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尿酸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相关性研究
2019-12-20金小庆王骞蔡国栋刘圣山
金小庆,王骞,蔡国栋,刘圣山
江苏省兴化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江苏兴化 225700
临床较为常见的疾病急性脑梗死,不仅发病较急,还会出现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合并疾病,该种疾病主要是指患者自身脑血供突然中断从而导致的一种脑组织坏死情况,在进行超声以及CT检测过程当中可以发现,患者存在硬化斑块情况可对临床治疗造成一定的干扰[1]。有相关研究表明[2],血尿水平的高低可反映脑梗死患者是否存在斑块症状,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该文旨在进一步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特选取2018年1月—2019年3月该院接收的102例急性脑梗死老年患者,经过超声检查后分为有斑块与无斑块,对两组相关指标进行研究,为临床防治急性脑梗死提供参考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取该院接收的102例急性脑梗死老年患者作为该次研究对象,通过超声检查所有患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诊断结果对其进行分组为实验组(有斑块组)与参照组(无斑块组),每组51例。实验组51例患者,男女比例为27∶24,年龄 51~97 岁,平均年龄(78.49±3.56)岁;其中糖尿病患者21例、高血压患者16例、冠心病患者14例。
参照组51例患者,男女比例为26∶24,年龄51~97岁,平均年龄(78.49±3.56)岁;其中糖尿病患者19例、高血压患者17例、冠心病患者15例。
该102例患者入院后均经过美国GE公司LightSpeed VCT5124069-113头颅计算机断层扫描、德国西门子公司MAGNETON Avanto核磁共振扫描以及血管造影等检查确诊,患者全部符合临床疾病诊断标准[3]。该次研究对存在肝肾功能疾病、意识障碍以及患有肿瘤疾病的患者进行排除。该次研究经过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通过,患者以及家属均知情自愿参与该次研究研究。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合并疾病、年龄、性别、)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比性。
1.2 方法
102例患者均在入院之后的第2天进行各项检查,采取患者清晨空腹的静脉血4 mL,该院采取型号为Olympus AU5800的全自动生化检测仪对其血尿酸、LDL-D、TC、HDL-C、TG等指标水平进行测定[4]。随后采取GE LOGIQ7彩超仪器,将其颈动脉情况进行检测,探头的频率需控制在10 MHz,随后指导患者选取平卧位置,将患者的双肩位置下放置软垫,使头部略微高出,将其颈部全面地充分暴露,从患者的胸锁乳突肌外援位置开展纵向检查,对患者颈动脉分叉以及颈总动脉进行全面观察,对距离患者颈动内动脉的起始位置,大概2 cm左右,检查患者的血管内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血管壁、管腔内斑块的发生情况,同时对患者血尿酸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5]。
1.3 评价指标及判定标准
血酸正常的值为238.11~256.87 μmol/L,如患者检测值超过390 μmol/L则为高血尿酸症[6];动脉斑块诊断指标主要对其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D、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三酰甘油TG等指标进行比对。
1.4 统计方法
数据应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进行t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动脉斑块诊断指标与高血尿酸水平数据对比分析结果得知,实验组与参照组的动脉斑块诊断指标与高血尿酸水平数据统计评估,实验组动脉斑块诊断的各项指标相比较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3.17±0.31)mmol/L、总胆固醇(5.19±1.12)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4.39±0.36)mmol/L 等水平高于参照组 (1.64±0.24)mmol/L、(4.03±0.76)mmol/L、(1.31±0.24)mmol/L,三酰甘油水平(1.39±0.21)mmol/L 低于参照组 (1.68±0.34)mmol/L,实验组高血尿酸水平(332.19±109.37)μmol/L 相 比 较 于 参 照 组 同 等 指 标(279.97±83.12)μmol/L,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表1 两组患者动脉斑块诊断指标与高血尿酸水平对比(±s)
表1 两组患者动脉斑块诊断指标与高血尿酸水平对比(±s)
组别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总胆固醇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三酰甘油 高血尿酸(mmol/L) (mmol/L) (mmol/L) (mmol/L) (μmol/L)实验组(n=51)3.17±0.315.19±1.124.39±0.361.39±0.21332.19±109.37参照组(n=51)1.64±0.244.03±0.761.31±0.241.68±0.34279.97±83.12 t值27.8706.12050.8375.1822.714 P值0.0000.0000.0000.0000.008
3 讨论
导致急性脑梗死发病的因素较多,患者可因饮酒、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肥胖等导致发病,患者自身血管、血液动力学以及血液异常,对其大脑的动脉狭窄以及堵塞造成了较为严重的影响,最终导致患者自身脑部的血供突然中断,从而出现脑梗死坏死等情况。该种疾病疾病发病相对较急,患者均存在半身不遂、呕吐、头痛、耳鸣等等症状,严重患者可直接出现昏迷情况[7]。据相关研究表明[8],有斑块组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3.19±0.29)mmol/L、总胆固醇(5.21±1.16)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4.37±0.41)等水平高于参照组(1.67±0.27)、(4.06±0.81)、(1.29±0.21)mmol/L,由此得知,导致患者发生脑梗死的主要机制就是动脉粥样硬化,该种症状形成斑块是主要的明显特征,也是对其能够关键反映其硬化程度的有效指标,临床已经明确导致患者发生粥样硬化斑块与糖尿病、高脂血症以及吸烟等之间的影响,与患者发生急性脑梗死疾病具有重要关联。
以上研究结果与该次研究结果相一致,根据该文研究内容得知,两组有斑块与无斑块的患者LDL-D、TC、HDL-C、TG等指标的数据比较存在明显差异,根据指标结果表明,患者出现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其具有重要关联,并且研究数据结果当中表明,有斑块的研究组患者血尿酸值(332.19±109.37)μmol/L明显高于无斑块组的参照组患者(279.97±83.12)μmol/L,有斑块组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3.17±0.31)mmol/L、总胆固醇(5.19±1.12)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4.39±0.36)mmol/L等水平高于无斑块的参照组(1.64±0.24)、(4.03±0.76)、(1.31±0.24)mmol/L,由此得知,患者血尿酸可能参与了急性脑梗死患者形成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过程[9]。主要原因可以分为以下几点:①好学尿酸导致患者自身血管的内膜出现损伤,其尿酸盐的微解痉析出并且沉淀与血管的内壁,从而导致其氧化应激反应以及内膜炎性反应,最终形成血小板的黏附聚集。②患者自身尿酸过多的刺激其平滑肌细胞增殖,可导致其细胞内皮功能紊乱,出现氧化应激反应以及炎症反应,最终形成动脉粥样硬化与板块[10]。③患者的氧自由基增多导致其自身内线粒体出现损伤,溶酶体的功能逐渐受损,其粒细胞不断在血管的内皮当中聚集,极易导致患者载脂蛋白与血脂出现异常情况[11]。根据以上所述,血尿酸是人体当中的老旧细胞以及食物,在体内新陈代谢之后而出现的核酸氧化分解产物,正常人体尿酸含量为1 200 mg左右,每天生成与排泄均为600 mg左右,因此尿酸的水平均是平衡的,一旦该种平衡被打破,可导致患者自身的尿酸潴留堆积,从而导致其血尿酸不断升高,从而增加临床脑梗死的发病率与死亡率,并且与患者发生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具有密切关联。
综上所述,患者血尿酸水平的变化高低对患者出现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具有一定的影响,另外还需关注其自身年龄以及生命体征,在疾病诊断过程当中及时观察其血尿酸水平是否过高,以此为临床对症治疗提供有效依据。