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育信息化与高职护理教学融合的实践

2019-12-22曾丽娟

卫生职业教育 2019年4期
关键词:输液教学资源信息化

曾丽娟

(鄂州职业大学医学院,湖北 鄂州 436000)

2002年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以来,我国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取得了重大成就,高等职业教育适应社会现代化建设的需求进入了新的阶段。在当今教育领域,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信息化教学如何与职业教育接轨,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是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是支撑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重要基础。

近年来,我院将教育信息化与高职护理教学融合起来,探索利用信息化资源和手段,构建一个人体结构可透视、临床经典反应可呈现、智能病人高仿真的教学环境,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及相关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打造信息化条件下的高效课堂,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1 教育信息化与高职护理教学融合的内容

教育信息化与高职护理教学的深度融合,全面提高信息化条件下护理技能的教学效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信息化技术在高职护理教学中的应用;(2)信息化条件下教学资源的创新;(3)信息化条件下的教学模式;(4)信息化条件下的教学手段和方法;(5)信息化条件下的教学评价。

2 教育信息化与高职护理教学融合的方法

2.1 信息化技术在高职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2.1.1 以提升教学质量为目的,建设信息化教学硬环境 学院为信息化教学的开展不断加大投入,配备了现代化技术设施,现有一体化多媒体教室若干,电子标准模型人、智能病人、电子手臂、静脉显影仪等教学设施一应俱全,综合护理一体化教室内学生电脑1台/组。实训楼已实现Wifi网络全覆盖,以先进的信息化设备为信息化教学提供有力支撑。

2.1.2 搭建交流学习平台,提升教师信息化软实力 近年来,学校教务处和武汉思达微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长期合作,和公司专家每年定期交流,组织教师进行信息化教学培训,学习最新的信息化教学技术和理念。学院也积极选派专业教师参加各种国家级、省级信息化教学培训,培训教师返校后在全院进行信息化教学活动的交流和分享。教师通过参加信息化培训,既提升了个人的教学能力,又掌握了最前沿的教学新技术。

2.2 信息化条件下教学资源的创新

护理专业在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与开发方面,得到了学校教务处、网络中心的大力支持。一是构建“学习通”移动学习平台,为在校的高职学生提供一个适宜于手机等随时随地可访问和学习的数字化资源有机整合的信息化学习平台;二是发动教师继续建设和完善网络在线课程,目前我院护理专业核心课程基本护理技术、内科护理、外科护理、妇产科护理、儿科护理、健康评估等已全部建设成为在线开放课程;三是充分利用现代网络资源,在全国乃至国外的医学相关网站里筛选、下载多元化的护理教学资源。

信息化教学能够提高高职院校教学资源的利用效率,实现课堂教学多媒体化以及实训的动态化,同时规范监控教学质量,充分利用教学过程当中的各种资源,实现科学管理以及实时共享,提高高职教育的整体水平[1]。在线开放课程、交互学习平台、移动课件、微课视频、临床病例视频、虚拟动画、原创交互测试、趣味游戏等教学资源,提升了学生的参与度,提高了教学效率。

2.3 信息化条件下的教学模式

信息技术的应用改变了以往“一支粉笔,一个讲台,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变成“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探究式、开放式教学模式。运用信息化优化“教与学”生态结构,以网络学习空间、微课等为依托,颠覆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课堂教学变“单向倾听”为“多向交流”,变“教师讲授”为“自主探究学习”,变“点上指导”为“全程监控”,实现了教与学的开放、多元、自主。课前,教师在移动教学平台发布预习资源,布置与重难点相关的学习任务,学生完成任务后上传到平台,教师通过后台掌握学生学习动态,再根据预习中学生存在的问题来设计课堂教学过程。课中,强调重点、破解难点,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运用直播软件对学生操作现场点评、指导纠错,训练技能。课后,学生登录课程网站互动平台,完成巩固练习;再进行实践拓展,提升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和沟通交流能力。

移动教学平台及课程网站中的学习资源,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和需求,决定学习的内容及其顺序、学习的次数。

2.4 信息化条件下的教学手段和方法

信息化教学,教师要从主讲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设计者、指导者[2]。学生从接受灌输的被动地位转变为参与教学、参与操作、发现知识、理解知识及掌握知识的主动地位。

如对基本护理技术课程中“静脉输液”这一内容的信息化教学,可设计为一场静脉输液大挑战,挑战环节囊括课前、课中、课后,综合比拼评选出静脉输液小能手。

课前挑战一:输液知识比拼,学生通过手机移动平台观看电子挑战书、课件,做“知识在线测试”,为输液知识比拼提供成绩;观看静脉输液视频,参加动漫游戏输液流程测试;观看虚拟动画、微课,完成在线情景案例交互测试。课中挑战二:输液技术攻关,在教师的引导下,在电子手臂上模拟静脉输液穿刺,在静脉显影仪的帮助下小组内部角色扮演真人实操;挑战三:输液反应应对,抢答判断并处理智能病人在输液过程中出现的急性肺水肿,微课动画讲解空气栓塞。课后挑战四:实战演练,学生到附属医院在带教教师的监管下为真实病人输液,录制一段视频上传至手机学习平台。最后,统计各挑战环节个人和小组得分,总分前四名个人获得静脉输液小能手称号。

2.5 信息化条件下的教学评价

信息技术的应用突破了以卷面考试成绩为标准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突出学生能力的评价。评价内容从“以成绩为中心”向“以能力为中心”转变;从“单一技能”向“综合技能”转变;从“单一护理技能”向“护理技能与现代技术结合的综合能力”转变。例如:在对模拟人的护理过程中,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对学生护理的各个环节的理论知识测试和操作过程进行分析评价,测定学生综合实训技能的等级。利用计算机的数据管理软件,对学生进行专业能力分析,把平时作业、考试、技能考核、实训操作、实习成绩都记录下来,从多层次、多方面综合评估学生的综合护理能力。教师编程智能病人使之出现各种临床表现,以学生的护理操作为依据,评价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信息化技术的应用,能更全面、更准确、更迅速地获得评价结果。

3 教育信息化与高职护理教学融合的效果

3.1 学生学习效果

(1)课后发放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学生对教学的满意度为98%;(2)实习前进行校内案例综合技能考核,将学生以班为单位,每班分8组,每组5人,考试时每组随机抽取1个病例,由本组中5名学生共同完成该案例的整体护理,每位学生完成1~2项具体任务,专业教师和临床专家针对每位学生的综合表现现场评分,结果显示信息化教学后学生校内案例综合技能考核平均成绩高于前几届未开展信息化教学学生6.12分(100分制);(3)临床护理实习完毕后对实习医院带教教师进行访谈,了解学生的实习情况,教师一致反映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求知欲强、适应性好、应变能力强、护理操作技术熟练;前几届未开展信息化教学学生的教师普遍反映学生学习认真但较被动,临床适应稍慢,处理问题欠灵活,接受新知识的能力有待提高。

3.2 教师教学能力

高职教育信息化教学的能力主要包括在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的条件下,教师构建课程的能力、运用教学方法的能力、组织课堂教学的能力、使用教学设备的能力以及获取和处理教学信息的能力等[3]。信息化教学的开展,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教师的教学能力。护理专业自开展信息化教学以来,以信息化教学大赛为推手,形成了以赛促教、以赛促改、以赛促建的良好局面,打造了一支专业、高效的教学团队,教师在全国、全省信息化教学大赛中屡获佳绩:2017年获湖北省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获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二等奖1项,2018年获全校信息化教学大赛一等奖1项。

4 结语

教育信息化与高职护理教学的融合,是实现高职护理教育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促进教育信息化与高职护理教学的融合,使学习者学习方式便捷化、学习内容直观化、学习支持个性化,是我国护理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方向和本质,而且具有无限的发展潜力。

猜你喜欢

输液教学资源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丰富历史教学资源 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民用飞机航电系统虚拟教学资源建设
新媒体时代汉语教学资源的优化策略
论述金融管理信息化的创新与应用实践
高校冰上教学资源社会开放的意义及管理模式
输液时短细管中为什么没有药液流出
颈枕输液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