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地方戏曲 “扽腔”初探
2019-12-23萧逍
萧 逍
扽腔起源于博兴县,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2006年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现在已濒临灭绝。虽然做了很多具体工作,但扽腔的发展现状仍然不容乐观,本文从扽腔的起源、特色等方面来探求它的发展现状,让更多的人来关注和保护这一濒危剧种,让它更好的传承下去。
一、扽腔的起源
扽腔原名 “肘鼓子” (或作周姑子),传说是一尼姑传唱下来的,最早作为地方小调在鲁中的淄博、惠民、章丘一带传唱,是早期流行在山东境内的地方戏曲剧种之一,风风雨雨流传至今约二百多个春秋。它与五音戏、鹧鸪戏、茂腔、柳琴等剧种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吸取各地方剧种特色逐渐演变。 “肘鼓子”早期在山东流行广泛,但没有完整统一的规范戏剧模式,大多是民间艺人口传心授流传下来的。因为传唱地域的语言差异和历代演员自身条件的参差、风土人情的不同,逐渐形成了在风格上各具特色的东、西、北三大扽腔体系。在山东潍坊、临朐、沂源一带为东扽腔体系;在济南、淄博一带的为西扽腔体系,有代表性的专业艺术表演团体为淄博市五音戏剧团;流行在黄河下游各地的为北扽腔体系。
公元17世纪中下期,黄河下游的博兴、广饶等地,因黄河水肆虐,连年灾荒,百姓生活困苦。以卖艺为生的人日渐增多,他们演唱着当地的乡曲小调,以艺乞讨糊口。当时,博兴地区吕艺镇民间艺人杜兰喜的加入故事情节多种杂曲表演,这种表演方式的出现,群众非常喜欢,也符合当时的文化需求,当地流传着谚语 “听见杜兰喜唱,饼子贴到门框上”、 “听见杜兰喜的声,丢了纺花车儿”。
流传到博兴、广饶的 “周姑子”,随着时间的发展,受到地方语言和风土人情的影响,随着不同演员的创作发展,在曲调和唱法上更加具有本土风格,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扽腔体系。由于演唱方法是用真嗓和假嗓两音混合而成的,演唱时中音区声腔时而粗犷时而细腻,忽高忽低,强弱明显,无弦乐伴奏,常常在板后起唱,听起来一扽一停,扽扽瘩瘩,感觉滚轱辘似的。当地群众称其为 “Den‘轱辘Den’ (读den三声)”,扽腔因此得名。
二、扽腔的发展
扽腔最初是在杜姓家族内传承 “杜家班”的传承模式,在当地形成较大影响。1845年前后,吸收外姓学习扽腔,结束了 “杜家班”的家族传承模式,扽腔获得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扽腔在清朝光绪年间达到鼎盛时期,剧目繁多,内容丰富,演出阵容强,演职人员40余人,盛行于淄博、东营、潍坊、青岛西南至济南一带,并在济南、淄博开班授艺。
民国初,吕剧在博兴地区兴起。吕艺镇刘官村艺人用纸制作成毛驴的样子系在腰间,当地民众们称这种戏叫 “驴戏” (吕剧)。有 “刘官跑驴高渡扽”的俏语 (“扽”在当地方言中有捉、拿的意思)。由此可见,扽腔的艺术魅力并不亚于吕剧。但吕剧发展迅猛,融合移植了扽腔的许多经典剧目,随着吕剧的崛起,扽腔步入萧条,演出市场慢慢日渐缩减。
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扽腔戏萎缩濒临绝迹。到了五十年代,博兴县文化馆干部马立廷,下乡辅导文艺节目期间,发现了这种 “鼓板伴奏”的艺术形式后,被深深吸引住了,并决定深入挖掘研究这门艺术门类,为了提高扽腔演出的舞台效果,马立廷尝试加入板胡伴奏,扬琴为辅助、为了使音乐声腔更加丰满融入了民二胡、笛子、三弦、笙等乐器,第一次为扽腔配上了文场伴奏。
文化大革命期间,一大批扽腔剧本、服装、道具被烧毁,抢救工作被迫停止。改革开放以来,文化部门在抢救保护的基础上,扶持起几个民间扽腔剧团。
近年来,博兴县为抢救此剧种,实施了抢救保护工程,在继承与创新的基础上,挖掘剧目,改革唱腔,将濒临灭绝的剧种重新搬上舞台,成功创作出 《人间真情在》、 《好亲家》、 《牛老邪赔礼》等扽腔剧目,分获第二、三、八届中国滨州博兴国际小戏艺术节大奖。 《廉政灶》获第十一届中国滨州博兴国际小戏艺术节 “最佳推荐剧目奖”,山东省文化厅主办的优秀小型戏剧新创作剧目汇演荣获“优秀剧目奖”;第六届 “中国戏剧奖·小戏小品奖”大赛,获 “优秀入选剧目奖”奖。
三、扽腔的特色
(一)唱腔
扽腔中的唱词是使用了当地的方言 “俚语”,并融入许多称词,大部分都是七字的上下句,或者加上 “三字头”改为十字上下句。这种唱词结构也直接影响了扽腔的曲体结构,一般是上下两句体,还可以在上下两个乐句体的基础上进行变化延伸构成新的四句或六句的乐段。旦角和小生所使用的唱腔,上下两个句的曲体结构属七声音阶宫调式。老生和老旦还有花脸所使用的唱腔,曲体结构是在上下两个乐句的基础上发展、变化构成的,属七声音阶的徵调式。
(二)板式
扽腔唱腔板式通常分为:慢板、原板、快板、跺板、急板、散板。慢板:为三眼板,多在叙述性或感情性较强的唱段中使用,曲调婉转动听,速度缓慢。原板:为一眼板,长于叙事。跺板:为无眼板,长于表现急促的叙事或争辩。急板:在表现剧中人物情绪的突然转变,遭受重大的挫折或心情激动时,造成紧张气氛,说唱性强。散板:多用于唱段的开始或末尾,带有引子的性质,节奏自由。在扽腔的大段唱腔中,也有各种板式的成套运用,从慢板、原板、跺板转散板,有慢有快,有张有弛。《葡梅架》的旦角唱腔就比较典型。
(三)曲牌
扽腔的唱腔曲牌主要有:娃娃腔、乱弹、昆腔、吹腔、三腔、尾声、一枝花、将军令、水龙吟等唱腔、曲牌。
(四)表演
扽腔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已经形成了生、旦、净、末、丑各类行当角色的五大类型:生行中又分为老生、小生、红生;旦行分为刀马旦、青衣、彩旦;净行分为红脸、大花脸、二花脸;丑行分为文丑、武丑、丑旦。扽腔表演模式比较相对固定,但各个行当与角色的表演程式又各不相同。旦角表演讲究: “青衣走,大甩手;小旦走,起风又摆柳”;大花脸表演则讲究功架、气质,要求气度恢宏、雄浑、凝重,以唱见长等。旦角委婉悠扬,柔弱缠绵,如丝似器;老生浑厚、正直,起伏跌宕;花脸刚直、豁达,雄厚粗犷;小生似行云流水,通俗流畅。扽腔在发展过程中,汲取了其他剧种的表演艺术特长,弥补和充实了自己的不足。经过长期的舞台演出实践,形成了粗犷豪放、细腻典雅的独特艺术风格。
(五)乐器
扽腔武场主奏乐器主要有:板鼓、大锣、铙钹、手锣、碰铃、云锣、堂鼓、水钹等。文场主奏乐器主要有板胡、扬琴、民二胡、笛子、三弦、笙等。
(六)剧目
扽腔从形成到发展再到创新的过程,其传统剧目融合兼容,集思广益,逐渐具备了绚丽多姿的特色。但是由于流传久远,词谱大都口口相传,剧目也有大部分失传。老艺人能记忆的传统剧目有100余出,既有表现农民生活的小戏,也有反映封建社会才子佳人的爱情大戏,经常演出的有20多出:《红娘成亲》 《王盘吵年》 《曹庄杀狗劝妻》 《王小赶脚》 《砸粥缸》 《观灯》 《父女斗》 《葡梅架》 《双钗记》 《刘素真挂帅》 《双生赶船》 《二堂训子》 《龙凤面》 《俩亲家顶嘴》 《排还记》《李怀玉盼亲》 《溜山沟》 《王天宝下苏州》 《刘吉捉妖》等众多剧目。
四、扽腔的传承与保护
扽腔的起源在中国戏曲之乡博兴,是博兴县最具有独特魅力传统戏曲剧种,2006年被列入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两百多年来,该剧种历经各代艺人的加工提炼和修饰创造,已发展成为优秀的地方戏曲。其独具特色的戏文、经典不衰的唱腔、别具一格的表演形式和音乐结构,为中国戏曲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生活娱乐方式的多样化,加上扽腔自身区域性较强的特点,了解并会演唱扽腔的艺人越来越少,保护与传承工作迫在眉睫。
在县委、县政府和上级业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2005年成功组建起 “博兴县扽腔剧团”,为扽腔的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为更好的保护和传承这一古老剧种,博兴县扽腔剧团采取了多项举措:
1.开展了扽腔普查工作,初步掌握了扽腔发源、发展的历史沿革及其价值等状况;并对普查资料进行归类、整理、存档;深入扽腔流行区域,走访老艺人,挖掘曲牌、剧目,对健在的老艺人进行抢救性录音、录像,制作音像资料,将搜集的剧本、曲牌进行整理。
2.整理加工优秀传统剧目,通过演出使扽腔发挥出更大的影响。在继承传统剧目的同时,进行革新创造,排演新编历史剧和现代戏,充分使古老剧种与时代相同步,重现扽腔之风采。
3.增加演出场次,扩大该剧种的流行区域,深入挖掘该剧种的影响力度,积极有效宣传、大力推介扽腔,使剧种生命力繁茂旺盛。
扽腔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质朴无华的艺术风格,其剧目之多,内容之广是很多地方戏无法比拟的,但时代和环境的变迁使扽腔失去了发展的土壤,濒临灭绝,虽然采取了多种措施,扽腔的发展现状依然不容乐观,还需要社会各界更多的参与进来,不断地进行挖掘和创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这一古老剧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