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思想的特征探析

2019-12-23刘潇李晓云

新西部·中旬刊 2019年11期

刘潇 李晓云

【摘 要】 本文歸纳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生态思想的六大特征:问题意识与目标导向相统一;系统整合与部分突破相统一;体制创新与思想创新相统一;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统一;全球视野与中国道路相统一;家国担当与天下情怀相统一。这些特征共同构成了一个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逻辑严密理论体系。

【关键词】 习近平生态思想;生态问题;人类生态命运共同体

生态问题是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当代议题,同时也是摆在当代中国发展道路上的一个重大时代课题。生态文明建设的程度如何,关乎着中国现在和未来的生态道路走向,更关乎着世界人民的生态命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思想汲取了中国传统生态文化思想“天人合一”的精华,凝聚了经济全球化“地球村”的力量,同传统的生态霸权思想——“人类中心主义”实现了彻底地决裂,通过构建“自由人联合体”实现生态的“天下大同”,彰显着鲜明的时代特征。认真探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思想的主要特征,对于建设美丽中国,建成清洁美丽的世界具有重大的指导作用。

一、问题意识与目标导向相统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以重大问题为导向,抓住关键问题进一步研究思考。”历史的长河中永远都有倒影,社会也是在矛盾运动中向前发展的,只有承认矛盾,正视问题,才能解决问题,实现事物的跨越式发展。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统揽全局,创造了累累硕果,也使中国迈入了新的发展阶段。然而,新时代的浪潮下也潜伏着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蕴藏着更复杂的风险和考验,我国迎来了生态转型的新时代;这是一个自信的时代,新的生态理论和制度创新为它拉响了号角。2017年6月,《2016中国环境状况公报》公布了一份环境污染报告,数据显示空气污染、水污染和土壤污染仍然是阻碍中国生态转型的重要因素,生态问题已经成为阻碍经济社会发展,危害人类社会生存的重要问题,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过程中不可忽视的突出瓶颈,“建成怎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道路和怎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道路”已经成为目前社会亟待解决的重大任务。实践是理论之源,新的实践需求的出现呼唤新的理论创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思想应运而生。它系统描绘了生态的未来命运蓝图和具体的战略安排,为新时代的伟大生态斗争提供了“美丽中国梦”的动力支撑。截止到2035年,我国要实现生态建设的基本现代化;截止到2050年,我国要完全实现“美丽中国”的目标。这个战略目标与新时代面临的生态问题紧密相连,具有明确的实践导向,是解决生态矛盾,助力生态文明建设的路线图,真正实现了生态问题意识与生态目标导向的统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面对时代课题,只有坚持不懈地攻坚克难,科学地认识与把握问题来源,才能解决问题,推动时代的发展。因此,只有勇于直视生态问题,把握生态问题的来源和运动规律,并将问题导向与目标导向相结合,才能走出生态异化的围城。处在这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新时代,我国有责任也有能力将生态问题化弊为利,开创属于我国的生态文明新时代。

二、系统整合与部分突破相统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解决生态环境问题,一定要高瞻远瞩,尤其要树立大局意识、整体意识,从总体进行把握。生态环境治理是一个复杂严密的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需要坚持系统整合的同时与部分突破相统一,既要树立大局意识,统筹把握,从整体上实现各种要素的联合互动,从而实现整体优势的最大化;又要增强主体意识,重点突破,使部分更好地服务整体,最终实现整体与部分的高度契合。

首先,统揽“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深刻意识到生态文明建设关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重要地位,将其纳入到“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中,并提出“生态环境就是生产力”的理念,高度肯定生态文明建设对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意义。“四位一体”到“五位一体”的转型,不仅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执政规律的有了更深刻把握,而且引领着中国生态文明探寻新的发展道路;既是党加强顶层设计的必然结果,又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路径。我国既要实现“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协同互动,又要懂得“解剖麻雀”,触及微小事项。我国要集中力量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的生态问题,运用多元化的方式处理好错综复杂的生态问题,使生态摆脱短板标签。在实践层面上,我国要在“美丽中国”理念的指导下,加强对废水污染、土壤污染、废弃物污染的治理力度,通过突破部分关键生态难题,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飞跃式发展。

其次,坚持“五大发展理念”,牢固树立绿色发展意识。“绿色”发展理念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思想对人与自然辩证关系批判性思考的结果,同时也为全球生态治理提供了中国方案和中国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近平将生态文明建设上升到国家发展的战略高度,强调生态文明建设是关乎国家生态前途、世界生态命运的千年大计,重申“绿色发展”在“五大发展理念”中的重要位置,必须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金融、能源、机械、科技等各个领域,渗入每个人的生态理念和生活行动中,真正使“绿色”发展理念在人们心中筑牢根基,发挥“绿色”理念在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上的磅礴力量。

因此,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持系统整合与部分突破相统一,学会“弹钢琴”,否定“单兵突进”和“十指齐动”的错误弹奏方式,从而有的放矢地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

三、体制创新与思想创新相统一

建设生态文明,离不开制度和思想的双重保障。习近平指出:“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因此,我国大力推进生态体制改革,逐步完善生态体制,积极促进生态制度创新。党的十八大以来,《环境保护法》《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总体方案》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先后出台,涵盖源头保护、生态监管、目标考核等各个方面,为生态治理提供了丰富的法制范式和实践遵循。在具体措施上,“水十条”、“土十条”、“河长制”等法律法规不断完善;环境治理体系、生态市场体系、国土资源管理体系等不断创新,为生态文明建设规范了发展道路。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国一定要加快建立与生态理论相配套的生态管理体制机制,通过创新生态体制还自然以天蓝、地清、草绿,还人类以美丽、和谐、宁静。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还需要思想、理论方面的不断创新。思想的高度决定了行动的力度和落实的强度,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经历了从“只要金山银山”到“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再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三个阶段。在工业发展模式的选择上,我国摒弃了西方资本主义狭隘的“人类中心主义”偏见,在充分吸收借鉴资本主义发展经验基础上开创了一条有别于西方工业道路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的绿色工业发展道路,树立了以实践为基础的“可持续发展”生态观。十九大报告中强调,生态环境治理是人类共同的事业,需要政府的管理、企业和社会组织的支持、人民群众的参与。因此,政府必须积极引导人民树立正确的生态理念,切实做到科学消费、绿色消费,使生活方式与自然承载能力相匹配。

因此,只有坚持体制创新与思想创新相统一,生态文明建设才能拥有制度与理论的双重屏障,全球生态治理才能取得新进展新突破。

四、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统一

生态文明建设要始终以科学精神为指导,充分地考虑历史规律的制约,严格按照实践的真理尺度去办事。放眼当今中国社会,不平衡不充分成为中国社会发展的突出特点。新时代存在着新的生态斗争,需要更加宏大的生态工程,我国一定要充分处理好“变”与“不变”的逻辑关系,在充分考虑现实的基础上,不断增强应对新的生态风险的挑战和考验的能力,实现“美丽中国”的伟大生态梦想;环顾世界,“人类生态命运共同体”意识已经成为全球人民的生态价值追求,因此,在具体实践过程中我们必须要科学把握生态运动的客观规律和本质特征,统筹协调中国的历史方位与世界的核心诉求,实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统一。

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人文精神的动力整合。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决定力量。中国共产党始终践行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把人民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作为最高的价值追求。增强人民群众的生态幸福感和安全感不仅是中国共产党始终遵循的价值尺度,而且是人文精神的集中体现。十八大以来,我国高度重视人民群众最关切的生态问题,努力增强人民群众的生态福祉。2016年1月,习近平深情指出:“讓老百姓呼吸上新鲜的空气、喝上干净的水、吃上放心的食物、生活在宜居的环境中、切实感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实实在在的环境效益”,切实将人民群众的生态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追求;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指出:“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这在一定程度上强调了优质生态产品,但更明确丰富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思想的内容和精神实质。由此可见,生态文明建设一定要坚持“人民本位”理念,贯彻人文精神,充分考虑人民群众当前和长远的生态利益,建立利在千秋的“绿色银行”,实现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五、全球视野与中国道路相统一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思想既彰显了中国道路的独特特点,又体现了胸怀天下的世界格局。因此,中国“生态智慧”和“生态方案”不仅功在中国,而且利在世界;不仅是维护中国人民生态命运的行动书,而且是增强世界人民生态福祉的命运之匙;不仅实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而且构筑了合作共赢的全球生态治理的伙伴关系。

加强全球生态治理,首先要实现中国梦与世界梦相统一。从民族角度看,党的十九大将“美丽中国”与中国发展的总体目标相衔接,具体将中国的生态治理分为两个阶段,总目标就是要把中国建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是中国人民的梦想,同样也是新时代中国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最终目的,彰显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生态思想浓厚的家国情怀。从全球视角看,世界人民渴望参与到“人类生态命运共同体”的构建过程,通过重塑绿色、科学的生态体系,最终实现建成清洁美丽的世界的奋斗目标。因此,生态文明建设要坚持中国梦与世界梦的统一,既要促进中华民族生态环境的永续发展,又要放眼世界,胸怀天下,同世界人民一同携手共创安全、美丽的“地球村”。

加强全球生态治理,其次要坚持国际合作与中国特色相统一。“人类命运共同体”体现了中国风貌和中国智慧,同时也为全球生态治理提供了一种可供借鉴的生态治理形态和思路。中国始终坚持“人类生态命运共同体”理念,在合作共赢中积极担负生态治理责任。习近平在2013年的生态文明国际论坛年会上指出,中国将会不断加强与世界各个国家之间的生态合作,实现世界生态环境的良性运转。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强调,构建“人类生态命运共同体”,促进国家间的优势互补是加强全球生态治理的必然路径。因此,全球生态治理必须要平衡山水林田湖草共同体、中华民族共同体、人类生态命运共同体的关系,抛弃自私的“零和博弈”思维,摆脱狭隘的“民族主义观”,加强国际合作,共同携手为全球生态治理做贡献,为全球人民的生态权益谋福利。

六、家国担当与天下情怀相统一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思想按照“个人——家庭——国家——天下”四位一体的价值认同感串联,在理论维度上彰显出浓厚的家国情怀,即始终坚持“天人合一”;在实践维度上表现为对“家国共同体”的高度认同,即始终坚持“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纵向上升格局。首先,在中国传统社会中,生态文化思想始终秉持“天人合一”的思想。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凝聚着古人顺应自然,遵循自然规律的生态智慧和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论范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思想汲取了“天人合一”的生态思想精华,提出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使人与自然的关系回到了最初的本真状态,即人与自然彼此开放、相互依存,这不是一种循坏的无意义回归,而是基于辩证否定基础上的理性回归,凸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辩证生态思维。其次,“家国共同体”情怀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思想注入了优质的血液,中国生态治理也成为涵盖“主体顺从、生态家庭、美丽中国、清洁世界”四位一体共同参与的系统工程,凝聚了全体中国人民的生态改造力量,彰显了“始于家邦,终于四海”的生态情怀,构划了“家国担当”价值观的当代逻辑。

最后,习近平生态思想彰显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天下情怀,携手共建清洁美好新世界。“人类生态命运共同体”理念具有超越一切国家和民族偏见的全球力量,它代表了世界各国人民共同的生态价值诉求,与世界各国人民的生态命运唇齿相依,映射着“天下大同”的生态治理观。因此,推进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必须要以“人类生态命运共同体”理念为指导,与世界各国人民携手同行,推进国际合作,建立全球生态治理协商平台,开创全球生态治理新模式;继续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促进世界经济的绿色发展;吸收借鉴发达国家生态治理经验,不断增强国际社会应对全球生态风险的能力。中国也积极肩负全球生态治理的庄严使命,勇做全球生态治理的领头羊,体现了中国维护世界生态安全的决心和信心;展示了中国共产党心怀天下的博大胸襟;彰显了中国“生态方案”的世界价值。因此,各国人民唯有团结一致,精诚合作,才能实现世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增进世界人民的生态福祉。

七、总结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立足于独特的視角,蕴含着丰富的全球生态治理观和浓厚的天下情怀,对解决当代中国的生态问题、加强全球生态治理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全球生态治理需要各国求同存异,跨越以邻为壑的鸿沟,共同解决全球的生态治理危机;共同建设朝气蓬勃的全球生态文化;共同构建绿色文明引领下的人类生态命运共同体。因此,我们要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思想为引领,推动构建“人类生态命运共同体”,共谋世界生态文明发展道路,共同开创一个清洁美好的新世界!

【参考文献】

[1] 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册)[C].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497.

[2] 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述摘编[C].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99.

[3] 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5-10(2).

[4]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Z].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10.

[5] 习近平向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 2013 年年会致贺信强调携手共建生态良好的地球美好家园[N].人民日报,2014-11-12.

[6] 道德经[M].北京:金盾出版社,2010.72.

[7] 呵护生态,“美丽中国”步履坚实——二〇一七年中国经济回眸之四[N].人民日报,2017-12-20(1).

[8] 华启和.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话语何以自信[J].广西社会科学,2017(7)16-19.

【作者简介】

刘 潇(1995.7—),山东青岛人,山东大学硕士研究生在读.

李晓云(1995.6—)女,河南禹州人,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硕士研究生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