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先行示范区到底该如何“先行”
2019-12-22川江
文/川江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印发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专家学者纷纷就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如何“先行”建言献策。
吴伟萍:需要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吴伟萍表示,在意见中,“率先建设体现高质量发展要求的现代化经济体系”位列“五个率先”重点任务之首,这不仅有利于促进深圳经济实力和发展质量的跃升,更将推动深圳高质量发展成为全国先行典范。
吴伟萍认为,意见提出的深圳率先建设体现高质量发展要求的现代化经济体系,需要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加快形成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新格局,助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此,政策的着力点必须聚焦主攻方向,做到“四个强化”:一是强化基础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加快打造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二是强化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先导作用,加快构建高端高质高新的现代产业体系;三是强化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创新,加快形成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新格局;四是强化引领带动和区域协同,加快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彭坚:在计划与市场中找到平衡点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产业发展和城市规划中心主任彭坚认为,深圳近40 年来的发展,充分显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越性。所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大特点,就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目标的基础上,吸收部分资本主义经济体制的合理因素,从而既不走政府全盘主导的计划经济道路,也不走放任自流的市场经济道路。深圳正站在关键的历史时点上,一方面要看到我们过去走的极端,另一方面要看到现在发达国家面临的极端。深圳未来的发展要尽一切力量不去靠近这两个极端,而是根据时代的要求和形势的需要走居中的道路,在矛盾中寻求政府机制和市场机制、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之间的动态平衡。
彭坚指出,在“产、城、人”三大因素中,深圳最大的优势在于人。深圳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需要进一步吸引国内高端人才,同时进一步鼓励香港和国际上的优秀人才在深圳集聚,支持未来高标准的创新经济发展。另一方面,面对这种人口聚集的巨大需求,深圳必须加紧弥补一系列民生短板。一是要加强产城配套设施建设,满足1300 万常住人口不同层级的需求。二是要在城市规划和重大项目建设上搞好统筹协调,加强不同专业和部门间的协同,用综合性的视角处理问题。三是要进一步发挥专业机构以及智库的作用,面对未来深圳发展的巨大需求,组建多专业、复合型团队,力求实现高质量的研究成果,提供精准的政策建议。
曹钟雄:需从两个维度建设全球标杆城市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新经济研究所执行所长曹钟雄认为,深圳建设全球标杆城市要形成中国特色的标准体系,该体系为两个维度:第一个是现代化,第二个是全球化。未来要进一步搭建海外基础设施,连接海外人才,加快科技创新;加快人民币国际化、加快文化国际化、加快民生领域国际化。探索具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的全球城市标准体系。
曹钟雄指出,实现全球城市建设目标的路径是制度创新。深圳要用足用好经济特区立法权,过去深圳的立法权是地方立法权,这次特别用了“变通”,变通也是一个很大的权限,更有灵活性。立法权为深圳建设全球城市提供了制度创新的便利,可以说是最大的“抓手”。
王梅:公共服务需要提质增量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公共政策与社会治理研究中心主任王梅认为,这次中央对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提出了很高的标准,是综合的标准,不管是技术层面、产业层面、经济层面还是制度层面。
从民生领域来看,王梅认为深圳做得好的地方在于:深圳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处于全国前列。在深圳,市民都能体会到民生领域的公平。比如大家一直讲的那句话——“来了就是深圳人”,这是指在户籍身份上不会有歧视和区分,所以公平、包容是深圳在民生领域的一大特点。
然而,深圳在民生领域也面临着挑战。王梅指出,未来一个时期,深圳的公共服务既要进行规模的扩大,同时也要同步提升质量,要在质和量两方面同步进行,这对深圳是个挑战。
此外,王梅特别强调了三点:第一,针对《意见》中的“率先形成共建共治共享共同富裕的民生发展格局” ,原来讲的是“共建、共享、共治”,这次专门加上了“共同富裕”。“共同富裕”的提出可能暗含着深圳的贫富差距问题,对于整个社会的良性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第二,“民生幸福标杆”主要是从公共服务方面着手,2025 年深圳的民生水平要能够对标世界先进城市。第三,“创新型医保制度”。王梅认为,目前,深圳在医保的支付管理方面有一些创新成果。通过医保打包支付方式来引导医疗机构往保健康的方向走,即保基层,又保健康,这种健康管理的方式将成为医疗卫生领域未来的发展方向。
周建伟:先行示范区需把握三个方面
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广东党的建设研究院执行院长周建伟表示,意见对深圳未来发展的总体定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具体定位和发展要求有五个方面:高质量发展高地、法治城市示范、城市文明典范、民生幸福标杆、可持续发展先锋。
周建伟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这个定位是总体的、根本的、战略性的,是关键所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调的是社会性质和根本方向,“先行”意味着走在前面、处在第一位,“示范区”表示探索一种普遍性的制度模式,为全国提供模板或榜样。具体来讲,应把握好三个方面: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将进一步丰富科学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所呈现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应当是高度创新性、融合性和认受性的道路模式,将有效化解其他国家和地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疑虑,让中国智慧、中国方案更好地为人类社会的和平与发展服务。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本质上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赋予了深圳在新时代探索具有普遍适用性的现代化路径的使命,深圳的发展模式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未来形态,深圳不再是地方的,而是全国的,深圳的地位将由此重写。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意味着深圳的发展道路从“特殊”走向了“一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比“经济特区”“窗口”的内涵和外延广大得多,是道路、制度、理论、文化全方位的探索和发展。其目的是要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般模式,将深圳发展中的“特殊”转化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一般”,这也是先行示范区的要义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