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儿童教育空间设计

2019-12-23王墨

数码设计 2019年1期
关键词:空间设计空间儿童

王墨

(吉林动画学院,吉林长春,130012)

引言

社会的发展,对儿童的教育问题也开始广泛得到关注。儿童一代是一种有形和无形资产的重要源泉。儿童的成长决定社会的成长,儿童的发展决定社会的进步,儿童的未来决定社会发展的未来,是祖国发展的未来,所以从小开始,对其开展良好的教育,可以促进其更好地发展。教育空间作为影响儿童教育活动的重要场所,只有有针对性地对其加以设计,并考虑到儿童发展的社会实际,才能更好地发挥儿童教育空间应有的教育作用,进而促进儿童教育更好的发展。

1 儿童教育空间设计的主要模式

从儿童教育的本质意义上来说,对于儿童的教育,其真正的意义并不是增加儿童的主要知识获得,而是通过教育空间的设计,丰富儿童的教育环境,刺激儿童的感性认知。让儿童在教育空间中自主进行探索,努力尝试,让其学会主动学习,进而获取知识。因此,在儿童的教育空间设计中,应尽力营造出一种“寓教于乐”的教育空间氛围,为儿童的教育发展搭建积极的平台。通过教育空间的设计,激发儿童积极主动的学习兴趣,从而促进儿童教育的顺利发展。儿童的教育空间设计,由于其具体的地位位置不同,教育空间设计的模式可以分为三类:

1.1 儿童公共教育空间模式

由于这类模式教育的公共性,因此在对教育空间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到所有儿童的共有属性,不以年龄发展的心理特征作为设计依据,而是从全体儿童的实际需要出发,综合考虑空间设计的方方面面,设计的重点更加倾向集中于那些对儿童教育具有促进意义的公共场所。这类空间的模式设计中,主要应将儿童共有的属性考虑在内,满足儿童共有的实际需求。如少年宫等教育场所的设计,在满足设计需要的同时,还应注意儿童所共有的公共空间活动属性,充分考虑到儿童的实际需求,而不是单单满足一定阶段的具体需求。

1.2 幼儿园及学校特有的教育空间设计模式

由于教育主体的确定性,教育年龄和教育目的的明确性,可以针对不同年龄阶段或是不同年级的儿童教育空间进行针对性的设计。通过这种方式满足儿童教育的实际需求。这一阶段的教育空间的模式设计,应充分考虑到儿童发展的特有特征,划分为不同的教育层次,对每个层次的儿童进行差别化与量化的空间设计。如年龄较小的幼儿园儿童,可以结合其自身的属性,在教育空间的设计上,尽量采用简化的设计,这样可以方便小儿童的日常教育活动,避免磕碰现象的产生;而年龄相对年长的大班儿童,需要丰富其教育空间色彩设计,营造出温馨活泼的教育场景,具体设计中可以使用多方面的教育元素,丰富教育空间设计内容。通过这种方式的设计,可以有效地满足不同阶段的儿童的教育需求,不仅加强了幼儿园等学校特有的教育空间的设计,也促进了不同阶段的儿童的健康化发展。

1.3 儿童家庭教育空间设计模式

在儿童的家庭教育空间设计上,应注重儿童家庭教育空间的个性化设计。设计元素的使用上,可以结合家长和儿童自身的爱好进行,努力营造出适合儿童个性的教育空间环境。对于年龄较小的儿童,家庭教育空间的设计上可以以家长的喜好为主,但在布局设计上,尽量简化与明了,方便日后的空间重布;对于年龄较大的儿童,家长可以参考儿童的学习特点与意见,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空间设计。在布局上可以考虑到儿童自己喜欢的颜色与样式,尽量满足儿童自身的实际需要。良好的教育空间设计,不仅对于家长来说能方便于儿童积极投身入学习,对于学生自身来说,也为其学习提供了良好的教育环境,促进其学习精力的投入。

2 儿童教育空间设计的主要方案

不同的儿童教育空间设计模式有着不同的设计需求,这里主要针对以上三种模式中的教育空间共性进行设计,力求达到三者之间教育空间设计的平衡,最终促进儿童教育的发展。具体可分为对儿童参与式教育空间的设计与儿童专属性教育空间的设计。通过这两种儿童教育空间设计的主要方案,在加强儿童教育空间设计良性化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儿童更好的发展。从这一层面来说,不仅满足了儿童教育发展的实际需要,同时也促进了儿童多方面的健康发展,也促进了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

2.1 儿童参与式教育空间设计

在儿童教育空间的设计中,充分加入儿童个人的创意与观点,不仅能激发儿童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满足了儿童对教育空间设计的个性化需求。所谓儿童参与式教育空间设计,对于儿童来说,整体的设计形式,不仅可以事先供儿童观赏,同时儿童也可以进行触摸、操作或是体验,这种教育空间设计可以提供给儿童一种生动与有趣的展示机会。由于儿童自身具备及其强烈的好奇心,从对教育空间的设计中,也可以激发其责任意识与担当意识,加强儿童自身的感官认知。

教育空间的实物展示上,应加强所陈列品的实用性。儿童在闲暇时间,利用这些陈列品进行运动与玩耍,不仅能激发儿童的好奇心,还可以丰富儿童的知识结构,一举双得。此外,在具体的设计中,还可以使用深化设计的方式,让儿童通过触摸去感受实物,增强儿童感受事物能力的真实感,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激发了儿童的有效联想。通过教育空间设计的儿童参与性,最终达到寓教于乐的真正目的。

2.2 儿童专属性教育空间的设计

儿童教育空间的设计,从层次设计上来看,更加具有专属性。与传统的教育空间设计相比,现代化的儿童教育空间设计更加强调的是突出儿童的主动探索能力。在教育空间的设计上,可以采用游戏性或是互动参与性的专属儿童教育空间设计方式进行,营造出寓教于乐的良好学习环境。

一方面,儿童专属性教育空间设计应突出空间设计中的手段丰富性。儿童教育空间要想取得寓教于乐的实际教学效果,就要增添教育空间设计中的趣味性安排。具体设计上,可以结合当地的地域发展特色和教育的具体模式,使用现代化的教育手段,如互动式或是体验式等手段,强化儿童学习的专注性。在重要性的展示空间设计中,可以结合现代化的手段,如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丰富儿童的教育空间设计内容,为儿童教育营造出良好的教育情境空间,不仅激发了儿童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在整体上提升了教育质量。可见,儿童教育空间设计手段的丰富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不仅可以促进儿童的自身发展,对于教育的发展来说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另一方面,儿童专属性教育空间设计应重点强化表现方法的活泼趣味性。从儿童的教育发展阶段而言,在儿童教育空间的设计中应重点突出儿童的好奇心,设计应更加新奇与充满活力,从而引起儿童注意,也能激发儿童产生联想,达到空间设置中的儿童与教育空间之间的情感共鸣。进而进一步实现儿童在适合发展的教育空间的愉快氛围中知识的获得,同时也培养了儿童的各类爱好。

具体教育空间的环境与氛围设计上,设计者应在社会实践中努力捕捉儿童的特定心理需求,发挥丰富的情感想象力。方法设计可以别出心裁,有时甚至可以超现实性设计。此外,在空间设计的颜色与材质的具体使用上,也应体现出儿童的新奇性心理特征,以激发儿童丰富的想象力为设计的出发点进行设计。

对于儿童专属教育空间的设计,只有从儿童具体发展阶段的现实性出发,加强空间设计手段与设计表现方法的重点性安排,才能设计出适合儿童发展的教育空间,进而促进儿童教育的良性与合理化发展,在满足儿童自身发展的同时也实现了教育的真正意义。

3 结束语

在设计发展的过程中,儿童的教育空间设计,已成为设计发展趋势中重要组成部分。儿童作为教育发展的对象,从小就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可以激发其潜在的想象力与好奇心,不仅能满足空间设计的实际需求,也满足了儿童教育的最终目的。在教育空间的设计上,应尽力结合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进行合理规划,从而塑造出适合儿童教育发展的空间。这对儿童而言,不仅有利于其知识的获得,更深化发展了教育的最终目的。

猜你喜欢

空间设计空间儿童
V&A“源于自然的时尚”展览空间设计
空间是什么?
忱意空间设计办公室
多元·开放·激活:公共空间设计的未来趋势探索
创享空间
居住空间设计《啁啾》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QQ空间那点事
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