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提高小学信息技术课堂管理效率

2019-12-20周晓君

学周刊 2019年36期
关键词:课堂环境课堂管理课堂纪律

摘 要:信息技术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课程,它与其他的课程存在不同。本文是对5所小学关于信息技术课堂管理的调查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后,对调查数据进行核对、分析,查找信息技术课堂管理上的问题,提出提高小学信息技术课堂管理效率的解決办法。我们应该从教师角度出发,加强课堂人际关系管理、课堂环境的管理、课堂纪律的管理,帮助学生更好的发展,最终实现课堂管理最优化。

关键词:小学信息;课堂管理;课堂环境;课堂纪律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9)36-0066-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36.058

一、人际管理

(一)面孔转换的师生关系

调查报告显示,大部分学生认为与教师关系友好,但仍出现极小部分学生认为师生的关系比较糟糕。学生是发展中的人,所以教师应该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优缺点。新时期教师应为学生准备哪几副面孔呢?一是转变权威面孔为平等面孔;二是转变批判面孔为伯乐面孔;三是转变传教面孔为引导面孔,以学生的心理、以循循善诱、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引导。

(二)小组合作的同伴关系

信息技术课堂很多任务需要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探究。在调查的结果中显示学生选择以小组合作为形式的课堂比例占38%,这些都说明保证课堂顺利进行离不开友好的同学关系。学生之间应该真诚地交流、宽容对待,在发生冲突时,教师应该引导教育学生遇事不冲动,学会换位思考,在不伤害学生自尊心的基础上,化解彼此之间的矛盾。

(三)互教互学的班级群体

把课堂理解为师生学习的共同体意味着课堂教学要由“接受式”的学习转化成“对话式”的互教互学。现代教育学理论告诉我们,课堂学习的最好模式应该是以共同体形式出现的。在课堂共同体中,学习者和组学者有着共同的学习任务,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这种以促进成员全面成长为目的学习共同体,在交流和分享中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成为现代学习中最有效的基层学习集体。

二、课堂环境的管理

(一)课堂教学物理环境的创设

所谓的教学物理环境指的是维持正常的教学所需要的物质基础和物理条件,主要包括教学所需的自然环境、设施设备和时间空间等[1]。目前机房的座位安排大致可分为两种:一是学生面向讲台的横排座位,二是竖排座位。如果条件允许应该使用横排座位,有利于教师观察学生的举动。教师应充分利用机房的设备优势,优化教学效果。根据实际情况融入图形、文字、影像、声音、动画等多种媒体,调动学生的感官,从而激发学习兴趣。

(二)课堂教学心理环境的营造

所谓的教学心理环境指的是课堂教学所需的感情环境,主要指的是学习者的心理状态,当然也包括教师的心理状态,它的形成是教师和学生相互影响的结果[2]。对此提出以下几点建议:教师应当建立恰当、积极的期望,有针对性地鼓励学生,及时给予学生有效的反馈。加强师生之间的非言语交流,重视隐性课程的教育作用,课堂中教师如果亲切、真诚,不仅有利于消除学生的紧张心理,还能使学生感受到关怀,增强对教师的尊重和信任;教师要善于发现培养班级的榜样学生,从而带动全部学生,活跃课堂气氛。

三、课堂纪律的管理

(一)课堂行为规范

根据调查结果分析,学生认为课堂上听课效果不好的最主要原因是班级课堂纪律差的比例占68%,可以看出课堂纪律的重要性。美国学者威克曼把课堂行为分为两类:一类是故意扰乱课堂秩序、有意影响正常教学行为过程的问题行为;一类是针对课堂学习出现的退缩、神经过敏甚至是排斥的问题心理行为。在工作期间,我曾经听过一位教师的公开课。这位教师对学生课堂行为规范这方面做得非常合理。她课前先发给学生每人一张评价表,评价表上分课前准备、课堂表现、课后表现三大模块。其中,课前准备包括是否带书本,是否迟到等评价指标;课堂表现包括是否完成任务,是否回答问题,是否参与小组讨论等评价指标;符合相关行为的就可以自己在评价表上打钩,集齐规定盖章数就可以换精美本子等奖励,盖章数越多就可以赢取越多的荣誉和奖品,这对小学生来说是一种很好的行为规范的办法。

(二)课堂问题行为处理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问题行为是表现在多方面的。因此教师处理相关问题上也要视具体情况而定,有意识地区别对待。比如说,在对待学生开小差、讲悄悄话等细微问题,我们就不能大发雷霆,而要采用肢体语言等暗示方法,提醒学生现在应该干什么;或者是边讲解边走到问题学生的身旁,用巧妙而轻微的动作提醒他改正不足;再或者是通过突然提高讲课的声音或加重语气,以此来告诫那些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要求他们集中起听课的注意力来。再比如说,遇到学生较大的错误或是情绪急躁的时候,教师要善于稳定学生情绪,然后再寻找合适的机会对学生进行教育等等。总之,我们要掌握注意使用幽默诙谐的教学,积极使用赏识教育而不是批评教育等等教育原则,尽可能地营造宽松和谐的教育环境,为顺利开展教学创造积极条件。

参考文献:

[1]郭成.课堂教学设计[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2]陈月茹.课堂教学组织与管理[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0.

[责任编辑 杜建立]

作者简介: 周晓君(1991.4— ),女,汉族,福建漳州人,小学一级,研究方向:信息技术教学。

猜你喜欢

课堂环境课堂管理课堂纪律
快把动物放进冰箱
关于高中英语课堂环境与学习成果的关系探索
基于课堂纪律管理的中小学体育教师培训研究
课堂纪律应具有育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