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本刊2019年总目录

2019-12-21

关键词:视域研究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四重维度

薛 焱, 操 典(1.7)

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四大哲学特征

陈 波, 欧阳洋(1.12)

中国话语的多维度阐释与整体性逻辑

黄仕成(1.17)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话语体系的“总体性”

——兼论“四个自信”的逻辑关系

周忠华, 黄 芳(1.23)

习近平网络空间治理思想论析

杨怀中(2.6)

从毛泽东到邓小平:改革开放前后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转变

李学林, 毛嘉琪(2.11)

“文化自信”意涵的四个向度

陈祝华, 丁成际(2.19)

风险与安全研究

基于共词和网络分析的踩踏事件特征与致因研究

宋 钰, 谢科范, 梁本部(1.29)

公私合作(PPP)项目风险管理研究述评

吴 淼, 张精富(1.39)

民航初始飞行员的风险认知与违规行为相关性研究

汪 磊, 孙 惠(1.48)

民航运输系统突发事件的生成机制与干预策略:耗散结构论的视角

刘小平, 柳 亮(1.54)

推进“互联网+ 意识形态”建设 确保网络意识形态安全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论述

王善英(2.23)

基于演化博弈的征地冲突形成机制与治理策略选择

刘广平, 陈立文(2.28)

公众参与食品安全风险治理的制度困境与出路

孙 敏(2.39)

社会财富逆转移、风险分配与危机

——基于风险社会理论视角

周 超(4.1)

面向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情感词典构建

——以“暴雨洪涝”灾害为例

周 莉, 杨小俪(4.8)

媒介化社会与新媒体传播

互联网新技术背景下的舆论传播策略

陈先红, 宋发枝(3.1)

以人民为中心:基层媒体新闻生产的公共性刍议

黄 艾(6.1)

美学与应用美学

禅宗“多视角”叙事对传统“全知视角”的解构

邱紫华, 余 杰(1.1)

论传播主体与审美文化产品的价值定位

王 婧, 高文强(2.46)

试论交通审美文化的生成机理与演进过程

庞跃辉, 许尚立(2.53)

荀子之“乐”观念新探

石征宇(2.59)

论维柯形而上学的诗性蕴涵

雷武锋(3.7)

论杜夫海纳“感性的荣耀”的基本美学内涵

庄 严(3.12)

宗教“传神”与艺术“传神”

——三星堆器物造型的文化美学透视

李社教(4.15)

中国传统美学视域下汽车造型设计的思考

江黎明(4.22)

政法与社会

中国倡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邵献平, 张 玉(1.60)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绿色生活方式

孙德忠(1.65)

基于公共所有权的国家治理:抽象法权的历史扬弃

包大为(1.71)

孟德斯鸠政体学说的当代再审视

张国栋(1.77)

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民主的发展思路

钟 俊(1.102)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中的多重责任之比例审查探讨

曾 娜, 吴满昌(1.110)

进取型发展的中国方略选择

蔡景庆(2.66)

实现“四个全面”的制度创新路径研究

于玉宏(2.76)

论党内法规对环境法的拓展与突破

赵美珍,朱亚龙(2.86)

家国文化下公共理性成长的局限及其可能

陈青霞(2.91)

美国枪支问题的政治哲学分析

韩定祥(2.98)

社会资本对居民健康与主观幸福感的调节效应

——基于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的分析

侯江红, 刘文婧(2.105)

你耕田来我织布:家务劳动对女性收入惩罚的机制分析

郑丹丹, 黄挽天(3.54)

大众媒介中的科学育儿话语和母亲角色再现

——基于《为了孩子》杂志(2000-2018年)的文本挖掘

陈 蒙, 陈 倩(3.61)

教育对政治信任与财富分配公平感影响的性别差异

蒋亚丽(3.71)

女性的性别实践语境与策略

——以北京某高校女研究生为例

刘 洁(3.82)

制度、环境与行动积极性:村官不作为因素分析

——基于江西、湖北等农业型村庄的调研

余礼信, 刘冉冉(3.93)

现时代的精神生活

——基于当下文化境遇下的审视

李潮欣, 王崎峰(4.28)

分割抑或趋同:基础教育阶段学生教育期望性别差距的城乡比较

——来自中国教育追踪调查基线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

陈 鹏, 李铭泽(4.34)

农村留守儿童抗逆力养成机制的解构及启示

——基于CHKS理论的个案叙事分析

李 丹, 林贻亮(4.43)

残疾人对专业社会工作介入残疾人康复的认知研究

——以武汉市阳光家园为例

任天成, 李艳丽(4.53)

南非共产党的新问题、新理论、新实践

程光德, 赵亚青(4.61)

东南亚华人文教重构与发展嬗变探析

赖林冬(4.67)

转换性使用规则的判定标准及其完善路径

孟奇勋, 李晓钰, 苑大超(4.115)

美国国家公园的立法规制及其启示

夏云娇, 刘 锦(4.124)

民主的困境与民主的中国方案

卢 岚(5.10)

“人类命运共同体”与国际体系文化的建构

——建构主义的视角

陆广济(5.19)

朝鲜半岛军控外交的发展阶段与特点

杜清华(5.26)

“软”技术的社会建构及其不满:对护士劳动过程的质性研究

马冬玲(5.33)

当前大学生创业成效的关键影响因素解析

——以湖北省大学生创业活动为例

辜志强(5.41)

马克思问题哲学视域下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探析

杨光萍(5.49)

我国云计算技术专利保护面临的挑战及其对策

刘介明, 赵婷微, 杨雨佳(5.104)

论学位撤销行为的法律性质

刘 慧(5.110)

我国异议登记制度运行中的问题及其完善

李佳悦, 郝 举(5.116)

论新时代无障碍环境权的行政法保护

李 牧, 王侄晴(6.7)

新时代中国民生政治建设的创新向度与实现机制

胡 帆 , 陈晴柔(6.15)

符号和形象

——以新中国70年来的国庆纪念日为研究对象

文红玉(6.23)

图像的故事

——作为政治符号的新中国初期人民币(1949-1956)

余耀显(6.30)

林兹威权主义理论的局限与超越

田培利(6.37)

“台独”知识的生产与扩散

闫曼悦(6.47)

日本明治中期国粹主义思潮中的亚洲观变迁

——以政教社机关杂志《日本人》为中心

徐 倩(6.53)

包容性发展理念下中国残疾人事业政策建构

于 娣, 邱观建(6.61)

经济与管理

中部六省高技术产品出口技术复杂度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田祖海, 杨文俊(1.84)

湖北国有企业科技创新文化建设探析

毛传清, 彭志聪, 黄晓瑜(1.93)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诱导因素及其作用机理分析

——基于中国情境的多案例扎根研究

胡华夏, 洪 荭, 杨雪琳(3.112)

产业结构变迁和消费升级互动关系的实证研究

王云航, 彭定赟(3.121)

建筑业劳动力质量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

柯燕燕(3.130)

以乡村游新业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路径研究

何玉芹, 陶良虎(3.138)

从特色文化到地域文化景观

——特色小镇文化生态建设之思考

刘 岚(3.144)

旅游业人才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研究

——以浙江省为例

夏 天(3.151)

人力资本研究的基本格局、主题和热点

——基于CiteSpace的文献大数据可视化分析

郭宏福, 唐 林, 赵 燕(4.75)

“令人生厌”的自恋型领导能促进员工创新行为吗?

曹洲涛, 王 甜, 宋一晓(4.86)

外商直接投资对性别工资差距的影响研究

孙艳琳, 王 凡(4.94)

我国高技术产业集聚对地区收入差距的影响机制研究

吴孟珠, 王佳雯(4.106)

政府补贴、税收优惠与企业技术创新

——基于溢出视角的分析

涂文懋, 刘树林(5.54)

中国劳动力市场性别就业意愿差异的影响因素及趋势

——基于非线性Probit差异分解的分析

项云帆(5.62)

中国城镇居民家庭收入结构与住房不平等研究

——基于CFPS的实证分析

郭 彪, 杨 易(5.70)

精准创业扶贫模式的运行机制研究

李冰冰, 彭华涛, 彭贝贝(5.77)

建筑工业化产业链的系统动力学分析

李红兵, 李建慧(5.85)

胜任力匹配视角下的HR管理者职业高原成因分析

童泽望, 杨 柳, 牟仁艳(5.92)

大数据时代出版企业对数据价值的挖掘和利用

汪浪涛(5.99)

会计师事务所做大必然做强吗?

——基于2008-2017年“百强所”面板数据

江晓珍, 何乐融(6.96)

中小板上市公司董事会特征与控制权私人收益的相关性研究

黄 可, 万倩倩, 周 军(6.108)

哲学与文化

对罗素含混性哲学观点的再审视

陈明益, 郭静静(1.116)

王阳明“忠恕一贯”思想探赜

何彦彤(1.121)

马克思“共生”理论的意义及其生态思维

【美】 莎伦·斯诺伊思(2.1)

当代中国个体命运民族命运结合的命运大智慧

——死亡伦理智慧的个体到民族的视域

姚站军, 张繁荣(2.113)

海德格尔哲学中的罪责与自由

孙 伟(2.126)

试论认识论的变革与超越

——从康德、黑格尔到马克思

张梅艳(3.25)

赫费的自由学说及自由教育观

沈国琴(3.31)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科技伦理意义及其实践路径

贾民伟, 张毅辉(3.37)

工程伦理教育的三个维度及其目标

王远旭(3.43)

后工业时代的社会时间悖论

杨洁高, 孙尚诚(3.48)

市民社会的殖民性:从黑格尔到马克思

王亚杰(5.123)

从羽扇到雅扇的文化流变

——中国扇文化的人类学探析

黎 科, 刘 强(5.129)

对人工智能及其存在视域的思考

——以价值评价为视角

刘丰源(6.67)

“范式”的意义

——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文本研究

曾令华, 尹馨宇(6.72)

库恩论“不可通约性”及其对文化互鉴的意义

邱德胜, 彭家锋(6.78)

论道德理想与道德义务

李红文(6.84)

列斐伏尔城市理论的思想谱系与哲学建构

赫曦滢(6.90)

体育文化视域下的高校“阳光体育运动”探析

——以武汉高校为例

姚春宏, 易 鹏(6.139)

网球球童文化解析

刘良辉, 姜 睿(6.145)

文学与艺术

洛阳荆棘久,谁是惜花人

——试论洪适的牡丹之咏

黄 琪, 路成文(1.127)

个体际遇与历史情境

——从魏晋六朝士人嗜酒看“风骨”

谭 佳(1.135)

“古雅”论

陈梦熊(2.132)

“花儿”歌手在表演中的编创及其与受众的互动

王军林(2.139)

中国山水诗意识代变及山水诗艺术内蕴探析

——以唐宋山水诗为举隅

陈显锋(3.158)

革命和生命的双重疏离

——论新世纪中国《西游记》改编电影

李钦彤(3.165)

中国当代小说理论的多维社会功利性价值

周新民(4.131)

美国华裔移民的心理创伤及其“美国梦”的幻灭

——美国华裔作家伍慧明的小说《骨》之文化透视

姚璐璐(4.137)

新诗编年史写作:一种“无关批评”的批评

周俊锋, 刘馨逸(5.135)

从虚拟仿真到表现:数字虚拟影像风格形态与美学

袁 萱(5.143)

中外文化对话中的中国声音:2014-2018年《外国文学研究》“中外学者访谈”话语解读

甘文平, 唐一凡(6.152)

从明诗选本看明初诗学的传播及意义

潘 林(6.157)

思想政治教育

新时代大学生文化自信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论

林 凯(3.102)

论思想政治理论课“亲和力”的理论内涵

刘 旋, 周其明(3.107)

论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习惯及其生成

刘新全(4.143)

新时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问题省思

白中阳(4.149)

关系心理学视域下的“自我”概念及其对青少年人格养成的意义

何 晶, 王炳煌, 黄 蓉(5.1)

高教研究

高校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模式、内涵与特征

——基于三所大学的改革文本分析

梁传杰, 杜 芳(2.146)

互联网使用视域下的大学生制度认同研究

黄岭峻, 李亚男(2.152)

高校“双一流”建设模式改革与实践探析

——以武汉理工大学为例

范 涛, 梁传杰, 水晶晶, 李辉鹏(4.160)

高校学分制改革中应践行“以生为本”教育理念

钟守昌, 钟 鸣, 丁 玲, 宋子振(4.170)

高校中外合作创新团队跨文化沟通之策略

刘 琼(4.175)

基于共词分析的产教融合实践及其创新模式

钟 珊(4.181)

论新媒体特性对大学生向榜样学习意愿的影响

郎 坤, 陈昱桦(5.151)

育人质量提升视域下学生自我教育的内生机制及其可能

李 珏, 杨焱雯, 袁 勋(5.158)

论意识形态安全视域下高校青年教师的革命精神认同

——基于武汉高校博士后教师群体的调研分析

嵇蕴洁(5.164)

社会学视域下高校师生信任关系的构建

陈震宇(5.170)

高校内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研究

闫 岩, 李进宏(6.116)

教师德性构成与培育的理性思考

张光华, 杨 艳(6.122)

以“政治理性素质说”解“思想教育洗脑说”

——基于受教育主体的视角

尉迟光斌(6.127)

近年来美国学生领导身份认同发展研究及反思

胡玉姣, 熊 琼(6.133)

书 评

革命历史书写的创新力作

——评《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农民文化教育研究(1935-1948)》

宋镜明(2.160)

文化强国战略的科技文化软实力支撑

——《科技文化及其软实力研究》评介

孙德忠, 黄 晨(6.165)

猜你喜欢

视域研究
对戊戍维新派思想家心路历程的思考——以“启蒙自我循环”为视域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2020年国内翻译研究述评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一带一路”视域下我国冰球赛事提升与塑造
基于养生视域论传统武术的现代传承与发展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现代视域中文学史著对《红楼梦》经典化的推进(1900—1949)
新版C-NCAP侧面碰撞假人损伤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