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真能辟邪吗?
2019-12-20苏小年
苏小年
可能你知道,虽然中国人喜欢吃辣椒,但辣椒却不是原产自中国,辣椒在中国传播的历史也没有一般人想象中那么长。
但你可能不知道,在中国小小的辣椒包含的文化内涵却很深广。中国人说起“辣椒”的时候,脑中除了作为食物的辣椒,可能还会联想起一连串的“文化符号”,比如:我们很容易想起性格热烈开放、身材火爆的“辣妹子”;也会说一个人敢作敢为像是“吃了辣子”;中医认为辣椒可以“上火”、“驱寒”、“除湿”;中国的风水文化中也认为辣椒色红,在五行属火,在五方属南。而中国的传统民居大多门朝南开,因此人们常将辣椒挂在大门口以辟邪。
由椒及人,辣椒的文化隐喻
辣椒的味觉特点是“辣”,富有刺激性。由椒及人,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红楼梦》中,那位使人又爱又恨的荣国府贾家当家人王熙凤,南京人称“凤辣子”;湖南妹子本来多称湘妹子,湘女多情,但宋祖英一曲《辣妹子》唱遍大江南北、国内国外,于是豪爽多情的湘妹子倒又获得了“辣妹子”的美称;在英语中“辣”这个词的意思为“hot”和“pungent”。而“hot”最常用的意思是“热”和“火辣辣”。今天很多中国的年轻人,男孩子称为“帅哥”“猛男”,女孩子称为“靓姐”“辣妹”,尤以“辣妹”最为流行,于是台湾女歌手张惠妹美其名曰“辣妹”;笔者仿佛记得国内的文艺舞台上还有一个三女或四女的合唱组合,就直截了当地称为“辣妹组合”,她们的劲歌热舞不仅使年轻的歌迷们热情奔放,如痴如醉,就是成熟稳重的中老年人有时亦怦然心动。
在中国,辣椒与“革命”发生关系,起始于一代伟人毛泽东。毛主席早年在斯诺所著的《西行漫记》中有句名言“不吃辣椒不革命”,直接把辣椒与革命精神巧妙地联系起来,使之成为鉴别革命者意志与勇气的试金石,可以说既深刻又幽默,成了中华大地乃至海外的“名人名言”,可入典章。
会吃辣,成为考察人勇敢气慨和豪爽性情的标准
中国的菜肴讲究色、香、味。用辣椒做成的菜肴最明显的味道当然是辣,但对嗜辣的国人来说,正是这辣味能融入肺腑,使人难以忘怀,难以舍弃。据统计,湖南人均年消费鲜椒10千克以上,川贵一些地区的人年均消费干椒达2—3千克。中国著名的八大菜系中,以辣味见长的就占了两位:湘菜和川菜。其他很多地区虽说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形成所谓的菜系,但其嗜辣、好辣的程度却毫不逊色。
有趣的是,在中国最嗜辣的几个省份,长期以来总以“谁最不怕辣”来一竞高下。人们耳熟能详的“四川人不怕辣,贵州人辣不怕,湖南人怕不辣”,乃至后来湖北人亦挤进来的“湖北人不辣怕”这几句民间俗语中的顺序总被人们颠来倒去,总说只有自己本省才是最不怕辣的。既然口头上彼此无法说服对方,于是就来进行各式各样的“吃辣大王”比赛,但赛来赛去也只是此起彼伏,并无定局,哪一省的人也未能成为永久的赢家。科学家们也来凑趣,一本正经地用“辛辣指数”定义来衡量大家嗜辣的程度。但测定归测定,科学计量在这一点上并未能引起人们的共鸣,人们似乎并不买账。上述诸省的人依然争着竖起大拇指,表明自己人是最不怕辣的。这也足以表明“辣”已深入国人之心,会吃辣也就像会喝酒一样,成为了民间考察人的勇敢气慨和豪爽性情的感性标准。
辣椒成为中华医药宝库的新资源
中医中药乃是地道的中国国粹,已有上千年的历史。辣椒来华也晚,自然与中国早期的医药著作或李时珍《本草纲目》擦肩而过。但从辣椒一经进入中华大地,即立马在稍后的园蔬药草著作中“登堂入室”了。1688年刊印的吴昊子所著之《花镜》中“番椒”,是最早的文字记載;1708年成书的《广群芳谱》和明末清初的《群芳谱》等也提到了“番椒”;1848年刊行的《植物名实通考》中收录了一些《本草纲目》中也无记载的植物,书中第一次对辣椒有了比较详尽的记载,并绘制了精确的插图。
中国早已流传“药食同源”的理论,早期对辣椒的描述将其作为花卉、蔬果的较多;但较后的《药性考》《药检》已将辣椒称之为“辣虎”“辣茄”,冠冕堂皇地进入了“药”类行列。由于其药用价值愈来愈被人发现和认识,中国近代《药物与方剂》《中药手册》等著作中也已正式承认了辣椒“中药”的身份和地位。
中国的川、湘、滇、黔等地,古代历来称之“瘴疠之地”或“卑湿之地”,乃是因为这些地区多为山地丘陵,夏季炎热、潮湿,冬季寒冷干燥,即使早春也淫雨霏霏,湿气侵人。而辣椒有驱风寒、祛风湿的功效,故一经引入即在当地大受欢迎。尤其过去的贫寒之家,一般风寒感冒之类的“小病小痛”是无钱也无缘进医院的,辣椒这一不花钱的“药”用来“发汗”祛病即为首选。
而辣椒也实在是妙,几个入口,人的舌头发麻,得张嘴咝咝吸气。再吃几个之后,人就会浑身大汗淋漓,血脉通畅,病即离身。辣椒又性热味辛,少量食用能刺激唾液和胃液分泌,有健胃开胃、促进消化的作用,所以辣椒用来“下饭”最是有效,哪怕没有别的什么菜肴,有一碗辣椒或辣椒炒肉之类,川、湘之人也觉得胃口大开,大喊“过瘾,过瘾”。
此外,用辣椒治疗冻疮、风湿、关节痛、胃寒、气痛等的民间单方、验方也不少,正式的药学著作上亦常见。而随着加工工艺的日益发展,治疗上述疾病的辣椒膏、辣椒酊等正规药物也先后进入大的医院,成为祖国医药宝库中的正式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