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海高跷的挖掘整理与发展传承
2019-12-23苏立新
苏立新
高跷是舞者脚上绑着长木跷在陆地上进行表演的一种形式,技艺性强,形式活泼多样,由于演员踩高跷比一般人高,便于远近观赏。中国高跷大多起源于原始氏族的图腾崇拜和沿海渔民的捕鱼生活。
日照海高跷是高跷现代化命名,起源没有具体时间,《山海经》中 《海外南经》云:“长股之国在雄常北,被发。一曰长脚。”从郭郛注 “长脚民是以木续足,木高 1—2米,可在沼泽地、烂泥地、水边行走、劳动,捞捕鱼类等。” “长脚国”记载:“长脚人常负长臂人入海中捕鱼也。”提到了,渔民下海踩着高跷劳作的场景。可见在上古时期,人们就已经掌握了这门技能。从劳动的层面讲,高跷也是古代先民为采摘树上的野果而创造出的一种技能。还有史学家考证,远古时期朱丹氏族视仙鹤为图腾;考古学家认为:甲骨文中已有近似踩跷起舞形象的文字。也有相传高跷源于为纪念名为 “高跷”的人,踩上树枝救人民于水火。
据我们多方调研,日照海高跷具有上千年历史,在4000年以前,日照两城镇出现了黑陶,日照先民们具有了手工业,渔民可以织网,渔民做好渔网踩上高跷,走进沿海浅水区推动渔网,捕捞小虾来维持生计。日照渔民下海打捞鱼前,经常面对变幻莫测的大海祈祷,希望得到好的收成,所以每年在渔民节中都有所表演,渔民以高跷舞蹈形式对大海和龙王祭拜,保佑出海平安,主要是在龙王庙表演,或者在渔民节那一天,跟着舞蹈队伍走进各个村落游行表演,希望给日照村民带来好运。
有关高跷的故事 《列子·说符篇》中曾记载:出生在宋国的一个人能把比身体长一倍的木杆绑在小腿上,踩着高跷疾走快跑。南北朝时沿袭汉代 “百戏”演出,就有 “跷伎”表演。唐代,高跷深受人民喜爱,还传入宫中。在宋代高跷被称为 “踏桥”。清代以来称为 “高跷”,并成为群众喜爱的民间舞蹈形式了。同时,日照踩高跷成为渔民节中群众喜闻乐见的一活动。经常在锣鼓中配演小戏表演。可见,在宋朝就形成了高跷跳舞,清朝至20世纪70年代最盛。在中国文化大革命期间,部分民间艺术禁止表演,踩高跷在文化大革命中消失。
近代,随着捕捞技术发达,日照从事这一古老而又艰辛劳作方式的人也越来越少,但在日照涛雒、石臼、岚山、两城镇等沿海,经常还会看到上了年纪的渔民们,约上几个老伙计,挎着葫芦挂上瓢,踩着高跷在浅海中打捞虾皮,不再是谋生,而是消遣的生活方式。老艺人多次想在陆地上踩高跷起舞,但长期海上劳作,习惯于高跷踩踏在沙滩中,稳固而安全,由于年轻力壮的男子外出打工,儿童和老人无法踩踏高跷在陆地上行走,难度太大,随着时间的推移,海高跷舞蹈慢慢被人们遗忘,在渔民节中消失。
2018年6月 “日照海高跷的挖掘整理与发展传承”成为2018年度山东省艺术科学重点课题,我们组织精干力量进行挖掘抢救。我们结合一些前期的初步研究,走访了沿海几处海高跷聚集地渔民,我们同渔民一起体验,了解这一古老传承的魅力,以及在日常民间表演中的表现方式,逐渐整理出了一条基本脉络。日照海中跷在结合民俗表演中,高跷的尺寸降低,离开了海水的浮力,在陆地上踩过高的跷困难较大,同时,中途接跷这一特色也没有保留,手中大网变成了红绸,原本活跃在渔民节当中的祭祀演出,隐身在了走街串乡的秧歌队里,原本特色逐渐丢失。我们扶本定位,根据老艺人和渔民的描述,本着尊重传统,从实际出发的角度,确立了海中跷的独特表演方式。高跷是遵照海高跷样式和特点,高度降低,道具保留大网、葫芦和瓢,结合整理提炼的海上踩跷推网号子,一个别开生面的民间舞蹈展现在大家面前。海中跷舞蹈一经推出,随即引起重大反响,受到广大群众尤其是渔民喜爱,我们立即开展传承传习工作,日照市文化馆制作了专用高跷,组织培训,为山海天和万宝集团等进行辅导培训,在个别渔民结婚庆典上,大家现场跳起的也是海中跷。同时,我们也走进校园进行传承,机电工程学校的学生们,经过培训,跟随文化馆和舞协一起,踩着高跷走进了省会大剧院,参加全省秧歌展演,紧接着走进北京民族剧院,成功完成晋京演出任务。
随着传统文化的逐渐回归,民间民俗表演日趋繁盛,在文旅融合的今天,文化旅游和旅游文化成为主流,同时,伴随民俗、民宿旅游业的飞速发展,日照海高跷这项古老而又独特的民间表演形式,又有了广阔舞台,喜迎四海宾朋观赏体验,可是它的出处到底在哪里,始终是个 “谜”,但是他的 “根”和 “魂”就根植在我们的文化血脉里,千百年来奔腾不息……
经过不懈努力和认真发掘整理,海高跷这一非遗项目,终于找回了些许 “文化”真身,回到了舞蹈大家庭,又活跃在了民间,同时也要清醒的看到,我们身边依然还有很多瑰宝在等待我们去发现、挖掘、保护和传承,作为文化 (非遗)工作者,我们责无旁贷,整理行装再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