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钢市创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小麦栽培生产技术规程
2019-12-20王合生
王合生
本规程规定了小麦绿色栽培的产地环境、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整地与施肥、播种、水肥管理、病虫草害防治、收获与贮藏。本规程适用于舞钢市小麦绿色栽培。
1、产地环境
产地环境质量符合NY/T 391的要求,绿色小麦种植基地远离城区、工矿区、交通主干线、工业污染源、生活垃圾场等地。应选择空气清新、水质纯净、土壤未受污染、农业生态良好的田块。环境质量符合NY/T 391-2013 绿色食品 产地环境质量标准。基地周围5平方公里和上风向20公里范围内不得有污染源企业。
2、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
①品种选择。所选用的品种应通过国家或省级品种审(认)定,种子质量符合GB 4404.1的要求。具体应根据当地生态条件、产量水平、病虫发生情况等,选择综合抗性强、稳产高产,且品质优良的小麦品种。
②种子处理。播种前种子晾晒2d~3d。使用高效新型的种衣剂处理小麦种子。农药符合NY/T 393-2013 绿色食品 农药使用准则。
3、整地与施肥
①整地。采用机耕,耕深25cm~30cm左右,耕耙配套,达到上虚下实,无明暗坷垃。前茬玉米要进行秸秆还田。
②施肥。以农家肥料、有机肥料、微生物肥料为主,化学肥料为辅,在保障植物营养有效供给的基础上减少化肥用量,兼顾元素之间的比例平衡,有机肥施用应符合NY 525的要求;其他土壤培肥投入品应符合NY/T 394-2013 绿色食品 肥料使用准则。
4、播种
①播期。半冬性品种适宜播期为10月8-18日,弱春性品种为10月20-25日。
②播量。半冬性品种每667m2适宜播种量9kg~10.0kg,弱春性品种每667m2适宜播种量10.0kg~12.5kg。超过适宜播期,适当加大播量,最多每667m2不超过15kg。
③播种。足墒播种,实行机条播。播深3cm~5cm,深浅一致,下种均匀,播后镇压。
5、田间管理
①查苗补种。小麦出苗后应及时查苗,对于过密苗、堌堆苗应及时疏苗;对于缺苗断垄的田块,应及时催芽补种。
②灌溉。在小麦越冬、拔节、灌浆期,根据苗情和土壤墒情,合理安排灌水。每667m2每次灌水量40m3~50m3。春季晚霜冻害来临之前,及时灌溉。
③追肥。因苗制宜,分类管理,促弱稳壮,合理追肥,結合浇水,一类麦田,在拔节中后期结合浇水进行追肥;二类麦田,在起身期进行追肥浇水;三类麦田,要早追肥,有条件的地方可分两次追肥,第一次在返青中后期,第二次在拔节后期。
④病虫草害防治。防治原则。从整体生态系统出发,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以保持和优化农业生态系统为基础,建立有利于各类天敌繁衍和不利于病虫草害孳生的环境条件,提高生物多样性,维持农业生态系统的平衡;优先采用农业措施,如抗病抗虫品种、种子种苗检疫、培育壮苗、加强栽培管理等;在必要时,合理使用对主要防治对象有效的低风险农药品种,提倡兼治和不同作用机理农药交替使用;在主要防治对象的防治适期,根据有害生物的发生特点和农药特性,选择适当的施药方式;
农业防治。深耕、精细整地、选用抗(耐)病品种、精选种子、培育壮苗,利用轮作换茬、合理水肥等措施加强栽培管理,建设利于小麦生长而不利于病虫草害发生的农田环境。
生物防治。选择对天敌杀伤力小的高效低毒低残留生物农药,保护天敌,利用田间草蛉、瓢虫、植株等天敌昆虫控制蚜虫危害。
物理防治。尽量利用灯光诱杀、黄粘板诱杀、机械捕捉等物理措施控制地下虫、蚜虫、吸浆虫、麦叶蜂、粘虫等害虫发生。
化学防治。采取以上措施仍不能控制病虫害时,可以使用农药。但农药的选择和使用应符合《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的要求。
6、收获、包装、运输、贮藏
①收获。小麦蜡熟末期至完熟期,根据天气条件适期收获,收获前去杂去劣,选用联合收割机。做到单收、单贮,严防机械混杂和混收混放。收获后及时晾晒或烘干。
②包装。应符合NY/T 658-2015 绿色食品 包装通用准则要求
③运输。运输工具应清洁、干燥、有防雨设施。严禁与有毒、有害、有腐蚀性、有异味的物品混运。
④贮藏。产品应贮存在清洁、干燥、通风良好、无鼠害、毒害和虫害的成品库房中。不应与有毒、有害、腐败变质、有不良气味的物品同库存放。运输、贮藏应符合NY/T 1056-2006 绿色食品 贮藏运输准则。
7、产品质量标准
符合NY/T 421-2012 绿色食品 小麦及小麦粉
8、建立生产档案
建立绿色食品小麦生产档案,并妥善保存,以备查阅。应详细记录地块、产地环境条件、品种及来源、种植面积、播种时间、肥水管理、病虫草害防治情况、收获、运输、仓贮、包装等信息,并保存记录5年以上。
绿色食品玉米栽培标准化为农民生产合格优质的绿色农产品提供了规范化操作,保障了生产绿色食品企业的原料供应,促进了农业可持续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提高了经济效益。
(作者单位: 462500河南省舞钢市农技推广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