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医学生医德教育探索
2019-12-23陶静楠
姚 萍,陶静楠,董 超,李 杨,黄 华
(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云南省肿瘤医院,云南 昆明 650118)
医学生作为国家医学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从事“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医疗卫生事业的生力军,其在医学教育中形成和确立的价值观,将成为他们未来职业生涯中所表现出来的职业素养的重要影响因素。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探索医学生医德教育教学,对提高医学人才的培养质量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笔者通过调查问卷及案例访谈,分析当前医学生医德观念及医德教育问题和成因,结合自身工作经验,以我国国情为依据,将医学生医德教育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医学生医德教育的可行性措施。
1 医学生医德现状及医德教育存在的问题
1.1 医学生医德现状
1.1.1 职业价值观存在偏差 当前医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存在功利性、利我性、现实性与理想化的倾向。据昆明医科大学2015级临床学院调查1 000名医学生选择学医的原因,有67%的学生认为“医生比较挣钱”,25%的学生回答“遵从父母要求”,仅仅只有8%的学生是“为治病救人”。医学生对即将从事的职业内涵缺乏深刻了解,职业价值观带着严重的功利色彩,与医生职业倡导的“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医德理念存在严重偏差。
1.1.2 职业情感欠缺 目前,少数医学生对自己即将从事的职业情感淡漠,对自己未来即将服务的对象缺乏人文关怀。网上曾流传出部分医学生对提供给自己练习的人体标本无端亵渎,如摆出各种姿势与头盖骨标本合影;同时,少数医学生对就医的患者态度冷漠。
1.1.3 人文素养欠佳 有研究认为,存在缺陷的人文素质教育是造成中国当下医德医风滑坡的主要原因[1]。在现行的课程设置中,各医学院校人文社科类课程约占总学时的8%,而美国、德国为20%~25%,英国、日本为10%~15%。大部分学校仅仅通过“两课”学习代替学生的人文素养教育,而“两课”教育效果并不理想,调查显示,仅有38.3%的医学生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课作用较大。在对医学生“是否阅读过马克思、毛泽东、邓小平著作及相关哲学书籍”的调查中,24.5%的医学生认为“三分钟热情后看不下去”,27.2%的医学生认为“没有感觉没意思”,37.5%的医学生认为“只在课堂上听老师说过”。有相当一部分医学生只重视专业课程学习,忽视人文素养的培育,“医生仅靠技术说话”的理念在一些医学生思想中根深蒂固,导致其人文素养欠佳。
1.2 学校医德教育存在不足
目前,大多数医学院校医学生的医德教育是通过相关医学人文课程的讲授进行的,其形式相对单一。而且,授课教师大多是人文专业背景,没有基础医学研究和临床实践的切身体会,使其在医德教育内容上偏重于理论知识的介绍,与临床实际情况发生脱节。医学生从课堂上受到的医德教育不能内化为职业的行动指南,教育效果不明显[2]。此外,许多医学院校更多地注重专业教育,对医德教育在教学资源分配、教学经费投入、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的重视不足,这也大大影响了医德教育的效果。
1.3 社会及家庭教育因素影响
1.3.1 社会医疗大环境存在一定的负面影响 改革开放40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的确立和完善,社会结构和利益格局的调整,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深刻变化,医疗卫生领域受到经济利益的驱动,功利主义渗入医疗领域,出现了红包、回扣、过度医疗、防御性医疗等职业道德缺失现象,医患之间出现信任危机,致使医患关系长期以来处于不和谐状态,医闹和暴力伤医事件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广大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对患者的情感付出,对在校医学生的职业认同也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部分医学生对将来从事的职业心生恐惧,个别医学生甚至有了转行的想法,严重影响了其正确职业观的形成[3]。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一些医学生把医患关系仅仅看作是消费关系,把患者仅仅看作是消费关系中的需求方,医德意识淡漠,弱化了医学生对医生职业的神圣感和自豪感,救死扶伤、治病救人的职业理想淡化。
1.3.2 家庭教育影响医德教育效果 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对子女道德的养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对于个体道德品质的养成来说,家庭氛围是任何环境所不能取代的。在家长言行举止的耳濡目染之下,对子女价值观的形成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家庭环境决定着子女性格的养成,家庭的文化素养也决定着子女道德观念的形成。在当前应试教育大环境下,很多家长盲目追求“以成绩为中心”,忽视了对子女道德的教育和指导,没有教育子女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使其在今后的职业生涯和社会生活中出现道德缺失。
2 “爱国 、敬业、诚信 、友善”与医德内涵的逻辑关系
2.1 “爱国 、敬业”是医德之魂
“爱国”是一种大德、是一种内心情感体验。只有对祖国、对人民充满热爱之情的医学生才能拥有悬壶济世的情怀;只有对医学职业由衷热爱、对生命充满敬畏的医学生才能体会到作为一名医生的光荣和责任,才不会以追逐金钱为职业价值,才会在今后的职业生涯遵循医学职业操守,守住职业底线。报效祖国、服务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是医生职责所在,是医生立命之基,更是医德之魂。只有将理想信念、国情民情融入医德教育中,才能使医学生自觉成为国家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积极推动者[4]。医德教育的根本宗旨就是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宏大理论来匡正社会不良思想对医学生心灵的影响,以“爱国 、敬业”精神为航标,拨开医疗现实中遮挡在医学生眼前的层层“雾霾”,让医学仁爱之光照亮医学生前行的道路。
2.2 “诚信 、友善”是医德之基
医学面对的是有生命、有感情的人体,美国医生阿图·葛文德认为,即使到了今天,医学面临的最大困惑仍是不确定性。医生应该转变自己的态度,不把呈现确定性作为职业的唯一价值,转而以友善与共情去安慰惶惑的患者和家属。无论医学技术有多发达,面对复杂的人体疾病,医生也只能想方设法竭尽全力去治疗、去安慰、去表达对生命的关怀。“诚信、友善”是医生与患者建立交往的基础,“友善”的态度会有效化解患者对医生的不信任,构造一个和谐的医患氛围。医德教育正是要教会学生以“诚信、友善”作为职业的根本,让病患理智看待医学的局限性,引导医学生换位思考,用自己的真诚赢得患者的信任,用自己的爱心温暖患者。
2.3 个人层面的价值理念与医德内涵高度契合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与医学教育所倡导的“医乃仁术、大医精诚”同属意识形态范畴,二者内涵一致,共生交融,具有高度的契合性。“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医德内涵的重要构成元素,医德教育必须以个人层面的价值理念为基石,二者在实践中才能交叉融合。换言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的理念是医生的职业底线,为医学生医德教育提供理论保障,医德教育的宗旨就是培养医学生更好地认知、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践行核心价值观理念,成为人民群众喜爱的好医生[5]。
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医学生医德教育路径探索
3.1 课程教学强化医学生的职业价值观
医德养成是一个复杂的“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过程,良好的医学人文理论知识是医德行为的指南。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医德的内化需要“使之成为个体人生意义和人生价值的导向和引领力量,达到促进个体德性人格提升和全面和谐发展的目的”[6]。学校应重构课程体系,加强人文教育,使医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3.1.1 增设相关课程 职业精神的培养要充分发挥“两课”教学与人文课程、专业课程的融合与相互作用,注重在“两课”中实现核心价值的引领,在人文课程中实现人文方法的传授和人文精神的提升,在专业课程中实现医德教育的渗透。医德教育在教学全过程中应得到持续的深化,同时要创新课堂教学模式,适应学生心理发展,通过案例教学、情景教学等让学生在知识学习的过程中做到举一反三,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如通过拓宽人文社科类课程设置,实施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使医学生医德理论丰盈,职业价值观不断正化,人才培养质量明显提升。以“两课”为主,加大人文社科类课程学时,开设文学、心理学、社会医学、美学、医学伦理学等多门选修课程,加强医学生人文素养教育,强化医学生职业价值观。
3.1.2 专业课教学中渗透价值观引导 运用微课、慕课、在线课程教学手段,采取案例、情景教学的方法,培养医学生以人为本、“既见病更见人”的临床思维能力,使医学生在系统的理论学习中感知医德内涵,即德育融于智育,智育渗透德育,形成统一的育人机制,一改既往二者分离的状态,促进医学生医学人文素养提升,彰显职业价值观。
3.2 新媒体渗透医学生职业情感教育
在信息化快速发展的今天,学校、医院医德教育理应高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大旗,渗透新媒体,润物细无声,铸牢学生的职业情感[7]。如通过学校及医院论坛、微信公众号开设医德专栏,以微信、微博方式推送身边平凡医生的优秀事迹,定期发布和更新信息,让医学生于潜移默化中接受医德教育;通过微平台及时组织医患热门话题讨论,引导医学生正确看待媒体报道的医患冲突、伤医事件,把社会负面影响降到最低限度。借鉴新媒体等传播方式,一改说教方式,配合图文、视频,使热点事件、优秀医生的先进事迹产生正面的引导效应。这种以新媒体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念,传递正能量的方式,为树立医学生正确的职业情感做出有益的探索。
3.3 临床实践丰富医学生的人文情怀
临床实践是医学生内化核心价值观理念,丰富医德人文情怀的试验场[8]。对医学生而言,医务岗位不仅是职业,更是践行、传递、弘扬爱的平台。“关爱患者,以人为本”的医学人文情怀不是靠空洞说教达成的,只能通过实践逐步形成。医学院校应与教学医院搭好平台,狠抓学生实践环节的医德教育,组织医学生开展假期社会实践、志愿者活动,使其对医生职业有直观感受。在医学生临床实习阶段,学校更需要与教学医院形成教育合力,即学校考核评价教学医院,医学生考核评价临床带教教师。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导,为医学生提供系统的医德学习实践环境,才能培养出更多人民满意的好医生,这也是高等医学院校的神圣职责[9]。学校应帮助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将人生价值的实现与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紧密结合,为人类的健康、社会的进步做出贡献。
3.4 着力加强德育队伍建设,注重医德模范的引领
高等学校各门课程都具有育人功能,所有教师都负有育人职责。为师者,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无论是在课堂教学还是生活中,都应注重自身的修养,在工作中注重敬业精神与榜样的引领作用;在生活中展现师者的内在气质和风范;在师生交往中体现优雅的举止和礼仪。要特别注意在临床实践中引导医学生,将职业精神与专业技能有机结合,发挥医德模范的引领作用,以情感人,用真实的情感和示范作用,激发医学生对于职业的归属感,促进职业价值观的形成。要体现教师的主导性,用“教”服务“学”,针对教育对象的性格、志趣、能力、原有基础等具体差异,达到因材施教。教师要把职业精神教育融入医学生专业学习的各个环节,渗透到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的各个方面,在传授专业知识过程中加强职业精神教育,提升职业觉悟。可以邀请教学医院纪检监察科、医务处等部门的教师参与到医德教育中来,通过一线教师结合临床医疗实践,对医患纠纷、医德医风建设、医院相关反腐案件进行剖析,使医学生充分意识到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的医德教育对于自身成长的重要指导意义。
3.5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应相辅相成
3.5.1 注重身边教育 家庭是一个人接受教育,塑造性格、意志和品德的第一场所,家庭教育对一个人的成长影响重大。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家教严格、家风良好的家庭,子女一般也都品德优秀。作为父母应该率先垂范,遵守社会规则,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当国家需要时能勇敢站出来,用自身行动来教育子女,形成并强化社会责任意识。家庭的道德内化教育,是医德教育的前提和基础,直接影响着医学生医德观念的建立,是医学院校开展医德教育的决定性因素。所以,家长应该帮助子女明确学习动机,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和职业观。
3.5.2 强化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是师生学习、生活的主阵地,因此建立具有浓厚文化气息的校园环境是彰显职业特色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在学校人才培养过程中起到潜移默化的积极作用。通过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能够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教育、引领和导向功能,树立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促进医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形成[10]。(1)要加强校园的建设,构建适合学校历史与办学内涵的建筑物与环境,使医学生沉浸在学校传统的文化中,以学校为荣。(2)经常开展有益的文化娱乐、文化沙龙等活动,如晚会、体育竞技、各种文化技能竞赛等,让医学生能够适时放松,更好地提高学习效率。(3)经常开展一些学术交流活动。如聘请校外知名专家学者到学校做学术报告,增加学术氛围和学术气息;邀请先进代表、知名校友讲授创业经历,激发医学生为社会服务的意识和责任感。(4)指导医学生开展社团活动。帮助和指导学生成立各种社团,开展各类志愿者活动,使他们拓展知识,增强社会责任感。
总之,医德是从医者的根本操守,是从事医疗行业的底线,是每名医生的道德标尺,良好的医德医风是构建完善医疗体系的基础。医德教育是个永恒的话题。大学期间正是青年人人生观、道德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医德教育可以帮助医学生形成良好的医德品质[11]。医德教育模式多种多样,各医学院校应不断探索,不断创新,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建立相应的医德教育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