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必须基于全球合作

2019-12-20陈文玲

科学导报 2019年73期
关键词:产业革命尖端侧重于

陈文玲

人类文明史就是一部探索和创新史。每当出现颠覆性的创新,世界的命运、人类的命运就会随之改变。但无论是蒸汽革命、电力革命,还是互联网革命,其技术均不是由某个国家所独有,而是经过分享、转移、转化,然后形成席卷全球的科技革命。

如今,第四次科技革命迎面而来,科技革命会推动产业革命,产业革命会引发经济全球化的重构,这个过程就是创新在全球范围内变成一种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生存方式乃至生命方式的过程,就是人类共同享受发明成果的过程。

当前,互联网已在全球广泛应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正快速发展,人工智能、区块链、量子计算等新技术正在更快地被分享、转化和应用。在这种背景下,如果一味地封闭创新、禁止创新成果共享,就会失去自己攀登技术顶峰的可能。因为任何技术,哪怕是一时处于顶端尖端的技术,如果被封锁在仓库里面,不能转化为产业链条上的一部分,就会逐渐被应用环节上派生出的新技术新产品替代。再高级的零部件,如果得不到应用,最后只能成为“废品”或者尘封的库存。

从全球已经形成的创新链来看,美国在原始创新、尖端创新和核心零部件等方面占有优势,但最大的应用市场以及更多的商业模式创新、业态创新、场景创新在中国。美国和中国是目前世界上两个最大的创新策源地,一个侧重于基础研究,另一个侧重于应用研究,二者互补性很强,应该并且能够共同推动形成完整的创新产业链。同时,产业链上的各个环节相互依赖,不管是打断哪个环节,都可能使整个产业陷入瘫痪。

美国把华为公司等中国企业列入出口管制“实体名单”,看起来是中国企业的损失,但实际上美国企业同样面临利润大幅下降、减员,甚至关闭的痛苦。

我们的梦想应该是让世界变得更好,创新的要义是分享。而不是“只有我好、我永远第一、其他国家不能发展”,零和博弈只会给经济、贸易、科技、金融市场等带来极大混乱,危害人们的生活,让世界变得荒诞不经。因此,要推动全球创新,使世界經济发展恢复生机和活力,必须达成共识,消除信任赤字。创新,特别是颠覆性创新,必须为人类所共有,必须基于全球合作,造福于整个人类。

当然,创新也是有规律的。我们要认识规律、尊重规律。比如,创新需要转化、分享,需要通过产业化实现一定规模;创新需要投资,需要有试错成本,很多颠覆性技术都是在经过无数次失败后才出现的;创新不可能建立在“宝塔尖”或“空中楼阁”上,而是需要循序渐进,要通过实践再实践,一步步迈向高端,要允许原创性基础研究,要有坐“冷板凳”、持续研发的时间;创新需要市场机制,而非用行政化手段去配置资源,只有供给和需求相互匹配,才能形成一个良性的全球产业链。

猜你喜欢

产业革命尖端侧重于
马虎先生
论班主任的“两端”教化艺术
妈妈是一座山
Finding Another Earth
文学的两股劲儿
条纹先生
规划落地,人工智能驱动“产业革命”
制度创新是产业革命发生发展的关键
空巢青年
“十三五”时期中国产业发展新动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