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情感:审美与身体之间
——第三届青年美学论坛学术研讨会综述

2019-12-21黄水石冷雪涵

文艺研究 2019年1期
关键词:哲学美学报告

黄水石 冷雪涵

2018年10月20日至21日,青年美学论坛与武汉大学文学院联合主办、《文艺研究》协办的第三届青年美学论坛学术研讨会在武汉大学召开。本届研讨会以“情感:审美与身体之间”为议题。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同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央美术学院和中国艺术研究院等二十余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三十多位青年教师和博士研究生参与了研讨,从不同的研究对象与视角出发探讨了情感的相关问题。部分青年学者以通讯评议的方式参与了会议讨论。

在西方美学传统中,情感与认识、欲求鼎足而三,与审美判断的本质相关。19世纪末以来,情感与身体一起挣脱理性的束缚,成为20世纪思想的根本底色和主题聚焦。近年来,在后现代思潮影响下,欧美学界开辟了身体与情感研究的新思路和新视角。西方烙印是现代中国思想展开的实际前提,西方对情感、审美与身体的关切尤其唤起了中国思想的当下激情与古典幽思。“情感”问题的重要性折射出问题的复杂性,而这种复杂性恰恰映照出美学本身的多重面向。21世纪以来异彩纷呈的美学研究实践,事实上已经在重塑美学的论说模式和美学史的建构样式,造就了当前美学与美学史研究的复杂景观。在这样的境况下,如何以“美学”为名设置议题、引导讨论、交流思想并相互激发,如何在美学视野之内环扣呼应和循序推进,是本届论坛研讨所隐含的内在思索。

一、从康德到黑格尔:哲学的审美规定与情感的位置

美学或感性学肇自西方,成熟于德国古典哲学。研讨以此为起点,第一个专场围绕康德哲学与美学展开,圆桌讨论则以黑格尔哲学与美学为主题。

康德美学确立了西方古典美学的典范,康德哲学本身也为美学探讨留下了巨大的空间。本次会议关于康德哲学与美学的探讨跳出了康德研究固有的视角,从当代的现实关切和理论触角出发,做出了具有探索性的尝试。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朱会晖的报告《康德哲学中美、情感与启蒙的关系》将康德哲学的美学思想放在启蒙视野中阐发,着重阐明美与个体、个体性的关系,美与交互主体性的关系,审美活动及其激起的情感与生命的普遍性的关系,旨在推进对启蒙的美学理解,凸显审美意义上的启蒙对于当前消费功利社会的积极意义。湖北大学副教授庄威的报告《道德律、共通感和“情”的问题:康德哲学中的两个基本问题及其理论效应》试图将审美判断普遍化,认为康德共通感理念适用于一切形态的判断,沟通了情感—感性领域与知性—判断领域,应该在微观交往的感性层面开放出来,以达致审美原则在实践上的道德效应。他由共通感理念出发,重新阐释了中国古代思想中“情”兼具事实与情感二重性的意涵,从而将“情理相絜”观提升为中国思想中沟通实践、审美、伦理和政治的先验公理。复旦大学博士研究生毕聪正的报告《存在论视域下的崇高、情感与艺术:以保罗·盖耶的康德阐释为路径》,旨在揭示康德崇高论美学如何构成艺术生发与生成的深层机制,并基于崇高范型梳理了艺术在意义世界中的历史性发生与变迁。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毕晓的报告《浪漫主义的主体分裂革命》则从政治哲学(伯林)对政治效应的关注和精神分析(拉康)对欲望主体的解析出发,回溯浪漫主义的古典思想根源,将浪漫主义的“分裂主体”内置于从法国启蒙思潮到德国唯心主义的“整全主体”的哲学演进之中。

相较于康德哲学在西方美学研究领域的中心地位,黑格尔美学近年来在很大程度上遭到了“冷遇”。本次会议特设“科学—感性:黑格尔美学的重述”专题圆桌讨论,既是对当下研究现状的回应,也展示了在新的研究成果基础上重述黑格尔美学的可能性。长安大学讲师贾红雨的圆桌报告《黑格尔艺术哲学的重述》标志着当前西方美学史研究的重要进展。他从黑格尔《艺术哲学》编撰和出版的角度,梳理了德语黑格尔学界的最新文献成果和围绕霍托(Hotho)版《美学》的争议,体现出黑格尔美学研究在文献文本意义上的“自觉”。此外,报告梳理了“美学”(Aesthetica)概念的含义演变,阐明了鲍姆加通“感性学”与黑格尔艺术哲学之间的差别,这既有助于澄清黑格尔在概念科学的意义上如何对待感性,也为疏解当代美学向鲍姆加通回归的潮流留下了余地。

二、复杂的情感:从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到现代世界转折

情感与身体论题是当前美学研究的热点,对这些议题的深入开掘有助于揭示美学研究的复杂性,尤其是美学景观的复杂性生成。

围绕对绘画艺术中哲学与美学问题的探讨,与会者展现了对知觉原初性与情感复杂性的关注。大连海事大学讲师李海燕的报告《线性透视法与知觉》,梳理了20世纪围绕绘画中线性透视法的视知觉理论纷争及其哲学根源,指出传统的视知觉理论的背后是笛卡尔式的主体—对象二元分离、因果说明的还原秩序和再现主义的知觉理论,而吉布森的生态视知觉理论与梅洛—庞蒂的知觉现象学相似,关注经验世界及其描述,探索原初经验知觉主体与环境之间的双重建构关系,以此揭示视知觉的生成原理。江西师范大学讲师赵靓的报告《文艺复兴时期忧郁主题艺术探究》,则梳理了20世纪艺术史对16世纪忧郁绘画所体现的审美观念的多重分析,揭示了时代知识状况与艺术的情感传达之间的复杂关系,并试图将“忧郁”提升为文艺风格乃至审美范畴,提出了建构“忧郁美学”的设想。

情感与身体在西方哲学思想中的意义尚未被充分挖掘,本次研讨会在很大程度上填补了这种空白。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江欣城的报告《“绝对奇迹”中的情感之谜:叔本华哲学探微》一反常论,认为身体构成叔本华形而上学的枢纽,因为作为最高奇迹的身体与意志是同一的,且身体具备世界的二重性——以“知”认识身体表象并以“感”体验身体意志本体。然而,由于叔本华囿于绝对时空观,情感激发与时间性的关系仍然是一个谜。与徘徊不决的叔本华不同,杜威则实现了思想在自身发展中的转折。广西师范大学副教授冯强的报告《杜威经验论中的情感问题:一个当代性的探究》将情感概念放在杜威哲学思想的生成与转变当中予以阐明,确认其为贯穿整个杜威哲学的经验—情感论,揭示了杜威如何通过长达半个世纪的哲学活动,在自身之内完成了现代哲学中的世界性转折。

以情感、身体为线索,更能从全新的视角抽绎出思想转折的脉络。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饶静的报告《“活的形象”与象征转化:荣格对〈美育书简〉的心理类型学解读》,通过解析荣格对席勒美育思想的心理学解读这一范例,勾勒出象征与情感—感觉的内在关联,展示了包括康德与黑格尔在内的德国古典哲学时期诸种思想在现代世界转折中的状况及其学理脉络。湖北大学讲师吴天天的报告《论保罗·德曼对尼采悲剧美学的解构:以语言转向与身体转向之间的对话为背景》认为尼采既是身体转向的先驱,也推动了语言转向的后现代展开。报告展示了德曼与尼采之间、尼采思想内部乃至后结构主义思想内部所蕴含的语言与身体之间的互动与冲突,揭示了语言模式在向身体、感性和审美领域扩张过程中的贡献与局限,提示了作为感性学的美学在介入这一语言转向与身体转向之间的对话过程中所可能具有的复杂性、深度和广度。

三、情感—肉—身:当代法国结构—后结构思想及其转向

20世纪下半叶以来的法国思想是世界思想的核心发动机。当代法国堪称美学思想的秘密发源地和美学研究的前沿阵地。就情感—身体维度而言,正是法国当代思想将情感和身体提升为思想的中心关切,乃至提升到为思想奠基的地位——即便其思想的旨趣正是抹除哲学的根据和世界的源泉。

本次研讨会从不同角度切入法国当代思想的关键维度“情感与身体(肉)”,透露其身体转向的端倪。浙江师范大学副教授李震的报告《无器官身体:论德勒兹身体美学的生成》指明了无器官身体在德勒兹身体美学中的核心地位。在德勒兹身体美学中,身体既是人类的,也是世界乃至宇宙意义上的身体,艺术创造即无器官身体的自身出场/生成。首都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郝强的报告《情感即生成:德勒兹情感理论的一种考察》认为德勒兹“情感即生成”提出了新的哲学思考方式。报告指出德勒兹的生成哲学不是从“是什么”、而是从“能做什么”来考察情感:情感的微观运作带来身体的重新界定,旨在超越感知的阈限以生成众人—常人,情感是生成而非再现,这从根本上指向对人自身的重新理解。陕西科技大学副教授王建华的报告《梅洛—庞蒂视觉思想的“肉的形而上学”意涵》强调,柏拉图以来“心眼”的视觉模式导致“祛身化视觉”的本体论灾难,梅洛—庞蒂则将“肉眼”的视看放在自我与世界原初的交互共生中来考察,凸显身体在人类认识和视看行为中的奠基性意义。北京大学博士后陈辉的报告《肉身、感觉与自我:马里翁被给予性现象学视域下的肉身现象》展示了马里翁“捕获肉身”的现象学历程:通过重释笛卡尔的自我怀疑说明身体对“我思”的绝对优先性,进而追随胡塞尔身体(Körper)与肉身(Leib)的区分以说明肉身与自我自身的相互捕获,即肉身是自我的最原初形象。这里作为肉身的自我自身的现象是绝对个体化的生成,作为他者而在世界中的交互显现则是他者现象学的课题。

围绕法国当代思想中的情感与身体,本次研讨会展现出法国当代思想展开方式的关键特质:第一,情感和身体都是作为生成来考察的,尤其指涉世界、人、自我的原初生成,而艺术则让这一生成的发生或者实现成为可见的;第二,不论是以情感—身体来建构思想还是在思想中建构情感—身体,事实上都呈现为解构的,即解构西方思想的历史;第三,法国当代思想是在与西方自身的形而上学传统的对峙中,以奠基性的方式来思考语言、情感和身体,以吊诡的方式为重新理解乃至创造当下之世界和人这一生成事件进行思想的奠基。

四、重叠西化与古代情感:从西方汉学到中国古典思想

法国当代思想不仅对于西方人理解自身历史和当下状况至关重要,而且对于当代中国理解西方以及经由西方而理解中国的历史和当下的复杂处境也是无可回避的。对法国当代思想的关注和研究以及对欧美汉学—中国学和中西交流的关注和研究,都应造就对中国思想和中国美学研究的反省性呈现。这一反省首先落实在对法国当代思想所奠定的思想境域的自觉上。

本次研讨会的第二个圆桌专题“迂回的境域:当代欧美汉学—中国学视域内的西方问题与当代中国思想的汉学化—重叠西化”,意在唤起这一自觉。这首先意味着思想的争辩。北京外国语大学副教授韩振华的圆桌引言报告《作为打开欧洲“未思”的手段:朱利安中国古典美学建构之我见》便是这一争辩的尝试。报告指出:第一,朱利安关注中国,其宗旨不在于阐明中国,而在于从外部解构欧洲,即解构欧洲自身历史的形而上学和本体论思想,以迂回的方式触及欧洲的“未思”,重新发动哲学、伦理学和美学领域的思想;第二,鉴于朱利安与后结构主义思想(尤其福柯)的亲缘关系,其中国美学的建构是后结构主义思想的中国变种:通过遮诠的方式将中国思想和美学进行同质化的归结,以便与欧洲形而上学传统形成对照;第三,朱利安的汉学研究构成语文学传统的“哥白尼革命”,但仍然基于“内在性”概念,沿袭了黑格尔—韦伯的深层逻辑和立论基础;第四,当代欧洲汉学的朱利安与毕莱德之争,既彰显了朱利安思想的目标,即同时照亮并开启中国和欧洲思想各自的“未思”,也彰显了朱利安自身思想可能的政治困境,即尽管在方法—策略的运用中已然置身于后现代意义上的政治之中,却拒斥来自政治和意识形态的质疑,回避以欧洲为目标的中国使用可能带来的政治效应。

朱利安中国古典思想的建构可以直接替换为中国古典美学的建构,反过来说,中国古典美学的建构同样可以且应该拓展为对中国古典思想整全的把握和呈现。这一判断本身即宣告了对20世纪中国美学的反省与反拨,后者同样意味着对当下中国美学研究而言先行给定的境域。

本次研讨会的第四个专场“先秦到魏晋南北朝:情感与礼教安顿”中的相关报告勾勒了中国美学研究的基本视域和新的可能性,提示了唐代以前的思想和美学研究的基本前提,以或隐或显的方式呈现出:情感和身体始终是在礼教之中得到安顿的。

湖北民族学院讲师崔凯华的报告《从五行到四端:早期儒家身体观的转折及其完成》认为,楚简《五行》标志着孔子奠定的早期儒家身体观和教化手段发生转折,孟子的“四端说”是其完成,自然情感和身体被贬低,义理之“心”及其道德自主性则逐渐成为人性与道德的基础。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贾祯祯的报告《翼奉“六情”思想研究》梳理了齐诗学派翼奉《诗》学的“六情”思想,复原以时、辰为基础进行推演的情性占法,进而厘清律、历所具的十二地支和十天干含义,最后指出,翼奉观情性以律历的思想,实质上是术数化的《诗》学,它构成《诗纬》“诗为天地之心”观点的源头。

河北省社会科学院助理研究员王云飞的报告《孔子闻〈韶〉是喜悦还是忧伤?——论“子在齐闻〈韶〉”伤心说在六朝前存在的可能》是“子在齐闻《韶》”注释系列研究的一个环节,主要基于敦煌文献伯希和二五一〇号写本保存(现存最早)的东汉郑玄注,推断郑玄注已经包含了“赞美说”与“伤心说”杂糅的痕迹,并暗含了二者的矛盾,这一矛盾在魏晋南北朝和宋代注释中得到印证。同济大学博士后邹蕴的报告《音乐能否协调自然情感?——以嵇康的乐教思想为中心》从乐教思想角度探讨嵇康对情感在人性中的定位。报告将嵇康的音乐思想置于礼乐教化的两种路径中来加以阐发:第一,至德之世无需教化,音乐作为至和之声是良好政治的结果;第二,衰敝之世的音乐只能在少数人中实现教化,但只是强化自然之性而不能塑造道德,所谓音乐教化实则指的是在养生的意义上协调自然情感,以备道德情感的自然生发,以中“自然之和”。

论坛研讨会从德国古典哲学和美学出发,经由对文艺复兴及启蒙运动时期的美学与艺术理论的呈现,抵达法国当代哲学与美学思想的前沿,并通过法国当代哲学家的中国研究反观中国美学研究的境域,最终回到中国古典哲学和美学问题。以“情感”为中心,本次研讨会在理论探讨上直指美学学科中的核心论题,呈现了多学科、多领域与美学交涉的最新研究成果,展现了青年学者的理论视野与思想锐气。

总而言之,与往届相比,本届研讨会既保持了青年美学论坛宗旨和风格的连贯性,也在议程设置上做出了探索性的调整,充分体现了作为纯粹、自由、开放的活动平台所致力的“交流思想与辨章学术”的原则。通过三届会议的尝试,青年美学论坛的探索已取得一定成效,而其所提示的理论研究前景仍需期待于未来。

猜你喜欢

哲学美学报告
盘中的意式美学
菱的哲学
外婆的美学
小包哲学
纯白美学
报告
“妆”饰美学
报告
报告
晾衣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