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风电设备行业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

2019-12-20李松峰

价值工程 2019年33期
关键词:行业现状发展趋势

李松峰

摘要: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能源需求强劲增长,长期以化石燃料为主的能源结构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日趋显现。因此,发展清洁能源,实行节能减排,对实现社会及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很大意义。本文主要从我国风电设备行业的发展史、发展现状角度出发,阐述我国风电设备行业发展趋势。

Abstract: With the sustained and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a's national economy, energy demand has grown strongly, and the negative impact of long-term fossil fuel-based energy structure on ecology and environment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apparent. Therefore, the development of clean energy 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energy conservation and emission reduction are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the realization of social and economic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is paper mainly expounds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China's wind power equipment industr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development history and development status of China's wind power equipment industry.

關键词:风电设备;行业现状;发展趋势

Key words: wind power equipment;industry status;development trend

中图分类号:F4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9)33-0037-02

0  引言

我国风电设备整机行业在发展进程中不断承受内部与外部的共同压力,内部压力主要来自于行业竞争,外部压力主要来自于替代品的出现,与此同时在利润方面也受到了供应商和客户的共同制衡。

当今的能源市场中,低碳环保是核心发展理念,全球变暖、能源可持续化发展等问题逐渐成为学术界和商界的热门议题,全球节能减排动作也并未停歇,越来越多的国家出台了风电行业的支持政策,风电行业商业化以每年20%的复合增速增长,海上风电项目也进入了实践阶段。

1  风电设备行业发展回顾

我国风电设备行业的发展于上个世纪中期,最初的风力发电目的是为海岛和偏远山村解决电力输送问题,当时的主要着重点在于建设离网小型电机组。经过二十年的探索研究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期,我国的研究重点偏向于建设并网风电示范电厂。1986年,我国在并网发电方面迈出了里程碑式的一步,山东荣成的马兰风力发电厂建立,标志着我国并网发电由理论转化为实践。随后我国风力发电厂的风电总装机容量建设逐渐从100kW级扩容到10MW,直至1996年我国推出“乘风计划”、双加工程”、“国债风电项目”,我国风力发电设备产业正式进入规模发展阶段。2013年我国开始特许风电行业招标,政府大力支持风电行业发展,加大力度调整能源结构,以及一系列风电电价的利好政策都在推动着风电行业的健康发展。

2006年我国内资大型风机总装企业主要有11家,占市场份额的四成以上,不过此时风机总装行业发展并不均衡,金风科技独占龙头,而华锐等多家企业正处于起步阶段。国内风电装机容量占总设备容量的比例从2010年的3.06%提高至目前的9%以上,是发展最为迅速的新能源发电行业。即便是风力发电发展如此迅猛,但是同以传统能源发电量相比,风力发电依然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2  我国风电设备行业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风电设备行业的发展机遇非常好,因为风力发电在所有新能源行业中设备制造技术是比较成熟的,同时风电行业的商业化开发空间巨大且相对来说成本比较低,而风力发电又是国家的重点发展项目。依托风电行业的巨大市场,加上我国人工费用低廉以及国内的制造资本,风电设备行业发展机遇良好,因此前景非常广阔。但是风电设备制造行业也兼具着政策、技术突破以及行业竞争等风险。

2.1 风电整机制造内部竞争程度较低

我国风电设备行业的供求关系是供不应求,因此从风电整机供应链角度来说企业基本不用担心产品的销售,嗅觉敏感的企业早期就抓住了风电设备制造业的机会,抢占市场先机,经过多年经验积累,产业链以及运营模式相对成熟。而传统能源行业的设备供应商也逐渐关注到了风力发电设备市场这块蛋糕,渐渐加入到了瓜分蛋糕的行列中,转型开发风力发电设备。同样国外的制造商在发现了中国巨大的风电制造市场后也开始强势进入,以合资或者独资的形式分别在中国建厂,而国外风电设备制造商所带来的技术更新以及雄厚的资金都将对国内的风电设备资本造成巨大的外部威胁。

2.2 风机制造的技术与政策壁垒导致潜在威胁不高

我国的风电设备制造企业的三大龙头制造商在行业内的发展已经非常稳定,虽然国外的风力发电设备的制造商也逐渐加入我国风电行业蛋糕瓜分的行列,市场相对来说比较稳定,因此外来潜入者对风电设备制造行业来说威胁力并不大。但是由于中国风力发电行业发展迅速,仍然存在潜在竞争者,不过由于我国对于新能源产业的政策支持,大力发展民族自有品牌,因此存在一定的政策壁垒,再加上风力发电设备制造行业本身具有较高的技术壁垒,总体来说风机制造行业的潜在威胁并不高。

2.3 基本不存在替代品威胁

我国能源产业的资源调整,传统不可再生资源有限,新能源和可再生资源的大力发展,国家将全力支持可再生资源的建设。不过,由于我国的能源产业一直依赖不可再生资源,短期内发电行业抛弃传统火电等化石能源发电还是比较困难的,太阳能和生物质发电行业也都处于起步阶段,因此短时间内想要达到全面商业化的水平也是存在一定难题的,技术瓶颈和铺装成本比较高。综合来看,对于传统火电等化石能源发电的替代能源还数风力发电是最具商业化条件的一种新能源发电方式,风力发电设备行业基本上也不会面临替代品的威胁。

2.4 投标商的价格战对风机制造商影响较大

我国的风电厂投资主要于国有大型电力集团,而风力发电总装机的投资占整个项目的七成左右,因此风力发电设备的价格是投资商关注的首要指标。国家在将风力发电大规模商业化进程上也在不断出台新的政策,2003年开始国家发改委推行风电特许项目,通过招标的形式选择投资商和开发商,频率为每年一次。在实际招标过程中,投标商的价格应该是综合企业自身的实际成本来定,但是不排除存在某些投标商为了抢占市场资源,刻意压低报价导致风电上网电价过低,整个项目入不敷出,从而使得行业可持续发展受到影响,最终影响风力发电设备制造行业的利益。

3  我国风电设备行业发展趋势

2017年全国的弃风限电情况大幅改善,弃风率为12.0%,较2016年下降了约5个百分点。據中国风能协会披露,2016年全国风电新增装机为23.4GW,同比下降24%,2017年全年风电新增装机约为19.5GW,同比下降约17%。基于以上分析,我们预计在弃风率下降、红六省逐渐解禁、电价驱动等多因素作用下,18年新增风电装机有望反转。到2020年,新增装机量预计将达到38.3GW,年均复合增长率将达到25%。

虽然我国风力发电设备制造行业发展迅猛,但是在电力结构系统中风力发电的占比还是比较小的,对于一些风电行业发展成熟的国家如丹麦、德国等我们都还有一定的距离,我国风电设备行业发展空间很大。

3.1 短期内中东部和南方地区风电投资需求不断增加

由于我国东部和南部地区的地理环境比较特殊,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不被投资商看好,不过随着科技不断进步,风力发电行业渐趋成熟,风力发电机组的效率逐渐提升,东部和南部地区的低风速(6米/秒)开发价值逐渐凸显。我国东部和南部地区这部分区域具备负荷需求大、并网条件好的优点,经过风力发电机产生的风电可做到就近供给、就地消化,风电投资逐渐向这部分区域转移。我国能源政策方面,也在引导东部地区和南部地区的风电发展,“十三五”提到加快开发东部和南部地区的风力发电规模,争取到2020年达到容量42GW较“十二五”期间同比增长150%。同2015年相比较,2016年的统计数据与政策导向基本没有出入,但是在增速方面只有东部和南部地区的风电新增装机容量出现增长态势,增长量分别为17%和8%,其余地区均为下降趋势。

3.2 设备更新换代,市场替代空间广阔

初代风电机组的寿命大多为20年左右,很多风电场的发展规模已超过十年,正面临风电机组寿命的问题,我国将会出现大面积的退役风电机组。在我国风电设备行业发展初期,很多风电设备制造商都是借鉴国外的成熟技术,缺乏自主创新能力,导致早期的风电设备质量不高,因此大部分的机组在这时已经体现出质量问题,事故率增加,发电效率降低等现象。为了及时止损,开发我国自主创新技术的风力发电设备,采用先进的技术制造风电设备是最直接的途径。截至2016年底,我国累计风电总装机容量占全球的1/3以上,旧机组退役更新的市场庞大,市场替代空间广阔。

3.3 绿证认购启动,保障风电渗透率持续提升

2017年7月1日,绿证认购启动,买卖双方可自行协调或者竞价确定最终金额,价格价格按照不高于证书对应电量的可再生能源补贴金额。绿证政策的实施,直接将我国新型可再生能源支持政策由单纯的价格推动升级为需求拉动,借鉴市场化手段进行资源分配从而调整能源产业链的组成,提升效率。同时绿证的出现,在某些方面也能促进绿电消费,多方面推动风力发电的市场化,加速可再生新型能源的商业化推广速度。

3.4 行业竞争格局及市场化程度

由于风力发电行业尚处于成长阶段,风电设备制造商的技术也并不成熟,在行业发展初期,风电设备的主要来源还是依赖进口。经过近些年的努力,我国风电行业的迅猛发展,不但在商业化规模方面的发展比较强势,在技术培养方面也取得了一些进展,我国现已拥有自主化的核心技术体系以及良好的产业服务体系,行业格局也逐渐形成,我国的风电设备产业已实现了自主化、国产化。我国的风电设备制造水平已接近国际水准。2016年我国风电新增装机容量为23.37GW,前十名均为国内厂商。

我国《风电发展“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风电行业的竞争机制也要逐渐转化为优胜劣汰,从技术、生产、服务以及实施等全部环节形成质量管理监督机制,鼓励企业优胜劣汰,能力非常强的企业吞并发展较弱的企业,提高市场集中度。未来我国的风电设备行业竞争格局已呈现新的态势,企业想要在市场中站稳脚跟,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竞争力以及核心技术创新能力,未来将是实力的竞争市场。

参考文献:

[1]李德瑜,邹沛思,贺灿飞.中国风电设备制造业发展与空间格局研究[J].地理科学进展,2014,33(9).

[2]李硕.如何利用无人机技术提升风电设备管理水平[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9(06):158-159.

[3]熊敏鹏,张严,袁家海.我国风电的经济性评价及政策建议[J].中国能源,2016(10).

[4]董敏,董英.风电不确定性对电力系统的影响研究[J].价值工程,2018,37(33):182-183.

猜你喜欢

行业现状发展趋势
客车企业如何实现国内、海外市场齐头并进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