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挥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学生德育教育中的作用探讨

2019-12-21谢萍萍晋江市紫峰中学

新商务周刊 2019年10期
关键词:中学生中学价值观

文/谢萍萍,晋江市紫峰中学

中华传统文化拥有五千多年的历史,不仅源远流长,更是博大精深。中国作为闻名世界的“礼仪之邦”,在古代以“文、行、忠、信”、“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培养谦谦君子、忠勇之士,在现代教育中通过德育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四有新人。特别在学生的中学学习阶段,同学们正经历着快速的认知发展、价值观形成,只有将传统的优秀文化融入中学德育教学,形成多样化教学方式,才能使教育资源得以进一步拓展,更将使中华民族的优良文化传统进行更好的发扬和传承。由此可见,只有在中学德育教育中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才能促进德育教学的有序开展,才能实现德育教育的价值最大化,才能培养出为未来社会所需的综合型品德高尚的创新人才。

1 优秀的传统文化与德育教学的关系

自十八大以来,总书记一直将建设教育强国作为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基础。通过教育培养和输送高新人才,而正确的价值观和高尚的品德,是人才应当具有的首要素养。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犹如清水之源,德育教学只有建立在传统文化之上,才能汇聚成河。

传统文化是德育教学开展和深入的前提,赋予了德育教育深刻的内涵;德育教育使传统文化发扬光大,成为促进人才成长的不竭动力。在实现中国梦的路上,只有发挥中国传统文化的引导作用,才能助力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凝聚力。随着我国教育部门将传统文化归至德育教学中,不仅促进德育文化与党的整体方针路线有机结合,更将实现对中学生德育教育水平更上新台阶,在实现全面育人的基础上,促进“中国梦·教育梦”的早日实现。

2 优秀的传统文化在中学德育中的作用

2.1 促进中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

在中学的德育教学中,很多与儒家文化密不可分的内容。而孔子的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都将对促进学生的形成健全的人格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论语》中有一百多处提及“君子”,其教育理念在于将学习者培养为君子。其中,孔子也提出了内省、反思、好学、见贤思齐、择邻而居、内修外化等要求与方法,通过自己在思想、言行、知识、人格等方面的成长与修炼,内修外美,文质彬彬,言行一致,言必行、行必果,以期达到君子境界。例如:“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等等,这些关于传统文化的解读,都将在德育教学中对中学生的品格形成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2.2 促进中学生形成争取的价值观念

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中,人与人需要密切协作、积极沟通。只有具有正向的心态,在面对社会、他人时积极向上、真挚热情,才能在未来发展中拥有广阔的前景。尤其现代社会的竞争压力大,科技的发展也让学生被各种各样的正、负面信息裹挟,只有以传统文化为导向、促进德育教学的深入推进,使学生具有正确的是非观,树立积极地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例如:法家所提出的“巧诈不如拙诚”、“目短于自见”、“右手画圆,左手画方”、“深智一物,众隐皆变”等等,都可用于以引导学生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做事要专注,想要有所成就,只有持之以恒的将一件事做好了,才能触类旁通。且在对人对己中,应以统一原则。只有以传统文化树立中学生明确的是非观、价值观,才能使其具有坚定的信念,在学习中积极进取,在生活中乐于助人,在未来能够热忱的投身于社会建设中。

2.3 使中学生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

在中国民族的奋进史中,也不乏众多矢志不渝、自强不息的民族英雄。以传统文化中的切实例子作为典范,不仅将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也将使学生在德育教学中产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培养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例如:可以屈原的故事来进行课堂讲解;为学生介绍岳飞、文天祥的典故;列举巾帼英雄妇好、花木兰、冼夫人、杨门女将等。以鲜活的爱国先驱作为德育教学中的典范,树立学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

总之,传统文化作为民族发展和进步的精神支柱,其中也蕴含着丰富而庞大的教育资源。在德育教学中,老师要充分将优秀的传统文化与教学内容相结合,在塑造学生唯物主义观念中,实现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此外,作为一名初中教师,是德育教学的领路者,也会在日常校园生活中对学生留下较为深刻的榜样力量,只有不断规范自身行为,提升自我道德水平,才能有效的向学生传递人文精神,使中学生在教育和现实的双重影响下,树立积极地世界观、正确的价值观,从而实现为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培养高素质的接班人。

猜你喜欢

中学生中学价值观
我的价值观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征稿啦
在多解中学创新
Big Hero 6: Always be with You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宁波市四眼碶中学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
我与《中学生》的初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