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新《指南》出台规范回收服务网点建设运营势在必行

2019-12-23文/郭

资源再生 2019年11期
关键词:网点蓄电池指南

文/郭 艳

有数据显示,截至2019 年6 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344 万辆,其中,纯电动汽车保有量为281 万辆,占新能源汽车总量的81.74%,首批进入市场的新能源汽车淘汰期临近,动力蓄电池面临回收问题。据预测,到2030 年,我国电动汽车保有量将达到8000 万辆。新能源汽车产销量也会随着时间的积累不断攀升,如何未雨绸缪、建立健全可持续发展的动力蓄电池回收体系,从容应对动力蓄电池回收大潮,是眼下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行业迫在眉睫的问题。

两年来,相关部门多次发布动力蓄电池回收的政策。2017 年5 月国标委发布了《车用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拆解规范》(标准号:GB/T 33598-2017),规定于2017 年12月1 日开始实施。此后,工信部、科技部等七部委分别于2018年2 月、7 月发布了《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暂行办法》(工信部联节〔2018〕43 号)、《关于做好新能源汽车蓄电池回收利用试点工作的通知》。近日,为了推动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引导和规范动力蓄电池回收服务网点建设运营,工信部再次发布了《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服务网点建设和运营指南公告》(以下简称《指南》)。

鼓励多方合作共用回收服务网点

动力蓄电池是指,为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提供能量的蓄电池,包括锂离子动力蓄电池、金属氢化物镍动力蓄电池等,不包含铅酸蓄电池。《指南》特别提到了动力蓄电池不包括电动两轮车用得最多的铅酸蓄电池。

《指南》的总体要求中明确指出,新能源汽车生产及梯次利用等企业应按照国家有关管理要求通过自建、共建、授权等方式建立回收服务网点,新能源汽车生产、动力蓄电池生产、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综合利用等企业可合作共用回收服务网点。

此前,受工信部委托,由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数据资源中心开展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服务网点信息统计工作。按照《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暂行办法》《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溯源管理暂行规定》(工信部公告2018 年第35 号),工信部表示将公布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服务网点的信息情况,并每季度更新一次。记者观察到,目前最新的动力蓄电池回收服务网点信息仍旧为今年年初公布的,即2018年12月底的数据。

图1 回收服务网点区域分布情况

据2019 年1 月11 日“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服务网点信息(第二批)正式公示”的数据显示,2018 年12月底共有45 家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包含2 家进口商)在全国31 个省(市)设立了3204个回收服务网点,主要集中在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较大的长三角(28.3%)、中部地区(15.8%)、珠三角(13.1%)和京津冀(12.4%)。

国内汽车生产企业中,浙江豪情汽车制造有限公司、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金龙联合汽车工业(苏州)有限公司网点建设进展较快,申报公开网点数量位居前三。新能源汽车进口商中,宝马(中国)汽车贸易有限公司与沃尔沃汽车销售(上海)有限公司回收服务网点建设成果显著。

表1 国产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网点公开数量TOP3

表2 新能源汽车进口商网点公开数量

回收服务网点建设主要包括汽车生产企业依托现有售后服务机构进行升级改造,或与电池生产企业、综合利用企业、其他企业合作共建等模式,前者为当前动力蓄电池回收行业的主流模式。

可以看出,汽车生产企业与综合利用企业共建回收服务网点虽已初步实现了产业链的协同合作,但比例仍旧非常的低;从提升废旧动力蓄电池回收效率、推动新型商业模式发展的角度看,该方式更具有优势。

图2 回收服务网点建设方式情况

表3 与综合利用企业共建回收服务网点情况

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服务网点信息的公布,一方面标志着我国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工作不断深化推进;另一方面,也折射出当前汽车生产企业与资源综合利用企业、电池生产企业或其他企业共建回收服务网点的模式具有广阔的合作空间。

共享共建回收服务网点模式已然显现

由于我国新能源汽车企业众多,如果各自建立回收服务网点,可能造成重复建设,且回收拆解企业及资源综合利用企业不断增加,市场格局随时变化,有必要探索联合回收的新型模式。去年,由工信部等七部委发布的《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暂行办法》,就明确提出了鼓励汽车生产企业、电池生产企业、报废汽车回收拆解企业与综合利用企业等通过多种形式,合作共建、共用废旧动力蓄电池回收渠道。

伴随着行业与企业的迅猛发展,同时受到成本、技术、地理位置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新能源汽车生产商、动力蓄电池生产商、综合利用企业以及第三方企业联手合作越来越成为一种可行性。这种多渠道的合作回收模式在我国虽未星火燎原,却已不乏有了先行者。

例如,铁塔公司是由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共同出资设立的一家大型通信基础设施综合服务企业,主要从事通信铁塔等基站配套设施和室内分布系统的建设、维护以及运营工作。自2017 年开始,中国铁塔陆续与重庆长安、比亚迪、银隆新能源、沃特玛、国轩高科、桑顿新能源等17 家企业联手进行磷酸铁锂的回收,目前在全国12个省市建立了3000 多个基站,大规模布局动力蓄电池回收网络,采购退役电池用于全国通讯基站备用电源。据悉,截至今年5 月,中国铁塔累计使用的梯次电池占到了市场上退役动力蓄电池总量的一半。后续这些废旧电池将交由北京赛德美以及其他一些回收企业进行拆解回收。

又如,宁德时代与宇通、上汽、北汽、吉利等车企合作建设动力蓄电池的回收体系,并收购了具有材料回收资质的湖南邦普,对动力锂电池进行分类、拆解,回收材料。北汽集团下属企业北汽鹏龙与光华科技在去年底已经达成协议,双方将在退役动力蓄电池梯次利用和废旧电池回收处理体系等业务上开展合作。吉利集团牵头,联合万向、天能、华友钴业等汽车生产企业、电池生产企业、报废汽车回收拆解企业及综合利用企业合作共建共用动力蓄电池的回收渠道,承担浙江省新能源汽车废旧电池回收利用试点项目。

提前布局动力蓄电池回收新蓝海

不同的新能源汽车其动力蓄电池的使用寿命也不同。一般情况下,私家车的动力蓄电池使用年限约为5-9 年,出租车和网约车等运营车辆的动力蓄电池使用年限一般在2-5年。因此,在2013-2015 年投入市场的运营类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已经达到报废标准。再加上之后几年的高速增长,动力蓄电池回收规模也将逐年增加。虽然达到报废标准的动力蓄电池越来越多,但我国动力蓄电池的回收市场还处于发展初期,行业的成熟度与规范程度亟待提高。或许正因为其中的潜力巨大,一些有远见的企业已经开始参与其中。

2018年10 月,吉利集团与杉杉股份、紫金矿业出资组建了福建常青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其官网显示,常青新能源主营废旧锂电池资源化利用和锂电三元前驱体的研发、生产、销售及进出口贸易等业务,将充分利用各股东方优势,打造锂电资源生态闭环产业链。常青新能源五年计划总投资65.89 亿元,规划用地1150 亩,建15 万吨/年废旧锂电池资源化利用和10 万吨/年三元前驱体生产线,共分三期建设。其中一期工程投资11.8 亿元,用地200 亩,建设1 万吨/年废旧锂电池资源化利用生产线和2 万吨/年三元前驱体生产线,将于2019 年12 建成投产。

所谓“前驱体”,即镍钴锰氢氧化物,是制造三元复合正极材料的基础。福建常青预计将回收吉利汽车等使用或报废用的动力蓄电池,拆解后分离出贵重的金属盐,比如钴盐,再生产为三元前驱体,供给吉利汽车旗下的电池工厂。而福建常青的另外一家股东——杉杉股份,也是中国最大的电池正极材料供货商。

不少动力蓄电池企业也加入了回收利用的大军,例如宁德时代、天津力神、蜂巢能源等。有业内人士认为,对电池的回收利用应该围绕电池厂来做,最终使得废旧电池的材料重新回到电池厂,为电池厂提供原材料。

金川是国内最大的钴镍生产基地,对于制造动力电池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2017年9 月兰州金川与国轩高科各出资5000 万元分别在安徽、甘肃成立两家电池资源循环利用技术公司。其中,安徽金轩主要从事动力锂电池,特别是磷酸铁锂、锰酸锂为正极的锂离子电池回收、拆解、处理等全流程业务。甘肃金轩主要从事动力锂电池,特别是含镍钴废旧锂离子电池的回收处理,并接收安徽金轩产出的含镍钴废旧锂离子电池拆解产物。

与新能源汽车生产商、动力蓄电池生产商相比,第三方回收企业深耕废旧电池资源化回收领域多年,拥有专业的再生技术、设备、工艺、资质和回收渠道等优势,并诞生了一些龙头企业,例如邦普集团、格林美等。它们既拥有较为稳定的废旧锂电池回收渠道,又拥有再生锂材料的销售渠道。

引导回收服务网点规范建设及运营

当前,我国已悄然进入动力蓄电池回收高峰期。受利益驱使,动力蓄电池回收市场存在着诸多不合理、不规范的现象,很难通过系统追踪进行回收。此次《指南》的发布,或能杜绝这些现象。

《指南》在对回收服务网点的建设要求中详细指出,回收服务网点为放置废旧动力蓄电池的场所,可根据其规模、设施设备、贮存时间、管理要求等,分为收集型回收服务网点与集中贮存型回收服务网点。含8000 辆以上保有量的企业须建立贮存型回收服务网点,且收集型回收服务网点的废旧动力蓄电池贮存量不超过5 吨,贮存型不低于30 吨。已建设的回收服务网点如不符合要求,需在6 个月内完成整改。此次《指南》对动力蓄电池回收企业做出整改规定,动力蓄电池的回收将逐步走向规范。

《指南》还特别对其服务网点选址、布局、场地、设施、安全管理、环保等提出要求,以及包装、贮存、运输等细节进行了规定,并特别提到“回收服务网点应通过编码采集工具等方式,采用信息化手段详细记录电池编码、电池类型、电池产品类型、电池数量、电池来源、电池去向企业等相关信息,保留记录三年备查,按照国家溯源管理有关规定,及时、准确、规范地将信息反馈给新能源汽车生产或梯次利用等企业。”对动力蓄电池的源头与去向进行追踪,既便于车企回收,也防止落入非合规的渠道,同时还可以保障消费者的利益。

据测算,到明年,国内动力蓄电池回收规模或达到46亿元,需要回收的动力蓄电池容量可达26.66GWh,其中磷酸铁锂电池的容量为16.38GWh,三元动力蓄电池的容量为8.89GWh。同时,锂电池回收市场将在2020 年迎来较大的规模。而到了2025 年,预计我国需要回收的动力蓄电池容量可达到137.4GWh,是2020 年的5 倍;回收市场规模将达到370 亿元,届时三元拆解回收、磷酸铁锂梯次利用双主线进行。R

猜你喜欢

网点蓄电池指南
快递网点进村 村民有活儿干有钱赚
基于“互联网+”的汽车养护网点服务体系
聚焦“能打胜仗”全面提升网点竞争力
聊聊蓄电池的那点事儿(1) 汽车蓄电池的前世
快递小哥的一天
指南数读
蓄电池去哪儿了
蓄电池去哪儿了?VOL12.雷克萨斯RX450h
蓄电池去哪儿了?
论碰撞的混搭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