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润滑信息化管理探索与实践
2019-12-23张河
张 河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井下作业分公司生产准备大队,黑龙江大庆 163111)
0 引言
分公司现有南、北两座润滑站,能为各型活动设备提供润滑油水加注和检测服务,各辅助设施配备及服务保障都达到了油田先进水平。但是,随着两站业务范围的不断扩大,传统的润滑业务与管理方式反映出的问题日益凸显:
(1)润滑工作量大。分公司需润滑的设备数量多、种类杂,工作量大。且两个润滑站相对独立,服务对象分布广,信息、数据不互通,无法实现资源共享。
(2)数据统计难度大。由于润滑业务的数据量大,统计分析不及时,管理人员不能实时掌握有价值的数据信息,统计分析数据多、周期长、难度大,不能很好地为决策做支持。
(3)工作效率低。纸质审批、人工报送等传统的管理模式严重影响工作效率,并造成大量人力、纸张的浪费。
(4)业务监管难度大。对定期换油、按质换油等业务的执行周期无法进行有效追溯。
1 应用信息化管理的前提
据相关资料表明,国内信息化项目成功比例不足40%,究其原因主要有两点:①企业组织结构正处于调整期,岗位设置及工作流程变动频次大,利用信息化固化的流程很快会面临废弃或变更;②信息化缺少实质内容的支撑,即企业技术标准、业务流程、规范建设滞后。因此,成功应用信息化技术的前提就是要有规范的润滑体系、标准的操作流程、齐全的技术标准。
1.1 润滑体系的规范化
(1)建立健全润滑管理组织架构。润滑管理是预防性维修的重点,必须系统的管理组织构架作为保障。分公司层级设置专职润滑管理岗,负责油品选型、业务审核、技术培训等润滑管理;大队和小队层级设置专兼职润滑管理员,负责计划提报、油水日常管理等业务;润滑站专设润滑工程技术员岗,全面负责润滑技术管理及具体操作。
(2)制定管理制度和工作规范。润滑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非常复杂而细致,涉及诸多方面,必须制定有效的管理制度来保证各项工作的执行。组织制定了分公司、大队、小队3 个层级润滑管理制度、岗位职责和工作流程,明确各级人员的工作任务,规范企业和员工的行为。
1.2 技术标准的标准化
(1)落实推行润滑“六定”。润滑管理的基本要求就是“六定”,即定人、定点、定量、定质、定期、定法。对于新增设备,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润滑图表的编制,完善润滑点项,并纳入企业设备润滑手册管理,严格抓好落实。
(2)建立润滑技术标准库。技术标准是润滑管理各项业务的重要遵循和坚实基础。我们收集润滑技术标准,建立了检测标准、换油指标文档库,确保油液监测工作标准化、规范化开展。同时,制定了《润滑站技术规范》,对润滑站总体布局、设备配套等内容进行了规范,为润滑站标准化建设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2 信息平台的搭建与应用
照制度流程化、流程表单化、表单信息化的工作思路,从应用信息化技术、选择开发环境入手,实现润滑业务管理的信息化。
2.1 利用信息化技术,搭建润滑管理平台
2.1.1 建设信息化平台,构建监管体系
(1)加强硬件设施的投入,为基层单位业务岗位更新配备计算机23 台。
(2)通过信息中心搭建良好的网络环境,保障数据传输顺畅。通过对网络账号的实时监控加强网络运行安全,保证网络正常运转。
(3)通过信息化平台的建设,加强对设备润滑的管理,让员工通过润滑信息平台及时获取设备的基本数据和润滑信息。管理人员可以通过平台实时掌握设备的润滑情况,为油品采购、工作量调整的业务提供决策支持。
2.1.2 利用稳定的开发环境,构建软件架构体系
(1)实地考察方面,前往油田内部润滑站、烟台杰瑞及三一重工等公司参观学习,深入了解润滑站和信息化建设情况,形成符合井下实际的业务流程及管理模式。
(2)调研分析方面,通过对基层单位进行深入的调研分析,形成润滑业务需求的可行性方案,共完成技术审核、换油计划、数据统计等相关基础表单62 项,并设定关联分支图表。以相关表单为基础,进行实际模块功能开发并应用。
(3)开发环境方面,利用信息系统设计工具与运行平台(ExcelServer)、数据库管理系统(SQL Server)、文字处理与电子表格制作(MS Excel)、网页制作管理(Adobe D reamweaver)等关键技术构建成整个信息系统主体框架。
2.2 利用信息系统,实现润滑工作的流程管理
2.2.1 计划管理业务
开发标准的润滑油水技术审核表单,申请人上报设备油水采购计划时,只需填报相关信息并保存提交后,各层级人员随时审批。当信息存入系统后,相关岗位人员也随时查看润滑材料申报情况。
基层小队上报设备油水更换计划时,可以通过系统自动带出设备信息,只需填报日期、加注方式等简单换油信息即可,操作简单。同时,具备计划完成查询功能,管理人员可以随时掌握当月计划完成情况,便于日常管理。
2.2.2 库存管理业务
将每月入库、加注的各类规格油品汇总在盘点表中(表1),系统进行自动盘点计算。本月结余数据将自动转换成下月期初库存,从而使各表中的数据产生关联。润滑站根据月度换油计划,预估月度润滑油水需求,预测月底库存量,用来提醒工作人员,适时发起采购申请,避免发生库存挤压或不足现象。
表1 具备配件的出库、入库、配件查询与车辆匹配存档等功能,工作人员不用频繁往返库房查找配件,只要登陆系统搜索配件型号及匹配车辆,就可以及时掌握库存量与库位情况,缩短工作时间,简化工序步骤。
2.2.3 加注管理业务
设定标准的设备油水加注表单,小队根据设备实际需求,在系统内填写加注票,向本单位业务岗位发起申请,网上审批后自动传送给润滑站,就可以执行了。换油时,操作手不需要携带加注油票。申请单位可提前(3~5)天为车辆预约工位及时间段,油水更换预约界面见图1。预约成功后,驾驶员只需凭车牌号、预约时间段及工位即可进站加注。预约结果查询界面见表2。减少了车辆排队等候时间,生产施工得到合理安排,有效提高工作时效。
表1 出入库盘点表
图1 油水更换预约界面
2.2.4 油水检测业务
开发了标准的设备油水检测票,小队技术人员根据实际业务需求在系统内填写票据信息,发起申请。经实验室检测后,通过票号查询检测结果与报告。设置新进润滑油、滤后旧液鉴定检测结果录入端口,润滑检测数据无遗漏,新油各项指标可网络共享。
2.2.5 旧液处理业务
系统将旧液排放业务按旧液类型进行分类回收,分为集中排放和单机排放。集中排放相关数据为人工录入,设备单机排放数据从换油记录中自动提取、分类。通过系统能自动汇总旧液回收数据,人工录入转运数据后,每月底就可以自动根据公式进行盘点,实时掌握各类型旧液存量。通过与使用量的对比可以知道进出量是否符合,能够掌控废旧油的回收过程,实现对安全环保施工工作的监管。
2.2.6 结算管理业务
结算费用主要包括加注费用和检测费用。采取单台设备结算方式,系统能自动核算工时费用,油品费用以“加注票”中的实际加注量作为结算凭据,系统自动核算。
2.2.7 报表查询业务
根据单机加注情况,自动汇总设备油水加注记录,形成设备润滑档案,可进行单机分析,实时掌握设备润滑情况。同时,可以根据油水发放情况,自动汇总油水发放记录,进行单个队、单个品牌等数据分析,实时掌握材料消耗及产生的费用。
表2 预约结果查询界面
能自动汇总分析业务工作量,掌握加注、检测等润滑业务工作量相关数据。通过调用数据库数据,能按照大队、小队、单车进行不同维度的对比分析,直观显示对比的数据。检测结果可以自动汇总,能按单机提取数据分析,便于实时掌握设备润滑状态。
2.2.8 基础数据管理
精心设计开发《设备润滑基础数据表》,基层单位可根据设备增减情况,进行不定期维护。严格按照设备台账,1 台对应1张表单,填报各项润滑数据,便于系统数据维护。最终自动汇总为润滑档案数据库,方便岗位人员查询及系统调用。
2.3 利用互联网+,拓展服务范围
以探索数字润滑管理为契机,开通“井下润滑”微信公众号,将油液检测结果、润滑标准、出行天气等最便民的功能接口。不定期推送设备润滑知识,切实增加业务人员知识储备量,促进全员素质提升,确保润滑管理工作的规范开展。
3 取得的主要效果
3.1 提升了决策支持能力
实现了设备润滑、检测数据的信息化管理,形成润滑档案,实时掌握设备润滑状态,提高管理水平,并为管理人员的油品选型、物资采购、润滑监测等工作提供决策支持。
3.2 提高了工作效率
通过多节点网络审批功能,极大提高工作效率;保管员随时掌握能备件库存、库位情况,优化盘点工序,缩短工作时间;在油田范围内,实现首家开展网络预约换油业务,通过预约换油服务,减少了车辆排队等候时间,生产施工得到合理安排,有效提高工作时效。
3.3 实现了无纸化办公
可以方便地查询到润滑材料费、工时费消耗情况,透明程度高,优化了结算流程;通过完全的系统录入操作,取消了纸质单据,实现无纸化办公,减少运行成本。
3.4 提升了润滑业务监管效率
实现了对换油计划、换油周期执行情况以及油水检测、库存管理等业务的实时监管,确保设备的合理润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