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打造湖州宜居绿道网

2019-12-20

城乡建设 2019年24期
关键词:绿道生态文化

■ 邵 立

近年来,浙江省湖州市围绕“两山理论”和打造美丽宜居城市部署,高品质、高水平、高起点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绿道网,实现建绿道建环境、建文化、建财富、建智慧“四大成效”,全市累计建成绿道约841公里。

一、建绿道就是建环境

绿道从由点及面、由面成带成网,让绿色望不到尽头,让城市在绿道间吐纳生息。一是构建了城市生态。充分发挥近山亲水的生态优势,通过建设都市活力绿道、滨水休闲绿道、山林风光绿道、郊野风情绿道,各162、260、241、178公里,结构性串联起市域范围主要景观点,形成“五横五环七纵”的绿道网络。新增公园绿地455.34万平方米,人均绿地面积17.73平方米,绿化覆盖率46.36%,实现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目标。二是构建了区域生态。通过“环境治理提升一批、城镇整治改造一批、三改一拆拆除一批”方式,推进生态修复和城市修补,将更多自然生态引入城市。南浔田园花海景观线沿线24家小微企业、36150平方米厂房全部拆除,完成流转土地约1200亩及景观建设面积约25万平方米,种植花海120亩。长兴古银杏长廊3万余株原生银杏树遍布十余公里,被誉为“世界银杏的故乡”。三是构建了微观生态。遵循“生态优先、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地域特色”的原则,注重原有环境、古树名木、建筑遗产“三保留”和植物造型、用材类型、区域地形“三适应”,真正建设“会呼吸的绿道”。

二、建绿道就是建文化

一是以生态保护“文态”,尽可能地用绿道将文化遗迹、历史建筑、传统街区围合起来,先后建成了弁山绿道、邱城山绿道、浔乌线绿道等,途经邱城遗址、荻港渔村、南浔古镇等,吸引更多的人来体验、来感受文化。二是以生态讲述“文态”,挖掘绿道每个景点相关联的历史传说、人文故事,将供游人休闲娱乐的木椅、石凳、雕塑等设施的设计中,巧妙地融入地方传统文化以及家风家训、敬老爱幼、垃圾分类等元素,把绿道建设成为文化长廊。德清以余英溪绿道为样板,将沿线自然景观与垃圾分类景观有机串联,打造了全省首条垃圾分类健康绿道。三是以生态鲜活“文态”,组织创作散文、诗歌、历史典故等文学作品和美术、书法、摄影活动等,努力构筑文化内涵丰富的绿道体系。各地通过旅游节、龙虾节、丰收节、灯光节等活动,展示了溇港文化、蚕桑文化、乡俗文化、农耕文化等特色文化资源,让年轻人眼中“老套”“古板”的民俗文化鲜活起来。

浔乌线

凤栖湖绿道

安吉灵峰度假区浒溪生态园治理二期等PPP项目-人工湖绿道

三、建绿道就是建财富

一是带动了沿线旅游、运动、餐饮、商贸等相关产业发展,在西山漾绿道、莫干山国家登山健身步道等,开展“车行、彩跑、健步”三大主题活动。浙江和江苏两省共同编制的《环太湖风景路规划》中要求湖州境内建成60公里环湖绿道,已全线贯通。自2012年起,每年与江苏省联合举办环太湖自行车赛,参赛人数近300名,观摩群众上万人。二是促进了绿道周边经济增长和农民增收,深入推进环莫干山异域风情观光线绿道网建设,将莫干山镇、筏头乡各民宿联结成片,提升西部山区旅游环境容量。目前拥有风格各异的民宿700余家,2018年民宿接待游客210万人次,实现营业收入20.5亿元。三是塑造了对外宣传的金字招牌,设置绿色消费场景,开展植物科普、园艺种植、插花、写生、亲子户外拓展等农业生态与养生休闲旅游相结合的项目,为年轻人设置网红打卡地,更有玻璃栈道等项目植入,进一步完善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营造了更加休闲的乡村慢生活氛围。南浔田园花海绿道得到省内外20多家媒体宣传报道,吸引近40余万游客游览观光。

西山漾

安吉灵峰度假区浒溪生态园治理二期等PPP项目-人工湖绿道

四、建绿道就是建智慧

一是打造管理智道,结合智慧城市建设,以“大数据应用、智能化管理”为导向,搭载多媒体发布、无线AP、一键报警、5G微基站等多种新功能,将信息传输到统一的大数据中心平台进行控制、管理和联动。方便部门第一时间做出有针对性的响应和联动,提升对城市的协调管理能力和绿道的服务能力,提高了城市运行管理水平。二是打造商务智道,探索引入包括智慧零售、生态农业、文创IP、体育公益在内的新服务、新业态,推动绿道区域商业高效持续运营,降低运营成本。如通过客流大数据分析,帮助商家针对不同人群制定合适的营销活动,实现精准营销。三是打造全民智道,充分利用湿地公园、市民广场、滨湖休闲带等公共空间,沿途配套设置运动导示牌、健身体测小屋、美丽公厕等设施,方便市民日常出行使用。建成德清凤栖湖绿道、市民广场绿道等智慧绿道,线下设置健康步道区、健康知识普及区、健康知识宣传区、运动体验区等多个功能区,线上移动端配套 “智能步道”平台,通过运动打卡、心率测试、社区排行等活动鼓励市民长期科学健身,切实让绿色生活理念更多地融入群众日常生活。

猜你喜欢

绿道生态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生态养生”娱晚年
骑行绿道“潮”玩成都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环湖绿道游憩机会谱构建及应用——以南京市玄武湖为例
诚诚&嘟嘟的成都生活
谁远谁近?
依托百里汾河工程构建体育健身绿道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