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赛文化理念对我国学校体育运动教育的影响

2019-12-21李小龙马潇曼李杰凯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19年6期
关键词:理念比赛体育

李 辉,李 蕊,李小龙,马潇曼,李杰凯

(1.北京体育大学 教育学院,北京100084;2.北京体育大学 学工部,北京100084;3.沈阳体育学院,辽宁 沈阳110102)

在2019年4月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教育部提出“回归常识、回归本分、回归初心和回归梦想”的新要求。以“四个回归”的视角审视我国各级学校体育工作,冷静分析当前普遍存在的体育教育教学工作效益不高的问题,就不难发现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事业的飞速发展,旧的学校体育工作理念已经落后于新的社会形势,表现为在旧有的体育观和体育赛事文化理念的桎梏下,体育教育原本的教育价值和育人功能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学校体育主管部门和理论工作者多年倡导的类似于“能力培养、终身体育、快乐体育”等都陷于“昙花一现”的境地,轰轰烈烈的学校体育改革如果不能带来体育教学效益的提升,再令人激动的教育口号也无助于摆脱现实的困境。严酷的现实提示广大体育工作者,要按照“四个回归”的要求,沉下心来认真反思,问题出现的原因。

反思我国各级学校体育工作,普遍存在体育学科不受重视、体育课不受学生欢迎、预设教育教学目标达成不力等问题,这种局面致使体育课程存在的合理性受到质疑。这其中固然有许多复杂的原因,但并不能成为对此“熟视无睹”的理由。在当前“幸福中国”“健康中国”建设的时代背景下,学校体育需要奋起直追,加快改革以提高效益,为伟大的“中国梦”补上学校体育的短板,这就要站在“四个回归”的高度,以先进文化理念的视角分析问题存在的关键,以求得有效的解决方法。

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思想意识,而长期积淀下来的思想意识又以传统文化理念的方式影响人们的社会实践。人类以比赛这种社会活动替代了原始社会的野蛮竞争,形成了文明进步的“赛文化”形式。赛文化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除其中的物质、制度和行为方式等文化要素之外,最为关键的则是围绕比赛这种人类特有现象形成的观念系统,简称“赛文化理念”。赛文化理念是人们基于对竞赛活动的认知而建立起来的稳定信念,是指导人类竞赛活动的先决条件,它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诞生,是人类文明与进步的产物。人类赛文化理念随社会文化进步和对比赛现象规律的探索而不断拓展、完善与丰富,不同时期的赛文化理念为我们对赛事的正确认知和行为规划提供了依据。研究学校体育工作,不能忽视我国不同时期赛文化理念对其的影响,鉴于此,本文对不同时期赛文化理念对学校体育运动教育的影响进行研究,力图为在学校体育领域内建构人人参与的比赛文化新理念提供理论支持。

1 新时代背景下旧赛文化理念的局限性及新赛文化理念的兴起

1.1 旧赛文化理念内涵、形成的必然性及新时代下的局限性

1.1.1 旧赛文化理念的内涵 旧赛文化理念是指在短缺经济时期,围绕传统训练、比赛体系形成的以“争高低”为价值取向的、小众参与的赛事理念,这种观念的核心内容是体育比赛成绩代表着集体的荣誉、成绩比参与重要、结果比过程重要。该赛文化理念的显著特征是“代表队和争光”,只有少数“体育精英”才有权代表集体参加体育比赛,普通人不需要也不可能参加体育比赛。

1.1.2 旧赛文化理念的历史必然性 旧的赛文化理念兴起于新中国成立之初,随后发展成为占主导地位的文化理念,该文化理念与我国传统文化理念一脉相承,且其兴起和发展由我国建国初期的国情决定,具有历史的必然性。封建时期的“重文轻武”“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学而优则仕”等传统理念,使人们形成了脑力劳动高于体力劳动的偏见,社会主流文化并不倡导参加体育活动,因此体育活动呈现出小众参与的发展趋势。新中国成立之后,在很长一段时期内我国经济落后、物资匮乏,人们为生计奔波,形成了工人做工、农民耕种、运动员参赛才是天经地义的观念,从而巩固了体育活动小众化的参与模式。

另外,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国力羸弱的现实与提升竞技体育成绩的政治需要,决定了中国暂时难以大面积广泛推广体育运动,只能选拔天赋较好的“苗子”,集中优势资源进行培养,至此旧赛文化理念得以兴起。这种旧赛文化理念在短缺经济时期为快速提升竞技体育成绩作出了重要贡献,很好地完成了提高我国国际影响力的政治任务。我国竞技体育在短时期内取得的辉煌成就,确立了旧赛文化理念的主导地位。因此,旧赛文化理念的形成与确立,既是对传统文化理念的传袭,又有受限于国情的无奈,具有历史的必然性。

1.1.3 旧赛文化理念在新时代背景下的局限性 尽管旧有赛文化理念在历史进程中有其存在的必然性与合理性,它使体育的政治功能得到极致发挥。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新时代背景下这种小众的赛文化理念逐渐显现出局限性。新时代,我国国力与日俱增,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家有实力在发展竞技体育的同时,广泛开展群众体育活动。另外,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升、闲暇时间增多,人们不再局限于温饱,而是追求更高质量的生活。参加体育活动无疑是增进健康、丰富业余文化生活,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途径。得益于近年来群众体育工作的发展,人们对体育活动的参与需求不断提升,逐渐生出强烈的参赛欲望,各大城市马拉松火爆是最好的例证。然而,旧赛文化理念致使“代表队”成为人们观念中体育的刻板印象,少数精英占据绝大部分的体育赛事资源,严重影响了普通人群参加体育比赛需求的满足,这与我国建设“幸福中国”“健康中国”的发展需要不符。因此,在新时代背景下,我们应在沿袭旧赛文化理念保证竞技体育发展的同时,更新赛文化理念,丰富赛文化内涵,使之与社会发展和人民需求相适应。

1.2 新赛文化的兴起及其理念内涵和时代意义

图1 我国体育赛文化的历史变迁示意图[4]

1.2.2 新赛文化理念的科学内涵 与旧赛文化理念不同的是,新的赛文化理念倡导体育活动的健康与共享,人人的教育、人人的体育,因此人人的体育比赛是新赛文化理念的核心要义。当前国际城市马拉松以及种类繁多的民间比赛,都展现出新赛文化理念的强大魅力与生命力。

新赛文化理念的科学内涵有三:一是大力推广人人可参加的体育比赛,使人人都享有参加体育比赛的权利;二是引导人们形成“感受过程”的理念;三是体育比赛设锦标却不唯锦标,引导参赛者更加注重“超越自我”,自觉践行“超越别人,首先要战胜自己”;“对于人生而言,重要的不是凯旋而是战斗”等崇高的体育精神,这将成为激励成千上万的普通人参与其中的文化基础。

1.2.3 新赛文化理念的时代意义 目前我国已经进入新时代,新赛文化理念与新时代社会发展形势高度契合,具有较高的社会适应性。首先,新赛文化理念有利于缓解新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人们日益增长的参与体育比赛需要与赛事活动举办不均衡不充足之间的矛盾是社会主要矛盾在体育领域的具体表现之一。在新赛文化理念指引下,兴办人人可报名参加的体育赛事,必将成为缓解体育领域供需矛盾的可行途径。

其次,新赛文化理念可助力“体育强国”“健康中国”建设,推动体育产业的发展。目前我国正致力于“体育强国”“健康中国”建设,加速推进体育产业发展,新赛文化理念恰恰契合了国家发展的需要。在新赛文化理念的指引下,新型赛事必然广泛兴起,为广大人民群众参与体育活动提供更多、更好的平台;而人们可借助新型赛事的平台,广泛参与体育运动,提升健康水平。在众多参与人群中必然包括大量的少年儿童,当他们普遍参与体育比赛时,可成为竞技后备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解除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紧缺的困境,助力体育强国建设。另外,新赛文化理念将带动更多的人参加体育运动,可刺激体育消费,为体育产业带来巨大的市场。因此,新赛文化理念可助力于“体育强国”“健康幸福中国”建设,推动体育产业的发展。

最后,新赛文化理念将为学校体育注入活力,促进学校体育的长远发展。长期以来,学校体育中普遍存在学生“喜欢体育运动,却不喜欢体育课”的怪象,比赛环节的缺失是造成这一怪象的主要原因之一。实践告诉我们,学生真正喜欢的是充满悬念和刺激,挥洒汗水去拼搏的比赛,而非刻板、枯燥的技术动作演练。因此,广泛开展人人可参加的体育比赛,可使学校体育摆脱学而不用、学而不赛的窘境,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为学校体育注入活力,促进学校体育的蓬勃发展。

2 旧赛文化理念影响下学校体育运动教育现状和问题

旧赛文化理念对学校体育产生了根深蒂固的影响,它使人们刻板地认为比赛是学校代表队的事情,普通学生不需要参加比赛,他们“被代表”是理所当然的。在旧赛文化理念的影响下,一方面相关人员过分看重比赛成绩,滋生出锦标主义而忽略了教化育人的根本目的;另一方面,人们在规划设计学校体育工作时,没有形成“学以致用”的理念,导致学校体育教学内容杂而不精,难以充分发挥运动的教育功能、难以调动学生主动性等问题。

2.1 学校体育锦标主义严重,忽略了运动育人的根本目的

旧赛文化理念最为突出的弊端,是易滋生锦标主义。在旧赛文化体系下,运动员代表集体参赛,所取得的成绩与集体荣誉挂钩,这就易容引发运动员、教练员的功利心,使他们为赢得比赛而不择手段。学校体育也不能独善其身,运动员年龄、身份造假,贿赂裁判等现象时有发生。据报道前不久郑州某小学在参加“市长杯”青少年足球联赛时,为赢得比赛,竟然请来“外援”[2],背离了“公平、公正”的体育精神。不遵守体育精神的作假行为,不仅不能达到育人的作用,反而给少年儿童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另外,在旧赛文化理念影响下,很多学校领导偏执地认为“取胜比参与更重要”,一味追求竞技获胜,而忽视比赛过程对学生的教育意义。

2.2 我国学校体育运动教育仅停留在技术教学层面,难以充分发挥运动的教育功能

学校体育作为学校教育的一部分,设立了形成运动技能、促进身心健康发展、培养意志品质、健全人格等教育目标;高校培养体育师资的专业被称为体育教育,由此可见学校体育应实施运动教育。但长期以来,学校体育课以传授运动技术为核心,上课教动作、考试考动作,而课外活动又大多处于“散养”状态,如此安排仅在形成运动技能和促进身体健康发展方面发挥一定作用,且作用并不显著,而在促进心理健康发展、培养意志品质和健全人格等方面难以发挥积极作用。究其原因,是传授运动技术仅完成了运动教育的部分工作,在此基础上通过比赛参与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高尚的道德情操、坚韧的意志品质、善待输赢的价值取向等才是运动教育价值的核心所在。因此,缺失比赛环节的学校体育虽冠以教育之名,但仅实施了运动技术教学,难以充分发挥运动的教育功能。

社会统计学与数理统计学的根本区别在于前者在统计研究中以事物的质为前提,强调认识事物质的重要性,后者则不关心事物的质.

2.3 教学过程枯燥乏味毫无兴趣可言,难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教学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通过教学过程对学生施加影响,从而实现部分育人目标。在教师对学生施加影响时,并非单向地灌输,而需做到教师主导、学生主动。只有学生主动地响应教师的引导,进行良好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才能把教育影响最大化。兴趣是人类行为的重要内驱动力,只有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才能主动地参与进来。但很多研究表明[3-6],学校体育课运动项目设置整齐化一,教学过程单调地重复技术动作、强调技术动作规格,不仅不能引发学生的兴趣,甚至导致学生的厌恶之情,学生为了及格和学分勉强应付,教学、教育效果可想而知。

2.4 教学内容杂而不精、不能学以致用,运动技术教学存在的合理性受到质疑

我国在设计学校体育课程时,将体育运动项目尽可能多地纳入课程中,但这些项目的教学呈现“蜻蜓点水、浅尝辄止”[3]的特征。在教学中,教师讲解示范完毕后,学生进行简单的重复练习,当其能够相对规范、熟练地重现技术动作,教学任务便已完成。随后,学生转入其他运动项目的学习,但仍“点到即止”,教师很少给学生运用技术的机会,更少见为普通学生组织体育比赛,因此无法实现学以致用。据调查竟然有85%的大学生在上大学之前没有参加过体育比赛[4]。

我国学校体育没有把“学以致用”作为一项教学原则,是多年来校体育教学不能学以致用的主要原因之一。虽然体育理论教科书论述了诸多教学原则,却唯独少了“学以致用”原则(表1),这与我们长期秉承的旧赛文化理念有密切关系。在旧赛文化理念下,普通学生不需要参加比赛,也无比赛可参加,体育课的教学必然不需着眼于比赛运用,致使运动技术的教学难以深入。学而不用、学而不赛,教学意义何在?这不得不让人质疑学校体育运动技术教学存在的合理性。

表1 我国不同时期的教学原则

3 新赛文化理念对学校体育教育的重要意义和影响

广义的运动教育等同于体育教育,即以体育活动为手段对学生进行教育;而狭义的运动教育指以体育运动项目竞技活动为手段对学生进行教育,是体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体育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手段。本文主要讨论新赛文化理念对狭义运动教育的重要意义和影响。由于新赛文化提倡人人可参赛、人人需参赛,寓教育于参赛过程,因此该理念将极大地丰富学校体育的育人内涵。

3.1 新赛文化理念对学校体育运动教育的重要意义

3.1.1 新赛文化理念是实现运动教育目标的前提 如前文所述,因比赛环节缺失,我国学校体育不能充分发挥体育运动的教育功能。新赛文化所倡导的“寓教育于参赛过程”理念,更好地诠释了体育精神,更加客观地反映出体育活动的本质及运动发挥教育功能的规律。依据人类发展学理论,人的发展需要与外部环境进行持续的动态交互作用[7]。在体育比赛中,竞争、协作、比赛过程的跌宕起伏以及比赛的胜负,是能够引发动态交互作用的重要外部刺激。我们所倡导的团队协作、奋勇拼搏、胜不骄败不馁等优良品质以及坚强的意志,都需要学生在比赛中与上述外部刺激持续互动才能形成。离开了比赛上述那些对学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外部刺激将不复存在,因此推行新的赛文化理念,是实现运动教育目标的前提。

3.1.2 确保所有学生享有同等的参赛权利是实行完整运动项目教育的制度保障 我国教育法规定,教育面前人人平等,所有学生应享有同等的受教育权利。体育运动的核心是竞赛,因此体育比赛是体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实现育人目标的核心环节。旧赛文化的“代表队制度”剥夺了绝大多数学生参加体育比赛的权力,使他们难以亲身感受和应对体育比赛中促进成长的环境刺激,从而接受不完整的运动教育,这显然违背了教育的公平原则。新赛文化理念所推崇的“人人均可参赛,人人有权利参赛”的理念是对旧赛文化理念的修正,在各级学校倡导和推广新的赛文化理念不仅可以保证全体学生接受完整运动教育,还能使学生的平等参赛权利得到制度上的保障。

3.1.3 新赛文化理念为确立“学以致用体育教学原则”提供理论基础 如篮球、足球等很多体育项目均是先有游戏性的比赛雏形,然后逐渐形成完善的技术体系,由此可见比赛活动是技术存在的前提,在比赛中运用是学习技术的直接目的。只有新赛文化理念才能赋予“学以致用教学原则”以实践意义,如果学生仍然没有比赛可参加,即便是明确提出“学以致用原则”,也难以改变所学内容无用武之地的现实。因此,只有在学校体育教学中确立新的赛文化理念,让学生人人希望参赛,人人皆可参赛成为上下一致的广泛共识,才能明确“学以致用原则”的重要地位,才能使运动项目技术教学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据此分析,在学校体育教学原则中增加学以致用这个基本原则是非常必要的,而形成和明确“学以致用原则”的前提是学校体育普遍接受新赛文化理念。

3.2 新赛文化理念对促进学校体育教学模式转变的影响

3.2.1 新赛文化理念必将推动学校体育课程改革,推进专项体育课的实施 以往学校体育设立多个运动项目,要求学生逐一学习,造成学生学的杂而不精。对于篮球、足球等竞技方法复杂但又深受学生喜爱的项目而言,如此“蜻蜓点水”[3]的学习远远不能达到参加比赛的要求。因此,在学校推行新的赛文化理念必然推动体育课程的变革,延长专项运动技术学习时间、扩展技术教学深度,使以学习技术为主的课堂活动和以参与竞赛为主的课外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学、练、赛一体化的运动教育课程体系,由此众多体育家倡导却难于实施的“专项化体育课”[8]才能得到落实。

3.2.2 新赛文化理念将推动教学内容的完善 以往我们运用机械还原的方法将运动项目教材化,所得到的教学内容脱离比赛情境,显得零散而枯燥[9]。学生掌握了零散的技术动作仍不能在相对复杂的对抗环境中运用出来,不能满足学生参加比赛的需要,致使“学过足球却不会上场踢球”的现象普遍存在。在学校推行新的赛文化理念,必然要求教学服务于比赛,使教学内容更贴近于比赛。而贴近比赛的教学要求依托比赛情境构建相对完整、实用的教学内容,使学生掌握之后稍加练习便可在比赛中运用,因此新的赛文化理念将推动学校体育教学内容的完善。

3.2.3 新赛文化理念将推动学校体育考评方法的完善 以往学校体育考评主要由“达标”和“技评”两部分构成,不能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技能水平和情感发展状况,对体育活动的参与度和体育锻炼习惯的评价更是无从谈起。学校体育确立新的赛文化理念后,学生在比赛中的技能和行为表现、学生参加体育比赛的频率和次数等均可作为评价指标,使评价体系更接近于学校体育的教育目标,客观全面的反映学生接受运动项目教育的情况。

4 学校体育推行新赛文化的建议

新的赛文化理念已在社会上广泛兴起,并显示出很好的社会效益,但在学校体育中确立和推行仍存在很多不利因素,如“应试教育”“重文轻武”和旧赛文化观念的桎梏;学校的场地、师资紧缺,课程内容和形式不能满足“新赛文化理念”的需要等。在学校体育中推行新赛文化理念任重道远,我们应认识到新赛文化理念的重要意义,采取有效措施,坚定不移地推行该理论。

4.1 要进一步挖掘和推广新赛文化理念的科学内涵和重要意义

首先,我们应深入研究新赛文化的科学内涵和重要意义,搞清参与体育比赛会对学生产生哪些积极影响,采用哪些手段可以把这些影响最大化;搞清在不同学段应以什么形式开展哪些项目的比赛,才能更好地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的阶段性特点。以上问题是新赛文化理念的理论延伸,也是在学校体育领域广泛推行新赛文化理念、充分发挥运动的教育功能的理论基础。其次,在深入研究新赛文化理念科学内涵和重要意义的基础上,将新赛文化理念列为学校领导和体育教师培训的内容,使他们了解、相信并尝试推行该理念。最后,开展各种形式的交流活动,如聘请优秀运动员深入学校,讲述他们在比赛中遇到的、具有教育意义的经历,使学校领导和体育教师深入了解比赛过程的重要教育意义;还可以开展体育教师的交流活动,交流他们在推行新赛文化过程中的心得及典型案例。总之,我们要通过各种渠道,推广新赛文化理念,使该理念在人们心中生根、发芽,在实践中结果。

4.2 建立完善的制度保障体系,保证新赛文化理念的顺利推行

完善的制度是推行文化理念和文化理念发挥作用的保障,在学校体育领域推行新赛文化理念首先要建立两方面的制度:一是竞赛制度,二是考核监督制度。在旧赛文化下已经形成较为完善的竞赛体系和制度,我们要在此基础上建构面向所有学生的竞赛体系和制度,做到人人可参赛、班班有比赛、校校有比赛。在课业繁重的学段,应利用好大课间和课外活动,合理地安排赛制,以保证比赛的顺利进行。另外,我们要建立完善的监督、考核制度。一是改进对学生的考核,把学生参加体育比赛的习惯以及在比赛中的表现列入考核范围;二是将学校开展新型赛事的情况列入学校、体育教师的工作考核之内,激励学校、教师推行新赛文化。

4.3 推进课内外一体化的教学改革,完善新赛文化理念的课程支撑和物资、师资保障

体育课程的性质在于它的运动实践性,这种实践只靠课程内的有限时间很难达成预期的效果,必须通过教学改革拓展更多的教学资源。要充分利用课外体育活动、大课间活动和校外俱乐部、夏冬令营等非课堂形式,组织学生参与更加广泛的体育实践,既要培养广泛的体育兴趣,又要培养学生的运动技能,使他们有能力参加体育比赛。要解放思想,充分调动和利用社会资源,探索多种合作模式,将已出现的合作模式作为试点加以帮扶,初见成效后广泛推广。如清华附中本部的“紫荆”篮球社团,由学校提供场地,学生家长出资聘请社会师资,进行日常训练,且定期举办比赛,现已初具规模。再如北京市教委推行的“高参小”项目,北京体育大学和首都体育学院的专项师生参与对口小学的日常教学和体育社团训练工作,极大地弥补了小学体育师资的不足。目前经济发达地区社会性青少年体育培训机构已呈蓬勃发展之势,学校可与这些培训机构以“双向合作”的模式展开合作,以弥补校内资源的不足。而偏远贫困地区和农村学校的新赛文化理念推广也不容忽视,因其场地、师资和资金紧缺而存在一定困难,应在加大软硬件投资的同时,结合本地、本校实际,立足于现有条件选择适宜的体育项目开展各层级比赛活动。

5 小结

新的赛文化理念是对传统赛文化的拓展与完善,是伴随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快速发展的必然产物。旧的赛文化理念在特定历史时期形成,有其存在的必然性与合理性,在我国经济不发达时期发挥了应有的作用;随着新时代的到来,它显现出了局限性,以及对学校体育的制约作用;改革学校体育,必须站在新的赛文化理念的高度,重新认识体育的本质属性,深刻认识赛事文化与学校体育教学之间的关系,提高对比赛活动意义的认识,树立“人人的体育与共享的体育”理念;要正确理解“校园足球”“校园篮球”等战略意义,以新的赛文化理念指导校园体育项目教育改革,为更多的学生建构人人得以参与的体育赛事平台。依据新的赛文化理念重新打造专项课程教学体系,在运动项目教学中倡导“学以致用”的指导思想,切实提高学校体育的效益。

猜你喜欢

理念比赛体育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方传芸舞蹈创新理念拾微
环保节能理念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选美比赛
比赛
我们的“体育梦”
最疯狂的比赛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