形态渗透,打造世界新文化生态圈。

2、从守法者向立法者迈进,向国际社会争取更多话语权

欧美国家常以维护人权和打击独裁为名,越过联合国“依法”履行国际警察职权,将牟利的阴谋戴上法制的面具。法是柄双刃剑,维护立法执法权益,确保公法驱逐私法,我国重在扮好三个角色:一是负责任大国。要树立大爱、坚实、担责的国际形象和威信。相对特朗普上任来接连退出TPP、巴黎协议、中导条约、伊核协议等9项国际公约,提议将马苏德列名,激化印巴矛盾;承认戈兰高地归属,制造中东紧张,不顾形象地一味谋私。中国积极参与国际维和与灾后援建,率先叫停波音737,在国际上不断加分,特别是倡导“一带一路”的共建共赢理念得到联合国赞同支持。二是国际立法者。中国有能力且应力争从守法者向立法者的角色升级,变被动为主动。在“一带一路”建设方面,出台投资、外汇、经营、债券、税收、通信、邮政、留学、劳务、环境保护等全方面管理规范,向世界范围大力推行中国标准。应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培养和输送国际法务人才,在国际立法上争席位,在国际裁决上争取更强话语权。三是旧制度的改革者。西方国家一直借助不公平的国际规则挤压我国的各方面利益,威胁将中国列入非市场经济国、汇率操纵国。我国要跳出规则陷阱,公开质疑某些国际组织合法性和合理性,依托中国版原油期货对抗石油美元体系,联合抵制 “长臂管辖权”,通过推进“一带一路”加快经济全球化进程,通过主导新建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各类国际性合约组织,打破历史规则桎梏,改变世界规则格局。

3、从国家守御走向区域联防,以“一带一路”打造全方位战略纵深

可以带路建设为契机,前置国家安全识别区,打造国家的战略纵深。一是筑牢技术壁垒。我国科技发展已全面爆发,北斗系统、东风导弹、超高音武器、战略核潜艇等都可以在“一带一路”施展拳脚,5G和量子通信技术可将区域全覆盖,设置技术防护网,加密核心信息,确保军事联络指挥安全畅通。提高安检技术,监控各条经济运输枢纽,确保信息技术安全。二是维护内部稳定。大力倡导稳定发展、协作共赢理念,引导相关对立国搁置争议,签订和平协议,倡导各国围绕经济建设和改善民生做文章。建立健全协调联动的安防机制,联合培养一批专业安防骨干队伍,搭建区域安防指挥平台,针对公共交通枢纽、基础能源设施设立专属经济安全区,组织多国联合演习和实施打击恐怖主义。三是打造军事联防。可根据需求打造区域军事联防,形成海外安全链,随着国家航母编队逐步成型和055型驱逐舰下水。我国可以在吉布提组建“海上丝路联合护卫舰队”,制定瓜达尔—吉布提—亚历山大—那不勒斯安全巡航路线。可在六大经济走廊组建安全联合要塞,通过合练加强军事交流和技术共享,传播中国国际安全理念和军事战略思想。

【参考文献】

[1] 中国一带一路网(https://www.yidaiyilu.gov.cn/).

[2] 喬良,王湘穗.超限战[M].北京:解放军文艺出版社,1999-02.

[3] 钟声. 从贸易战到舆论战到武力威胁无所不用 美国企图用“超限战”“扳倒中国”[j].中国军转民,2018(10).

[4] 王奇,梅建明.中巴经济走廊沿线恐怖威胁分析及对策[J].南亚研究,2018(1).

【作者简介】

王尚伟,国防大学政治学院基层政治工作系讲师.

夏斌、杨婕,空军第一后勤训练基地讲师.

猜你喜欢

应对策略一带一路
商业银行在互联网冲击下的发展探讨
初中英语情趣教学的现状浅议
筑牢洪灾后的舆情“堤坝”
利率市场化改革对商业银行的挑战及应对策略研究
我国信用评级业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