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析大别山精神的生存论建构

2019-12-20葛进

决策探索 2019年20期
关键词:大别山前锋胸怀

葛进

大别山精神有着不同于其他革命精神的特质,其中突出的特征为“胸怀全局,勇当前锋”的精神。本文试图从哲学存在论的角度入手,结合海德格尔 “存在总是存在者的存在”的理论,通过分析大别山英雄群体这一“曾在”,结合我们这些传承者“此在”,放眼“将来”,建构大别山精神的生存论。证明大别山精神的切实存在,就是对历史的肯定,对今天的点醒,对未来的希望。

“无论一个人于存在者处把握到的是什么,这种把握总已经包含了对存在的某种领会。”英勇的大别山儿女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足迹,当我们瞻仰他们的遗迹、重温他们的事迹,便领会到了大别山精神。

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大别山是与井冈山、太行山齐名的三大革命历史名山。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这一特定历史时期,大别山区这一特定范围的人民群众在大别山地区的共产党领导下,创建了鄂豫皖革命根据地,诞生了红四军、红二十五军、红二十八军、新四军第四支队、新四军第五师,还创造了“28年红旗不倒”的历史传奇。大别山精神“胸怀全局,勇当前锋”的特质,是大别山精神区别于其他革命精神的突出特点。

一、大别山英雄群体作为“曾在”的“操心”产生了大别山精神

大别山精神存在于哪里?海德格尔说:“存在总是存在者的存在。”大别山精神是大别山地区的中国共产党人、人民武装和革命群众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实践中形成的。大别山地区先后有200多万人参军参战,近百万人献出宝贵的生命。大别山是红军的摇篮、将军的故乡,诞生了徐海东、王树声、许世友、洪学智、李德生、尤太忠等469位叱咤风云的开国将领,大别山区的红安、金寨、大悟、新县、六安是全国著名的将军县,占全国十大将军县的一半。

“胸怀全局,勇当前锋”是红色大别山的鲜明特色。“胸懷全局”是指在中国革命的紧要关头,大别山军民总是一切从全国战略大局出发,一切服从于革命大局的需要,用自己的牺牲为全局的胜利创造条件。“勇当前锋”是指在中国革命的关键时刻,大别山军民都处在最前沿的位置,发挥着重要和特殊作用:

一是在党的创立和大革命时期,董必武就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引导进步青年入党;1922年春,陈潭秋在黄冈县成立中共陈策楼小组,建立鄂豫皖边区第一个党小组。大别山是全国较早开展党员活动,建立地方党组织和开展农民运动最早、最好的地区。

二是在土地革命初期,确立了大别山在全国革命大局中的重要战略地位,为了支援中央苏区的反“围剿”斗争,大别山红军在自身面临敌军“围剿”的情况下,多次南下策应中央苏区,创造了红色大别山首度辉煌,成为全国第二大苏区。

三是在四支红军长征部队中,从大别山走出的红二十五军成为最早到达陕北迎接党中央的“北上先锋”,为迎接党中央和中央红军,把中国革命的大本营放在陕北,作出了重大贡献。

四是在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中,高敬亭临危受命、敢于担当,重建了红二十八军,粉碎了敌人的反复“清剿”,使革命红旗始终飘扬在大别山上。

五是抗日战争爆发后,李先念勇当前锋,重返大别山,开辟豫鄂边抗日根据地,创建新四军五师,孤悬敌后坚持抗战,为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重大贡献。

六是在解放战争初期,位于中原解放区反内战前线的大别山军民,从全国战略大局出发,坚持大别山战略要地,用自己巨大的牺牲,为党在东北、华北、华东的战略部署赢得了宝贵时间。

七是在中原突围的紧要关头,时任中原军区一纵一旅旅长的皮定均率部掩护中原军区主力向西突围。皮定均勇当前锋,率部向东转移,迷惑、牵制国民党军对兄弟部队的追击,经20余天连续奋战,圆满完成掩护全军向西突围的艰巨任务。

八是在解放战争的关键时刻,刘伯承、邓小平率领从大别山走出的三批子弟兵,以“胸怀全局,勇当前锋”的革命传统,义无反顾地千里跃进大别山,实现了人民解放战争由战略防御到战略进攻的伟大历史性转折。

九是在坚持大别山内线斗争的艰难时刻,邓小平以“我们在大别山背重些”的伟大风格,实现了毛泽东关于挺进大别山三种前途估计中最好的前途,生动地诠释了“胸怀全局,勇当前锋”的革命传统。

十是在解放战争的战略决战中,大别山革命老区人民群众像当年爱戴红军一样的热烈欢迎人民子弟兵,竭尽全力地支援淮海战役和解放军渡江南下,使大别山成为“人民解放军夺取全国胜利的前进基地”。

对我们来说,大别山革命群体是“曾在”,但是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大别山军民是作为“此在”切切实实存在着的。海德格尔说:“人的一切行为举止在存在者层次上统统是‘充满操心的,而且是由对某种事情的‘投入所引导的。”因“操心”即为“此在之存在”,也就是他存在的证明。而大别山精神正是大别山英雄儿女为了中国革命事业不断“操心”的结果,在革命历史进程的每个关键时刻,大别山英雄儿女总是为了中国革命的大局挺身而出,大别山英雄儿女总是为了全国革命的战略需要敢于担当。

二、如今的大别山人民作为“此在”的决心决定了大别山精神长存

大别山精神现在仍然存在吗? 虽然英雄已逝,但生者长存,我们这里讲的“此在”就是继承者。海德格尔这样论述:“从将来回到自身来,决心就有所当前化地把自身带入处境。”改革开放以来,为了实现持续、协调、健康发展,国家又划分了生态功能区。大别山区作为重要的水源涵养地、绿色的生态保护屏障,发展受到了限制、开发受到了制约,大别山人民为了祖国的建设和发展发扬“胸怀全局,勇当前锋”的大别山精神,又一次作出巨大的牺牲和奉献。

大别山精神永远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作为老区人民,要发挥老区优势,充分挖掘老区红色文化内涵,开发红色旅游资源,让更多人了解甚至亲身体会大别山精神,作为“此在”延续大别山精神的存在。

三、“将来”由“畏”而“生”传承大别山精神的存在

“曾在”“此在”“将来”不是彼此孤立的,三者统一才能显现本真的存在状态。也就是说,连接三者的链条,与生命共存,会不断影响每一生命阶段的欲望,即“存在”的决心,就是真正的“存在”。

为什么要大力提倡发扬大别山精神?就是因为害怕在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我们会丢掉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海德格尔说:“此在的整体是由畏的现象以及在畏中展开的东西来体现的。”这些面向“将来”的“操心”都是我们“畏”的表现,是我们怕失去的表现,也正是大别山精神“存在”的表现。

“曾在”已不在,但大别山精神不朽,将以我们这些传承者作为“此在”继续存在。薪火相传,大别山精神在“将来”亦将发挥光和热。继续发扬“胸怀全局,勇当前锋”的大别山精神,树立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传承红色基因。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充分发挥大别山区红色资源和绿色资源优势,让大别山精神在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征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作者单位:中共淮滨县委党校)

猜你喜欢

大别山前锋胸怀
大别山的早晨(油 画)
胸怀军旅梦
又见大别山
广州市番禺区石碁镇前锋小学作品集
篮球的由来
再见了,大别山
胸怀 情怀 不曾忘怀
胸怀 情怀 不曾忘怀
同处大别山,差别为何这么大?
没有弱点的前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