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信平台作为档案宣传工作新路径的实践探索

2019-12-20刘慧鑫茅海波

档案天地 2019年12期
关键词:档案馆公众微信

刘慧鑫 茅海波

随着新媒体发展势头的突飞猛进,“两微一端”普及也是有目共睹的。2016年,国家档案局发布《全国档案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要求我国的档案事业宣传工作要借助新媒体优势,加快线上线下和民众的互动,在为档案事业和群众服务好的同时,充分扩大档案事业在社会大众中的影响力。省级档案馆在全国档案事业和实践践行中起着承上启下的纽带作用,河北省档案馆作为省级档案馆,在档案事业发展和探索过程中,也贡献着力量。本文以河北省档案馆创办的微信公众号——“冀小兰”为例,探究微信平台作为档案宣传工作新路径的实践探索。

2019年8月30日,第44次《中國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发布。统计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6月,我国网民数量已达到了8.54亿,其中,手机网民数量8.47亿。透过这个数据,我们可以看到,手机网民占据的规模,手机上网成为主流。2011年,微信推出,它凭借其社交互动性强,注册方便快捷,用户粘合度高和精确、便捷、多元的信息传播功能等众多优势,一跃成为互联网时代借助自媒体即时通讯的重要成员。其作为免费社交程序活跃用户量直逼我国网民数量,影响颇大。各类用户均想借助这种影响广泛、时效迅速的新媒体发声,于是微信公众平台,这种给个人、企业和组织提供业务服务与用户管理能力的全新服务平台在大众诉求中应用而生并迅猛发展。

2014年始,档案业界开始陆续开始投入建设微信公众平台,浙江省、江苏省、山东省、四川省、贵州省、天津市在同年依次开通自己的微信平台。之后,经过两年有余时间的准备、学习和酝酿,2016年6月,档案微信平台群体中出现了河北档案平台的身影。

一、宏观“冀小兰”

河北省档案局馆本着不断挖掘河北优秀档案资源,回顾历史、记录当下,引领未来的理念,河北省微信公众号“河北档案”于2016年4月认证完成。借着同年6月9日“国际档案日”的东风,公众号“河北档案”完成了首秀。“河北档案”这个名字中规中矩,不能在众多的微信平台注册账号中博得更多的关注。于是,在2017年2月,“冀小兰”正式取代“河北档案”这个名字,使用至今,并在档案业界有了一定的影响力。

微信公众号的命名,经历了诸多次的讨论,最终定名“冀小兰”可谓用意颇深。这个命名,肩负了传播河北历史文化和宣传冀档工作的双重使命,具有音义和字义两层含义。首先取音义,“冀小兰”谐音于河北沧州著名历史人物纪晓岚,有实言记史的依托之意。再次取字义,“冀”,乃河北简称;“小”,意寓档案业界新媒体中的一个新声音。“兰”,乃档案人周知的“兰台”之意。

微信具有鲜明的个性化和自主选择化特点,用户对微信推送内容的自主选择决定了平台的生死存亡。因此,平台栏目设置的构建,使其调动读者的关注度,进而留住用户,是平台创建之初首当其冲要考虑的。“冀小兰”在认真分析受众群体的前提下,针对客户需求探索实践平台开发模式,在主界面下分设了三个一级栏目:局馆事情、档案文化、微服务。为了使工作分解、细化,又根据局馆工作和宣传稿件的不同内容在三个一级栏目下划分16个二级栏目。平台建设初始,“局馆事情”包括局馆简介、档案时政、门户网站、全宗介绍;“档案文化”包括珍藏、悦档、记忆、风物、微视、博览;“微服务”里有联系我们、政策法规、信息公开、查档须知、预约查档、网友留言。随着平台的运行,开发者为了更好地整合平台内容,根据工作重心的转移以及发布消息承载媒体形式的改变,二级栏目内容也在与时俱进的进行改编,截止2019年10月平台栏目分设情况为(图一):“局馆事情”这一板块又详细划分为局馆简介、档案时政、门户网站、微信矩阵四个分支目录,主要从局馆介绍、档案前沿业务交流报道、河北档案局馆网站链接和省内地市微信公众号矩阵整合链接组成。“档案文化”栏目包含特稿、微视觉、档案博览三个分支目录:“特稿”以国家重大事件为线索联系档案工作发布重要文稿;“微视觉”以微视和微展两种表现形式对档案文化开发利用视频成果进行在线呈现;“档案博览”内容广泛,形式多样,堪称平台的重要角色,其中“珍藏”是珍档展示和介绍;“记忆”涵盖了河北历史事件回顾及河北籍人物生平回忆;“风物”包括了河北非遗类内容,涉及城镇、村落、风俗、建筑、表演、知识和技能等记载留存;“博览”的内容相对宽泛,包含了与档案相近或相关的文化范畴资讯。

二、微观“冀小兰”

“冀小兰”在全国省级档案系统推出微信平台的时间不占有先天优势,2016年先行者在档案微信公众号的发展已初具规模。故而,客观分析平台发展态势,在学习借鉴先行者经验基础上,给“冀小兰”把脉定位是重中之重,是将来平台运行的“魂”,魂聚而形不散,有助于平台良性发展。经多次研讨、辩证,“冀小兰”最终将以档案内容及档案大文化信息的传递展示,提升河北档案部门的社会知名度、美誉度作为日常发布的首要价值取向和目标。本着这种理念,冀小兰经过三年有余的发展,从最初的摸索阶段发展至今,在全国省级档案馆微信公众号月均WCI排行榜、省级档案馆微信公众号月均文章发布数量以及省级档案馆微信公众号月均单篇文章阅读量、点赞数三个具体指标的评选中均名列前茅。

微观冀小兰,不难发现平台的文章从选题、成文到编辑、发布,都有着鲜明的“冀小兰”特色。下面从四个方面做细致的解读:

1.文章着眼大局,家国为先

“守初心,担使命”是我们共产党人的总要求。档案从业者肩负为党管档、为民守史的重大历史责任,档案工作资政便民也是档案人的工作初心。坚守初心,认真诺守践行,为档案部门发声,敏锐洞察政务民生,成为“冀小兰”肩负的使命。

“冀小兰”着眼大局,家国为先,政治嗅觉灵敏,眼光洞察家国小情大事。每当国家有热点、重要决策出台之际,冀小兰第一时间以档案史料为切入点,代表河北档案业界发声,在宣传中拉近了档案与受众的距离,充分展现档案资政便民效能。如: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雄安新区。这一举国瞩目的千年大计、国家大事,在河北这篇热土上陡然崛起。第二日,冀小兰便依托地利之优势,迅速推发《“雄安新区”,历史上就已自成一体了!》的文章,不仅体现了冀小兰作为新媒体的洞察力,另一方面也借雄安新区设立的热度使平台点击量创新高,达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又如:2019年8月,香港地区局势不稳定,部分激进分子突破法治底线,制造虐旗事件,冀小兰及时发布《五星红旗,岂容侵犯!》的特稿,代表我省档案业界发声,表明我们的爱国立场。

以家国为先,着眼大局,不仅能够很好的体现文章的时效性,另一方面也是作为档案从业者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的具体体现。在此基础上,文章还可以蹭时事的热度,增加文章的点击率和平台的关注度。

2.文章巧借时间节点,互利互赢

冀小兰会用“巧劲儿”,借力打力,互利互赢。一年中,重大节庆、纪念日、节气转化等这些喜庆、传统的各色时间节点,被冀小兰一一借力,适时推文介绍每个节日、纪念日、节气的“前世今生”,并悉心将与之相应的档案材料整理成小专题,润物细无声地贯穿文中,在大家细细品读历史故事的过程中,将档案的档案价值和意义潜移默化的进行了有效传播。如:2019年元旦推出的《1949年元旦的新年献词究竟写了些什么?》用问句的标题,引起读者疑问,将《人民日报》1949年1月1日毛主席为新华社撰写的新年献词——《将革命进行到底》介绍给读者;2018年春节时分,冀小兰连发四篇特稿组成的《年货档案》小专题,从“二十五,做豆腐”、杀猪割年肉、赶年集、“酒味儿”四个方面将读者带到了充满年味的年俗中去;三八妇女在记忆栏目刊发《真实——留在档案中的女性身影》,通过张张泛黄的档案图片,从旧时代不同角色的妇女身上找寻记忆;立春时节的《“春盘”:湮没在历史中的立春记忆》,借立春对民俗进行细述。此类专题不胜牧举,冀小兰用事件引导档案,用档案解读事件,这种写作手法不僅使事件有了档案史料依托,也使档案史料通过事件的讲述有了生命力,两者相辅相成,互利互赢。

3.文章依托民生,温情讲述

冀小兰发布的文章,除了巧借时间节点,接地气、重民生,也是其“排兵布阵”的重要倾向。民之所望,施政所向。人民群众的希望是我们一切工作的源动力,冀小兰作为档案业界的声音,必然一切秉承群众所需,从群众中汲取养分,将知识滋养群众。在冀小兰的笔下,爱国、爱家、爱人民是创作的初衷与源泉,将与群众息息相关衣食住行的历史过网用温情的方式通过昔日尘封的公文徐徐道来。使群众在闲暇时光透过这方小小的手机屏幕,从轻松、愉悦的文字中浸润历史浆液。譬如:生活起居类的《古人夏天之“美”,是空调远远给不了的!》;旅游出行类的《九寨沟是这样进入人们视野的》;街谈巷议类的《周末,说点“八卦”的事》;民生事件类的《清至民国时期的税,你交得起吗?》;教育就业类的《六十八年前,“赶考人”在开学季的日子》等等。诸如此类的,种种透着小市民生活气息的文章贯穿在冀小兰的平台中。

通过这种依托民生文章的发布,使得读者感觉离档案的距离更近了,档案不再是档案馆中尘封的历史资料,而是我们现实生活前世今生的真实写照。这些文章的发布,牢牢地巩固了公众号的关注度。

4.文章语言生动,寓教于乐

档案工作是一项科学严谨的工作,严谨的态度适用于工作的落实,但是微信平台作为新媒体的传播载体,文章的刊发在秉承严谨工作态度的同时,又要做适度调整来适应新媒体的特点。因此,冀小兰的语言表达方式在力求适应社交媒体平台信息传播的特点前提下,力争让受众读来贴心舒适,接受性好。相声语言、网红语言被冀小兰信手拈来,贴切运用,也是用新媒体的语言风格方式来印证档案的另一种特质。这种鲜活的语言表达形式,在快媒体时代,可以加大青年读者的关注度,使高冷、神秘的档案,退却官调书面的外衣,活泼欢快起来。使读者从喜欢文章的语言形式,进而喜爱语言描绘的历史事实,扩大了档案工作的宣传广度和深度。

三、“冀小兰”的新探索

微信平台作为档案宣传工作新路径,微信之用档案宣传服务,就应注重发挥其政务微信的宣传、沟通和服务的价值,真正树立起服务意识,切实将“微服务”做得细致而实在。在这种前提下,冀小兰没有停滞不前,而是随着微信平台传播方式的完善来相应调整自己文章发布的形式和方式,全心全力适应新变化,跟上新潮流。

1.“冀小兰”开拓创新,微视频首开先河

微信公众平台划归于新媒体,在内容传播中具有微叙事、形式多样性、结构碎片化、表达灵活性等特点。因此,对微信公众号的运营,不能只是全盘将线下信息传播功能移至线上,而是需要切实转变思维,充分用活平台,结合自身档案工作特点真正发挥其优势。在不人为割裂档案信息有机联系和完整性的前提下,灵活运用碎片化的微叙事。使关注能小中见大,更加利于档案信息在微平台上的有效传播。

冀小兰开拓创新平台宣传载体,接受新兴的宣传形式,重视可视化作品形式,突破档案信息局限于文字、图片的静态表现,赋予了宣传新内涵,探索加大了视频、音频的上传发布。于2018年上半年在全国档案微信平台中首开先河开创了微视频这种传播形式,尝试推出档案文化微视频,通过更加生动的视觉、听觉冲击力,提升档案信息的美感和可视效果。将档案做“活”,将冷板凳做热,将档案故事讲得更生动,将档案文化赋予新活力。截止2019年10月,已陆续推出反映档案业界新动态的《别致兰台曲 小兰来传音》、反映河北省档案馆馆藏的《冀小兰晒大馆藏》、反映改革开放四十年的《从“张联合”到“满负荷”》、传承优良家风的《家风在记载中传递》以及致敬五四的《致敬青春》等等一批优秀的微视频作品。

2.以“冀小兰”为依托,“线上+线下”模式开启档案宣传工作新平台

档案微信公众号的发展,离不开微信用户关注度的维系,但是关注度不是一成不变的,用户群有很大的自主选择性,关注、不关注只是在一念之间,因此,加大推文的可读性、扩大用户群是维系平台良性运行的前提。采用“线上+线下”的推广模式,能够有效地覆盖档案微信公众号潜在订阅用户。2019年6月,由冀小兰主要策划并具体实施的“荣归故里——将英烈精神在山水间传递公益活动”在线下启动,活动依托河北省档案馆珍贵馆藏,以向社会公布部分档案信息的形式,追寻烈士足迹,寻找烈士后人,送烈士回家。此次活动是冀小兰在线下活动的初体验,公益活动通过冀小兰微信平台发布活动动态和宣传资料,更大程度上是冀小兰借助此次活动拓宽了微信平台的知名度。这种线上运营宣传和线下活动结合的服务模式,有助于将一部分线下用户通过专题活动拓展为微信平台的订阅户,进而通过平台让新增用户了解到档案微信功能的便捷性与高效性,经过多次在线服务功能的使用,逐步转换为档案微信的忠实用户,也可以拓宽档案工作的范畴,更好的服务社会、服务人民。

冀小兰只是档案微信平台宣传工作的一个小缩影,本文通过对“冀小兰”作为档案宣传工作新路径的实践分析,总结河北省档案馆微信公众平台建设方面的经验和困难,希望可完善档案行业微信公众号的服务建设,进一步提升省级档案馆微信公众号影响力,从而优化档案微服务质量。

(作者单位:河北省档案馆)

猜你喜欢

档案馆公众微信
关于智慧档案馆与数字档案馆的关系探讨
古代诗人玩转公众号
追踪潮流前线,一定不能错过这几个公众号
微信
魔镜告诉我,你缺少时髦的APP公众号
微信
微信
when与while档案馆
北京市第三届“档案馆日”活动预告
关于我国公众环保意识的几组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