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县级部门预算管理的探讨
2019-12-21甄学文
甄学文
(无极县财政局,河北 石家庄 052460)
自2015年新《预算法》实施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九大以来,各级财政部门认真贯彻落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增强法律意识,在推进财政改革,强化部门预算管理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毋庸讳言,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在县级部门预算管理中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需要在今后工作中认真加以研究解决。
一、县级部门预算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在预算编制方面:按要求,部门预算的编制要符合合法性、真实性、完整性、科学性、稳妥性、重点性、透明性、绩效性等八项原则,但在实际编制中,多数部门和单位做不到。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预算数据不真实。有的预算部门和单位为了多争取预算资金,不如实编制预算,存在虚报支出的问题;二是预算编制不完整。有些部门和单位没有将应纳入预算管理的资金全部纳入到部门预算编制中;三是预算编制不科学。有的部门和单位在编制项目预算时故意将“办公费”“维修费”等一些基本支出编入项目支出预算,挤占项目资金;有的单位的项目由于没有经过严格科学的论证,导致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影响资金的使用效益。
(二)在预算执行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有些部门和单位不能严格执行财政部门批复的预算。在预算执行过程中,部分单位不能按时间进度执行预算,以致在资金的使用上出现前松后紧的情况;有的单位甚至存在在专项经费中列支基本支出的问题。
(三)在预算监督方面:一是对部门预算的编制环节监督不够,导致部门单位预算编制的真实性得不到保障。二是对部门预算的执行环节监督不够,导致预算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能及时发现和纠正。三是在对预算执行的违规问题处理力度不够,存在重经济处罚轻行政处罚,重对单位处罚轻对责任人的处罚等问题。
二、部门预算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笔者认为,部门预算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编制部门预算重要性的认识不足,重视不够。虽然新《预算法》从2015已开始实施至今已近五年,但一些部门和单位对《预算法》的内容了解的并不多,对违反《预算法》应承担的责任更是知之甚少,以致在思想上对编制部门预算的认识不足,重视不够。
(二)部分部门单位的会计人员政策业务素质达不到相应要求。由于人员编制等方面的原因,一些行政事业单位的财会人员并没有接受过财会方面的专门学习,并不具备从事财会工作的相关知识和业务能力,预算编制、执行等方面的法律、政策知识更是严重缺乏,政策业务素质达不到做好财会工作的相关要求。
(三)科学的编制方法没有得到很好的应用。尽管要求部门和单位不再应用“基数加增长”预算编制方式,但为了简单省事,多数部门预算单位仍然沿用这种方式,而对于要求使用的“零基预算”编制方式,由于费时、费力,很少部门能够采用。反映在预算编制上,无论是基本支出还是项目支出,很少有下降的,这样不仅加剧了财政资金供求矛盾,也固化了财政资金在部门的分配格局,使一些一般性项目支出资金规模不断扩大,严重影响财政资金结构的优化和使用效益的提高。
(四)监督工作有待加强。从部门预算的编制到部门预算的执行还没有建立起必要的监督机制,致使部门和单位在编制部门预算时一些不真实的数据不能及时发现,在执行过程中发生的问题不能得到及时纠正。
三、强化部门预算管理的意见和建议
针对上述部门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笔者认为要强化部门预算管理要做到六个到位:
(一)思想认识到位。要采取多种措施,利用多种形式,更加广泛深入地宣传《预算法》及相关的法律法规。增强部门单位的法律意识,努力提高部门单位领导和财会人员对部门预算的思想认识和重视程度,并严格按有关要求编制和执行部门预算。
(二)基础建设到位。一要加大对部门单位财会人员的培训考核力度。要有针对性地对部门和单位的财会人员进行多层次的培训,特别是对新出台的财政法律、法规、制度、办法以及业务知识等有重点地进行培训,同时,加强对培训结果的考核,不断提高财会人员的素质。二要加大部门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力度。根据《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的要求,制定单位层面及业务层面的相关内部控制制度,不断规范和完善内部管理,提高行政事业单位部门预算管理水平。
(三)管理措施到位。一要强化预算部门单位收支基础信息管理,全面收集、整理、分析部门单位的收支数据,指导和督促预算单位按照“全面预算”“综合预算”的原则,将全部收支都纳入部门预算管理,提高预算单位部门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二要落实优先保障原则。鉴于财政资金收支矛盾越来越突出,各预算单位在编制部门预算时要优先保障基本支出,在保证基本支出的前提下再考虑安排项目支出。三要坚持定员定额管理。根据部门履职需要,在合理划分部门占用公共资源的基础上,将部门预算与部门占用公共资源相结合,建立健全支出费用定额制度。四要严格界定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范围,杜绝应由基本支出列支的内容由项目支出列支现象。
(四)执行控制到位。要积极探索部门预算执行控制办法,加强过程控制,突出重点控制,做到刚性控制与柔性控制相结合,总额控制与单行控制相结合。针对一些部门单位挤占挪用专项资金的问题,探索在支付系统设置相关预警模式。一旦预算单位有超越权限使用或挤占挪用专项资金的情况,财政预算管理机构能够及时发现并拒付,避免预算单位违规违纪使用资金情况的发生。
(五)绩效评价到位。一要制定绩效评价实施办法。要结合各部门、各行业的实际情况,出台具体的支出绩效评价管理办法和工作规程,进一步明确预算绩效管理的责任主体、评价对象、评价指标、评价方式及管理程序。二要扩大绩效评价范围。要在对项目支出进行抽查绩效评价的基础上,不断扩大抽查范围,并探索对基本支出进行绩效评价的绩效评价。三是强化绩效评价结果应用。对评价绩效存在问题多,资金使用效果差的部门和单位,在项目立项、预算资金安排等方面将绩效评价结果作为重要参考依据。
(六)监督检查到位。一是建立财政内部业务管理机构日常监督制度,充分发挥各业务科室的监督职能,强化财政事前监督,规范预算编制。二是加强预算执行中的跟踪监督,坚持监督跟着资金走、监督跟着项目走的做法,充分发挥财政监督的职能作用,保证部门预算执行严肃性。三是做好预算执行的事后监督,要定期对资金的拨付情况、使用情况、效益情况进行监督,确保能在第一时间发现资金管理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做到早发现、早制止、早整改,确保财政资金的安全有效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