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艺术社会学的想象力
——第三届艺术社会学青年学者论坛综述

2019-12-21

文艺研究 2019年9期
关键词:社会史社会学报告

周 渝

2019年6月8日,由东南大学艺术学院与文艺研究杂志社联合主办的第三届艺术社会学青年学者论坛在东南大学召开。本届论坛以“艺术社会学的想象力”为议题。来自中国艺术研究院、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同济大学、中央美术学院和东南大学等二十余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的近四十位青年教师与学者参与研讨,从多元视角与不同方法出发,探讨了艺术社会学的相关问题。

“社会学的想象力” 这一观念出自美国社会学家米尔斯。在他看来,社会学的想象力的任务与承诺就是让我们有能力把握历史、人生以及两者在社会之中的关联。艺术社会学应该具有这样的想象力,把握历史、社会、政治与审美,把握四者在现实之中的关联。这是本届论坛研讨的主旨。

一、艺术社会学的西方观照

艺术社会学在西方具有久远的历史,在其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丰富多样的研究理论与方法。第一场研讨会从艺术社会学的西方视角出发,对理论问题进行深入阐发。

艺术体制是艺术社会学领域的关键概念之一。南京大学周计武的报告《艺术体制的现代性逻辑》从艺术体制和现代性观念出发,在现代性语境中审视艺术的社会生产、传播和消费机制,探讨了艺术体制从前现代的庇护赞助体制向现代的市场体制、后现代的后市场体制的结构转型过程。作为一种跨学科研究方法,艺术体制论以自我反思的立场重新审视现代艺术的审美规范和生成机制,有助于阐释艺术性与社会性之间的辩证关系,加深对艺术存在的形式、意义、功能、运作机制等本质规律的理解。北京大学李洋的报告《算法时代的电影等级体制》引入“电影等级体制”的概念,指出电影院、电影节与电影期刊网站代表世界电影的三种等级体制空间,它们分别以票房、奖项和榜单作为表达方式,向公众输出不同的评判电影的等级标准。在算法时代,通过算法将观众和网友对影片的观感变成一种艺术体制等级,可以最大程度地避免主观情绪在电影等级中的作用,以回应人们经常遇到的电影评价标准问题。

在艺术社会学领域,重要理论家的经典论述构成了该学科发展的丰厚资源和不竭动力。文艺研究杂志社张颖的报告《作为“新美学”的决定论:重估丹纳》从丹纳决定论的哲学渊源、美学动机以及新旧维度三个方面,重新探讨了丹纳决定论的哲学意义与理论价值。丹纳决定论中蕴含的中立与介入的矛盾,依然是一个富有活力的话题,值得深入研讨。复旦大学孙斌的报告《艺术在何种意义上融于彻底的社会变革?——对杜威艺术哲学中社会问题的一个考察》认为,艺术必须从劳动与闲暇或创作与欣赏等区分所造成的孤立状态中摆脱出来,在社会变革中履行再造经验的职责。上海师范大学姚云帆的报告《内在批评和可批评性:再论本雅明“艺术批评”概念的实质》分析了本雅明内在批评概念的实质,认为内在批评行为将艺术作品的自律存在和社会历史价值统一起来,试图构造一种具体创作和理论反思融合在一起的独有文类。中国人民大学常培杰的报告《“前卫”的限度:格林伯格与阿多诺现代主义艺术观比较》认为,格林伯格和阿多诺都是推崇艺术自律观念的现代主义者,他们强调理性“建构”,贬抑自发“表现”;推崇现代主义自律艺术,批判反自律的前卫艺术;青睐诉诸理性反思的精英文化,否定依赖移情效果的媚俗艺术。温州大学张晓剑的报告《视觉艺术中媒介特殊性话语的考察——从格林伯格到弗雷德》以现代性的分化理论来解释“媒介特殊性”,视之为艺术自主论的一个重要方面。他探讨了格林伯格和弗雷德如何受到分化思维的影响,不断推进或改写对媒介特殊性的理解。

二、艺术社会学的中国经验

艺术社会学引入中国以来,对中国艺术理论研究产生了很大影响,如何将西方理论与中国经验紧密结合,是当下最引人深思的话题。第二场研讨从艺术社会学的中国经验出发,通过个案研究探讨两者有效结合的可能性。

东南大学甘锋的报告《中国画家谁最知名?来自大数据的回答》利用大数据对中国画家知名度进行测量、排序、可视化处理和相关性分析,所得出的知名度排行榜反映了中西方艺术界、学术界和社会大众对中国画家的认知状况,为这一思考带来了新的研究范式。东南大学孟凡行的报告《艺术社会:费孝通最后的学术命题》将费孝通晚年有关“艺术生活”的一系列论述总结为“艺术社会”,认为费孝通对艺术生活的论述并非要解决文化和艺术领域的问题,而是想通过艺术引导人类走向美好社会。武汉大学刘春阳的报告《历史博物馆叙事模式同质化的反思——以湖北省博物馆为例》反思当下历史博物馆的叙事方式同质化现象,认为其支撑依据在于民族国家叙事,即博物馆通过对文物的筛选和安排强化观众对民族国家的认同。重庆大学金浪的报告《情感启蒙:〈给青年的十二封信〉与朱光潜美学的社会起源》对朱光潜的早年成名作进行探讨,认为他对情感的重视及其认为情感的生活要优于理智的生活的观点,既是对“科玄论战”中梁启超方向的接续,也体现了其在“主义”急剧政治化氛围下对启蒙理念的坚守。东南大学杨朗的报告《〈圣谕广训〉宣讲及其仪式》探讨了明清以来在地方宣讲圣谕这一重要的朝廷制度。朝廷欲借此强化地方向心力,稳定社会秩序。地方官员则利用这一制度中的行政空间,潜移默化地践行儒家理想。在皇帝—文官—民众的互动中,一种地方社会的公共领域得到建立,这是古代儒家经世济国传统的一种重要体现。

三、艺术社会史的个案呈现与理论建构

如果说艺术社会学侧重研究作为社会现象的艺术,那么艺术社会史则从历史和社会语境出发关注艺术本身。第三场研讨从艺术社会史个案探究出发,呈现艺术本身在社会和历史语境中的丰富细节,进而过渡到对艺术社会史的理论建构与反思。

艺术社会史视野中的艺术,包含了对艺术品、艺术家、艺术商人和艺术展览等的历史考察。南京大学韩伟华的报告《作为西方文明象征的帕特农神庙形象之建构》从图像志角度出发,对始建于伯里克利时代的帕特农神庙进行研究,认为将帕特农神庙雕像视为雅典民主的图像表征是一种明显的误读。帕特农神庙作为古典民主象征的近代形象,是19世纪民族主义与浪漫主义合力建构出来的神话,是现代政治与艺术合谋的产物。东南大学周渝的报告《〈偶遇〉:库尔贝写实主义艺术的转型历程与理想诉求》将画作《偶遇》放置在库尔贝写实主义艺术体系中加以考察,认为这幅长期被误读为“现场写生”的作品其实是库尔贝从揭露社会黑暗现实到构建宏大艺术理想的重要转折,是其艺术由传统写实主义向民主主义写实主义乃至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转变的关键一环,也是时代艺术与社会思潮完美结合的典范。杭州师范大学诸葛沂的报告《画商康维勒:一个艺术社会学和现代主义视角的考察》从艺术社会学和现代主义的视角考察了画商康维勒的职业生涯及他对立体主义的理论阐释,揭示了他在立体派甚至现代艺术运动中的重要作用,评价了其立体主义批评的前瞻性和局限性。河北大学王志亮的报告《以人民之义,褫夺艺术之名——1937年“堕落的艺术”展与图像的伦理体制》通过对“堕落的艺术”展作品本身、传播和价值判断的研究,揭示出人们对该展览关注的重心始终是图像伦理体制。无论对它褒贬如何,差异并非体现在审美方面,而是体现在道德与政治标准方面。在艺术的伦理体制之内,真正进退两难的是为艺术本身辩护的艺术家,他们探索着视觉表现的新语法,却被褫夺了艺术之名。中央美术学院赵炎的报告《路易斯·布尔茹瓦:性别、符号化与身份建构过程的再思考》以20世纪女艺术家路易斯·布尔茹瓦为个案,梳理和探讨了女性主义艺术家的身份建构及符号化过程。他认为在构建艺术史知识系统时,进入艺术史的艺术家会遭遇风格化和符号化的过程,其优势在于清晰明了,便于传播,其劣势在于将复杂艺术进程单一化和扁平化。

如果说以上报告是对艺术社会史视域中的艺术品、艺术家、艺术商人和艺术展览的具体考察,那么下半场的报告则集中在对艺术社会史理论的建构与反思上。同济大学毛秋月的报告《殊途同归:T.J.克拉克与迈克尔·莱杰的艺术社会史研究比较》比较了克拉克及其学生莱杰对纽约画派作品的阐释,认为两者的分析均建立在现代主义艺术与大众文化的联系上,呈现出“殊途同归”的面貌,提出了对格林伯格形式主义批评理论的修正方案。中国台湾东海大学洪仪真的报告《传统与创新的辩证作为艺术史前进的驱动力:一个豪泽尔观点的思考》从豪泽尔的艺术社会史观念出发,探讨了艺术史前进的驱动力,即传统与创新之间的矛盾。她认为,艺术史的内在矛盾会推动艺术史不断发展。南京大学王曦的报告《“剧场”对抗“艺术终结”:一种重构艺术—历史辩证法的尝试》认为20世纪艺术的历史并未否定黑格尔艺术终结论,而是证实了它。在形式与内容的分离中,艺术走向与历史实践的疏离,丧失了认识和介入社会历史的能力。在对此问题的不同回应方案中,“剧场”理论尤为引人注目,它可以克服被抽空了历史经验的形式与内容的对立,重构艺术与历史的辩证法。

四、跨学科视野下的艺术社会学

艺术社会学除了关注自身内部的概念与问题,也重视与文学、美学、艺术人类学等其他学科的跨界融合,在不同学科的理论对话与碰撞中,激发新的视角与可能。第四场研讨以跨学科视野下的艺术社会学为题,着重呈现不同学科和理论激荡下的思想火花。

艺术应该具有强烈的现实关怀和伦理追求。华东师范大学王嘉军的报告《当代西方文论的“伦理转向”研究》对20世纪70年代在法国理论、北美批评、精神分析、创伤理论四大方向的“伦理转向”加以剖析,认为这种转向既与历史现实密切相关,也是对形式主义、历史虚无主义和功利主义等思潮的反拨,对当下的文学和文化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在艺术作品介入现实的过程中,艺术自身的能动性是不可或缺的因素。中国艺术研究院李修建的报告《盖尔的艺术人类学》通过对西方艺术人类学家阿尔弗雷德·盖尔生平、经历和学术著作的介绍,阐明了盖尔的艺术能动性理论的理论来源、具体内容和学术影响。东南大学卢文超的报告《论艺术作品的能动性》通过对盖尔、布雷德坎普、米歇尔、卢比奥等学者观点的分析,认为他们虽然分别从艺术人类学,艺术史和艺术社会学出发,路径不同,但都通向了一种更积极、更主动的艺术作品观念。艺术作品即人,我们与艺术作品的关系就像我们与其他人的关系。艺术作品并非消极被动,而会对我们产生能动性影响。

在文化艺术现象的研究中,社会史是一种重要视角。中国人民大学冯庆的报告《近代审美启蒙的民众面向及其社会史温床》从审美启蒙的民众向度、审美启蒙的“社会化”难题、西方到中国的民族情感与民族主义、近代中国社会危机与国民情性论变革四个方面入手,探讨“美学”在新式启蒙观中扮演的重要角色。浙江大学范昀的报告《公共生活中的笑:沙夫茨伯里的幽默论》从思想史与社会史的角度对英国思想家沙夫茨伯里有关幽默的论述进行了研究,认为他不仅基于当时的历史语境为幽默做了有力辩护,并为其赋予社会政治意义上的内涵,从而使幽默从古代戏谑文化中脱胎换骨,完成“笑的文化”在现代文明中的转型。

“数字人文”是当前人们关注的新兴学术潮流。西北大学陈晓辉的报告《操作与文学的知识敞开——以弗兰克·莫莱蒂的数字人文批评为例》从莫莱蒂的文学操作的概念、施行方式、影响后果以及对文学批评的挑战四个方面出发,探讨了莫莱蒂将操作作为文学的数字人文批评的具体方法。通过测量不同的概念,莫莱蒂试图揭示数字人文批评的操作过程,祛除暗箱化的弊端,检验理论的有效性,从而发现新的问题,重构新的文学理论和文学史。

艺术社会学虽然有其优长,但也存在不可忽视的缺陷与问题。这在其他学科或视角的审视下会变得更为清晰。四川美术学院杨一博的报告《艺术社会学“作品向事件还原”方法论缺陷及矫正方案——兼论叙事主义历史哲学中作品与事件的关系》探讨了艺术社会学研究方法的缺陷问题,认为艺术社会学研究方法的缺陷在于将作品无限归因为社会事件网络,遮蔽了作品自身的信息及审美价值体系,同时亦无法对历史中的作品予以有效阐释。就此而言,叙事主义历史哲学可以提供有价值的不同解决方案。

本次论坛从艺术社会学的西方观念与理论出发,转向中国经验的深入剖析,再到艺术社会史的细节考察和理论建构,最后走向更为广阔的跨界融合。在对艺术社会学内外体系与问题的研讨中,充分展现了艺术社会学所具有的想象力,展现了这一领域青年学者的学识与锐气。从第一届“艺术社会学的理论、方法与中国实践”和第二届“新视野中的艺术社会功能”再到本届论坛,艺术社会学青年学者论坛已初具规模,期待未来产生更多更具深度的理论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社会史社会学报告
基于OBE理念的非社会学专业“社会学概论”教学改革研究
第九届全国科学社会学学术会议通知(第一轮)
中国社会学会农业社会学专业委员会成立
边疆研究的社会学理路——兼论边疆社会学学科建构之必要性
区域社会史视角下的传统武术史料收集
反思中国社会史研究
报告
报告
高中历史教学中社会史教学探析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