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形成性评价在临床医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及思考

2019-12-23吴巍芸林巧玲

卫生职业教育 2019年11期
关键词:教学效果考核评价

吴巍芸,林巧玲,周 宇

(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广东 湛江 524001)

临床医学本科生培养内容包括基础理论知识、基本操作技能、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临床思维能力、医患沟通能力等。课程考核是教学的重要环节,是评价课程教学效果、了解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的主要手段。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能对课程教学起到正确的导向作用。课程考核内容、方式设计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关系到教学评价的有效性和客观性[1]。

1 传统课程考核存在的问题

传统医学课程考核主要是终结性评价,即通过期中、期末闭卷考试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评价,优点在于简便易行。考核主要针对课本内容,通过笔试方式进行,片面注重记忆性知识,因此学生习惯于死记硬背,对知识掌握不牢固,缺乏系统性理解,不能做到融会贯通。学生平时学习兴趣低,重理论轻实践,不能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创新能力培养更是无从谈起。评价中仅以期中考试成绩作为平时成绩,代表性差,缺乏实效性。部分教师为提高学生课程考核通过率,对期末考核成绩不及格的学生,可任意提高平时成绩,确保其顺利通过课程考核。教师疏于平时考核,使其流于形式,或平时考核内容简单,导致学生学习缺乏积极性,影响了整体学风[1]。单一以笔试为主的考试方式较难全面客观地衡量学生综合学习水平,不利于教师动态观察教学效果,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2 形成性评价在课程考核中的应用现状

形成性评价也称为过程性评价,是指通过诊断教育方案、教育活动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态度、方法等,对教师教学过程和学生学习过程及结果进行评价[2]。形成性评价的目的不仅仅是巩固知识和培养技能,还在于加强对学习过程的指导与管理,及时反馈教学信息,改进教学方法,以提高学习者的综合素质及能力[2]。形成性评价是双向的,一方面对教师的教学方法进行评估,以学生学习活动中反馈的信息作为依据,及时调整教学,实现教学相长,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另一方面评价学生各方面的表现,包括学习方法、学习态度、知识应用能力、创新思辨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及时掌握学生学习情况,指导其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激发学习知识的兴趣[3]。医学需要终身学习。课堂讲授的知识有限,更多的知识需要学生将来在从医过程中自学,所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至关重要。

教育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工作委员会制定的《中国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2016版)指出,“做好终结性评价的同时,加强形成性评价的应用,并及时进行反馈,以便指导学生更好地学习”“形成性评价强调教学过程与评价过程相结合,重视和强调教与学过程中的及时反馈和改进。形成性评价既有助于教师了解教学效果并优化教学,又有助于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并调整学习策略”。近年来,在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形成性评价总体来说并没有深入研究,也没有广泛应用。但越来越多的医学院校进行了形成性评价的应用实践,探讨其优点及存在的问题。

2.1 形成性评价有助于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并运用所学知识,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形成性评价可加强师生互动,教师从阶段性考核中发现学生学习的薄弱点,有利于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学生的考核成绩也比较客观地反映出教师教学效果,教师根据反馈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内容、进度,有助于提高教学水平[4],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2.2 形成性评价与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

2.2.1 与翻转课堂结合 郭晓晶等[5]在医学统计学教学中进行了基于翻转课堂的形成性评价实践,学生最终成绩由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两方面构成,各占50%。其中过程性考核由平时表现、教学实践活动、阶段性测验、学生自我评价4部分组成,终结性考核主要为期末考试。教学实践活动包括翻转课堂中的课前测试、学生分组学习汇报(案例分析、论文错误辨析等)、随堂测试3部分。学生综合成绩及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基于翻转课堂的形成性评价应用于医学统计学教学中是可行的,减轻了学生期末考试压力,受到了学生的欢迎。虽然部分学生表示平时学习负担加重了,但均在可接受范围内,且大部分学生认为翻转课堂提高了学习效率。

2.2.2 与PBL教学法相结合 肖志伟等[6]将形成性考核应用于28名本科生中医肿瘤学课程中,形成性考核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50%(两次PBL案例教学成绩占30%,两次阶段性考评成绩占20%),期末笔试成绩占50%。设计学生评价量表,从表达与沟通、团队合作、问题分析与临床推理、学习意愿和态度、知识信息管理5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结果显示,第二次PBL案例教学及第二次阶段性考评平均成绩均好于第一次;进行PBL案例教学后,学生阶段考试成绩优秀率、良好率均有所提高,而达标率、不达标率有所下降。问卷调查结果显示,80%以上的学生认为形成性考核能够强化理论基础,培养创新意识与团队合作精神,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自学能力及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2.2.3 基于网络的形成性评价 赵世林等[7]对两组医学寄生虫学成绩进行比较:对照组采用传统课堂教授教学法和终结性评价方法(期末考试成绩占80%,实验报告成绩占20%),实验组采用基于网络的形成性评价体系,辅助学习终端为手机,平台为腾讯QQ。课程开始之前收集学生资料,以年级、班级为单位建立QQ群,班内建立讨论组。形成性评价成绩=课前预习(10%)+出勤(5%)+课堂(15%)+实验操作技能(10%)+实验报告(10%)+课后交流(20%)+基本考核(30%)。各项成绩对比显示,接受基于网络的形成性评价的学生成绩(期末理论考核成绩、实验考核成绩、综合成绩)均高于对照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93.4%的学生赞同基于网络的形成性评价体系的运用,认为其更注重能力培养,90.8%的学生认为这种评价方式有利于自主学习能力培养;76.3%的学生认为在基于网络的形成性评价体系下,学生的功夫下在平时,不至于“临时抱佛脚”考前突击复习,利于真实水平的发挥。罗晓婷等[8]在学习通移动网络平台上构建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网络课程,以网络课程为基础,构建分段化、多样化、课前课中课后结合、线上线下结合的综合性形成性评价体系,并对1 114名本科生进行形成性评价。结果显示:学生线上阶段性考试成绩优秀率为95.7%,97.1%的学生喜欢在线考试方式,99.6%的学生认为学习通对学习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有帮助。

2.3 形成性评价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官杰等[9]对两组学生分别进行形成性考核(50人,平时成绩占30%,包括考勤、阶段网络考试、一次4学时翻转课堂教学,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小组协作能力等进行评价;期末考试成绩占70%)及终结性考核(60人),比较发现,形成性考核组期末综合成绩及优良率均高于终结性考核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学生认为形成性考核在提高学习兴趣和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等方面有很大作用。王丽明等[10]将形成性评价用于医学寄生虫学教学,罗丽蓉[11]将形成性评价用于外科护理学教学,也得到类似的结论。

2.4 存在的问题

2.4.1 形成性评价缺乏指导性标准 目前考核方法多为终结性考核+形成性评价[12-14],但是形成性评价的具体实施缺乏指导性标准,没有固定的模式,对评价内容、评价指标、分值比例、线上线下教学等都没有具体要求。此外,各高校形成性考核落实程度不同,实施效果也缺乏客观评估[15]。

2.4.2 教师面临的困难 形成性评价对授课教师最明显的影响是增加了教学工作量,在大于30人特别是100人以上的大班授课中难以开展。同时,相应教育理论和方法培训尚未在教师队伍中全面开展[12,16]。对于一些医学院校临床学科教师来说,既要忙于临床医疗工作,还要兼顾教学,以致工作强度相当大。因此很多教师认为,形成性评价方法确实有效,但实行起来也很困难[17]。

2.4.3 教学观念陈旧 形成性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施,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说是一个新理念,大部分学生还不太适应这种模式,大部分教师缺乏相关知识和意识,容易一味传授知识而忘记评价,最终又回到了终结性评价范畴[17]。

3 形成性评价在临床医学教学中应用的思考

形成性评价在病理学、医学免疫学、医学寄生虫学、医学机能学、细胞生物学[4,7,12-13,18]等医学基础学科中的应用较多,但在临床学科如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等的应用很少,仅用于临床实习阶段考核中[3,17]。医学生在大学三年级进入临床实习阶段,除掌握必要的知识外,更重要的是工作态度、知识应用能力、医患沟通能力、临床思维能力等的培养,传统终结性评价无法满足全面评价学生的需要。

在目前医学院校招生规模大、学生数量多的情况下,理论授课以大班为主,考核评价以传统终结性评价为主。因此,教学方法(如翻转课堂、PBL教学法、CBL教学法)和考核方法(如形成性评价)改革,对教师数量和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尤其是兼顾临床工作的教师,需要付出更多时间和精力。但教学不能故步自封,必须适应时代发展。所以,首先要改变陈旧的观念,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摒弃被动接受知识、分数至上的想法,学会独立思考,表达自己,积极锻炼沟通与交流能力。其次,可在卓越医师班等班级试点,将形成性评价与翻转课堂、PBL教学法、CBL教学法相结合,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让学生课前自行查找资料,课堂上积极参与,提高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能力,有效培养临床思维。最后,及时组织教师进行适当的培训,互相学习,交流经验,更新教学观念,从课堂以教师为主体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鼓励教师参与教学改革,不能将科研水平作为评价教师工作能力的唯一标准。

4 结语

人才培养目标包括知识掌握目标、能力培养目标和素质提升目标,对学生的评价也应以培养目标为导向。因此,形成性评价是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如何根据校情探索适合本学科的、兼顾理论和技能的评价体系,需要教师在未来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深入探讨与研究。

猜你喜欢

教学效果考核评价
小学语文教学效果的提高策略
内部考核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发挥考核“指挥棒”“推进器”作用
掌握“函数的表示”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果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如何提高高中声乐教学效果
家庭年终考核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