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生生理学基础教学模式改革
2019-12-23许小燕侯伟生
许小燕,王 雯,侯伟生
(揭阳市卫生学校,广东 揭阳 522000)
生理学基础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是医学生入门接触的医学必修课,也是联系基础与临床之间的桥梁。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及实际操作能力,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本课题组在我校2017级助产、护理两大重点专业进行生理学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下面结合对生理学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谈谈笔者的体会。
1 创新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中职《生理学基础》教材虽以人体系统进行编写,但是知识点颇为琐碎,内容抽象枯燥且难以理解,从而容易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针对此现象,本课题组进行探讨,提出符合学校实际的解决方法。虽处于摸索阶段,但已进行的教改实践显示已取得不错的成效,具有很强的可行性。
1.1 注重启发式教学[1]
以往课堂是教师唱独角戏,学生被动式接受,固化学生思维,课堂上学生缺乏独立思考空间,这样的教学模式大大影响了教学质量。教师应改变传统授课模式,可灵活采用启发式教学,如讲到心脏电生理时,可在上课初提出问题“为何人的心脏能每天不知疲倦地跳动?”一方面可以吸引学生的上课注意力,另一方面学生带着问题上课,边听课边找答案,可启发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积极性。在授课结束后,让学生利用刚学到的知识进行小组讨论,最后请学生代表进行发言,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1.2 合理使用讨论式教学
在生理学基础课程中,我们可选取部分简单章节,如消化与吸收、体温等章节由原来理论讲授模式调整为讨论式教学。由教师课前提醒学生课前预习,上课整体流程大概为: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自习—学生分析讨论—学生发言回答问题—教师总结。讨论式教学真正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畅所欲言,表达自己观点,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的主人。通过讨论教学模式可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印象。
1.3 巧用游戏活跃课堂氛围
在上新课前复习旧知识,教师可采用游戏法进行复习,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自由书写其中一个知识点,写好交给组长,贴在学习园地,看哪组最快;教师同时抽取其中某几个问题让学生进行抢答,答对者给予相应奖励。
1.4 增强实验课实用性,更好地掌握知识
为了使学生应用学到的理论知识,教师开展的实验课应紧密联系临床。比如开设ABO血型鉴定、人体肺活量、体温的测定、人体心音听诊、动脉血压的测量等。学生通过实践,能更好地理解及掌握新知识。
1.5 添置《漫画人体》,增强课程趣味性
处于本阶段年龄的学生都不喜欢“啃”教材,如果将生理学知识以漫画形式讲解出来,会深受学生的喜爱,所以可将《漫画人体》等书籍介绍给学生,会增加学生对医学的兴趣。
2 善于应用先进信息化教学手段
随着时代发展,信息化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教师也需跟上时代步伐,在课余时间不断给自己充电,及时提升自身信息化水平。在多媒体课件制作过程中,教师可利用网上资源,下载最新图片、演示动画,如讲血液的组成可用示意图展示,替代繁杂的文字描述,简单易学,直接明了;动脉血压的形成讲解过程中教师可演示Flash模拟动画,扩大学生的感知空间。教师可同时建立讨论群,学生如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难题,可在群里提出并进行讨论,教师及时给予解答,加强师生之间互动。另外,使用智能手机录制解剖模型讲解小视频,容量小,可供上传讨论群让学生自行下载观看,实现教学资源共享。针对本课程重难点内容,我们还利用喀秋莎、Powerpoint 2010等录制微课软件,将重点及难点分别制作成微课,方便学生课后反复重温复习,并在归纳小结环节,教师可借助思维导图软件对课堂知识点进行总结,让学生一目了然。通过初步问卷调查,91%的学生认为信息化教学手段的使用对自己的学习有帮助,超过82%的学生表示对这种方式感兴趣或比较感兴趣。
3 优化教学内容,采用融合教学法
基础医学课程包括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等多门课程,传统教学以课程为单位进行独立教学,导致学科之间界限分明,形态与功能之间联系不紧密,忽略学生综合分析能力的培养,容易导致学生“学一门丢一门”的现象[2],不利于将来临床课程的学习。本课题组就解剖学基础、生理学基础及病理学基础课程进行融合教学,本项目以中职卫校助产、护理医学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淡化学科间界限,加强学科间知识点的联系,有利于学生系统化理解医学知识。如讲到影响组织液生成的因素时,可联系过敏反应病变过程,由于对过敏原炎症反应使血管扩张,血管通透性增加,组织液生成增加,产生水肿,如若累及呼吸道,引起呼吸道壁组织水肿,会导致呼吸管腔狭窄,患者则会出现呼吸困难等临床表现。又如教师讲授胃壁大体及微细结构后,接下来继续讲解胃内消化生理知识,接下去联系病理学常见疾病——消化性溃疡发病机制,学生掌握了发病机制,最后提出“消化性溃疡如何治疗”可引发学生进行思考;融合教学既能让学生更好地认识疾病本质,培养其临床思维,又能节省课时,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大大提高教学效率。实施融合教学法后,2017级学生考试总体成绩较前一届大大提高,优秀率提高了10%。
4 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是教学改革的基础
融合教学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对任课教师的知识储备、教学能力等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师需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库,了解临床新进展,并且教师需跟紧时代脚步,提升自身计算机应用技能,更好地制作出符合中职生学情的课件及微课。生理学基础课程名词概念多、知识点零散、内容枯燥,为了帮助学生轻松有效学习,教师在授予新课时,需联系实际生活,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3]。如区别血红蛋白的氧容量和血红蛋白的氧含量,可借用船载客进行比喻,一艘船理论上最多可载多少人就好比血红蛋白的氧容量,而血红蛋白的氧含量就比喻为实际这艘船的载客量。通过形象比喻,学生很快掌握两个很容易混淆的概念。
生理学基础课程不可拘泥于任何一种固定的教学模式,巧用讨论式、启发式教学法等,注重融合教学,将教学内容进行有机整合,将医学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整理,从形态结构、生理、病理等多方面进行连贯讲述,淡化学科界限,促使学生系统化、整体化掌握医学知识。
综合采用以上教学方法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显著提高,且乐于思考。接下来,本课题组仍将继续完善教学方法,寻找更加符合中职生学情的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