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剧大型现代戏 《突围》导演阐述
2019-12-23周波
周 波
吕剧现代戏 《突围》是一部以抗日战争为题材的传奇戏剧。该剧讲述了抗战时期,日寇围困东南山,八路军战士和黄县基层党员为掩护一千多老百姓突围的故事。他们壮怀激烈,勇于担当,最终献出年轻的生命,完成了掩护群众突围的光荣任务。为我们谱写了一曲抵御外辱,伸张民族大义的英雄赞歌。该剧冲突激烈,人物鲜明,结构紧凑,主题紧扣爱国主义、英雄主义,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和震撼力。
本剧塑造了以叶刚、山花、白兰为代表的中华好儿女,在国难当头,家国不保的危难中,慷慨赴死,为国捐躯的英雄气概,是一部新的红色戏剧。虽然本剧故事和人物是虚构的,但是故事背景,历史背景却是真实的。故事本身具有浓烈的悲剧色彩。
编剧试图告诉人们:抗击外来侵略的大无畏牺牲精神是我们这个民族永不可缺的,智慧和勇敢是胜利之本,侵略者没有好下场。
一、关于历史背景
1941年到1942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最困难的时期,日本侵略者把进攻重点转向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并与国民党投降派相勾结,加紧对敌后抗日根据地的 “蚕食”、封锁和 “扫荡”,致使胶东抗日根据地出现了严重的困难局面。
日军在胶东地区推行的 “蚕食”政策和封锁政策,是其破坏胶东抗日根据地、摧残胶东抗日武装力量的重要策略。据不完全统计,1942年一年,日军在胶东地区设的据点就多达400多个。为了粉碎日军的 “蚕食”政策,中共胶东区委和胶东军区采取 “分区坚持、互相配合”的战术原则,在根据地边沿地区大力开展反 “蚕食”斗争。
针对敌人的凶残 “扫荡”,中共胶东区委领导胶东军民艰苦作战,多次粉碎日伪军的 “大扫荡”,保卫了胶东抗日根据地,保卫了胶东人民。日军在1942年冬季的 “大扫荡”,是胶东抗战史上最残酷、最野蛮的一次。11月8日,日军华北方面司令官冈村宁次秘密从北平飞到烟台,布置对胶东抗日根据地的扫荡。11月17日至12月底,日军第十二军司令官土桥一次指挥日军1.5万人,在26艘军舰和10架飞机的协助下,在伪军及投降派赵保原等部5000余人的配合下,对胶东抗日根据地进行了为期40天的“拉网合围”大扫荡,制造了骇人听闻的 “马石山惨案”、 “招远惨案”等。
为粉碎敌人的扫荡,八路军山东纵队第五旅和胶东军区部队,同地方武装、民兵密切结合,以烟青公路为界组成两个指挥系统,相互配合进行反扫荡。
在这期间,涌现出了许许多多的英雄人物,李宝忠、任常伦等,他们抛头颅、洒热血,为了保家卫国、为了战争的胜利而光荣牺牲。吕剧 《突围》就是以这些英雄人物为原型进行编创的。
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反对帝国主义的一场正义的战争,是中华民族承受了巨大痛苦和巨大灾难的一场战争,是中华民族和全世界所有的反法西斯人民团结奋斗、英勇不屈的一场战争,是中华民族教育子孙后代以史为鉴,誓血不忘的政治主题和文化主题。在这场战争中,千千万万个英雄的中华儿女前仆后继,为民族的解放和独立同日本侵略者展开了惊心动魄的生死之战。 《突围》这部戏就是以这场战争为背景,以民族抗战精神为主题,以传奇的剧情结构为艺术风格,以及紧张、刺激、动感、热烈和鲜明的人物性格为特点,讲述了一个引人入胜、多彩生动的抗日故事。
描写和歌颂了以叶刚为代表的革命志士的斗争史实。并通过他们的行为故事,赞扬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同仇敌忾的团结精神和敢于战胜一切侵略者的大无畏英雄主义精神。歌颂了中华儿女们淳朴、善良、敦厚智慧的人类美德。以此证明了中华民族是一个热爱和平的民族,是一个令人类骄傲的民族,是一个不可战胜的民族,是一个有光明前途的民族。
二、关于思想表达
日本军国主义侵华战争的累累罪行,早已是一桩桩历史的铁案载入史册。那是一段 “罄南山之竹书罪无穷,倾东海之波流恶难尽”的人类之劣迹,是一段血痕与泪痕叠印,残酷与悲壮交加的历史篇章。凡亲身经历过那场人间浩劫的人,只需掀开那段历史的一角,刻骨铭心的悲愤记忆就会汹涌而至。那是一段不堪回首而又必须加以正视的历史。
虽然那场战争已经结束74年,殷红的血迹已逐渐褪色,已成为只有用记忆才能触摸到的伤痕。但历史的结论是严肃而公正的,那就是中国人民在惨绝人寰的苦难中,以付出重大牺牲为代价,才换来了光明战胜黑暗,正义战胜邪恶的光辉结局。虽然战争的肮脏烟尘早已散尽,但对苦难历史的记忆永远不会沉睡,因为它带给我们民族的灾难太深重,太深重了!
到处茑歌燕舞固然很好,和平盛世值得珍惜,但 “居安思危”也切莫忘记,这是我们伟大民族历经数千年的兴衰沉浮,总结出来的警世箴言。我们应当珍视先辈用鲜血与生命书写的历史,决不允许任何玷污历史的行为。不许历史的悲剧重演,就必须警惕任何对历史的歪曲与健忘。简单一句话:正视历史以警示现实。
三、关于现实意义
“没有记忆的民族是没有前途的”。在民族的痛史面前,记忆永远是痛苦的。因此,记忆,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在无数为抗日战争牺牲的同胞的亡灵面前,我们肩负着沉重的责任。本剧的现实意义就是让我们永远记住那段难以磨灭的往事,唤起民众的爱国情结,让历史不再重演。
四、关于基调的把握
本剧总基调是深沉,凝重而悲壮的,在悲壮的色调中蕴含着一种不屈的抗争精神——一种对人权和尊严的捍卫,一次正义与邪恶的较量。一种文明对野蛮的蔑视,一次弱势对强势的胜利。
我们需要营造浓烈的战争背景,突出前台角色的内心世界和感情世界。所要追求的是一种民族气节,一腔爱国热情,一股阳刚之气,该剧无疑肩负着弘扬民族精神的使命。
五、关于风格样式
此剧本已经为我们提供了比较明确的文学风格和叙事结构。为忠实于文本,在二度创作当中,我想采用具有浪漫色彩的现实主义手法,让现实主义的大写实和浪漫主义的大写意巧妙的、不动声色的、情理之中的结合在剧情当中,为剧情的情感、高潮起到推动和升华作用,营造出在恶劣环境下、硝烟战火中浪漫的美感,惨烈的美感,悲壮的美感,震撼的美感!所以,全剧的基调是情感细腻而又充满了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的,是激昂的,也是悲壮的。
六、关于体裁定位与表现风格
该剧类型属情节诗剧,是一出具有鲜明时代特点,表现民族精神和展示民族大义,具有诗意般悲剧色彩的正剧。这是一首弘扬民族正气的颂歌。其表现风格应为:凝重、恢宏、热烈、绚丽;既要有诗情,也要有画意。要表现一种喷薄炽热的生命的涌动。
七、关于演出形式
《突围》总体演出形式是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有机结合。具体地说,是以严谨的现实主义创作态度和方法塑造活生生的人物形象。在此基础上,要着力强调演出形式的美感和意蕴,要充分发挥吕剧艺术的特长和优势,强调演出结构上的音乐化和舞蹈化。音乐化,即强调韵味和流畅性;舞蹈化,即强调动作场面的优美和写意性。应当注意的是:我们不能一味地表演情绪!人物的情感和情绪源于人物积极强烈的内心动作,源于对规定情景真切的感受。这个剧本写的是抗战题材,所以,演员在塑造人物的时候,一定要把自己摆进剧本的情景之中,把真实的感受和体验传达出来。
为了强化人物的情感表达,我们将综合运用一切艺术手段来形象地展现人物情感起伏的流程,人物的造型尽可能的贴近当时的生活,灯光要进入到人物的内心世界,要成为人物内在情感的外化形象。舞美要简捷、优美而灵活。总之,演员要真挚细腻的情感抒发与多样化表现手段的诗意结合,就是我们追寻的演出形式。
一出好戏,一是剧情故事性强,二是唱腔动听,三是表演细腻。故事性强就是要具备,情节错综复杂,曲折动人,悬念迭生,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令观众透不过气来的剧情。非如此,不能满足观众听、看故事的强烈愿望。二是唱腔动听,唱段是戏曲艺术的重要表现手段之一。抒情唱段可以直抒胸臆,直达人物的内心深处,这就需要用音乐和演员的表演来共同构筑人物的多重心理空间。还要引入舞蹈化的身段,提升演员的形体表现力,创造鲜明、强烈、动人的舞台形体语汇,用来表现人物的内心冲突,用来抒情。要将人物内在心绪物态化,变成可见可感的视觉形象,以达到丰富舞台现有的艺术表现手段,增强视觉艺术魅力,向审美时尚靠拢。绝不可忽略视觉的观赏性和冲击力。
八、关于人物
在我们创造这一群性格各异的人物形象,揭示人物命运与遭遇时,不是立足于对历史恩怨的狭隘宣泄,重在解剖和揭示人性和民族性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的真实状态,进而唤醒良知与理性的反省。从艺术创作的角度来说,我们将使用现实主义创作方法,重视人物性格的刻画,人物的外部性格化需要千人千面,内部性格化即心灵的刻画需要从人性的解析中寻找依据。
在对人物有了理性的认识之后,如何去表演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在这部戏里,所有的表演都必须以人物性格的塑造为出发点,赋予人物以准确而鲜明的时代感,而时代感就是特定历史条件下人的精神气质,行为逻辑和思维方式,内心世界的一切无不显现时代的印记。我们所表演的不是神话传说,不是童话故事,是再现74年前曾经发生过的事情,如果没有时代感就没有起码的真实感。我们还要杜绝一切公式化、简单化、概念化的表演,那种很 “脸谱化”的模式,如果仍不加区别地沿用则将大大地损害这部作品的美感。
主要人物性格特征:
叶刚:中共党员、八路军参谋,有文化有知识,对党忠贞不二,立场坚定,爱憎分明,忠于理想,坚贞不屈。他正直善良,嫉恶如仇,性格爽朗,沉着机警,临危不惊,能收能放。他与白兰曾有一段恋情,但由于战争他们失联了,万没想到的是白兰并没有离开此地,但他们却失之交臂,最终也没有谋面。他与山花的爱情是犹豫的,一是由于白兰,二十考虑到战争的残酷,所以他对山花始终没有一个明确的态度。
山花:中共党员、游击队长、性格干练、忠于理想、信念坚定。在工作中爱上了叶刚,她们是革命友谊加爱情。虽然叶刚没有准确答复,但她心里已经完成了爱的旅程。最终与自己爱的人共同笑对死亡。
铁柱:八路军战士,中共党员。长工出身,性格直率,深明大义,在长期生活中与寡妇石榴产生爱情,他深爱石榴,但为了民族大义他毅然参加了八路军。
石榴:寡妇、铁柱东家。善良贤惠、本真率直,敢于大胆追求所爱。在常年的相处中,她爱上了长工铁柱,而且爱的很深。
白兰:叶刚走散多年的恋人。有文化有知识、纯洁无瑕,是一位 “仙女”般的女人,就是这样一个清纯善良的女人却被鬼子无情的玷污了身体,身心受到了严重的摧残,为此她感到自己很 “脏”。大强为掩护她献出了生命,使她的境界升华,最终与侵略者同归于尽。这是一个令人心痛的女性。
大强:八路军战士。清纯可爱,是现在人们所说的 “小鲜肉”。十八岁的青春年华,却赶上国破家亡,他毅然入伍抗击日寇,为保护白兰献出生命。
姜善堂:村长,立场坚定的老党员。沉着冷静,敢于担当。
喜欢嫂:村长老婆,妇救会主任,党员。快人快语,善良直率。虽有不同意见,却能顾全大局。
九、关于演员表演
这个戏的表演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对人物形象的感受和对人物情感的体验。
特别强调的是,要反复的读剧本,要学会苦读剧本,多读几遍也许会觉得枯燥,但要知道,剧本当中不仅仅只是文学,不仅仅只是故事,不仅仅只是作者的心血与汗水,重要的是在字里行间寻找思想,寻找人物个性,寻找人物心理依据,寻找人物的情感依据,寻找人物的性格依据,寻找人物关系的依据,寻找舞台事实与事件的依据,然后再加以分析,注入鲜活的血液,只有这样,你才会融化在人物当中,人物也会融化在你的心里,只有这样,你才会塑造出有血有肉的鲜活的人物。
塑造人物形象,说到底就是体现人物、表现性格。但人物的思想感情变化无穷,千差万别,要塑造好人物,就必须抓住角色的性格特征,而不能停留在抽象的概念上,不单要从剧本中和书本中去寻觅能融入人物角色的素材,还要从生活中寻找表现人物所需要的素材。寻找他们在规定情境下内心活动和与众不同的行动。在表演过程中,人物性格要随情节的发展而推进,按照他 (她)们的行动逻辑,运用戏曲表演的特殊手法,体现其特殊的个性,推进情节和人物性格的发展。
情节是人物性格的发展史。 “情”,更是表演、塑造角色的统领。没有情,就没有人物性格色彩的变化,就没有人物思想感情的层次发展和戏剧情节推进的动力。戏曲表演要达到一定的高度,就要求演员深刻地理解角色的处境,深入到角色的灵魂深处,去把握人物情感的变化。演戏只有进入了角色的情感世界,才能使所有塑造的人物形象具有美学价值。
戏曲演员要具备训练有素的表演技能,但没有人物一切技巧将毫无意义,只有技巧而没有体验的表演只能让观众纯技术地观赏,而无法被真正打动。
《突围》的演出在表演上固然要遵循传统戏曲的美学原则,必须运用唱、念、做等表演程式,但设计、选择和运用这些手段时,我强调演员必须要努力寻找内心依据,让外部动作成为外化情感和心理活动的载体,让每一个调度都有内在的涵义,切忌动作的堆砌,切忌没有情感体验的技艺性表演,更要警惕玩手段。只有当演员被人物的情感所感染、激动的时候,那种发自本能、信手拈来的身段、动作、技巧才是最准确、最具有说服力和生命力的。
要努力追求表演的真实性,塑造真实的人物,表现人物的性格魅力。表演的深化,人物情感的表达与宣泄,人物内心世界的层层揭示是我们的追求。我们还要杜绝一切公式化、简单化、概念化的表演,对全体演员的表演要求是:时代感、生活化、激情、感性。
总体要求:朴实的表演,真实的表演,细腻的表演,内在的表演,个性化的表演。切忌概念化的表演,表面化的表演,图解化的表演。那个年代的激情,是战胜一切的革命激情,是胸中的怒火和仇恨,是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共产主义的理想和信念!我们第一个任务,就是要寻找和紧紧抓住这种激情!而我们每一位演员都要用这样的激情来塑造人物 (包括舞台上的每一位群众演员都要有这样的激情,我认为,角色无大小之分),用这样的激情来完成这台吕剧的创作。我们要用脑子去演戏,要用心去演戏,这就是我对演员表演的总体要求。
总之一个原则:在强调体验的前提下,设计唱、念、做等各种手段,力求表演真实、生动、细腻、准确。
如果,上述要求能够通过精心创造得以有效体现,那我们所应确立的演出样式必将呈现出细腻而浓烈的演出风格。
十、关于台词
作为吕剧舞台剧,演员的台词至关重要。戏班里讲话,七分念、三分唱。老艺人反复教导:千斤念白,四两唱。这就说明了戏曲表演中台词的重要性。 《突围》的台词要寻求一种既爽朗有力又委婉悦耳的台词风格,要寻找台词的旋律感。
语言先天具有旋律美,凝练的戏剧语言更将该特点充分彰显。表演创作是为内部情感寻找外部表现形式的艺术。语言是表演艺术三大动作类型之一,是可以用来 “外化”的有效工具。因而演员的创作工作,毋庸置疑地包含着用声音塑造具有特定旋律美感的 “语调躯体”,从而为塑造人物性格服务。当然语言的旋律性首先建立在对作品深刻理解的基础上。它并非是指盲目的、空洞的语调躯壳,而是由真实的内心体验作支撑,内部情感和外部表现手法相互作用的结果。
这个戏定位为 “诗剧”,那么,除了音乐唱腔外,台词就显得尤为重要。我要求 《突围》的台词,应该从人物出发,从心灵的感受出发,当然更要从人物的 “动作”出发,为着晓之以 “理”,为着动之以 “情”,讲出有内容的话,讲出有内心依据的话,讲出有潜台词的话。然后,慢慢注意语言的清晰,语言的表现力,加以提炼,加以美化,注意音韵化。在情感激荡的地方,也要注意诗句的音韵性,要随着语言本身情感的性质和情感的浓度,放大音韵的幅度。
十一、关于音乐
音乐将是我们这部剧的魂灵。紧张、恢弘、大气、震撼、抒情、优美、明亮、颂扬、浪漫等词句所表述的内涵,都将汇集在我们的音乐元素中,构成这部剧完美和谐的艺术整体。
这个戏音乐设计的基本要求,是在突出吕剧特色的基础上强调音乐的整体性。其唱腔部分应该充分表现出吕剧的旋律,其伴奏部分则应该着力表现出胶东地区地域的音调。这两者可以用现代的配器手段来平衡、协调和统一,以和谐的、情感浓郁的音符组成全剧音乐的整体形象。特别要注意主旋律的表现,要有一种历史在前进的力度。
音乐唱腔在这个戏中占的分量不轻。唱腔要含蓄,极力避免喊叫,要美,要委婉,要流畅。音乐是从人物心里流淌出来的。 我认为,唱腔还是要从人物出发,要唱人物。
十二、舞台美术
舞台美术是体现导演构思、呈现总体形象最重要的外部手段。转移以往从理性思考出发的舞台美术构思追求,以虚实结合的方法,营造 “唯美”的舞台境界,找到体现总体形象的舞美造型形象。要有宽阔的视野和表演区,敞亮、明快、大气,是这个戏所需要的艺术氛围。
东南山形象的表现尤为重要,因为,整台戏实际上就是一个场景——东南山。舞台最好有斜坡感,后面的平台要用多个,一个比一个高,形成山的态势。可考虑制作一个可升降的小转台,以表现空间变化和舞台造型。
关于灯光
这个戏要大力强化灯光的表现作用。灯光除了完美地体现布景环境以外,更重要的是着力渲染和呈现整个戏的情绪色彩,要进入到人物的内心世界,要成为人物内在情感的外化形象。
《突围》的舞台灯光的使用以表现深沉、厚重、大气、凝重为原则,密切结合整体舞台构架样式,于各场间营造出不同的情感、情景氛围,恰到好处地烘托出剧情气氛。要大力强化灯光的表现作用,除了体现每场特定环境以外,更重要的是着力渲染和呈现 《突围》剧中的情绪色彩,人物的内心世界,要成为人物内在情感的外化形象。灯光设计必须把自己置身于剧作的基础上,在导演的整体构想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应有自己的创造思想,应有自己的艺术风格,在同导演合作时能做到既突出又不出轨,既是整体的有机组成部分,又显示了自己的独特存在。现在灯光运用色彩、明暗、强弱、闪动、变化,已成为塑造氛围和表达心情的极为有利又有力的艺术手段了。
要在环境、人物、情感,三处来着力创作构思,以达到舞台灯光观念的转化。运用写实的基调和手法,根据剧情、根据气候、根据日夜、根据情感来营造空间氛围。在局部的戏剧情节时,灯光要集中,不要满台通亮。战斗场面,要战火硝烟的气氛,包括弹火纷飞的效果,重点是随着剧情的发展,运用浪漫主义的色彩来烘托气氛,渲染高潮。要给舞台美术以层次感,整个基调可能是灰暗的,但要和高潮戏有强烈的对比,光比度要强烈浓郁。
关于人物造型
这个部门的艺术构思同舞台美术一样,十分重要,也是体现 “总体形象”的重要表现手段之一。服装和化妆造型的性格化,在源于生活真实的基础上,加以改造、美饰。要同戏的整体风格保持统一。要求服饰造型具有抗战时期的历史风貌。
“深邃、细腻、唯美”是我们这个创作集体所追求的目标。
相信,经过我们全体演职人员的努力, 《突围》一定会创造出一些具有审美价值的舞台艺术形象,一定会探索出一种多视角的艺术观照,一定会使观众产生审美共鸣和情感回味。
总之,我们要怀着一颗虔诚的心,去从事创作。怀着一颗真挚的心,去反映历史。怀着一颗纯洁的心,去拥抱生活。怀着一颗火热的心,去创造出令观众满意的舞台艺术精品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