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学疆界的学科拓展与当代超越
——中华美学学会2019 年年会暨“视界融合:美学、文艺学与艺术学的理论建构”全国学术研讨会综述

2019-12-22谢纳宋伟

文艺研究 2019年11期
关键词:美学教授理论

谢纳 宋伟

作为中国美学界的学术盛会,中华美学学会年会是各种美学思想对话与交流的平台,是不同美学观点交锋与争鸣的现场,也是热点美学话题聚集与延展的前沿。2019年8月17—18日,中华美学学会2019年年会暨“视界融合:美学、文艺学与艺术学的理论建构”全国学术研讨会在辽宁省沈阳市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华美学学会和东北大学主办,由东北大学艺术学院承办,由《文艺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美学室、《社会科学辑刊》《社会科学战线》《艺术百家》《外国美学》等学术期刊和机构协办。会议期间,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汇聚一堂,分别就“历史视域中的中国美学现代性建构”“多学科视域中的美学范式重构”“中国视界中的外国艺术美学”“传统文化弘扬中的中华美学精神” 等相关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交流,积极拓展了当代美学的研究疆界。

一、百年回顾:历史视域中的中国美学现代性建构

2019年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爆发一百周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作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美学思想的生成和美学学科的创建,开启了一百多年来中国审美现代性建构的光辉历程。作为新中国文化思想的重要内容,美学思想的论争见证了中国当代美学的发展嬗变,演绎了美学与社会思想文化之间错综复杂的历史关联。因此,如何在现当代历史视域中回顾、总结百年来中国美学的现代性建构历程,成为本届大会的重要议题。

中华美学学会会长高建平研究员做了大会主旨发言《通向中国话语建设——当代中国美学的三次突围》。他首先阐明回顾历史的意义与价值,认为回顾历史对于美学知识的积累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思考其中活的东西。学术发展中活的东西就是不断地进行否定性探索和创新。高建平以当代中国美学的“三次突围”为重点,总结了七十年来中国美学的发展历程:第一次是从20世纪50年代“美学大讨论”形成的固定理论思维模式中突围出来;第二次是从中西方美学史研究相互分立并走向学科封闭的状态中突围出来;第三次是在全球化语境中突破中国美学研究自身的封闭性,在与当代国际主流学术话语的积极对话中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学术话语权。高建平最后总结说,我们要告别过去凭空建造大体系的误区,在充分吸收古今中外理论资源的基础之上,从“美学在中国”走向“中国美学”,面向当下的审美和艺术实践,建构起中国美学的话语体系。

紧扣“回顾”与“反思”的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徐碧辉研究员做了大会发言《七十年来美学基本理论研究:实践美学与百家争鸣》。七十年来中国美学的发展走着一条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由单一形态到百家言说的道路。当代中国美学继承了中国现代美学学科形态诞生以来的超功利主义传统,并以此承担起中国现代性启蒙的任务;以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为主导,在继承中国儒家哲学思想传统并进行创造性转换的前提下,建立了中国独特的马克思主义美学形态——中国实践美学。

近年来,伴随着艺术学升格为独立门类,艺术学与美学之间的关系成为引人关注的重要理论问题。张法教授在《中国艺术观念七十年演进——对中国型艺术学的出现—关联—发展—成就之反思》中,对“艺术”这一关键词的演进予以谱系化分析,厘清美学与艺术学之间的复杂交织关系,为两个学科的融合发展提供了导引。从现代历史演进的整体视点出发,张法用“四个场极”概括了中国艺术观念在传统与现代、中国与世界的互动中所呈现的复杂交织:一是中国传统以“文”为核心的艺术观念,这是中国与世界进行艺术观念互动之基础,也构成了中国接受世界艺术观念的基础,由此形成了“文艺” 或“文学艺术”这一重要观念;二是以“美学”或“艺术哲学”为代表的作为整体的“艺术”观念;三是以“艺术学”为代表的艺术观念,这一来自德国的观念最初以学术体系(即知识体系)方式进入中国,后转为作为学科的艺术学;四是世界各国教育体系中作为应用学科的艺术学科观念。

除较为宏观的历史描述外,一些学者更注重代表性美学家的具体个案分析,以检讨其得失。首都师范大学王德胜教授和王倩博士在《文化张力与现代中国美学理论建构的路径选择——宗白华美学的一种启示》中指出,宗白华从来不是一个文化上的狭隘民族主义者,但他又始终能够在中西比照中,从中国文化本身发现人生的前景、汲取生活改造的力量。在这一过程中,他无疑为中国文化精神的现代性转换做出了贡献。安徽大学宛小平教授从朱光潜译注黑格尔《美学》的三个版本中,厘清朱光潜后期美学思想与马克思实践观之间的真正关联,澄清了一些历史事实。

二、后美学时代:多学科视域中的美学范式重构

作为参与者、创造者、亲历者、见证者,中国学人在回顾反思中国美学发展的过程中,无不为中国美学所取得的辉煌业绩感到自豪。然而,辉煌之后的中国美学必须面对时代发展变化所带来的挑战和危机。在这样的语境中,许多学者共同关注“美学危机”“美学终结”等重要议题,提出美学终结之后的后美学时代的理论重构问题。

东北大学宋伟教授在《美学的三种终结方式及其当代复兴》中指出,美学是一个多次被宣告终结又几度复兴的学科。从美学史上看,美学自诞生之日起就始终面临着学科合法化的危机,在不同历史阶段被哲学、艺术学和“批评理论”宣告终结,随后又再度复兴。当代美学已进入后美学时代或后形而上学美学时代,这是因为,传统美学建立于西方近代形而上学哲学基础之上,美学基本问题因而被规定为对美的本体或美的本质的追问,当代哲学在颠覆瓦解传统形而上学的同时也宣告了传统美学的终结。当代美学因此开辟出后形而上学美学或后美学的崭新理论范式,这是哲学思维方式、理论言说方式的当代转换。

宋伟以西方形而上学美学瓦解为历史线索,指出当代美学进入后美学时代,南京大学潘知常教授则以中国当代美学发展演变为历史线索,提出“后美学”的概念。在他看来,改革开放四十年,当代中国美学经历了从去实践化到去本质化再到去美学化的过程。在后实践美学之后,美学面临着从“美学”到“后美学”的根本转换。“后美学”不再是昔日的单数的美学,而已经是今日的复数的美学,这也就意味着美学的终结。

南京大学周计武教授的报告《后美学时代的艺术学——重构艺术论》着眼于后美学时代的艺术学理论重构问题,重点辨析了 “后美学”“艺术学”与“艺术理论”三个关键概念,并认为后美学时代的艺术理论不应再沉溺于本质论美学的迷思之中,而应在祛除审美幻象的过程中重构多元、开放、包容的文化政治美学。

本届大会的主要议题和宗旨是在 “视界融合” 中探寻当代美学新范式、新理论、新观念的重构。鲁迅美术学院张伟教授认为,以“视界融合”来界定会议主题非常恰当与必要,但“融合”不是简单的学科拼凑、堆积,而是要根据不同学科的内在逻辑关联,融通为新的美学理论。近年来,中国美学学者一直在积极尝试探索新的美学范式。因为,后美学时代的来临并不意味着美学走向终结,反而开启了新美学范式的重构,使当代中国美学呈现出多元融通的发展态势。

深圳大学王晓华教授在《当代中国美学的身体转向:回顾与展望》中指出:在一种当代性的背景中,中国美学的主要流派都发生了程度不同的身体转向。这个过程虽然还远远没有完成,但已经形成了一个交叉融通地带,这就是身体美学。实践美学、生态美学、生命美学、生活美学都以某种方式通达身体美学,身体美学因此成为理论建构的枢纽。

东北大学谢纳教授在《空间转向与空间美学》中展示了空间美学兴起的当代旨趣。长期以来,时间意识始终占据哲学美学的统治地位,空间成为被压制或被遗忘的领域,伴随当代空间转向,空间美学成为一种新的美学范式。空间转向对当代学术思想产生了重大影响,改变了传统学科的面貌,形成了多学科发展的态势。在其影响下,空间理论与美学理论相互交叉渗透,由此建构起一种关于空间的美学理论,为当代美学建构提供了崭新的理论视域和资源。

中国学者一直以来致力于建构的生态美学,亦可置于“后美学视域”中来理解。山东大学程相占教授以国外学者米克为讨论中心,令人信服地解答了“美学何以是生态的”这一问题;胡友峰教授从生态美学视域出发,全面系统地梳理了自然美的发展脉络与理论谱系,使“自然美”这一传统美学问题获得了重新阐释;中南民族大学彭修银教授阐明了中国少数民族美学研究的生态向度及其意义。

作为休闲美学的积极倡导者,浙江大学潘立勇教授提交了会议论文《休闲美学的理论品格》,阐明了他对休闲美学理论品格的总体考虑和把握。在他看来,相对于传统美学,休闲美学在领域上超越艺术,在感官上超越视听,在功能上超越欣赏。在日常生活转向的带动下,日常生活美学日益成为当代美学的关注热点。深圳大学沈金浩教授以中国古代文人为例,考察了生活美学与文艺美学的关系。

传媒技术的飞速发展彻底改变了人们的信息方式、文化与生活方式,媒体时代的美学也随之发生根本性的改变。中共中央党校范玉刚教授在《文化创意时代的美学话语体系重构探究》中指出,当代美学应该在文化创意时代积极建构新的美学学术话语体系,以适应新的艺术业态与审美关系的发展变化。南开大学周志强教授在《“孤独美学”与“沉浸一代”的精神症候》中对新生代生存境况进行了剖析:“孤独经济”的崛起,势必导致“隔绝性个体” 的出现,生产出一种“孤独美学”,其具体表现为:细节的精致主义、幻想的意淫情结和行为的沉浸体验。

三、东西方互鉴:中国视界中的外国艺术美学

在1980年第一次全国美学大会上,朱光潜和李泽厚都曾强调,要多译介、研究国外美学尤其是西方现代美学的前沿学术成果,以尽快缩小与国际美学研究之间的差距。经过几十年的努力,中国学者的美学研究已经具有与国际美学研究同步并对话的能力,敞开了中西方美学互动互鉴的国际化视野。相较于以往的西方美学研究,本届大会呈现出“回归古典”“致敬经典”“同步前沿”与“互释互鉴” 等几个重要特征。

厦门大学代迅教授的《不受欢迎的西方美学:中世纪美学的文化异质性及其在当代中国的境遇》指出:近年来中国美学“全盘西化论”和“以西释中论”在国内学界广泛流行,几乎成为定论。但这个“西” 是一个包含漫长历史时期和广袤空间的复杂概念,不宜做简单化的理解。实际上西方美学的某些重要组成部分,例如中世纪美学,在中国就不受欢迎、长期遭到忽略或拒斥。探寻中世纪美学在当代中国不受欢迎的原因,有利于我们对中西美学关系做出更为全面和客观的认识。

中国艺术研究院《文艺研究》张颖副编审提交了报告《杜博的情感主义艺术理论及其启蒙意识》,将我们带入启蒙运动的文化历史语境,其研究成果进一步前推了“美的艺术”的现代审美主义源头。杜博《对诗与画的批判性反思》标志着现代美学诞生的一个关键阶段,其艺术理论史意义在于积极推动了巴托后来提出的“美的艺术”概念,为现代艺术体系的确立做出了重要贡献。作为启蒙运动时期的先锋,杜博提出了一种情感主义艺术理论,其现代性意义在于对艺术感受性的重视及其对启蒙美学风潮的引领,这在当时的古典主义语境里无疑具有重大的革命性意义。

曾经先锋的现代艺术观念早已成为艺术理论经典,无论今天的我们是否依然前卫,向现代主义经典致敬依然是当代美学研究的必修课业。深圳大学李永胜教授提出,表现论美学的批判意识一直在生长叠加,不仅对美学和艺术理论有较大影响,其批判视角还延伸到了社会领域,成为一种重要的批判力量。浙江大学苏宏斌教授的《直觉何以成为表现?——克罗齐美学思想的现象学阐释》,积极尝试从现象学的角度重新阐释克罗齐的 “直觉即表现”,以消除以往对克罗齐的误解,获得一种独特的研究视角。上海政法学院祁志祥教授则在《西方现代艺术对美的背离及其反思》中批评了现代主义艺术在艺术题材和艺术反映方式上与美渐行渐远。

一直以来,中国学者在密切关注当代国际美学发展走势时始终期待从中获得鲜活的当代感,因而使美学研究充满时代的活力。西南大学段运冬教授的《“十月主义者”艺术写作与美学新进展》是一篇极具当代性的写作。基于我国学术界过于关注“艺术终结论”“艺术史的终结”,而长期忽略“十月主义者”艺术写作的状况,段运冬较为详尽地介绍了以罗萨琳德·克劳斯为旗手的美国“十月主义者”。其关于当代艺术转变的重要观点——“领域的扩展” 已成为引领美国艺术写作的风向标,应引起中国美学研究者的重视。

对于一些传统议题,我们如果运用新的视角重新阐释,依然能够凸显其当代前沿意识。扬州大学姚文放教授和盐城工学院蒋继华教授分别从“生产性批评”的全新角度重审了接受美学和西方马克思主义艺术批评;复旦大学张宝贵教授的报告《工业社会的歌者——杜威生活美学简述》,从工业社会的视角阐发了杜威生活美学的理论旨趣;武汉纺织大学张贤根教授运用现象学方法,重新分析审美陌生化理论;东北大学张燕楠教授在《重农美学的当代回顾》中,描述并分析了以美国新批评学派为代表的重农美学思想,并将其置于资本主义文化批判的历史背景中,凸显新批评的文化政治内涵,改变了以往仅从形式主义角度理解新批评的“前见”。

研究外国美学是为了镜鉴自身,尤其是在不同文化交往互动日益频繁的今天,通过他者镜像来鉴照自身,已然成为文化发展的内在诉求。显然,文化间的影响并非单向的。从文化交流史的角度看,中西方文化艺术之间相互影响、互释互鉴、此消彼长,由此构成既丰富多彩又错综复杂的局面。近年来,中国文化艺术对西方的影响逐渐成为讨论的热点。武汉大学邹元江教授以法国学者朱利安《大象无形:或论绘画之非客体》一书为解读对象,阐发了中国学者的不同理解:朱利安对“大象无形”系列问题的讨论虽然有“使之向心灵一方显露”等诸多富有启发性的发明,但他试图论证的非对象化显现“无形”之“大象”的“草图理论”,显然是对中国绘画美学精神的误读。东北大学柳思如博士认为,西方现代主义建筑大师赖特深受以道家为代表的东方思想的影响,其“有机建筑”理念彰显了东方美学思想对西方现代主义艺术的深刻影响,是20世纪东西方文化交融的有力见证。

四、古典再阐释:传统文化弘扬中的中华美学精神

中国古典美学一直是中国美学研究的重要领域。深厚博大、传承久远、独具特色的中国古典美学是世界美学体系的重要组成之一,是建构中华美学精神并确立中国文化自身话语地位的重要思想资源。多年来,党和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传承,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繁荣发展文学艺术发表重要讲话,并明确提出了弘扬“中华美学精神”的重要指示,极大地促进了中国古典美学研究整体水平的提升。

山东大学马龙潜教授的大会发言《“中华美学精神”的理论定位及其功能特性》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提出的“中华美学精神”是中国美学史乃至人类文化史上一个全新的概念,它所概括的是一种新的美学结构体系和审美文化观念。它的产生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历史地和逻辑地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马克思主义的文化基本观念及其文化结构体系发展到现时代,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个新的历史条件下所呈现出的一种新的形态。

作为弘扬中华美学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美育传统也成为当代美学研究的重要议题。杭州师范大学杜卫教授在《中国美育传统论纲——当代中国美育基础理论问题研究》中指出:中国具有历史悠久的美育思想和实践。中国的美育传统把美育纳入“修身”的主要途径,体现了浓重的家国情怀;把美育定位于以伦理为主要内涵的人文素养的化育,形成了美育和德育内在融合的“心育”特色;以体验为途径,将修身的内容内化于心,形成了“情育”特色和“无用之用”的独特话语,以及以“潜移默化”为代表的方法论话语。从艺术体制层面上看,国家文化艺术政策和制度对于文学艺术繁荣发展具有重要的导向性作用。武汉大学陈望衡教授以“开放国策与唐代音乐的繁荣”为题,对唐代开放国策与音乐繁荣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艺术史的考察,并认为唐帝国的开放国策对于中华民族艺术体系的建构做出了重要贡献。

经几代学人的不懈努力,中国古典美学研究已经取得了丰厚的学术成果。如何在新时代语境下不断拓展古典美学研究的理论空间,更新研究视域与方法,以实现中国传统美学的创造性转换或转换性创造,成为当今中国美学研究的重要问题。本次会议显示出中国学者在古典美学研究方面的新拓展,其中比较显著的是对于古典美学范畴的研究。

美学范畴研究既需要对范畴内涵的理论逻辑把握,又需要对范畴演进的历史逻辑把握,以实现在二者的融合中探究中国美学的奥秘。中国社会科学院聂振斌研究员从“和”“气”“易象”三个关键范畴入手,阐发了中国古代生命哲学对艺术精神的影响。他认为,艺术活动和人的生命活动天然地联系在一起。中国传媒大学张晶教授的《“神思”与艺术媒介》,从具有现代美学内涵的艺术媒介视角阐释了“神思”与艺术媒介之间的关联,示范了古代美学范畴进行创造性转换的研究模式。华东师范大学朱志荣教授的《论〈周易〉的意象观》,探寻了观物取象、立象尽意等传统审美思维方式的文化源头。北京师范大学刘成纪教授在《近古金石学与王国维“古雅”概念的生成》中提出,王国维以西方美学“优美”和“崇高”二分为背景,提出了“古雅”这一范畴。这是以西方美学为框架介入中国美学史研究的重要尝试,但与其意境论或境界论相比,这一范畴长期没有引起学界的注意。古典美学范畴研究的相关成果还有:哈尔滨音乐学院马卫星教授的《中国传统美学精神之“淡”》、深圳大学李健教授的《唐代美学的“思”与“境”》、扬州大学陈军教授的《论“有意” 与“无意”及其美学史意义》等论文。

如前所述,中国美学研究的难点在于如何对传统进行现代性转换,一些学者在此方面做了卓有成效的探索。暨南大学刘绍瑾教授在《道家美学的现代境遇与意义生发》中强调:道家艺术精神的现代阐释及其参与中国美学现代建设的路径是一个极富学术价值的论题;道家思想不仅为中国现代美学建设提供了极丰富的传统资源,还是中国美学走向世界的 “形象大使”。华东师范大学汤拥华教授在《从审美感受力到美学感受力——考察中国古典美学范畴之现代价值的一种视角》中认为,需要以富有生命力与引导力的现代意识来重新阐发中国古典思想资源,以使中国古典美学范畴获得现代价值。

本次学术盛会回顾了几代中国学人建构理论的不懈努力,展示了当代中国美学的不断进取。我们有理由坚信,美学的疆界将不断被拓展,美学的境界将不断被超越。

猜你喜欢

美学教授理论
盘中的意式美学
坚持理论创新
田教授种“田”为啥这么甜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刘排教授简介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外婆的美学
多项式理论在矩阵求逆中的应用
纯白美学
“妆”饰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