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二胎政策下我国家庭生育决策的比较静态分析
2019-12-20宋蕾蕾赵松康璇
宋蕾蕾 赵松 康璇
摘要:由于人的素质对于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作用,而人的素质的高低受到家庭因素的影响,同时,不同特质的家庭的生育决策的区别,在一定程度上与孩子质量相关,孩子质量不同,造成相关影响家庭的生育决策的因素对于是否生育产生不同影响。因此,本文在进行家庭生育决策分析的过程中,将孩子的质量因素作为关键重要的因素,进行家庭生育决策的比较静态分析。
Abstract: Because the quality of people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national development and social progress, the quality of people is affected by family factors. At the same time, the difference in fertility decision-making of families with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is related to the quality of children to a certain extent. Different quality causes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family's reproductive decision-making have different effects on whether or not to have a child. Therefore, in the process of family fertility decision-making analysis, this paper takes the child's quality factor as a key and important factor to conduct a comparative static analysis of family fertility decision-making.
關键词:静态分析;生育决策;政策建议
Key words: static analysis;fertility decision-making;policy advice
中图分类号:C92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9)33-0264-03
0 引言
关于影响生育决策的因素,考虑养育孩子的物质成本、时间成本、家庭收入、孩子质量、父母的闲暇时间、家庭消费。当养育孩子的物质成本、时间成本、家庭消费增加时,家庭的生育意愿将会降低,当家庭收入增加时、可用于养育孩子的闲暇时间增加时,家庭的生育意愿将会提高。
1 模型及参数设定
考虑一对夫妻及其孩子构成的家庭,夫妻两人效用一致,孩子的多少会影响该家庭的效用。设该家庭的效用函数为U(·)家庭消费为C,孩子数量为N,考虑孩子质量的情况下,孩子质量变量为Q。因此,该家庭的效用函数可以表示为:
其中,C表示消费对该家庭总效用的影响,直观地,消费的增加对于效用的增加有促进作用。V(Q)表示孩子的质量对于该家庭总效用的影响,M(N)表示孩子的数量对该家庭总效用的影响。当孩子的质量提高时,父母的满足感和成就感提高,使得家庭总效用增加,并且这种由孩子的(单位)质量增加带来的总效用的增加呈现递减趋势,因而V(Q)是凹函数因此,当孩子的数量增加时,由于孩子为家庭带来的欢乐以及父母对于孩子的依赖,使得家庭总效用增加,并且这种由孩子的(单位)数量增加带来的总效用的增加呈现递减趋势,因而M(N)也是凹函数。因此,上述效用函数为拟线性凹函数。
考虑到在当前中国的国情下,父母对于孩子的养育成本从孩子出生到孩子结婚为止,包括对孩子衣食住行教育等各方面的开支。为了便于研究和分析的进行,养育孩子的相关成本进行如下前提假设:
①对于该家庭来说,其物质水平和时间都是有限的;
②养育1个孩子需要的物质成本为k;
③养育1个孩子需要的时间为t(父母花费的养育孩子的时间合计);
④每单位时间工资为w,并假设父母的单位时间工资相同;
⑤为提高孩子质量,父母需要花费的额外的物质成本kgQ;
⑥为提高孩子质量,父母需要花费的额外的时间成本tgQ;
⑦父母总的闲暇时间为T;
⑧家庭收入(父母各项收入合计)为Y;
⑨家庭消费总额为C。
2 生育决策分析
由于该家庭随着消费的增加或者孩子数量的增加时,家庭总效用增加,因此U(C,Q,N)为增函数,凹函数,且消费和孩子的数量之间具有替代关系,而孩子的质量在一定经济和时间约束范围内,也可以视作与消费和孩子的数量之间存在替代关系。
由于通常情况下,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其(每单位时间)花在养育孩子上的成本高于(每单位时间)花在提高孩子素质上的成本,因而有不等式两边同乘以t并移项得:
该不等式左边表示每个孩子质量的提高所带来的该家庭总效用对于消费变化的敏感度,不等式右边表示每个孩子(数量)所带来的该家庭总效用对于消费变化的敏感度。当该不等式取“<”时,表明,孩子数量带来的家庭总效用对于消费变化的敏感度大于孩子质量带来的家庭总效用对于消费变化的敏感度,即在该家庭中,父母更关心有几个孩子,而并非孩子是否“出色”,认为多养几个孩子更好。这种情况适合于较为贫穷的家庭,因为这类家庭的父母自身的教育水平较低,认识层次偏低,对孩子的质量并无要求。同时在极端富裕的家庭中也会出现这种情况,因为该家庭物质条件极度充足,从而父母并不会依赖孩子“出色”来使得自己的后半生有更好的生活;而孩子也无需要依靠自己“出色”,只需要利用已有的物质条件即可过上物质条件优渥的生活。在不等式成立的情况下,进而可知,
可知其经济意义为,在物质条件十分缺乏或者十分充足的情况下,当家庭收入增加时,该家庭养育孩子的数量会增加。
当不等式不成立时,由于的符号都无法准确判断,进而不能确定的符号,因此不能推测在这类物质条件较为平均的家庭中,家庭收入增加是否会促使养育孩子的数量增加。在现实中,该类情况其实更加多见,而现实的情况也与上述分析的结果相吻合,即对于物质条件处于十分缺乏、十分充足之间的家庭,并非家庭收入增加,就能决定性地影响该家庭多生养一个孩子。
当一个家庭中养育孩子的数量增加时,该家庭养育的孩子的质量会下降。在现实中可以找到类似的现象,其主要是由于当孩子数量较多时,父母能够放在提高孩子素质和质量上的时间和物质条件都减少了。当家庭收入增加时,该家庭所养育的孩子的质量会提高。当家庭总闲暇时间增加时,该家庭所养育的孩子的质量会提高。因此,当一个家庭中养育孩子的数量增加时,该家庭养育的孩子的质量会下降,而当家庭收入增加时、家庭总闲暇时间增加时,该家庭所养育的孩子的质量会提高。
不考虑孩子未來是否能“有作为”、“出人头地”,而仅仅是在家庭消费和多生养一个孩子中的一种权衡。根据上述分析,当家庭收入增加时,该家庭便倾向于多生养孩子,理论上理解是合理的,因为当家庭收入增加,可以有更多的物资基础来养育孩子。但在现实中,我们可以观测到的现象是,在一些较高收入家庭中,其生育的意愿并不高,相反在贫穷地区,出生率远高于经济水平更高的城市地区。而在收入远高于平均水平的家庭中,其养育孩子的数量也较高。因此,家庭养育孩子的数量呈现出“两头高,中间低”的现象。
3 结论及政策建议
根据前文的研究,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家庭收入、单位时间工资水平、养育一个孩子的物质成本及时间成本、家庭闲暇时间都会对家庭的生育决策产生影响,其中,家庭收入、单位时间工资水平、家庭闲暇时间对生育决策产生正向影响,即当家庭收入增加、单位时间工资水平增加、家庭闲暇时间增加时,家庭倾向于多生育孩子。而养育一个孩子的物质成本及时间成本对生育决策产生负向影响,即养育一个孩子的物质成本及时间成本增加时,家庭倾向于少生育孩子。
孩子的质量因素,改变了收入因素对于家庭生育决策的影响。在物质条件十分缺乏,或者物质条件十分充足的家庭中,当家庭收入提高时,该家庭倾向于多生育孩子,而在物质条件处于十分缺乏、十分充足之间的家庭,并非收入增加,就能决定性地影响该家庭多生养一个孩子。这是由于,对于较为贫穷的家庭,父母自身的教育水平较低,认识层次偏低,对孩子的质量并无要求;在极端富裕的家庭中因为该家庭物质条件极度充足,从而父母并不会依赖孩子“出色”来使得自己的后半生有更好的生活;而孩子也无需要依靠自己“出色”,只需要利用已有的物质条件即可过上物质条件优渥的生活。
从对孩子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中来看,家庭中孩子的数量增加,会使得孩子质量降低,而当家庭收入增加和家庭总闲暇时间增加时,父母更有动机花金钱和时间提高孩子质量。由于当前放开二胎政策的目的是鼓励家庭生育,从而改善整个社会层面的老龄化形势,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于促进和提高全面二胎政策效果具有借鉴作用。根据本文的研究结论,第一,当养育一个孩子的物质成本及时间成本对生育决策产生负向影响,即养育一个孩子的物质成本及时间成本增加时,家庭倾向于少生育孩子。基于中国的特殊国情,父母在养育一个孩子的物质成本中,为孩子提供婚房无疑是一项最重大的开支。因此,规范房地产市场,完善保障性住房体系,改革公积金管理模式,以减少家庭承担的购房支出,对于促进家庭生育具有积极作用。第二,从家庭收入角度来看,家庭收入对生育决策产生正向影响,因此,缩小收入差距,提高居民收入,可以促进家庭生育。第三,由于孩子质量对于生育决策具有调节影响,因此加大教育投入,提高父母的认识水平以及孩子的素质水平,对于生育决策也具有协调作用。
参考文献:
[1]穆峥,谢宇.生育对父母主观幸福感的影响[J].社会学研究, 2014(6):124-147.
[2]翟振武,张现苓,靳永爱.立即全面放开二胎政策的人口学后果分析[J].人口研究,2014(02):3-17.
[3]魏益华,迟明.人口新常态下中国人口生育政策调整研究[J].人口学刊,2015,3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