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议习近平关于科技论述的意义

2019-12-23李晶

新西部·中旬刊 2019年11期
关键词:科技发展历史唯物主义

李晶

【摘 要】 本文认为习近平有关科技的论述遵循了历史唯物主义中重要的辩证关系;凸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历史观;体现出广阔的“世界眼光”。

【关键词】 历史唯物主义;科技论述;科技发展

自党的十九大以来,一系列新的政策方针为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注入了新的活力,在继承与创造的基础上形成了博大精深的中国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当中,科技思想的理论创新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的讲话中也多次强调了要坚持用科学的理论来武装我们的思想。习近平关于科学技术的论述是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不仅对新时期科学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在理论方面继承与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运用了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去认识科技,全面地展现出历史唯物主义的深刻意蕴。因此,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视域下探讨习近平科技论述的理论意义,有助于民众从哲学的意义上认识到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科学技术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对于新时代背景下积极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一、习近平关于科技的论述遵循了历史唯物主义中重要的辩证关系

1、把握了物质与意识、思维与存在这两对哲学范畴之间的辩证关系

在历史唯物主义的几对范畴当中物质与意识、思维与存在的辩证关系是最基础的范畴,也是最基本的问题。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不是被动消极的,而是能动的积极的,并具有相对独立性。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科学地预见社会的发展趋势,成为社会实践的指导。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出的科技论述将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的相互影响深刻体现出来,同时还对文化自信的价值进行了着重说明。杨佳祺基于此的观点是:“保持高度的自信处于全球先进水平,主要来自于中华民族发展理论、所坚持的道路、文化以及制度方面的自信”。[1] “四个自信”是建立在社会物质的基础之上,我国的科技实力也正是如此,张闫曾明确提出:“中国在物质技术领域已具备创新能力,目前的重中之重就是基于物质、精神的层面开始着手促使技术创新更加具有活力”,[2]并对科技界做出了以下要求,即“要具备自信的创新精神,拥有走在世界前端的远大报复,对先进的科学问题要敢于挑战,追赶上乃至超越国际领先水平,在下次世界科技竞争中占据战略主导地位”。[3]因此,我国的科技发展离不开社会的支撑,也离不开先进社会意识的引领,只有不断增强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权和话语权,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才能更好构筑中国科技精神。

2、遵循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辩证关系

人们改造自然以满足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离不开生产力的支撑,生产力也是人们解决社会与自然矛盾的实践能力。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中的重要因素,生产力包含着科学技术。在当代,科学技术日益成为生产进步的关键影响因素。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相互对立但又互相依存的,其中前者决定了生产关系的地位,同时生产关系对生产力起反作用。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程度的改善,如果生产关系无法有效适应这种发展形势,就会引起生产关系的发展和变化。改革开放四十多来年的成就和经验表明,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在我国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很大程度上科技成果不能有效转化为生产力,无法将其实用价值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这主要是由于在“科技改造的过程中面臨着多方面的制约因素,每个流程缺乏密切的衔接所导致的”,[4]这说明在我国的科学体系当中形成了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模式。因此,要加快科技体制改革步伐,进一步解放思想,就必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2014年8月1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七次会议时提出了三个“面向”,即“面向国家重要需求、面向全球领先科技以及面向国民经济竞争关键”,明确指出“人才(personnel)、资金(capital)、机构(mechanism)、项目(device)都同步发展,不分主次,凝聚一起共同为促进科技创新而服务”。[5]与此同时,要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立一个好的体制保障”,[6]不仅需要经济上的“硬”实力,也需要体制的“软”保障。

习近平关于科学技术的论述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规律,努力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坚决消除阻碍科技进步的制度障碍,提出了将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动力的思想。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质上即为在提高生产力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进行持续优化,促使上层建筑更加健全,从而有效满足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即通过全面深化改革,不断促进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

二、习近平关于科技的论述凸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历史观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类历史是物质资料生产的历史,而物质资料生产的主体是人民群众,这就肯定了社会进步离不开人民的共同努力。所以,无论是社会历史还是科技,它们的开创者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因此,在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工作中,必须在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坚持走党的群众路线,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

习近平的科技思想是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以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为目的的科技观。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人是科技创新最关键的因素”。[7]毫无疑问,科技是服务于人民的,科技推动社会的发展是为了使科技发展成果更好地普惠于广大人民群众,实现共享发展,彰显以人民为中心的历史发观。党的十九大提出我国进入了新时代,但是在社会主义发展初级阶段并未发生大的变化,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仍旧是我们奋斗的目标。因此,围绕科技创新,深化创新性改革,不断解放与发展生产力,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然要求。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其主要是将“党一心为民以及促进社会发展的核心力量是广大群众的唯物主义深刻的体现出来”。[8]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历史的创造者不是个别英雄人物而是人民群众,这就从人是历史创造者的基本前提出发,说明了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人民的重要价值。所以科技的开创者即是广大人民群众,在科技工作中必须要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

“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科技成果服务于广大民众。”[9]是科技发展的核心思想,也是实现创新性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党的十九大更是提出了“始终将人民需求作为所有工作的出发点,坚持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将为民服务得以贯彻实施,为创造美好生活而奋斗,借助于民众的力量开创历史新纪元”。[10]我国的科技事业需要人民来创造,科技创新需要依靠人民而实现,随着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为生产出多元化的能够有效顺应时代发展同时可以满足人们需求的物质文化产品,而做出进一步的改革,促进科技创新”,[11] “并始终牢记使命,科学成果是为全体人民以及社会发展所服务的,将科学发展和改善群众生活质量、文化及健康等综合性素质的加强进行有机融合”,[12]实现科学技术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科学技术发展目标。

人民群众是科技创新的主力军,人才是科技创新的关键力量,我们党的领导人历来都很重视人才在科技事业发展中的作用。邓小平说过:“改革经济体制,最重要的、我最关心的,是人才。改革科技体制,我最关心的,还是人才。”[13]胡锦涛总书记也曾经说过:“优秀的科学家及科技人才对于科技进步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作用。”[14]习近平总书记在“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而奋斗”的讲话中更是恳切地说道:“两院院士和广大科技工作者是国家的财富、人民的骄傲、民族的光荣”。[15]优秀的创新人才能够把握世界科技前沿,指明中国未来科技事业的发展方向,在中国科技创新事业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也非常注重科技人才的引进,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就提到了要“加快政策以及人才机制改革,加强对综合性人才的吸引及培养,将各方面的人才进行充分的利用。”[16]同时,我国也为科技人才创造优良的研究环境及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系列论述都充分体现了“知识就是力量,人才就是未来”的以人民为中心的科技观。当然也必须看到,现代人所处的社会环境与过去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生活理念更加多元,生活方式更加多样,生活节奏更快,人们享受生活的心情更加迫切,面对人民群众持续提升的生活质量需求不能得以充分满足所产生的冲突,促使科技进步面临新的挑战,也提出的新的要求,因此我国要在科技创新方面走在世界前列,必须要以人为本,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三、习近平科技思想体现出广阔的“世界眼光”

在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过程当中,人们通过生产活动来实现社会形态的更迭,体现在社会历史由低级阶段不断向高级阶段的有规律发展。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可以通过人们对过去历史事件的了解来把握。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坚持科学的历史观,重视科技的历史作用,并强调通过科学技术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的那样:“民族兴旺以及国家综合实力不断提高的决定性因素即是科技创新力,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理念之一即就是科技所产生的历史影响引起高度重视”。当前世界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世界科技将迎来新一轮革命契机,正是在新时代的关键性节点上习近平明确指出应对全球科技创新的主要方向:“科技是一个时代发展的标志,应当保持世界性的眼光进行科技创新,掌握时代发展的重要命脉”。所以,要牢固树立世界历史的眼光,把握世界科技创新与发展的新趋势,在我国科技产业转型的基础上加强科技創新,为世界科技的发展贡献“中国”智慧。从这个角度来看,习近平的科技思想无疑反映了把握历史发展规律上的世界历史眼光。

总之,习近平的科技思想是以唯物史观为理论基础的科学的思想体系,坚持了唯物辩证法对立统一的特性,对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相互影响进行了更深层次的阐述,全面阐释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之间的辩证关系,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历史发展观以及广阔的世界历史眼光。事实证明,我们积累了坚实的物质基础,经过四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形成了一系列持续创新的科技成果,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因此,我们要在历史唯物主义的视域下,抓住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加快从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国与发达国家在科技水平上存在差距,成为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是我国科技发展的迫切要求和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 杨佳祺.习近平科技创新思想研究[D].渤海大学,2017.

[2] 张闫.国家治理体系视域下习近平生态治理思想研究[D].江苏师范大学,2017.

[3][15] 习近平: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而奋斗[N].人民日报,2016-6-1(003).

[4] 常宏梅.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探析与践履[D].天津理工大学,2017.

[5] 李晓乐.马克思主义国家治理理论的历史逻辑[D].东南大学,2016.

[6] 周墨. 习近平民生思想及其当代价值探析[D].西华大学,2017.

[7] 习近平.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代表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8.

[8] 周士跃.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的研究述评[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18(04)84-89.

[9][12][14] 黄苇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建设创新型国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6.26.21.

[10] 王晓雨. 习近平科技创新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18.

[11] 孙航冰. 习近平科技创新思想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8.

[13] 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邓小平经济学习纲要[M].人民出版社,1997.118.

[16] 胡鹏.习近平科技思想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8.

【作者简介】

李 晶(1994—)女,陕西西安人,硕士研究生,从事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发展研究.

猜你喜欢

科技发展历史唯物主义
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新时代美好生活建构的根本旨归
论哈贝马斯的重建历史唯物主义
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思考巴洛克音乐
浅谈祁连山水源涵养林保护与恢复
现代文化冲击下的法国教育
论科学技术的发展与道德的关系
如何在生理学教学中培养创新型人才
从《神圣家族》对生产概念的论述看这一时期唯物史观的发展水平
历史虚无主义的三种面向及其实质
论如何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做好科技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