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南京市2018年人才吸引力报告

2019-12-21刘莉

大众投资指南 2019年11期
关键词:投递月薪吸引力

刘莉

(南京市人才服务中心,江苏 南京 210000)

2018年我国整体经济形势复杂多变,各重点地区人才争夺激烈。从3月起,各大城市人才招揽政策频频亮相,新一线城市崭露头角,掀起了一场火热的“抢人大战”。根据南京市一号文件(《中共南京市委、南京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创新名城的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宁委发[2018]1号)精神,南京市、区各级人社部门加大工作力度,出台了一系列引才育才、落户安居方面的激励政策,进一步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和条件、扩大覆盖范围、增加安居方式、加大政策力度,为助力创新名城建设、“强富美高”新南京建设、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做出贡献。

一、新政出台成效显著,高素质人才不断涌入

根据第三方平台网络招聘大数据显示,2018年南京市人才流入倍率(异地人才流入总量和本地人才流出总量的比值)为3.82,即2018年全年当中,简历所在城市为非南京市、而求职投递职位所在地为南京市的异地人才流入总量,是简历所在城市为南京市、而投递职位所在地为南京以外城市的本地人才流出总量的3.82倍,意味着南京市平均有1个本地人才流出外地就业的同时,有将近4个异地人才流入南京市就业。

与2017年的3.67相比,2018年南京市的人才流入倍率呈现持续上升趋势,在全国整体经济形势和就业形势均呈现复杂多变的情况下,说明南京市对于人才的吸引力依旧平稳向好,也从侧面反映出南京市出台的一系列人才引进政策,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二、周边城市流入人才最多,一线城市逐步失去绝对吸引力

由于地缘及经济优势,截至2018年为止,流入南京的人才仍以周边区市为主。

从南京市人才流入10大来源城市看,占比最高的是来自上海市的人才,占比为18.55%,其次是北京市占12.36%,合肥市占10.35%,苏州市占10.34%,镇江市占8.61%,滁州市占8.56%,扬州市占8.45%,徐州市占8.29%,淮安市占7.65%,无锡市占6.83%。十大来源城市的人才占到了全部流入人才总量的41.91%。

此外,和2017年对比来看,2017年从北京流入占比仅为4.77%,2018年大幅增长7.59%,从侧面反映出在新一轮“城市人才争夺战”中,一线城市逐渐失去绝对优势地位,以南京为代表的新一线城市,在优厚的人才政策、全覆盖的引才对象以及良好的经济、环境等综合条件加持下,对一线城市人才呈现明显的区域影响力和旺盛的城市吸引力。

三、求职竞争趋于缓和,高薪酬职位吸引力显著

从供需竞争指数来看(供需竞争指数=收到的简历投递量/发布的职位数量),2018年南京市供需竞争指数是9.60,意味着在南京平均近10个人竞争1个职位,与2017年10.85的竞争指数相比略有下降。从就业求职数据角度来看,主要因为2018年全年的招聘职位总量和简历投递量均有所下降,反而导致求职竞争整体趋于缓和。

对比2018年上半年和下半年数据,2018年上半年竞争指数为10.52,下半年竞争指数为8.64,这与上半年是求职旺季,求职人数较多密切相关。

从不同薪酬区间招聘职位的简历投递量来看,8001元/月以上职位投递量占比超5成,为51.10%;6001元-8000元/月占比21.86%,4001-6000元/月占比21.80%,4000元/月以下占比5.24%,高薪职位吸引力显著。

四、建筑工程类行业及岗位人才流动意向显著

从人才流动意向来看,2018年南京市简历投递数量最多的五大行业分别是房地产/建筑/建材/工程占15.43%,互联网/电子商务占10.12%,计算机软件占4.46%,教育/培训/院校占3.82%,专业服务/咨询(财会/法律/人力资源等)占3.82%;发生简历投递数量最多的五大职位分别是土木/建筑/装修/市政工程占8.43%,软件/互联网开发/系统集成占7.33%,财务/审计/税务占7.17%,销售管理占5.24%,行政/后勤/文秘占4.83%。可见建筑工程类行业及岗位人才流动意向显著。

五、大学生就业本科生占半壁江山,就业月薪低于期望值

在2018年南京市就业的大学生群体当中,从性别来看,男性占比为46.44%,女性占比为53.56%,女性数量相对较多。

从学历分布情况来看,本科学历人群占比最高,为57.57%,大专及以下学历人群占比为33.84%。此外,硕士学历占比为8.18%,博士及以上学历占比为0.4%。

从大学生就业群体的税后薪酬情况来看,税后月薪在4000元以下的占比超过6成,为62.47%。税后月薪在4001元至6000元之间的占比为26.46%,在6001元至8000元之间的占比为6.17%,在8001元以上的占比为4.9%,整体薪酬水平相对偏低。

而从大学生就业群体的期望薪酬情况来看,就业期望月薪在4001元至6000元之间的占比最高,为47.06%。期望月薪在4000元以下的仅占28.26%,在6001元至8000元之间的占比为15.61%,在8001元以上的占比仅为9.07%,由此可见,2018年南京市大学生就业的薪酬水平明显低于求职预期,但期望薪酬水平也相对理性。

从市场招聘需求来看,招聘月薪在4000元以下的职位量占比为17%,招聘月薪在4001元至6000元之间的占比为44%,招聘月薪在6001元至8000元之间的占比为24%,招聘月薪在8001元以上的占比为15%。由此说明,南京市企业针对大学生就业群体发布的薪资水平足够满足大学生的求职期望,也建议大学生求职者们勇于寻找各适合自己的就业机会。

此外,南京市2018年大学生实际就业人数最多的10大行业当中,排序第一的是教育/培训/院校行业,占比10.77%。互联网/电子商务、房地产/建筑/建材/工程行业分别以9.35%和8.98%位列第二和第三。和社会招聘需求相比,大学生实际就业方向也出现了明显的结构性不匹配现象。总体来看,大学生实际就业的酒店/餐饮、专业服务/咨询(财会/法律/人力资源等)、媒体/出版/影视/文化传播、医疗/护理/美容/保健/卫生服务、医药/生物工程等行业的数量占比和排序,均高于社会招聘需求。而社会招聘需求相对比较旺盛的保险、基金/证券/期货/投资等行业,实际吸纳就业的大学生占比,远远低于社会需求。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在宏观金融形势不景气的背景下,大学生择业也相对更加谨慎。

猜你喜欢

投递月薪吸引力
蔡崇信:我为什么敢放弃580万年薪,拿500月薪跟马云创业
跟踪导练(三)4
派发广告分工做得好 人人努力效率高
什么是你的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