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厦门市海滨浴场海浪救生管理现状研究

2019-12-23岳明集美大学福建厦门361000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9年5期
关键词:救生员厦门市海浪

□ 岳明(集美大学 福建 厦门 361000)

1、前言

位于福建省东南端的厦门是海岛城市,与我国台湾省的金门市隔海相望,市区由思明区、离岛鼓浪屿组成,东西12.5公里宽,南北长13.7公里,海岸线纵长,沿岸四周的沙滩资源非常丰富。厦门是国家级创卫先进城市,也是现代化国际性的港口风景旅游城市,拥有国家首批5A级景区——鼓浪屿。据厦门市旅游局统计,2015年全年厦门市接待国内外游客数量首次突破6000万,预计2020年将达到1亿人次。作为一座风景秀丽的海湾型城市,厦门市拥有众多天然的海滨浴场,随着环岛路的建成,沿线的海滨浴场也逐渐产生并逐步发展,并且具有一定的完善规模,共有椰风寨、海韵台、太阳湾、珍珠湾、厦大白城、观音山、黄厝、港仔后、大德记浴场、观海园9处海水浴场。

由此可见,保障游客在海边的安全成为了重中之重,关系着人的生命安全与地区经济旅游业的发展。海浪救生成为了重要的保护屏障,建立好完善的海滨浴场管理系统,加大政府的监管力度,培养具备专业技术水平的救助人员,配备专业的救生设材设备,加强各部门之间的配合联系都是完善海浪救生管理的可行性手段。

2、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

2.1、研究对象

本文以厦门市海滨浴场海浪救生管理现状为研究方向,以海滨浴场救生人员为主要研究对象,对现存的海滨浴场救生站及救生管理系统存在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2.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通过集美大学图书馆和中国游泳协会、厦门市游泳协会等机构,查阅与海浪救生及海滨浴场管理有关的期刊和论文资料,同时还有与游泳运动和海浪救生类相关的书籍,以及大量报刊及会议记录等,为本文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2)实地调查法。

以厦门市椰风寨海浪救生救助站为主要调查地,进行实地考察,深入全面地了解海浪救生员的基本情况和救生管理整体现状。

(3)专家访谈法。

对厦门市椰风寨救生站负责人和集美大学海浪救生培训教练进行面对面的 访谈,访谈的内容主要有现存海滨浴场管理和专业人员不足情况;浴场管理和专业救生人员培训的重点和难点;对今后海滨浴场海浪救生管理的发展提供意见和建议。

3、研究结果与分析

3.1、海浪救生概述建设海滨浴场的意义与重要性

作为我国海浪救生发展的前列,厦门市建立了全国最早的海浪救生基地,成立了海峡两岸水上安全救生员训练基地,并于2002年5月正式成立了全国首家海浪救生基地。同时,当年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为“建立海滨浴场救生站”,政府在思明区的珍珠湾、椰风寨等地投入120万元建立四个海滨浴场救生站,此举填补了我国在开展海浪救生工作的空白。

建设完善的海浪救生管理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几个作用:

(1)预警作用:包括教育功能、指导功能、评估功能和警告功能。主要是针对海滨浴场的现状制定相关的规则,设施设备的使用说明,发布相关水域的动态,以及安全指示等作用;

(2)监管作用:包括监控功能,防护功能,管理功能,制止功能。“以防为主,以救为辅”是救生工作的基本指导思想,通过各单位之间、各部门之间、各救生人员之间的相互配合、相互协调,同步救生是预防海滨浴场危险发生的重要举措;

(3)救援作用:包括危机解除功能,降害止损功能,应急救助功能,后续危机排除功能。其属于救生管理的最后一个步骤,是经过警示、监管等一系列作用都无效之后使用的途径。它需要通过之前的一系列举措之后,才能增大救援的可能性和成功性。

因此,建设好海浪救生管理系统,有利于充分发挥海滨浴场救生站的作用,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工作,提高救生工作的效率,将产生的危险系数降至最低。

3.2、厦门市海滨浴场现状调查分析

(1)厦门市海滨浴场救生站数量、分布及具体情况。

目前厦门市有共有九个海水浴场,其中鼓浪屿上有港仔后、大德记、观海园三处海水浴场,思明区环岛路段共有珍珠湾、太阳湾、海韵台、黄厝、椰风寨、观音山共六处海水浴场。

(2)厦门市海浪救生人员数量、工作情况。

目前厦门市具有正式编制的救生员不足20名。海滨浴场救生站的使用时间是每年的5月1日——10月31日,每天14时至20时为救援工作时间。白城救生站共有6名救生员,每天至少三名救生人员在外巡逻;而在珍珠湾和椰风寨分别只有3名救生员上班,一人值班,两人巡逻;观音山救生站有2名救生人员,一人值班,一人在外巡逻。

3.3、厦门市海滨浴场存在问题

厦门市作为中国海浪救生的发源地,中国海浪救生的培训基地,救生工作的开展在全国处于前列,并逐渐与国际救生组织与活动的要求接轨。不仅筹备建立了厦门市海浪救生总部,定期邀请国内外、港澳台的海浪救生专家来厦进行海浪救生培训,还成功举办了多届“横渡厦金”游泳比赛。虽然厦门市海浪救生的发展在不断地进步,但还存在着许多制约其发展的客观因素。

(1)政府投入不足,重视程度不够。

救生站数量少,专业在编救生人员数量缺少,说明政府在海浪救生硬件方面投入的不足。没有足够数量的救生站和救生人员,就无法及时有效地对海岸的情况进行实时监测,遇到险情发生时也不能够迅速有效地在第一时间内赶赴救援现场,这就降低了救援效率,提高了险情发生的危险系数。

(2)救生人员缺少,救生水平不足,工作待遇低。

厦门市正式在编的专业救生人员不足20人。按照《体育场所开放条件与技术要求》规定,海水游泳场所按岸线每100米1人的比例配备固定水上救生员,至少有1名流动救生员、1名医务人员。海浪救生员是海浪危险发生时出现在第一现场的直接救援人员。在夏季海边进行游泳玩耍的游客数量庞大,常常要一名救生员盯几百名游客。这就造成当危险发生时不能够及时发现,不能在第一时间内进行救援。

要成为一名专业的海浪救生员,需要具备许多方面的能力,不仅需要过人的游泳能力,还需要掌握专业的海浪救生技术,了解潮汐特点及其周边海域情况同时还要学会心肺复苏、人工呼吸等救生技能、使用复杂的医疗设备等多种要求,这就提高了培养专业救生海浪救生人员的培养门槛,使得海浪救生人员数量相较静水泳池救生人员数量低。

制约海浪救生员数量的主要因素是工资待遇水平低。海浪救生员的工作时间随浴场的开放时间而定,在每年的五月至十月份,仅有半年的工作上班时间,从十一月至来年四月都存在“失业”的状态,需要救生员自己负责谋求生计。工作的不稳定性就造成救生员没有稳定的工资维持生计。

(3)海浪救生站数量缺少,设施设备不足。

目前在环岛路段的救生站只有6个,平均每个救生站之间的距离都超过3公里。溺水救援的黄金时间是2-3分钟。在沙滩救援时大部分只能采取徒步的方式进行,而下海救援则需要搬运救生板甚至救生船。超过一公里的距离就很难在3分钟内赶赴现场,往往就会错过黄金救援时间。

(4)浴场管理部门职责不明确,管理法规不健全。

在环岛路上的6个救生站中,分别隶属三个不同的管理部门。相同的海与海岸线,不同的管理部门,就会造成一旦发生溺水事故危险,无法在救援中相互配合,形成合力。没有明确的巡逻管理范围,就容易造成巡逻过程中存在漏查的疏忽,无法全面系统的进行巡逻。

(5)泳客自身救生意识淡薄。

具有一定的救生意识,明确溺水的危害性,具备相应的溺水危险产生应急能力,就能降低溺水发生的可能性。而救生意识的产生并不是先天具备,而是通过后天的学习、强化得来的。让泳客自身懂得规避在海滨浴场进行游玩或游泳时存在危险的地域,或者当溺水或者抽筋时懂得自我急救等基本的救生常识,都是降低危险几率的有效手段。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厦门市海滨浴场救生的发展处于全国前列,具备一定的救生基础和救生文化底蕴,但是救生发展的步伐十分缓慢,庞大的旅游人口数量与所需专业救生人员的数量还存在着极大的差距。

(1)目前还存在着救生站数量少以及救生设备设施总类单一等现象;

(2)救生管理部门的职能不够明确,分别由不同部门管理,没有实行统一规范化的管理举措;

(3)政府对海浪救生项目的投入力度不够,对救生员的工资福利待遇不够完善。

4.2、建议

(1)政府应当加大对海浪救生管理的投资力度;

(2)加大力度建设海浪救生站,增加海浪救生基础设备设施;

(3)建立完善的海浪救生管理系统,有效整合海浪救生管理部门,实行权责统一;

(4)提高市民对海浪救生的意识,加大力度宣传海浪救生相关信息,提高海浪救生工作效率;

(5)同时,还应当保障好海浪救生员的工作环境及工资待遇,增加正式工作岗位编制,设定最低工资保障,解决救生员冬季“待业”问题,提高基本工作福利保障,加大力度培养具有专业海浪救生能力的救生人员以弥补人手不足的空缺。

猜你喜欢

救生员厦门市海浪
丫丫和小海浪
海浪
樊应举
组织祭扫活动 缅怀革命先烈
救生员
Reading Skills Practice: At the Swimming Pool
2015年厦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决算总表
老区情难忘——记厦门市老促会原会长张振福
救生员
近20年厦门市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及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