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馆展览的“走出去”和“引进来”
2019-12-20王增强
王增强
举办展览是我国各级档案馆举办的最重要的文化活动之一。伴随时代的进步,我国档案事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档案馆与其他机构的合作也越来越多,展览就是主要合作活动之一。档案馆传统展览形式比较单一,包括固定展览和可移动展览两类,展览以图片和实物为主,科技元素比较少。伴随社会的发展,尤其是计算机信息技术的普及,档案展览的类型越来越多样化,在固定展览中越来越多地应用现代化声光电设备,来提升展览的展出效果,而且在传统的实体展览之外,又出现了线上展览这种虚拟的展览。档案馆举办展览水平的提高,为展览“走出去”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与此同时,我国各地档案馆相继建设了新馆,软硬件设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具备承接外来展览的能力,为展览“引进来”提供了条件。本文将分析档案馆展览如何“走出去”和“引进来”、工作的意义以及要注意的事项。
一、展览怎样“走出去”
1.到其他档案馆和文化机构布展
每个档案馆所主办的展览,都是依据自身馆藏而制作的,具有很强的“唯一性”,这种“唯一性”对于其他档案馆和文化机构而言就是价值的所在。一个档案馆可以把自己的展览放到另一个档案馆或者文化机构去展出,后者可以是本地的机构,也可以是外地乃至国外的机构。事实上,我国不少档案馆已经将展览举办到了国外,如2016年10月26日至 l1月2日,苏州市工商档案管理中心就在法国巴黎西郊高迈伊市的达盖尔博物馆举办了为期8天的 “中国苏州丝绸档案精品展”。在国际博物馆日、世界读书日、中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等重要日期,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等文化机构都会举办丰富的活动,我国各地也都设有大型的文化节,这些大型的文化活动对展览都有很大的需求,此外国外的文化机构也常会邀请我国的档案馆去举办展览,这些都对我国档案馆“走出去”办展览提供了机遇。
2.露天展出
一个档案馆到其他档案馆和文化机构办展的机会总体来说是比较少的,能有机会到国外办展览的档案馆更是少之又少。到其他档案馆和文化机构办展,需要后者提供办展览所需要的场所以及相关配套设施,这就有了比较高的门槛,相比之下,露天展出几乎没有门槛可言,档案馆只需要把制作好的展板搬到广场、路边、社区、医院、学校等露天的场所即可。这种露天档案展览在我国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展览,但近年来有减少的趋势。笔者工作的档案馆,在前些年档案馆新馆还未建成的时候,老馆办公条件很差,没有专门的展厅,工作人员就制作可移动的展板搬到城市的中心广场去展出。新馆建成以后,由于有了专门的展厅,就没有再到露天办过展览。档案馆应更加重视露天展览。
3.线上展览,借助网络走出去
线上展览是伴随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而出现的一种新型展览,根据接入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网上展览和手机端展览。据统计,截至2018年12月,我國网民规模已达8.29亿。线上档案展览依托于强大的互联网,可以实现快速传播,覆盖广大的用户。如此庞大的网民规模,都将是线上档案展览的潜在用户。2015年12月25日,习近平在视察解放军报社时强调:“读者在哪里,受众在哪里,宣传报道的触角就要伸向哪里,宣传思想工作的着力点和落脚点就要放在哪里。”作为实现档案馆社会服务功能的重要途径,举办档案展览也须适应这种变革趋势,不断创新理念、内容、形式、方法、手段,发挥新媒体传播优势,增强展览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各级档案馆可以通过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手机客户端等平台,开办线上展览。只要展览得到公众的认可,便可借助网络的力量,在网民之间转发,迅速“走出去”。
二、展览怎样“引进来”
1.邀请其他机构和个人在档案馆内办展
档案馆可以接受其他档案馆和文化机构的邀请,外出举办展览,那是档案馆展览“走出去”的主要方式之一。相应地,档案馆也可以邀请其他档案馆、文化机构或者个人到馆内举办展览,这是档案馆“引进来”展览的最主要方式。笔者工作的档案馆在2019年的国际档案日就邀请了当代著名剪纸艺术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刘桂英女士到档案馆开办剪纸艺术展,共展出作品一百余幅。作品取材于历史人物、文学名著、书画作品、知名建筑、民俗风貌等,兼具艺术性、时代性和教育性,既彰显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也很好地契合了此次国际档案日的主题“新中国的记忆”。展览展出之后,获得了广泛的好评。
2.线上展出其他机构和个人的展览
除了邀请其他机构、个人在档案馆内办展之外,档案馆也可以在自己的网站、微信公众号、手机客户端等平台上增加其他机构和个人的展览的链接,或者设置专门的版块用来展出来自馆外的展览。
三、展览“走出去”和“引进来”的意义
1.扩大档案馆展览的传播范围,提升展出效果
档案馆所举办的展览,无论是固定的展厅还是线上展览,在现实中的参观者都是比较少的,在级别较低的县市级档案馆,由于服务覆盖半径小,这种问题尤其严重。建立固定的展厅和线上展览实际上都是“坐等参观者上门”,因为档案馆社会知晓度低、假期闭馆等因素的存在,展览能“等来”的参观者必然是极为有限的。相比之下,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等文化场馆的社会知晓度要高于档案馆,在社会文化活动中受到的关注度也更高,档案馆到这些文化场馆举办展览,可以有效地扩大展览的传播范围,提升展出效果,从而吸引更多的公众来到档案馆。
2.密切档案馆与公众的联系
由于工作性质的原因,档案馆具有较强的封闭性,只在查阅利用环节会与公众直接接触。档案馆在馆内举办的展览,主要接待对象是外地档案馆前来考察的人员、本地的机关事业单位人员以及少量的研究人员,普通群众只占很少的比例,参观者中多数是因公而来,因为个人兴趣前来参观的人极少。档案馆送展览上门,主动到农村、学校、医院、社区、广场、路边等处举办展览,可以突破档案馆的封闭性,密切档案馆与公众的联系,使展览真正实现其价值。通过到群众身边举办展览,也可以扩大档案馆的影响力,吸引更多的人到档案馆来。
3.档案馆与其他文化机构合作共赢
档案馆去其他文化机构办展览和邀请其他文化机构和个人到馆内办展览,这两种方式都需要档案馆与其他文化机构密切合作。档案馆“走出去”办展,可以增加承接方的文化活动数量,使后者的活動更加丰富多彩,而档案馆也可以借助承接方的平台更好地宣传自己。档案馆邀请其他单位和个人到馆内办展览,可以更大限度地发挥档案馆作为公共文化机构的作用,同时也丰富了自身的文化活动,而前来办展的单位和个人也可以借助档案馆的空间和设施来宣传自己。展览“走出去”和“引进来”对于档案馆和合作方而言,是合作共赢的结果。
四、应注意的事项
1.强化安全监管
无论邀请其他机构和个人到馆内办展览,还是到其他文化机构和露天办展览,都要比档案馆在馆内举办展览更加注意安全监管。邀请外单位和个人到馆内办展,后者会使用档案馆的空间和设施,一定程度上会增加档案馆的安全隐患,如果展览中有比较贵重的物品,对档案馆的安全保卫工作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档案馆到其他文化机构和露天举办展览,同样会涉及到安全问题,参与展览的档案馆工作人员一方面要确保展品的安全,另一方面也要维护展出场所公共设施的安全。在“走出去”和“引进来”的过程中,档案馆要与合作方明确各自的职责,确保展览顺利进行。
2.开办专题展览
档案馆“走出去”办展览,要根据办展场所的不同,制作不同专题的展览。在城市路边、广场办展览,面对的人多,展览可以是普及档案知识、介绍馆藏等一般性的内容。如果是到学校、医院、农村等处办展览,只有这些一般性的内容就显得不够了,档案馆应根据学生、医生、农民等不同群体各自的特点,制作各种专题性的展览,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展览也才能起到更好的效果。正如李兴利所说:普及版的街头展览,是背靠档案面向公众的横向传播,目的是吸引“门外汉”对档案文化发生兴趣,从而产生对档案馆门内的“窥视”欲望,而专业版的,传播维度是纵向的,主要是针对业内人士传播,选题内容要侧重专业深度和实用性。
3.注意展览的循环使用
档案馆“走出去”,到其他文化机构和露天举办的展览,不应为“一次性”的展览,档案馆应考虑到展览的可重复性,一个展览可以多次外出布展,循环使用,才可以最大化发挥其价值。档案馆在制作此类展览时,展板的可移动性、色彩的耐久性等因素都应该考虑在内。一次展览结束以后,档案馆也要及时将展品放回库房中并妥善保管,以待下一次举办展览使用。
总之,档案馆应突破一馆的局限,积极探索展“走出去”和“引进来”,推动档案馆展览获得更大的发展。
(作者单位:山东省诸城市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