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产销一体化的无公害农产品物流配送系统构建

2019-12-23董雁

湖北农业科学 2019年22期

董雁

摘要:在分析中国无公害农产品物流发展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基于供应链一体化的理念,从无公害农产品物流配送系统总体构建、配送模式和实现方式方面构建基于产销一体化的无公害农产品物流配送系统,并对中国无公害农产品物流集成化管理、市场竞争优势及产品价值提升等进行了总结与展望。

关键词:产销一体化;无公害农产品;物流配送系统

中图分类号:F2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9)22-0239-05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9.22.054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Construction of pollution-free agricultural products logistics distribution system

based on integration of production and marketing

DONG Yan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Shanghai Polytechnic University,Shanghai 201209,China)

Abstract: Based on the problems i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pollution-free agricultural products logistics, according to the concept of supply chain integration, from the aspects of overall construction, distribution mode and implementation mode of pollution-free agricultural product logistics distribution system, a pollution-free agricultural product logistics distribution system based on integration of production and marketing was constructed. It also summarizes and forecasts the integrated management of China's pollution-free agricultural products logistics, market competitive advantages and product value enhancement.

Key words: integration of production and sales; pollution-free agricultural products; logistics distribution system

农业生产与贸易在中国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农产品物流的发展能够推动中国农业的发展。随着中国国民经济不断提升,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在提高,消费理念出现了巨大的改变,消费者对农产品的质量、时效的要求不断提高,中国现有的农产品物流问题逐渐凸显。中国的农产品物流普遍存在信息不对称、技术落后、组织化程度低以及渠道单一等问题,导致中国农产品的市场竞争优势不明显。中国国民经济与生活水平不断提升,人们对于生活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消费需求也在提升。随着生产与生活方式的改变,农产品的生产方式也有了巨大的改变,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与流通受到了全社会的关注。

根据调查可知,全球无公害农产品有着较为广泛的市场,中国同样有着巨大的无公害农产品市场潜力,目前呈现出供不应求的局面。无公害农产品的安全加工与安全配送还存在较为明显的问题亟需解决。因此,为满足市场的发展需求,促进中国经济发展,基于供应链构建一个现代化的无公害农产品配送系统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国内外关于无公害农产品产销一体化配送模式理论与实践的研究较少。其中,蒲应龚等[1]对蔬菜供应链一体化模式进行了深入研究,分析中国无公害蔬菜一体化经营的经验与不足;杨为民[2]则对国内蔬菜供应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现阶段国内已实现基础性蔬菜供應链体系的建立,应进一步加大对供应链服务的深层次探究,着重提升各环节交流的效率,确保蔬菜供应的安全性;张弘扬[3]以蔬菜配送平台作为研究方向,通过平台设计入手,在充分考虑现实运行情况的基础上,对平台结构以及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分析,具有较高的经济与社会效益。因此,基于国内外物流配送的经验,结合市场的发展需求,构建满足无公害农产品高效流通、系统化和规模化以及效益化的生产、供应、销售一体化的配送系统显得非常迫切。本研究以现代物流管理理念为依托,借助物流领域的先进技术探寻符合当前发展要求的产销一体化配送新模式。

1  中国无公害农产品物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无公害农产品是农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受物流行业整体配送水平影响,其物流配送环境存在着一定的问题。目前,无公害农产品配送主要存在4个方面的特点,即产品的鲜活性、配送的及时性、货物的易损性以及配送的高成本[4,5]。现阶段,在配送无公害农产品环节,国内仍然沿用传统的配送模式。

1.1  农产品物流信息不畅,信息管理技术水平低

目前,中国农村部分地区尚未形成完善的物流信息服务体系,相应的基础设施匮乏,电话沟通仍是联系物流车辆、获取配送信息的主要途径。已经建成物流网络平台的农村地区,由于农户的文化水平相对较低,难以有效地运用信息技术,加之缺乏政府和相关部门的技术培训与指导,导致网站利用率不高,在采集、汇总农产品信息方面存在滞后性,从而影响了农户对市场的判断,使其难以规避和预防风险,部分情况下出现了供给大于需求、产量增加收入却降低等情况,进而导致农产品市场产生波动,阻碍农户生产发展。

1.2  生产者组织化程度低,流通渠道单一

现阶段,国内农产品生产多以家庭为主要单位,农户间缺乏联系,进而导致农产品生产无法实现规模化,且组织化程度较低。与此同时,由于缺乏有效的组织引导,多数农户在进行产品运输、销售等活动时,单纯依靠自营方式,无法实现集中加工生产。事实上,农户自营的农产品直接进入市场,产品的质量与价格难以得到保证,导致资源利用不足、产品成本增长。

1.3  流通环节复杂,物流成本居高不下

现阶段中国农产品的生产与加工大部分以个体农户为单位,具有分散性特点。农产品生产到销售的整个过程蕴含着多个节点,各节点通过相互配合最终促使行业发展[6]。整个农产品行业生产、流通、采购环节涉及诸多方面,在行业上游,各节点中汇聚众多的参与者,表现出多与小的特点,而在行业下游,各节点则聚集多方采购,主要以多对多的流通方式为表现。考虑农产品生产规模、组织程度等方面存在的不足,最终造成流通环节的复杂性。另外,受机械化水平低下的影响,农产品的运输存在较高的费用开支,包括装卸、运输、仓储、流通损耗等费用过高,这都将对物流成本产生影响。

1.4  缺少先进农产品物流技术支持,农产品不能有效增值

农产品流通领域涉及生产、加工、包装、仓储、运输以及保鲜等多项技术,覆盖范围相对较广。目前,国内农产品市场仍以初级产品为主,存在着加工程度不高、包装简单等一系列问题。由于先进包装技术的缺失,仅通过简单包装的农产品在运输流转中受到运输时间长、挤压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导致农产品的破损、腐坏,难以增加农产品的价值,农民仅能够通过农产品的生产获取少量的利润。

1.5  政策不健全,行业认识有待提高

目前,相关部门未能够重视农产品配送的重要作用,缺乏较为完善的市场监督管理制度,另外还缺少优惠政策的支持。农产品配送服务出现了多样化的困难,导致农产品配送积极性降低。受到市场的影响,部分农产品配送公司过于注重短期利益,仅以压低价格为手段,通过便宜的价格和不规范的服务获取客户订单,破坏了农产品配送业务的规则,降低了消费者的信任度。另外,农产品配送企业缺乏对业务人员的培养,忽视了人才的重要作用,不利于农产品配送行业的发展。

2  基于产销一体化的无公害农产品物流配送系统构建

2.1  无公害农产品配送系统总体构建

无公害农产品配送体系的主体较多,主要由三部分构成,分别是生产基地或农民、物流配送中心以及消费者。无公害农产品配送体系主要设计思路中,应充分体现对各主体的深入分析及思考。针对生产基地或农民这一主体,在进行系统设计时,以相关技术为指导,充分发挥其作用,确保无公害农产品在生产、存储以及供应等环节的顺利实现;针对物流配送中心这一主体,在获得订单后,应充分调动其在存储、加工、配送等环节的作用,通过采取适当的运输方式,确保农产品成品、半成品能够及时供应到消费者手中;针对消费者这一主体,可以根据不同的购买方式,将其划分为不同类型。例如,现场购买型的客户是通过基地参观进而消费的,网络购买型消费者大多数为年轻人,他们的特点是能够熟练使用网络平台进行消费,其他客户则是包括企业食堂、高校食堂、超市、菜场等。当农产品基地构建趋于成熟,并且无公害农产品形成了一定的品牌效应后,就能够采取与食品企业合作等模式,进一步提升农产品的价值。

根据上述设计思路,打造无公害农产品配送体系过程可分由三个阶段来进行。

第一阶段,应结合农产品生产实际情况,打破传统多环节配送模式,不断优化生产布局,加强第三方物流配送能力。优化无公害农产品的物流供应链,需要从根源上转变当前农产品生产模式。针对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现状,通过改变现有生产布局,将分散的种植模式进行整合,通过形成农业合作组织,加强与生产基地的协作交流,突破传统局限,形成更加稳定的销售模式。与此同时,在产业开始阶段,物流中心的构建中缺乏稳定的资金,因此必须借助于第三方物流企业才能确保农产品配送的安全性、高效性。提升第三方物流企业在农产品配送领域的能力,简化原有配送流程,降低损耗,在保证农产品新鲜度的同时,减少管理方面的支出,提升消费者的满意度[7]。同时,建设信息中心,将第三方物流的运输信息公布给生产商,并且支持信息反馈,根据用户的反馈进行系统完善。针对少部分第三方物流企业的不规范运输行为,基地在合作前应与第三方物流企业签订协议,无公害农产品在运输中由于人为因素造成的损失,应由物流公司与基地共同承担,进而降低无公害农产品在运输中的损失。在此过程中,如果物流信息服务质量较低,将会导致产出与销售不匹配,难以有效地调整农产品产量来满足市场实际供给需求。以高校、企事业单位等供给对象为例,配送方式见图1。

第二阶段,建设物流配送中心,形成品牌效应,构建质量追溯系统。基地建设物流配送中心的同时,要能够满足以下功能需求:商品的存储与保管,农产品的加工、分拣、运输、配送,物流配送信息的提供等。为确保上述功能的顺利实现,必须打造具有完善功能的质量追溯体系。在无公害农产品生产过程中,应加强HACCP体系的运用,通过食品质量安全监控,从源头处做好食品安全工作。在此基础上,还应借助二维码技术优势,通过实时追踪、记录产品信息,监控所有的流程与环节,确保消费者以及政府部门基于信息网络和终端对产品进行查询和追溯。企业在信息平台中借助二维码技术将信息公示出来,实时公布货物的运输情况,便于客户查询。同时,运输信息、市场信息还应在第一时间传达给合作社、生产基地以及农产品配送中心,确保农产品生产企业、农户及时掌握市场变化,能够有针对性地选择农产品的类型。与此同时,生产企业还应注重品牌的形成,将无公害农产品打造成企业特色。企业根据自身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情况,注册相关品牌。在打造品牌初期,网络暂时不进行销售,企业通过网站实现该品牌无公害农产品的推广,利用网页宣传农产品,以圖文形式详细介绍产品,吸引消费者的兴趣。生产中产生的农产品残次品等可回收物,可通过二次加工形成养殖有机肥、农作物肥料,从而实现农产品的绿色循环使用。在这一阶段,针对农产品的物流配送问题,企业可采取共同配送、产地直达等形式实现。由于大多数企业以无需对农产品进行深加工的大中型饭店为主要客源,无公害农产品的配送可采取产地直送方式完成。通过直接配送,能够节省供货的时间,还能够保障农产品的新鲜度。而学校、超市等客户则需要采用共同配送的模式,一辆配送车可以配送完成多个客户的订单,分别配送到客户指定场所。此类操作能够降低企业的运输成本,增加装载量,还能够推动城市环保进程,其具体配送模式见图2。

第三阶段,着重发展电子商务,拓展产品类型与业务类型,发展送货上门服务。生产基地在完成品牌打造工作的基础上,应不断开拓业务范围,通过建立畜牧场、屠宰分割中心,实现农产品残次品的回收利用。基地可以将产生的农产品残次品、废弃物等用于养殖场,通过对其进行处理,使其转化为饲料。而养殖场则通过生产出大量有机肥料,促进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基地通过打造绿色循环体系,实现了无公害农产品基地的生态化发展,进而带动基地生态旅游行业形成,丰富其旅游业务。第三阶段在前两阶段发展的基础上,结合当前较为流行的O2O商务形式,实现线上采购、线下服务的消费新模式。事实上,在发展O2O模式过程中,无公害农产品生产企业面临着诸多问题。例如,在刚开展网购业务时,由于订单量少、配送地点过于分散等情况,产品的运输成本、配送时间都会有所提升,如何实现低成本配送则成为企业需要解决的一项难题。因此,企业在大力发展电商的初期,应充分利用第三方物流的配送服务,并且要对市场行情进行充分调研,根据不同地区网购消费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自营配送和第三方配送方式。对于部分网购频繁的小区,企业可在其园区内建立专柜,以会员开柜等方式,便于配送与客户的领取。第三阶段的配送方式见图3。

3.2  无公害农产品配送模式分析

针对无公害农产品的消费群体进行研究时发现,无公害农产品行业当前的配送模式在提升服务效率等方面还有待加强,需要对不同的消费群体采用不同的配送方式。

1)自营配送。主要是指在配送环节,企业自行构建物流配送组织并进行管理,满足企业内外的农产品配送需求,这是国内目前综合性企业以及生产流通性企业采取的主要配送方式[8]。对于食品加工等大中型企业客户,由于其需求量较大,且无需对无公害农产品进行加工,此类可直接从基地安排车队配送到目的地,具体见图4。

2)共同配送。该配送模式是指物流企业通过打造联合组织,形成配送协作机制,在提升产品配送时效的同时,还能够有效降低配送的成本。该模式主要适用于超市、专卖店等需要进行产品加工、包装的配送客户。此类客户大多数会在一条线路上,能够通过共同配送的方式,提升配送效率、降低配送成本。

3)第三方配送。通过第三方配送,能够结合消费者的多批次、小批量的需求,根据地理位置的分布确定取货的顺序,并且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与物流水平,确保取货与配货的时效性[9]。小区居民就是此类型分散的消费群体,用第三方模式进行配送,效率和效益最佳。通过第三方配送企业的先进技术与设备,能够较好地满足消费者的时效性需求,具体见图5。

3.3  无公害农产品配送系统的实现

由于无公害农产品的消费者存在着分散、频次多、量小、线路重复等配送特点,传统的路径方式已经不能够满足现代化市场的需求,且传统方式导致配送成本较高。构建无公害农产品配送的信息化体系,利用先进的技术与科学方式能够优化农产品的配送方式,实现成本最低化、利益最大化。信息中心的构建能够记录无公害农产品的品种、价格、库存情况等,专业的信息管理人员及时更新信息。消费者能够从智能手机或者电脑终端进入无公害农产品官网了解产品更新情况,可以在无公害农产品配送系统的设计中引入智能监控、检测系统等内容,基于App的媒介作用,依托传感、二维码技术,实现对整个配送流程的动态监控。该体系的实施流程见图6。

信息中心基于App进行无公害农产品市场价格、库存等信息的实时更新,并在固定时间段内进行以无公害农产品为主食材的美食介绍。消费者在使用该App时,需下载客户端并填写相应注册资料,通常包括用户名、电话、地址等信息。结合用户的使用情况,App将其划分为不同的会员等级,并给予消费者相应的等级奖励。通过该系统,消费者不仅能够购买质量有保障的无公害农产品,还可以选择农产品加工方式,付款时可以选择线上支付或货到支付等不同付款方式。系统在收到订单后,将会根据信息反馈情况,自动对消费者进行定位,规划出合理的配送方案。与此同时,用户可以借助App中的影音服务,直观地感受无公害农产品的整个生产、配送过程,并通过留言向系统服务人员了解相关事宜。

无公害农产品整个配送过程可分为配送前、配送中以及配送后3个部分。首先,消费者在App客户端进行线上采购并完成付款,系统将根据订单信息,结合客户位置,规划出合理的配送路线,并将其推送至配送中心,由该中心完成产品配送前的备货工作。在此期间,系统将充分发挥智能監控作用,通过与配送设备联系,确保备货商品处于系统监管范围,保障无公害农产品的安全性。在配送中,智能监控体系能够对农产品的配送情况进行监控。运输中通过GIS/GPS进行监控,借助监控技术确定配送的准确地点与具体时间。当商品抵达配送位置时,系统能够自动将信息传递到信息中心,当信息中心获取信息后,系统会通过客户预留信息通知消费者商品抵达情况[10]。在整个配送过程中,系统运用智能监控、检测等技术,对信息进行交换更新,通过App平台与消费者沟通,收集客户资料,并将其传递至信息中心,在确保信息中心能够准确规划出配送方案的同时,完成方案推送工作,最终由物流配送中心备货,实现商品订单的线上支付、线下配送流程。

4  总结与展望

无公害农产品配送体系的建立能够对中国现有的无公害农产品配送方式进行优化,减少物流配送的成本,提升物流运输的效率,从而降低无公害农产品的价格成本,提升其市场份额,有着重要的意义。结合无公害农产品的阶段建设理念,通过合作社实现规模化生产的同时,注重品牌打造,大力发展物流配送中心,借助信息汇总和分析,企业可及时根据市场变化沟通生产与消售两端,利于生产者及时调整农产品的品种结构,实现生产与销售平衡。本文以发展电子商务为前提,通过采用智能监控系统,不仅实现了无公害农产品由生产到销售所有环节的全方位监管,同时在满足消费者信息需求、确保产品质量等方面也起到了重要作用。除此之外,考虑到无公害农产品配送过程中成本一直偏高,受到分散性与不确定性客户群体特征的影响,尤其是网购消费群体,配送难度更高,通过与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合作,能够减少成本支出,当网购数量较为稳定后,可在不同的园区成立直营网点,通过近距离配送最大限度保证无公害农产品的新鲜度。

在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的同时,做好配送系统的优化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因此,要能够高效运用各项物流技术,通过不断优化配送系统,提升配送时效性。在保证农产品质量的同时,降低物流成本,进而实现农产品价格的稳定,使无公害农产品端上广大群众的餐桌。调查显示,发达国家构建了完善的冷链物流体系,能够保证农产品物流配送的完整性,有效避免了由运输导致的农产品损坏情况。基于此,在发展无公害农产品产业过程中,应加快打造冷链物流体系,确保产品所有环节处于冷链环境中,从而降低农产品的损失,保证农产品的新鲜度。

参考文献:

[1] 蒲应龚,杨为民.蔬菜供应链一体化经营的国际比较[J].世界农业,2007(6):15-18.

[2] 杨为民.中国蔬菜供应链结构优化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2006.

[3] 张弘杨.城市蔬菜配送平台模式研究[J].物流技术,2012(8):183-185.

[4] 孙建召.基于大数据分析的农产品质量控制研究[J].江苏农业科学,2018,46(13):328-332.

[5] 郑文岭.连锁超市供应链下农产品物流配送系统构建[J].商业经济研究,2016(11):91-92.

[6] 陈奕男.“互联网+”时代农产品物流发展路径探究[J].农业经济,2017(6):112-114.

[7] 霍  红,赵思琪.基于经济学角度的农产品产供销一体化动因[J].江苏农业科学,2017,45(4):285-288.

[8] 孙晶晶.产供销一体化背景下农产品流通模式发展研究[J].商业经济研究,2016(11):176-178.

[9] 马九杰,吴本健.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与城乡发展一体化[J].农村金融研究,2013(8):4-10.

[10] 朱仕兄.新时期广西生鲜农产品物流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南方农业学报,2014,45(6):1121-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