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民生项目更快、更优、更惠民
——张家港市人大聚焦民生实事成效显
2019-12-22
广听民意,确保惠民实事件件暖人心
2018年,市区一批学校陆续动工建设地下停车场,一些老小区进行停车位改造,这让家长和小区居民无不拍手称赞。这一民生工程的实施正是源自人大代表王小燕在当年初人代会上的一个建议。
多年来,市人大常委会一直将民生实事项目列入人大讨论决定的重大事项,每年听取政府报告。如何让民生实事更加贴近百姓实际,实现由“政府主导”向“群众点菜”转变,确保实施项目真正反映民众呼声和意愿?成为近年市人大常委会思考的重要课题,并为此进行了多方调研和深入研究。
在人大有力推动下,从2017年开始,全市改变了民生实事项目的征集方式:一方面由人大相关部门对人大代表建议逐条进行研究,梳理出一批可行的项目,另一方面向社会公开征集民生实事项目“金点子”,并主动对接信访部门和便民服务中心,实时关注“网上居委会”投诉情况。通过分析公开征集的建议和受理反馈的信息,整理出一批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民生痛点项目。截止目前,张家港市民生实事项目库集聚的103个项目,其中近一半都是来源于人大代表和群众的建议。
民生实事办的好不好,也应该由老百姓来评来议。去年市人大联合市政府主办了张家港市首届十大民心工程公开评选活动,受到了广大市民的积极回应和参与,共收到13 万余张选票,其中“大病困难群众家庭医生签约服务”“24 小时自助图书馆”等入选老百姓心中最佳十大民心工程,确保民生实事项目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精准监督,加快推进民生工程见实效
一年来,张家港市民生实事项目工程有哪些新的变化?取得了多少成效?
去年11月,市人大常委会领导班子集体实地走访了10个民生实事工程建设现场,直接听取百姓意见,将他们反映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反馈给政府。半个月后,又邀请各级代表听取和审议政府关于民生实事项目情况的报告。要求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要进一步强化责任担当,对照年初计划,把握时间节点,全力以赴抓好民生实事项目的落实,按时优质全面完成各项任务,确保把实事办好、好事办实。
与此同时,人大相关工委还通过开展系列调查,监督项目的进度、协调配合及后续管理机制和配套政策等情况。成立专业代表小组,充分发挥代表专业特长,组成若干调研小组开展调研,为项目推进积极献计献策,推动民生实事项目顺利实施,确保民生实事项目快速落地,让人民群众早受益。在市人大指导下,全市各镇人大也联合行动开展监督,彻底打通民生实事监督的“最后一公里”。
一项机制,助推民生微事办出大民生
在人大代表接待选民和大走访活动中,一些群众反映诸如小广场、小台阶、小井盖等小事,因为规模小无法纳入民生实事项目库,导致久拖不决。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这类民生“小问题”呢?
2017年,在市委大力支持下,市人大借鉴深圳做法,建立了张家港市“民生微实事”办理机制,督促各有关方面建立起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小事、急事、难事的快速办理工作机制。该项目由政府财政定向拨出专项经费,并开通项目资金审批绿色通道,让老百姓自己讨论决定钱怎么花、事怎么办。截止目前,经审议确定的民生微实事185项,涉及群众日常生活中迫切需要改善的方方面面,其中76个项目已实施完成,68个项目正在实施,总投入近900万元。尽管总投入并不多,但在较短时间内化解了一批百姓生活中的小事急事难事,有效解决了以往一些久拖不决的“小事情”、“小项目”,树立了人大、政府的良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